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多少颗有什么讲法
Ⅰ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及其代表的意义
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但是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等。 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引自网络
在佛教文化中108代表着百八烦恼,108颗佛珠,象征着世界一切烦恼,时刻提醒自己在人间修行要六根清净,无妄无为,淡泊名利,忘乎所以。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佛珠手串中108颗最为常见,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
Ⅱ 一般佛珠手链都有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
一般佛珠手链都有多少颗珠子?不同颗数的佛珠手链意义也不同,例如:《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 佛珠也叫作念珠,它是佛教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咱信物。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时尚或者是为了显示个性也会戴上一串佛珠手链,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不同的佛珠手链所包涵的意义呢?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禅宗的十八颗等。大多数人戴的都是禅宗十八颗珠的佛珠手链! 佛珠手链或者说手串,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而数目变化。一般来说,在手珠中: 珠子直径 20MM的是12颗; 珠子直径 18MM的是13颗; 珠子直径 16MM的是14颗; 珠子直径 15MM的是15颗; 珠子直径 14MM的是16颗; 珠子直径 12MM的是17、18颗; 珠子直径 10MM的是19颗; 手珠珠子数目,没有讲究非要多少颗,以能正好戴手腕上为原则。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当然也可以12MM16颗。佛珠手链戴在手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慈悲,时时刻刻修行,从善去恶。佛珠手链一般戴在左手,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道教也认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 温馨提示:佛珠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心中强大而又神秘的信仰。如果你也想拥有一片心灵的净土,如果你也曾试图摆脱迷茫的自己,那就为自己找寻一个信仰吧,不需要太过执着,只要心中想着念着即可。戴一串沐心堂高僧加持过的佛珠手链,喜怒哀乐看开看淡,闲来无事悟悟禅理,人生可以很简单,可以很自然,�有那么多无谓的欲念,�有那么多纠结的思绪,凡事有因必有果。看开点,什么都好了!
Ⅲ 佛珠的数量都有哪些讲究
一 是起到制心一处去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
二 是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的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等。
三 是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佛珠一般经过大闭关等的修持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加持力,可以为病患进行治疗、回避凶煞等等。
佛珠之数量:
《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百零八颗为宜。
(补充)
佛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佛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Ⅳ 佛珠有多少颗还有它的含意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4)佛珠多少颗有什么讲法扩展阅读: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Ⅳ 佛珠多少颗有什么讲法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
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呪无异。获福无量。
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
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
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
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呪无异。获福无量。
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
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
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898 108粒佛珠的意思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着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还有一种说法:216颗是天台宗显密双修.
Ⅵ 佩戴多少颗佛珠有什么讲究吗
佛珠必定有一佛头,象征佛,串起来的线象征法,普通数珠象征僧。表示三宝的含义。只是用来计数的,汉地和藏地的数目有区别,但用途是一样的,就是你念一遍经文(咒语)转动一粒,来计数的。
Ⅶ 佛珠串多少颗最好有什么说法讲究为什么手链是18颗
佛珠108颗最好,18颗佛珠原因是十八颗代表的意义是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Ⅷ 佛珠颗数讲究,佛珠的颗数有什么讲究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Ⅸ 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呢
12颗: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个重要过程。
13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16颗:代表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赋予众生相。
18颗:代表十八界,俗称十八子,六根,六尘,六识。
21颗:代表十地十菠萝蜜与佛果共二十一个位次。
27颗: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
36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
108颗:代表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入定的状态。
216颗:代表前后两世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种断除本元心无妄念。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一并断除,心神归元。
佛珠解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
Ⅹ 佛珠戴多少颗比较好 佛珠颗数有什么讲究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