山水画一平尺是多少厘米
‘壹’ 关于国画尺寸
楼主你想问多大的尺寸
我上传二张图片,一张是4尺全开的,129X79厘米
另一张石保太作的国画,是6尺全开的,180X97厘米
‘贰’ 国画中 各种尺寸名称 都是多少厘米
以下是常用的、按国家标准的宣纸尺寸,按中国书画用纸术语折算公称尺寸(厘米)知,未托裱裁方前的软片尺寸:
(允许误差,见最后附的宣纸国家标准)道条屏:绝大多数是四尺对开,138*34。
斗方:专绝大多数为四尺斗方和六尺斗方(较少使用)。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2)山水画一平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分类: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叁’ 山水画的标准尺寸是多少
山水画的标准尺寸为:137 * 69厘米。山水画一般是作为国画体现,呈现在宣纸上,国家标准的宣纸四尺整张尺寸是137 * 69厘米,四尺对开指的是竖着裁开,即137*34.5。
由于各厂家裁制时未必统一,书画作品四尺对开指的是137 * 34 厘米。 横着裁开的叫作斗方,书画作品的斗方指的是68 * 68 厘米。 以上是生宣尺寸。另外,熟宣比生宣要略小一点。
山水国画分类:
1、写意山水
写意两个字,写是用笔,意是造境,不是狂涂乱抹的。也不是所谓文人遣兴,在书房用笔头写写的意思。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若不从临摹和写生入手,那么用笔结构都不了解,岂不六大错误。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
临摹古人,要学他用笔用墨,懂得他苦心构思。写生要认识事物的情怀。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置约定了,然后用焦墨渴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置屋宇人物,勾勒皴勾勒皴擦既完毕,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
近处石头稍浓,远处要轻清。创境有曲折不尽的意味,其中的人物用减笔为宜,越简单越妙。古人说“远人无目”,若在要有照应的陪候,也不妨点目,不必拘泥。近树根枝要分明,远则点戮,不必见枝。
写意画创作自元代四家,到了明末清初四高僧,石溪、渐江、石涛、八大,神明变化,一直按盖过了前人。渐江戍削,八大朴茂,拿用笔表现他的特点,石溪、石涛的特别拿意境来显出他的特点。
2、浅绛
浅绛山水,大多数用在秋景。这是创始于黄大痴,后来南宗派把它作为标准,用色拿赭石做主体,在林木上面略略施点花青就是了。浅绛不是单用来表示秋景,大凡石质的山,都宜采用这方法,如像画黄山,是最宜于此法的。
中国画,光和色是分开来用的,要拿颜色做主体的地方,便用色来表现,不必顾及光的一方面。所以只说浅绛两个字,便可表现山的季节了。浅绛画的画法,画时仍和墨笔山水一样,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等它干了之后设色。
在景物上,由淡到深渲染数次,等到全干,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拿淡花青或汁绿一处一处的晕出来,当向阳的地方,用赭石染醒它,这是最要紧的。屋宇上色拿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拿赭石来代表土屋和草屋。
‘肆’ 国画的宣纸的尺寸一般来说要多大
宣纸按规格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
三尺宣纸一般作为练习用纸,五尺宣纸一般卖的很少,不常用,参展、创作一般用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宣纸。
四尺宣纸:138×69(以下单位均为厘米)八平尺(138×69×0.0009)
六尺宣纸:180×97 十六平尺
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八尺宣纸:248×129二十六平尺
八尺屏:234×53
八尺斗方:124×124
一丈二尺宣纸367×144
一丈二斗方:180×142
一丈六尺宣纸503×193
一丈八尺宣纸600×248
(4)山水画一平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宣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最早出现了宣纸一词。而宣纸名称的由来,则是由于唐时的安徽泾县隶属于宣城郡,因此将“宣城郡泾县”出产的这种特产手工纸称作“宣纸”。
与其它纸张相比,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色白如霜,搓折无损”,耐老化、不变色、防虫蛀,因此享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由于宣纸具有独特的渗透、润濡性能,使得以其写字,则骨神兼备;以其作画,则神采飞扬。诸多典籍名着和书画作品借此得以写真存世、万古流芳。
正由于此,郭沫若先生1964年为泾县宣纸厂题词云:“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8月,泾县又被国家原产地保护办批准为“宣纸原产地”;2005年8月,宣纸由安徽省文化厅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并已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的制作技艺,大致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主要原料是泾县特产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成品宣纸要求纸质绵韧、手感润柔、纸面平整、有隐约竹帘纹,对着阳光看,则有一片片的云痕;切边应整齐洁净,纸面不许有折子、花口、洞眼、沙粒和附着物等瑕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宣纸生产工艺”一直成为海内外好多“企业间谍”日夜觊觎的高级秘密。然而后来才发现,要窃取这秘密只能是徒劳,因为它最大的两个秘密都是无法窃取的:第一大秘密为造纸厂乌溪上游的两股水源,“奇水出奇纸,天然无法窃”,妙不堪言。第二大秘密为“秘芨不示人,纸药无踪影”,奥不堪言。
宣纸制品的分类多达60余种,就其总的功能可分为生宣和矾宣两种。生宣适于写意国画和书法之用,矾宣则宜于工笔国画及书法之用。
宣纸原抄纸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四大类;按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按规格可分为四尺宣、五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丈八宣、二丈宣,以及其他特种规格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龟纹、罗纹等。用原抄纸通过再加工生产的宣纸加工制品,则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的“中国宣纸博物馆”,已于1993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为进一步搞好宣纸的保护工作,泾县宣纸研究所又专门下设了“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研究和保护室”,并正在筹建泾县“宣纸文化园”。
参考链接:中国网-神奇的宣纸
‘伍’ 六尺国画的尺寸是多少厘米
大约在0.98厘米 x 1.80厘米左右
‘陆’ 常用国画的尺寸计算
以四尺整张宣纸为例,其尺幅为 68×137 厘米,对开或三裁就是对裁或均裁三份,一般来讲四尺整张就是八平尺,四尺对开就是四平尺,四尺斗方也是四平尺。
所谓一平尺: 33.3cm×33.3cm ,故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 长 (cm)× 宽 (cm)× 0.0009 ,如四尺整纸计算方法: 137×68×0.0009=8.3844 (约 8 平方尺)四尺整纸规格不等差之分毫,所以通常行内人士都是按照 8 平方尺来计算。
(6)山水画一平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宣纸一般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数种,现在还有特殊制式。书画计算中的尺与现在计量的尺有区别,它是指我国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俗称的鲁班尺。
横披的形制为画心竖短横长,一般竖长为 1 尺,横长不超过 4 尺。由于其比较适于布置在现代居室中,如常用于挂在客厅沙发的上方,所以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国画还是书法作品,其基本面积的换算与条幅相似,但价格要比面积相当的条幅高两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