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怎么看出货物是多少
① 资产负债表怎么看
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应收账款、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通过应收账款查看公司的回款情况;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能知道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存货周转率能知道公司销售情况。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即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负债的影响,使资产负债表的阅读者获得必要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帐户在当期内变化的分析已由财务状况变动表完成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着重于对一些经过计算的相对比率或相对指标进行对比。
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的分析评价
1、保守性结构分析:保守性结构指企业全部资产的资金来源,都是长期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和非流动负债。
优点:风险较低 。
缺点:资本成本较高;筹资结构弹性较弱。
适用范围:很少被企业采用。
2、稳健型结构分析:非流动资产依靠长期资金解决,流动资产需要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共同解决。
优点:风险较小,负债资本相对较低,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适用范围:大部分企业 。
3、平衡型结构:非流动资产用长期资金满足,流动资产用流动负债满足。
优点:当二者适应时,企业风险较小,且资本成本较低。
缺点:当二者不适应时,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适用范围:经营状况良好,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内部结构相互适应的企业。
4、风险型结构:流动负债不仅用于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且用于满足部分非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
优点:资本成本最低 。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
适用范围: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好且经营现金流量较充足。
② 负债表怎么看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个会计主体在特定时间内的财务状况,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一张重要表格。资产负债表全面的反映该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以及构成。通过期初余额减去本期发生额,等于期末余额,反映各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资产负债主要是只要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头编制单位,日期,单位是元。资产包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期末的数字要分别满足这个等式,如果不相等,证明这个资产负债表是编辑错误的。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房,左方表示资产又发表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会计等式资产总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通过账户是资产负债,还应自残,附在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达到左右两方平衡,资产负债表提供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资产负债表左方是按资产流动变现的能力来排列。资产的流动越强,变现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变现能力就弱。看这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企业资产的结构构成和来源又可以充分反映企业变现能力,以及企业偿还能力和在无弹性,并明确划分不同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是特点日期的经营成果是静态报表,让使用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
拓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1]
分析方法编辑 播报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指基于资产负债表而进行的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结果的集中体现。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能够揭示出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公司经营稳健与否或经营风险的大小,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等。
分析目的
1、揭示资产负债表及相关项目的内涵
2、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
3、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
4、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
5、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分析内容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内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水平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的编制
将分析期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值与基期(上年或计划、预算)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变动额、变动率以及该项目对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程度。
二、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一)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1.分析总资产规模的变动状况以及各类、各项资产的变动状况
2.发现变动幅度较大或对总资产影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重点项目;
3.分析资产变动的合理性与效率性
4.考察资产规模变动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的适应程度,进而评价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分析会计政策变动的影响。
(二)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1.分析权益总额的变动状况以及各类、各项筹资的变动状况
2.发现变动幅度较大或对权益影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重点项目;
3.注意分析评价表外业务的影响。
(三)资产负债表变动原因的分析评价
1.负债变动型
2.追加投资变动型
3.经营变动型
4.股利分配变动型
垂直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表的编制
通过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占总资产或权益总额的比重,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权益结构变动的合理程度。
静态分析:以本期资产负债表为对象
动态分析:将本期资产负债表与选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一)资产结构的分析评价
1.从静态角度观察企业资产的配置情况,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可比企业的资产结构比较,评价其合理性;
2.从动态角度分析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对资产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二)资本结构的分析评价
1.从静态角度观察资本的构成,结合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评价其合理性
2.从动态角度分析资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对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
三、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股东权益结构的具体分析评价
(一)资产结构的具体分析评价
1.经营资产与非经营资产的比例关系
2.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适中型、保守型、激进型。
3.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
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财务计划确定的目标为标准
(二)负债结构的具体分析评价
1.负债结构分析应考虑的因素
(1)负债结构与负债规模
(2)负债结构与负债成本
(3)负债结构与债务偿还期限
(4)负债结构与财务风险
(5)负债结构与经济环境
(6)负债结构与筹资政策
2.典型负债结构分析评价
(1)负债期限结构分析评价
(2)负债方式结构分析评价
(3)负债成本结构分析评价
(三)权益结构的具体分析评价
1.股东权益结构分析应考虑的因素
(1)股东权益结构与股东权益总量
(2)股东权益结构与企业利润分配政策
(3)股东权益结构与企业控制权
(4)股东权益结构与权益资本成本
(5)股东权益结构与经济环境
2.股东权益结构分析评价
四、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的分析评价
1、保守性结构分析
保守性结构指企业全部资产的资金来源都是长期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和非流动负债。
优点:风险较低
缺点:资本成本较高;筹资结构弹性较弱
适用范围:很少被企业采用。
2、稳健型结构分析
稳健型结构:非流动资产依靠长期资金解决,流动资产需要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共同解决。
优点:风险较小,负债资本相对较低,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适用范围:大部分企业
3、平衡型结构:非流动资产用长期资金满足,流动资产用流动负债满足。
优点:当二者适应时,企业风险较小,且资本成本较低。
缺点:当二者不适应时,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适用范围:经营状况良好,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内部结构相互适应的企业。
4、风险型结构:流动负债不仅用于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且用于满足部分非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
优点:资本成本最低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
适用范围: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好且经营现金流量较充足。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③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里的数据
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所以分析报表时,可重点观察这几个指标变化:
应收账款:
即应该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所以应收账款越少越好;如果长期应收账款增加,说明公司在产业中的地位在降低,若长期应收账款增加还可能会转化成坏账准备。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金额×100%,所以资产负债率越小越好,越小说明公司不欠钱,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公司的销售能力强,但是要看回款的速度,如果周转率和回款速度一致,是最好的情况。
拓展资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除应符合负债的定义外,还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到,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