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么算

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2-10-16 06:06:52

㈠ 投资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求此时边际消费倾向计算题

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边际效应等于1-mpc的倒数,此处1-mpc=1/(1000/100)=1/10 故而mpc=0.9。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减量与可支配收入增减量之比值,表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它是与“边际储蓄倾向”相对应的概念。

拓展资料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不同,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为1,即MPC+MPS=1。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或某一类产品,消费额的变化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比值。边际消费倾向被用于描述由于收入变化,导致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额的变化幅度大小。

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当前消费不振的原因之一: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当然也解释了奢侈品消费欣欣向荣的原因,有钱人真不少。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而小于1。

例如:某消费者收入100元,对A产品原消费额20元。

①当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对A产品的消费额增加到了40元(增加了20元)。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40-20)/(200-100)= 0.2 > 0

②当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对A产品的消费额减少到了0元(减少了20元)。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20)/(200-100)= -0.2 < 0

③当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对A产品的消费额保持在20元(变化0元)。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0

④当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对A产品的消费额增加到了140元(增加了120元)。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140-20)/(200-100)= 1.2 > 1

边际消费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中有它的标准解释,边际消费代表的是增加的消费占你增加的收入的百分比。边际消费长期较低会产生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举例说明:

假如你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突然增加了500RMB,而你其他的开销还是如往常一样,你决定把这多出来的500RMB中400RMB用于购买一套西服。那么边际消费为0.8(400RMB/500RMB)。

㈡ 一国新增投资为1000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算增加的总收入是多少

Y=C+I=c0+0.8Y+I
可得,Y=5c0+5I
△Y=5△I=5000
即总收入增加5000

㈢ 若自发投资量从6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则均衡国民收入从8000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求投资乘数那位大能解

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增加后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设投资乘数为K,△I为投资增量,△Y为国民收入增量,

则有 △Y/△I=K

8500-8000/700-600=K

K=5

拓展资料

投资乘数是指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的投资增加可能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投资乘数可以用收入变量对投资变量的比率来表示。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 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投资乘数理论,普遍理解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按照J.M.凯恩斯自己的定义,投资乘数是这样规定的:“当总投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k倍于投资增量”。这里的k就是所谓投资乘数,如果写成数学式子,可以用ΔI表示总投资量的增量,用ΔY表示所得之增量,则可以得到公式ΔY=kΔI。

凯恩斯对投资乘数的规定很清楚,他是在问:“当总投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是多少?这里总投资量的增加在前,所得之增量在后。

一切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定之上的,因此理论的运用也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分析建立在投资乘数理论之上的财政投资政策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探讨投资乘数的理论假定。

一国经济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运行的。如果没有闲置劳动力,投资不能实际发挥作用,随着投资不断支出,货币收入成倍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

必须有一定的存货可以利用。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如果某些产品存货不足,只能用劳动替代资本或抽调其它生产部门的存贷。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是有限的。用劳动替代资本仅限于生产设备不足的情况,只要最重要的物资供应不足,乘数的作用就会发生障碍。

如果从消费品部门抽调存货,投资的增加则会引起消费的缩减,从而使就业的增加发生困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在增加投资后,如果发现物资供给不足,便可从国外进口,或减少出口。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没有把握从国外取得足够的信贷,也无法影响世界市场价格,那么增加投资以后,既不能增加进口,又不能靠减少出口来弥补国内的产品短缺,投资的乘数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

收入要既分解为储蓄,又分解为消费。如果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为1,投资乘数为无穷大;相反,如果将收入全部用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为零,投资乘数为零。

㈣ 如何计算投资增收比

投资占比:投资/收入的百分比。

财务方面:在财务方面,投资意味着买证券或其它金融或纸上资产。估价是估计一项潜在的投资的价格值得与否的方法。投资的类型包括房地产、证券投资、黄金、外币、债券和邮票。之后这些投资也许会提供未来的现金流,也许其价值会增加或减少。股市里的投资是由证券投资者来执行。

(4)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么算扩展阅读:

中国的股市相比于国外的市场:

第一,因为缺少成熟的以做空和杠杆为工具的对冲机制,无法实现像海外对冲基金投资这样的绝对回报。

第二,由于监管的缺乏,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问题严重,无内幕消息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第三,由于公司上市机制的不合理性,股市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渠道而缺少长期投资的价值。最后,因为国内财务审计公司缺少独立的监管,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一步增加了股市长期投资的风险。

㈤ 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s=0.25-1000,当投资从3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时,求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s=0.25y-1000
边际储蓄倾向=0.25
所以
边际消费倾向=0.75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0.25=4
投资增加=500-300
收入增加=投资增加*投资乘数=200*4=800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拓展资料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生产总值)。
计算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是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是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另外,关于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利益中心的个人及机构,与其国籍及资金来源地无关,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外来劳工及外资分公司。
内涵
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的增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国
民收入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同社会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投入的劳动量愈大,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形态上的国民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在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为一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当社会劳动资源已得到较充分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阶段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生产资料利用的节约。这意味着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增加。节约生产资料可以用同量生产资料生产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而使得同量社会总产品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大。在这3个决定因素中,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进行的。再分配则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分人之间进行的。一般来说,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借助于税收、价格、保险费、国家预算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分别用于积累和消费。

㈥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投资支出增加40亿美元,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 求过程

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200亿元

gdp增加值

=投资额×投资乘数

=60×(1/0.3)

=200

例如:

因为整个社会经济增量分为储蓄增量与消费增量,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投资常数=1/(1-边际消费倾向),而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GDP增加=投资额X投资常数

本题中,投资常数为1/0.2=5;那么GDP增加=60(投资额)x5(投资常数)=300亿

(6)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么算扩展阅读:

因为收入不是被用来消费,就是被用来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000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银行,那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MPS=400÷1,000=0.4,即40%。

㈦ .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如果投资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收入水平将增加多少

750亿元。
计算过程:150/0.2=750.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核心。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有短期决定与长期决定两个研究视野。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长期中,生产要素已经充分就业,一个经济既定生产要素下的生产能力固定不变,产出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与要素总供给,价格是伸缩性的,能对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在短期中,生产要素没有充分就业,一个经济既定生产技术与既定生产要素下的生产能力相对变化,产量(收入)取决于总需求,许多价格在预先确定的水平上是黏性的。基于这样的界定,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的讨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从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两个层面展开讨论。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具体内容有: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总需求的构成
(2)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①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②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4)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5)乘数理论
2、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
(1)IS曲线
(2)LM曲线
(3)IS-LM模型:①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②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③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①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
(5)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生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同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指明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均可以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分析。

㈧ 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了500亿。投资额*乘数,乘数是增加的倍数,有投资的话就是有收入会增加。
国民收入:
即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
拓展资料:国民收入的增长因素
1.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的增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同社会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投入的劳动量愈大,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形态上的国民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在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为一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当社会劳动资源已得到较充分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阶段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3.生产资料利用的节约。这意味着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量增加。节约生产资料可以用同量生产资料生产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而使得同量社会总产品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大。在这3个决定因素中,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进行的。再分配则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分人之间进行的。一般来说,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借助于税收、价格、保险费、国家预算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分别用于积累和消费。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5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2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06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8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47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78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1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58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40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