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怎么种电话多少
❶ 白芷是很常见的中药材,使白芷高产量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春播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但由于产量低、质量差,一般不使用。秋季播种:秋季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或早于夏季高温。否则如果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第二年大部分种植珠会抽薹开花,其根不能入药,但不迟于秋分。由于秋分后降雨量减少,气温变低,白芷播种后长时间不能发芽,影响生长和产量,应在8月初和9月初播种。白芷种子播种在浅沟中,行距30-35厘米,深度1.5-2厘米。种子均匀撒在犁沟里,覆土,压平,压制,每亩种子1-1.5公斤。
白芷不适合连作,但对前作的选择不严格。一般作物可以在麦茬地和玉米地种植。收获后可及时施5000公斤土壤肥或环肥犁耕。晾干后,再翻过来,然后耙平,做成高垄,宽1-2m,高16-20cm。脊面要光滑。白芷高产栽培技术,做好这些工作,不用担心质量浸种播种去籽翅,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播种。按行距30厘米左右,株间距15-20厘米,穴深6-10厘米。播种后,给洞浇水。播种后15-20天。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均匀,覆土,其余同穴播。现场管理越冬管理苗出来后,在越冬前疏松土壤,浇一次冻水。山东大部分地区不覆盖也能安全越冬。
❷ 白芷怎样种植才能高产
按其生长特性选好地,每667米2施厩肥或堆肥2500~5000千克,肥地可少施,施后深耕30厘米,日晒一段时间后再耕一次,然后耙细整平,作宽1~2米平畦,南方多做高畦。畦整好后即可播种,一般采用直播,不宜移栽,因移栽后根多分叉,主根生长不良,影响质量和产量。
生产上常在秋季播种。上面已经提到,播种期的早晚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大,也影响到来年抽薹的多少。播种过早,苗期长,苗长得大,营养也充足,第二年抽薹率就高。如播种过迟,气温下降,出苗和幼苗生长都很缓慢,幼苗瘦弱,易受冻害,第二年抽薹率低或不抽薹,但产量低。各地因气候条件不同,适宜播种期也不同:华北地区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四川在9月上中旬;浙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浙南天气较暖和可稍晚,浙西、北天气较凉可提早到9月份。春播于3~4月间,但产量和质量较差。
可穴播也可条播:穴播,按行株距35厘米×15~20厘米开穴,深5~6厘米,每穴播10多粒;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下,后盖薄土,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穴播每667米2用种量约0.75千克,条播1.5千克。播后15~20天出苗。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
(1)科学管理
① 间苗 于第二年早春返青后,苗高约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条播每隔约5厘米留1~3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间苗,每隔10厘米留1~3株或每穴留3~5株;苗高约15厘米时定苗,每隔12~15厘米留1株或每穴留1~3株,去掉过密的小苗和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春播则留大苗除小苗。
② 中耕除草 每次间苗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浅松表土,以后逐次加深。次数视土壤干湿程度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植株长大封垄后就不宜再中耕除草。松土时注意勿伤主根。如发现个别植株提早抽薹应及时拔除。
③ 追肥 一般追肥3次,常在间苗、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可用人粪尿、腐熟饼肥或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后可逐次加浓加多。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磷铵、草木灰、氯化钾等。施后随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进生长。播种当年一般不施肥,以控制幼苗生长。
④ 灌溉与排水 播种后如土壤干应浇1次水,7~8天后再浇1次,保证畦面湿润,有利出苗。以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决定是否浇水。施肥后也应结合浇水。北方在入冬前应浇一次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2)积极防治病虫害 白芷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斑枯病 主要为害叶部。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 黄凤蝶 以幼虫为害叶片。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或用青虫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亿个)500倍液喷雾防治。
(3)留好种 选用抽薹率低的种子。留种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 原地留种 在挖收白芷时留部分植株不挖,第二年即可抽薹开花结籽,管理同下。
② 选苗留种 在挖收白芷时选主根直,中等大小无病虫害的根作种,另行种植。按行株距85~100厘米×35厘米开穴,斜栽,每穴栽1根,覆土约5厘米。9月份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施肥。第二年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施肥,5月抽薹后培土防倒伏,7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当种皮呈黄绿色不老不嫩时采收,选第一级枝上结的种子,分批剪下种穗,挂通风处阴干,后脱粒,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种子不宜久藏,隔年陈种易丧失发芽力。
北方留种,常把种根砂藏于地窖里,第二年春再栽到地里,6月上旬抽薹开花,8月种子陆续成熟。管理及采种基本同上。
❸ 怎么种植白芷
1、种子培育
白芷种植技术在主要采用种子播种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移栽的方式,一般用来当少数白芷种植方式,白芷的种植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由于地区的差异,各个地方的种子品种也各不相同,像北边种子培育多选那些根条较细长,没有根须的健康白芷用来培育种子,南方多选只有一条主根的白芷来培育种子。
等到白芷成熟,如果移栽的话就需要把植物的叶子摘掉,每棵白芷的距离最少要有60厘米左右进行种植。如果采用播种的方法,就需要等到七月份左右,这时候的白芷培育的种子成熟,北方的果皮会变黄白色,南方的果皮会变黄绿色,采摘的种子晾干,去除杂质即可。
2、播种时间
白芷的播种时间分为春季播种与秋季播种,秋季播种更好一些,这时候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株生长。但是各个地区的种植时间也不大相同,北方多在白鹭前后种植,南方种植时间相对较迟可到秋分左右,甚至沿海气温下降不明显可到寒露前十天左右种植。
白芷播种的时候不要太早,否则白芷的生长时间延长会导致下年时候白芷提前进入开花期,使白芷不能够拿来当作中药材,也不能够种植太晚,温度过低,降低白芷的出芽率。
❹ 白芷是怎么种植的
1、选地整地:白芷对地要求不甚严格,以耕作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温暖向阳比较湿润的夹沙土,一般产区均在平原地带的地方为好。深翻土地,土壤细碎,浇水施入基肥即可。
2、播种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采取穴播和条播,播前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拌种后适时播种,用新高脂膜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3、生长管理:浇水、应保持水分充足,间苗:当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根据植株需求适时除草,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行中耕除草。追肥、白芷追肥在幼苗时期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长,提前抽空开花。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4、病虫害防治:白芷常见病虫害有斑枯病、黄凤蝶、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喷施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❺ 如何种植和管理中药材白芷
白芷用种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通常采用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春播于4月中下旬进行,产量和质量较差。白芷不宜育苗移栽,采用大田直播,移栽的侧根多,主根生长不良,质量差。选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米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沟深1.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盖平,压实,播后15~20天出苗。播种量为每667米 1.5千克。
❻ 怎样种植白芷
一、处理种子
种植时要挑选没有病害,分叉的种子,先放在地窖中低温处理,放两天后取出,之后在放在沙土中催芽,等长出嫩叶时就可移栽。
❼ 白芷的种植方法及条件
白芷的种植方法及条件:
1 选地整地
白芷宜在平坦土地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前茬一般多为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30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再进行翻耕,深约25-30厘米,整平耙细,做高畦。一般畦宽1.2-1.5米,高12-20厘米。四川产区一般不作畦。
❽ 白芷要怎样采种
白芷的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要注意单独培育。一般在7月挖收白芷时,选主根直而有大拇指粗的另移植作种,按行窝距60~70厘米开穴(窝),每穴栽1株,当年冬季及次年春季进行除草施肥管理。
待6~7月种子陆续成熟,当果皮变黄绿色时连果序分批采收,收后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不能久晒、雨淋或烟熏,抖下或搓下种子,除去果梗杂物备用。存放时间不宜太长,第二年即丧失发芽力。
❾ 白芷的种植方法 白芷的种植方法简单介绍
1、选地整地。白芷环境适应力强,选择前茬种植过棉花、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地块种植即可,在前茬收获后,将其杂草残株前茬干净,再将土壤深翻,利用阳光将其暴晒几天后,在深翻耙细整平,做高20cm,宽1-2米的高畦,要求畦面平整,畦沟宽30cm左右,在翻耕时可施入适量的基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
2、播种。白芷的繁殖方法主要是通过种子播种的方式,最好当年的种子当年播种,如果选择陈年种子播种,发芽率较低,还有极大的几率不发芽。每年7月是白芷种子成熟的事情,这时将种子采收后晾干,去除杂质即可播种。播种可选择春播或秋播,而播种又可分为撒播、条播或穴播,北方大多机械化操作,所以是撒播和条播,而南方则是穴播,撒播和条播每亩要用种1公斤,而穴播只需0.6公斤。播种后不能立即覆土,要施一些肥料,也可用草木灰覆盖,在覆土浇水。
3、苗期管理。当幼苗生长到5-6cm时,就要进行间苗,在间苗时适当的去除一些弱苗,培育壮苗,间苗能使幼苗分布均匀,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性。当幼苗生长到15cm左右时,可以开始定植,定植时每穴留1-2株壮苗,注意去除病苗或弱苗,还有茎干已经出现青白色的也要去掉,减少以后抽基白芷的发生。
4、田间管理。在间苗时要相应的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幼苗5cm以下时,这时要用手将杂草拔除,以免损害到根系,土壤如果板结,可适当的浅耕2-3cm;第二次在幼苗生长6-10cm时,这时可稍微的深耕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时,松土时要除尽杂草。白芷施肥一般是在播种后第二年,这时可结合间苗或中耕进行,每亩施入堆放3000公斤,开沟施入。
❿ 怎样种植白芷
种植白芷的过程中,选取没有分叉且健壮无病害的种子,放在沙土中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后保持株行距在15~20公分左右,覆盖一层土后压实,当苗高有5公分的时候就要进行除草处理,在雨季的时候要经常排水即可。
1、种子处理
白芷在生长过程中常发的病害主要是斑枯病和红蜘蛛的危害,主要为侵害叶片,初期为暗绿色,后期逐渐为黑色斑点,会导致白芨的产量大大降低,此时需要用适量的波尔多液或者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喷洒,每隔10天进行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