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地球多少度温度是怎么算的

地球多少度温度是怎么算的

发布时间: 2023-01-04 01:59:40

❶ 地球的温度(地热)

火山喷发、温泉涌出等自然现象,表明地球内部储存有很大的热能,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

1.地球温度的分布

从地面向地下深处,地热增温的现象随着深度的改变是不均匀的。地面以下温度变化的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

变温层(外温层)该层温度主要受太阳光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随季节、昼夜变化而变化。日变化造成的影响深度较小,一般仅1~1.5m,年变化的影响范围可达地下20~30m。

常温层 该层地温与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常年基本保持不变,深度大约为20~40m。一般在中纬度地区较深,在两极和赤道地区较浅;在内陆地区较深,在滨海地区较浅。

增温层 在常温层以下,地下温度开始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大陆地区常温层以下至约30km深处,大致每深30m,增温1℃。大洋底至约15km深处,大致每深15m增温1℃。

通常将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增加的温度称地温梯度,单位为℃/100m。地球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100m。由于各地岩石的密度、热导率、离热源的距离及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不同,地温梯度也不尽相同。如我国华北平原为2~3℃/100m,大庆油田可达5℃/100m,某些地热异常区的地热随深度增加很快,如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据钻孔资料在离地表65m深处温度可达165℃。

地温梯度是据浅层地壳实测值计算的平均值,并不适于推算整个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如果按地温梯度平均值3℃/100m 计算,至地壳底部(平均深33km)温度将达900 ℃以上。深度为100km的地幔上部温度将高达3000℃。该温度足以使该深度岩石全部熔融,但地震波的特征已经确认,该深度的岩石仍为固态。在地下深处,由于受到压力和密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内温度趋于均匀化,地温梯度逐渐降低。据地球物理数据及固体物理学理论推测:在地下30km深度(地壳底部)地温大约为400~1000℃;300km深度约为1800~3000℃;2885km深度(地幔与地核边界)温度为2850~4000 ℃,地心的温度估计在4000~6000 ℃(图1-14)。

图1-14 地内温度变化曲线

(据B.古登堡,1951及E.A.柳比莫娃,1958)

2.地热流的基本特征

地球内部的热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物质运动(地下热泉、火山活动、岩浆活动及地幔对流)等几种方式传导到地球表面。

大陆热流 大陆热流一部分来自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另一部分来自深部地幔。地质学家推测,上升的热对流柱位于盆地和年轻山脉之下,这里有热异常,地壳比较薄,发生频繁的火山活动及地震等释放能量的构造运动。通常古老的稳定区热流密度低,年轻的活动区热流密度高。

洋底热流 洋底热流密度也和大陆一样,与地质特征关系密切。在近5Ma年内形成的大洋中脊热流密度最高,大于50~100 Ma年龄的海底洋盆热流密度。洋底热流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说明海底岩石圈的冷却过程。

地表热能量大的地区(通常表现为热泉)或地热增温率明显大于平均地热增温率(3℃/100m)的地区称地热异常区,若能引出可供发电以及工农业和生活用的热水,就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据估计,目前能开采利用的(地下3km以内的)地热,约相当于2.9×1012t煤炭所产生的热能。因而利用地热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我国已在西藏羊八井、广东丰顺等地利用地热能建立了发电站。

❷ 地球的“体温”是多少

人们常说,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地球上的光明固然归功于太阳,但地球上的温暖却不都是由太阳那里得到的。地球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体温”。

我们都知道,由于阳光的照射,地表温度会随昼夜和季节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地球表面和表层受到影响。但是,在地球深处,太阳热量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以至消失。实验证明,太阳的照射只能影响地下十几米以内的温度,这部分地层叫做变温层。十几米以下的地层不再随昼夜和季节而变化,被称做恒温层。

那么,如果我们再往地层深处去,温度又会怎样呢?是不是还会继续保持恒温呢?

从很深的矿井和钻孔得到的资料表明,地球深处的温度是随着深度而增高的。从地壳深处冒出的温泉,水温可高达网络;而从地幔喷出的岩浆,温度则高达千度。我们把每深入地下100米,地温增加多少度,即温度随深度而增加的变化速度叫做“地温梯度”。

如果按照这个增温速度推算,地下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将是3000℃,1000公里深处将是3万度,地心的温度则会高达20万度。地球如果真有这样的高温是不堪设想的。因为那样的高温条件,地球将不再是固体球,而会被汽化。多数人认为,地球内部温度最高不超过4000℃。还有人指出,地心温度必须小于8000℃,因为若超过这个温度,无论压力情况如何,地核的铁都会变成气体状态。所以,前面所列举的地温梯度的数值,只适用于一定深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地温梯度值会不断减小。

至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从何而来,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可能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由于尘埃和陨石物质积聚,位能(即势能)转化为热能而保存至今。第二,在地球分层过程中,由于较重元素如铁,不断渗入地心,重力位能转变为热能,而保存下来。第三,地球内部有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会在缓慢蜕变过程中释放热能,为地球不断补充“体温”。不管哪种意见,都认为地球靠它自身可以产生热能。

有人计算过,地球自身每年散出的热量,相当于燃烧370亿吨煤的热量,这个数字是目前世界产煤量的12倍。还有人估计,在地下10公里深的范围内蕴藏着300×1027卡热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煤所含热量的2000倍。

地球蕴藏着这么多的热量,如果用它发电、取暖,造福人类,岂不是天大的好事!这的确是很诱人的课题,目前很多国家已把开发地热能列入日程。

❸ 地球中心温度有多高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地心温度6600℃,但并不是测量出来的,而是通过已发现的事实和一些实验合理推测出来的。地球不可入,至今也未能很好地验证关于地心的推测是否正确。从地球内到外依次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从地核最外层到地球中心约三千二百千米,所以地表感觉不明显,热量被保留在地球内部。

但很遗憾,这种推测目前并没有得到验证。科学家们曾寄希望于从火山口投入探测器,让它逐渐沉入地心,但分析后发现,那需要花费数千年。也有渴望通过观测穿透地球的中微子来间接观测地球,但目前似乎也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❹ 怎样计算地球的温度

在1亿年前,地球上的温度是多少?可没有那时候的任何气象资料,何以知道地球上的温度?但这个问题又十分重要,因为地球上的年平均温度会影响到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发展。

解决这个难题的是美国化学家比奇莱森和尤里,他们是从研究同位素着手的。我们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元素都有若干个同位素,这些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一样,但是原子量稍有差异。例如,氧气由两种同位氧16和氧18混合而成,氧16是最常见的氧,它占了氧气成分的绝大部分,氧18很稀少。这两种同位素与其他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化合物时,它们各自在化合物中的比率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比奇莱森和尤里深入研究了这种现象,提出只要把生物化石中的氧16和氧18的比率测出来,就可以知道那种生物活着的时候,地球上的温度是多少。

用他们发明的这种“体温计”对地球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得到在1亿年前地球海洋的平均温度为21℃左右;1000万年之后(距今9000万年),它缓慢下降到16℃;再过1000万年(距今8000万年),海洋的平均温度再上升到21℃;此后,海洋温度又逐步下降,在3000万年前约为7℃,到2000万年竟下降到6℃。地球温度的这些变化,足以造成恐龙灭绝以及哺乳动物大量出现。

❺ 地球的表面温度是多少

地球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相差157.3℃,但假如在同一地点,年温差最大仅70℃左右,日温差最大仅30℃左右。在月球上,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会很快上升到140℃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又很快下降到零下140℃以下,温差近300℃,是地球日温差的近10倍。地球与月球距离太阳几乎一样,单位面积上接受太阳的热能也几乎一样,为什么温差会如此不一样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地球有广阔的大海和厚厚的大气的缘故。

❻ 地球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平均表面温度:华氏287 K(摄氏14 ℃)
最大表面温度:华氏331 K(摄氏57.7 ℃)
最小表面温度:华氏184 K(摄氏-89.2 ℃)

❼ 地球陆地平均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如果地球表面反射阳光比例是0.9,地表温度约是-230摄氏度。地球表面对阳光的平均反射率约30%,这些被地球大气、海洋和陆地吸收的70%阳光能使得地球形成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如果地球反射阳光比例达90%,而且假如地球自身不产生热量,那么地球的平均温度将是-230摄氏度。地球反射阳光比例达90%,就是说仅10%太阳光能被地球吸收,这样从绝对零度来核算:X/(273+15)=10/70,X=42.6K,也即-273+42.6=-230.4摄氏度。

❽ 地球的温度是怎么产生

地球的表面若是均匀一致的,则气候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实际上地球的表面错综复杂,海洋、陆地和各种各样的地理地形,这种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之间相互作用,便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气候情况。所以,地理条件是复杂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地理条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原因,太阳辐射的分布完全取决于纬度,而大气中的热能又是来自太阳辐射,故温度随纬度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高,气温低。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海陆分布改动了气温文降水分布。由于陆地没有海水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升温文降温都比海洋快,这就造成了陆地温度改动急骤,海洋温度改动缓慢。在海洋或近海的当地,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气温的日改动和年改动较小,降水分配也比较均匀;而内陆地区温度变化悬殊,冬天冷,夏天热,干湿季也比较清楚。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山麓平地,一般都是荒漠或半荒漠景观。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逐渐增加,而地面蒸发和植物叶面蒸腾总和的蒸散量则因为气温降低、湿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气侯逐渐湿润,植被景观也不断发生变化。

天山北坡山麓的通古特荒漠年雨量大约只有150毫米,海拔654米的乌鲁木齐市年雨量为247毫米,只能生长草类。当然也有草原土质的原因,乌鲁木齐市区马路两旁笔直的参天白杨,就是依靠人工定期灌溉生长的。再向海拔高处,树木开始出现了,以后越来越多,大约在1800米高度上已是成片森林,到了2200米高度以上,夏季月平均温度低于10℃,因温度过低森林带重又过渡到草原带。祁连山北坡、阿尔泰山西南坡、贺兰山两坡均有这种情况,只不过树种和林带高度、宽度有所不同。如果山顶高度低于森林线下界高度,或者因气候干旱,森林可能出现的高度上最热月气温低于10℃,那么森林带就不会出现。因而干旱地区的低山上没有森林,而天山南坡、昆仑山北坡等也没有森林。

❾ 地球的温度是多少

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5℃左右,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更高。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巴士拉,最高气温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世界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俄罗斯人在东方站曾经记录到-89.2℃的最低温度。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4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1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