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入侵洞朗多少公里
‘壹’ 1967年喜马拉雅山乃堆拉山口事件是怎么回事
1967年喜马拉雅山乃堆拉山口事件
乃堆拉位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边,海拔4310公尺,在1962年之前,乃堆拉山口是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点,也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古代中国物资就是经过这座山口被运往南亚和欧洲。1962年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战之后,中印边境形势一度缓和。
但是1967年以来印度出于其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又在边境地区频繁地肇事,挑起军事冲突,不断由亚东地区入侵我境,修筑工事,偷移界碑。
仅1967年,入侵活动就达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后入侵加剧。为了打击印度的侵略行径。步兵第十一师奉军委和军区命令,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还击作战。
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
印军驻锡金之山地17师112旅多次在我乃堆拉山口强行越界架设铁丝网。9月7日,印军置我多次严重警告于不顾。再次越界架设铁丝网,并刺伤我战士2名。印军把我之克制视为软弱可欺,11日晨又派部队100余人强行进入我境,架设铁丝网,并首先向我开枪射击.悍然发动军事进攻。
我山口分队为保卫祖国升猛消的尊严,遵照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示弱,绝不吃亏”的斗争方针,坚决进行了自卫还击。
1967年9月11日至13日,印军越过中锡边境,被我边防部队击退。箭头所指处为中锡国界,左侧为中国领土,X处为入侵印军在中国境内架设的铁丝网。
战斗经过:9月11日7时30分,印军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营长指挥下,从103阵地沿公路进至山口马尼杆附近,稍作停顿后,即分两路:一路5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南运动;一路6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北运动。
在其99号、101号、102号阵地的掩护下,向我前沿阵地接近,企图将我1、2号阵地的铁丝网向我纵深推移。为防敌进攻,我令31团6连3排和机枪2连1排占领1号阵地,4连l、2排进入2号阵地。7时44分,敌分3路向我1、2号阵地正面及其南侧逼近,我鸣枪3发警告,敌置若罔闻。
8时7分,敌向我阵地前沿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1枚。31团机枪2连连长当场牺牲,6名同志负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前沿分队奉命进行坚决的自卫还击。
1、2号阵地同时以猛烈的火力杀伤暴露之敌,当即毙敌57名(敌收尸观察到的数字),并集中6具火箭筒于1号阵地摧毁了敌100号阵地的7个工事,使固守之敌一开始就失去了依托和火力还击的能力。随即我2门82迫击炮对敌100号阵地实施了摧毁射击。
8时12分,该阵地之敌狼狈后逃。我2号阵地之火力在杀伤前沿暴露之敌后,即转入对敌99号阵地之机枪火力的压制射击。此时,前沿步兵近距离对战已基本结束。
8时15分,敌我双方开始了炮战。我对敌10个炮兵阵地采取集中优势火力,一次打击1个目标的方法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在我严厉惩罚下,敌被迫于13日22时停止了炮击。我炮兵分队根据周总理“敌人不打炮了,我也停止炮击”的指示,于14日14时46分停止了对敌惩罚。
这次炮战历时4天3夜,我参加各种火炮28门(122榴弹炮12门、82追击炮7门、75无后座力炮6门、57无后座力炮3门),先后对敌21个目标进行了射击,压制敌炮兵阵地8个、观察所2个、指挥所2个、破坏敌工事23处、击毁汽车2辆、歼敌约550余名。
这次自卫还击战斗31团4连、6连、机2连、炮2连、工兵排、2营部、75炮连、炮兵308团榴炮3营直接参加了战斗。
3l团其他分队、师高炮营、33团3营、师工兵营1连、工兵305团10连、12连、雷达4连、汽车16团1、5连和军区加强的一些特业分队,也部分别担任了各项保障或机动任务,直接支援了战斗。
这次自卫还击作战,我歼敌知高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及其它物资一部。我伤亡干战123名,其中亡32名(干7名、战25名),伤91名(干17名、战74名),消耗各种枪弹15726发、各种炮弹45890发、40火箭弹69发。
这次还击战斗,我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打了一个漂亮的阵地自卫战。打退了敌人的武装进攻,狠狠地教训了敌人,大长了我之志气,大灭了敌之威风,维护了国威、军威,保卫了祖国的边防。
此战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迫使敌人打着白旗来我边境一侧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军的尸体和武器、弹药等,并在移交书上签了字。承认了侵略。我取得了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胜利。
(1)印度入侵洞朗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乃堆拉战役
2017年6月-7月印度侵略乃堆拉南方的中国洞朗地区,7月初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吵知警告印度汲取历史教训,除了指1962年中印战争里印度的惨败,更多的是指1967年在洞朗地区(之北)发生的一次歼灭战。
1960年后,驻锡金印度军队多次越过乃堆拉山口侵犯中国领土。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印度进一步强化了对锡金的军事侵略,更加积极地在中锡边界挑起武装冲突。我军为支援巴基斯坦,进入洞朗地区的乃堆拉山,并控制了山口。
为牵制印军,支援巴基斯坦人民反对印度入侵的斗争。1965年9月17日,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强硬照会,要求印度政府在收到照会后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
中国在中锡边境中方一侧集结部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动。步兵第11师奉总部的命令,举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佯动行动,逼近里拉、卓拉、东巨拉和乃堆拉四个山口,让印军高度紧张。迫使印军放弃或自毁在这几个地区中国境内修建的五十六个军事工事。
在1965年至1967年的两年间,印军又多次在亚东、乃堆拉山口地区对我边防部队挑衅和蚕食,这一切在1967年9月、10月的乃堆拉山口冲突中达到了最高峰。
按照我军时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王诚汉将军在他所着回忆录中的记载,从9月开始印军出动山地步兵第112旅、炮兵第17旅在中锡边界乃堆拉山口向我驻军发起进攻。我步兵第11师组织部队对印军进行了两次毁灭性打击。
9月11日,印军第112山地旅一个连分两路向乃堆拉山口的中国哨所进攻,我军忍无可忍,当即发起反击,仅7分钟战斗结束,全歼这个连,击毙印军官兵67人。印军不甘失败,其炮兵第17旅随即向中国境内发起大规模炮击。
我炮兵第308团组织数十门122榴弹炮,以及大量82迫击炮和120迫击炮向印军还击,炮击历时4天3夜,将印军的8个炮兵阵地挨个打哑,摧毁两个炮兵指挥所,两个前沿观察所和23处炮兵工事,毙伤印军官兵540余人,印军炮兵毫无还手之力。
乃堆拉山口作战,是一次加强团级战斗,步兵第11师以步兵31团为核心,配属步兵33团3营、炮兵308团,师高炮营、师工兵营1连、工兵305团2个连、一个雷达连、一个汽车团等支援分队。此战我军歼敌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
我军伤亡123名,其中亡32名,伤91名,消耗各种枪弹1.5万发。10月1日,中国国庆节,印军又在卓拉山口向我进攻,8名印军士兵手持廓尔喀狗腿砍刀向我哨兵逼近挑衅,强行抓我哨兵并开枪射击。
我军被迫反击,亚东独立营3连和加强的步兵31团炮3连2个排,经8小时战斗,一举将入侵之敌全部歼灭在我境内,进而摧毁印军前沿工事9个,共毙伤印军195人。
乃堆拉和卓拉山口之战,迫使敌人打着白旗来我边境一侧,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军的尸体和武器、弹药等,并在移交书上签字承认了侵略。
此战我军充分发挥了炮兵火力,发射各种炮弹和火箭弹4.5万发,数量比战斗中消耗的子弹还要多。中国军队完全用强大的炮火压制着印军,打垮印军一个炮兵旅。
口岸贸易
根据中印双方达成的协议,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每年只能开放4个月,从每年的6月1日开始至当年9月30日结束。这四个月是乃堆拉山口可以顺利通行的时间。
此次重新开放的乃堆拉山口还属临时边贸市场,即位于乃堆拉山口16公里左右山路上的洞青岗临时边贸市场,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的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在乃堆拉山口的市场上,中国和印度方面都明确列出了双方可以交易的商品名单。
在这份名单上印度可以出售29种商品,其中包括纺织品、毛毯、农具、酒、香烟、茶叶、大麦、大米、植物油和当地草药等。中国则可以出售15种商品,其中包括:马、山羊、绵羊、牦牛尾、山羊皮、羊毛和生丝等。
‘贰’ 洞朗距离新德里多少公里
回答:大约是1053.7公里。
‘叁’ 中印为什么对峙
中印因为洞朗问题对峙。
长达两个月的中印对峙,以印度撤军宣告结束。
在对峙过程中,双方民众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印度民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抵制中国的活动,如临大敌;一方面,中国民众对这场对峙淡然处之,心态平和轻松,甚至一些主战言论在叙述上也显得轻描淡写。
这是因为双方对于威胁的感知程度不同。
‘肆’ 中印洞朗之争是因为什么
洞朗之争,本质是保卫西里古里走廊,走廊连接印度本土与阿萨姆、那加兰和曼尼普尔等印度东北地区。印度东北一失,锡金邦也就够呛了。西里古里走廊最狭处20公里,解放军从洞朗居高临下,进,分分钟控制全局,退,只是一场消耗。
由于中印在中印边境锡金段并没有领土纠纷,洞朗也属于我国领土,印度却打着替不丹出头的旗号,以对印度有安全影响为由,跑到中国领土上撒野,要求中方停工。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看,莫说洞朗地区没有争议,哪怕有争议那也是中国和不丹的事,印度有什么权利插手?印度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对中国来说是侵入边境,而打着不丹的旗号则是对不丹内政的干涉。
所以印度是害怕中国能够直接威胁到其内陆,所以来制造矛盾。
‘伍’ 人民日报:印军越界进入中国领土事实不可否认
印军从印占锡金方向入侵洞朗地区已经近一月。最初阿三声称洞朗是印度领土,被外交部驳斥以后,改口称是中国与不丹的争议地区,印顷衫军此次入侵是为了保护不丹。
不仅如此,在洞朗事变扮尘发生后,印度的直升机还入侵并坠毁在东段藏南地区;并且悍然入侵巴基斯坦。
一句话,阿三已经摆雀缺腔开了全线北侵的架势。
‘陆’ 洞朗对峙会被印度长期霸占吗
洞朗地区在中国亚东县,属于同不丹王国有争议的地段,两国这些年谈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谈拢。这两年中国在西散昌藏军力大增,干脆不谈了,谁占了就是谁的。
洞朗作为中不争议区,原本不丹实控,设有季节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尔塘,边防6团摧毁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朗最西南中印边境设立庶草场哨所。
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场哨所公路,彻底完成对于洞朗地区实控,洞朗距离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东北部最窄处)只有几十公里,一旦中方实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内的东北邦驻军,战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触动印度最敏感神经,这个位置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纯属返掘激中不争端地区,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我在亚东县地图上,找到了庶这个地方,位于印度、中国、不丹三国交界处,冬天此地大雪封山,只有夏天冰雪消融之后,当地牧民前往此地放牧。漏袜这也印证了上述说法---不丹在曾经在洞朗设有季节性哨所。当然,现在由媒体披露出来的新闻推断得知,此地已由我方控制。
依我看时间还会拖更长。
‘柒’ 印军到底入侵中国领土多少
大约早核物有180米。
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270余人携带武器,连同2台推土机,在多卡拉山口越过锡金段边界线100多米,侵入中国洞朗境内阻挠中方的修路活动,引发局势紧张。印度边防部队越界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余人,连同2台推土机和3顶陆液帐篷,越氏数界纵深达到180多米。
‘捌’ 印度入侵我国洞朗深入20公里之远吗
一公里等于1000米
20公里等于20000米
不远。 开车十五分钟
‘玖’ 洞朗地区到底在哪里,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可以死盯印度“七寸”吗
很多人开始关注洞朗地区,是因为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印军非法进入我国固有领土洞朗地区,那么洞朗地区在哪里,有何重要的战略败者价值?
除此之外,我们从地图中可以看到,距离我国洞朗地区不远处就是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这是一条宽约仅仅20公里的狭长地带,连接着印度的东西部分,是印度的七寸之地。一方面,洞朗地区距离西里古里走廊很近,另外一方面洞朗地区对西里古里走廊呈俯视姿态,因此印度常担心将来的某一天我国会以洞朗地区为突破口,掐住西里古里走廊,将印度拦腰斩断。到那时,印度的东部地区将成为一块“飞地纤态”,成为瓮中之鳖。所以说,洞朗地区是我国的战略要地,加强洞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明智的。2020年,洞朗地区第一个行政村庞达村落成,而第一批长住居民也已经乔迁新居。
‘拾’ 西里古里走廊——脆弱的印度“鸡脖子”
01 何为西里古里走廊?
西里古里(Siliguri)走廊,是指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仅有的一条陆上通道,长约22公里,最窄处宽22.5公里,印度军事重镇“西里古里”即在走廊中心, 因此称为西里古里走廊。该走廊形状狭长,战略地位重要,又处于多国交界处,西接尼泊尔,东南侧与孟加拉国为邻,北部为印度锡金邦,东北部与不丹毗邻,又被称为“印度鸡脖子”。
我国西藏的亚东县隔着不丹与西里古里走廊相望,洞朗地区距西里古里直线距离不到130公里,因此去年洞朗对峙期间,印度媒体爆出“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会威胁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为其非法越界背书,声称担心仔举中国借由该条公路切断印度的军事生命线。
如何到达西里古里?
从亚东县/洞朗地区到西里古里,没有铁路直达,必须公迟戚罩路或者徒步,且只有两条线路:
一条从亚东与印度锡金交界的乃堆拉山口(Nathula)经锡金首府甘托克(Gantok),另一条从亚东与不丹西部交界的当塘(Damthang)经不丹第二大城市彭绰林(Phuentsholing) 至西里古里。公路用时分别为5.5小时和10.5小时,平均每小时30公里,如果除去平原路段,在盘山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仅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妥妥的渣渣路。
原因很简单,可参考五岳和各大名山的登山径、盘山公路和索道,再对比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更加复杂的高山垂直气候带,公路修建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西里古里走廊临近的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都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环印度贫困圈,对于印度而言都是人畜无害小白兔,压根没有威胁。
60年代印度和周边的邻居都不太平,怼的焦头烂额。死对头巴基斯坦在东西两端夹击(孟加拉国是前东巴基斯坦),65年两国有了第二次印巴战争。62年和中国在藏南打了一场中印边境战争,67年两国又在亚东县与锡金、不丹交界的乃堆拉山口和卓拉山口爆发了一场死伤数百人的边境冲突。码闹68年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大规模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脱离印度对锡金国防、外交等的控制。
地形图可看出,西里古里走廊可不像函谷关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处在平坦的恒河平原上,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真真脆弱极了!
西里古里走廊所在的西孟加拉邦堪称印度版“大内斗省”,完美遵循了中国行政划分的犬牙交错原则,将地理气候、文化习俗和民族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地区硬凑在一起,就如汉中之于陕西,南阳之于河南、徐州之于江苏一般。这既是高明之处,也因为印度尚未形成成熟的大一统文化而埋下祸端,而爆发点就在西里古里所在的大吉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