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腐一斤放多少水多少石膏
1. 7斤黄豆打豆腐用多少石膏粉
7斤黄豆打豆腐用50克石膏粉。7斤黄豆打豆腐要50克石膏粉左右,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豆浆温度和浓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石膏的使用量。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数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灰。
豆腐功能
用石膏做豆腐,农村是比较常见的。主要程序跟做卤水,醋水,甜树叶子豆腐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石膏代替卤水,醋水,甜叶汁而已。色泽洁白,质地细腻,软嫩,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变得白嫩。
南豆腐色泽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则相对发黄,比较老。南豆腐是用石膏作为凝固剂的,而北豆腐是用盐卤作为凝固剂的。北豆腐或称北方豆腐,又称老豆腐、硬豆腐,指用盐卤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其特点是硬度、弹性、韧性较南豆腐强,而含水量较南豆腐低。
一般在80%到85%之间。北豆腐又称卤水豆腐,顾名思义它的成型剂是卤水,相比南豆腐质地要坚实一些,但切面不如南豆腐细滑。随着食品市场的丰富,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选择。
2. 石膏豆腐做法
熟石膏与干黄豆的比例是3:100。石膏豆腐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黄豆 300克、清水 适量、熟石膏 9克。
1、第一步将黄豆泡发10小时。
3. 做豆腐十斤豆子用多少石膏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
十斤要放大约100g-150g左右
4. 做豆腐一斤干黄豆配多少水
做豆腐一斤干黄豆配2到3斤水。
一斤黄豆可以做约3斤的卤水豆腐、3.5斤的石膏豆腐、4斤的内酯豆腐。
豆腐制作工艺
传统豆腐生产工艺过程,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软化,浸泡后的大豆磨浆,然后过滤将豆渣分离获得豆浆,蒸煮豆浆,再加入凝固剂等使大豆蛋白质胶凝成型得到豆腐。
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比1至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至2.2倍。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至120目。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除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煮浆温度应达到100℃,时间5min左右。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至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
5. 一斤黄豆用石膏能做出几斤豆腐点豆腐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般都是一斤水豆腐应用7克到13克左右的锻烧好一点的石灰粉。一些有耐心的大师傅根本就不必须称熟石膏的量,而是先将腻子粉融解以后,随后缓慢的倒进豆桨之中,一边倒一边搅匀,当看到豆桨之中发生黄豆大小的颗粒凝结物的时候就可以终止到石膏水了,这样就能够做出来的好吃的豆腐了。而熟石膏最好应用煮熟以后的,这种熟石膏做出来水豆腐更好吃。做豆腐的方法:最先选择一斤质量非常好的大豆,将里边的坏子、干瘪瘪的大豆去除,然后放入冷水之中泡浸8小时做,再将水份控干,放进冷水6斤,碾成豆桨。豆桨磨好以后滤出豆浆渣,随后上锅煮开。煮豆浆的时候一定要不同类型的拌和,并不断将出现的泡沫塑料、残渣滤出来,不断烧开3次就可以。然后等豆桨温度制冷到90℃的时候就可以逐渐点豆腐了。将备好10克左右的锻烧好一点的腻子粉用100克的冷水融解,缓慢的倒进豆桨之中,并不断地拌和。
有高蛋白食物,低热量,降血脂,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生和熟均可,老少皆适宜,健康养生养生、延年益寿的美食上品。生石膏和生石膏全是同一种,它们主要成分都是一样,全是碳酸氢钙。生石膏是把生石膏通过一道道工艺流程生产加工,是生石膏的一种加工品,将生石膏放进炉子中,经过长时间的炼烧,再炼烧的过程当中添加实验试剂,因此生石膏比生石膏更为牢固,功效更高。一般做豆腐用的是生石膏,能够很好的让豆腐可以凝结成形,但生石膏不可以过多,不然对人体健康有会有伤害,人体的代谢功能都不错,生石膏它包含一些补铁剂,假如摄入过多,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发生钙盐沉积,就是我们常说的结石。
6. 自制豆腐豆子和石膏比例多少
豆子与石膏比例为100:3。石膏豆腐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黄豆 300克、清水 适量、熟石膏 9g。
1、第一步把黄豆浸泡水中一夜。
7. 四斤黄豆加多少斤水和多少克石膏,可以做出老豆腐呢
大豆这种作物在我国非常受欢迎,食用大豆的方式非常多样,大豆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可以吃毛豆,成熟的大豆可以送豆芽,做豆浆、豆腐、豆腐、酱油、酱油等等,可以说小大豆真的用光了。我们知道如果你想做豆腐,你需要凝固剂,凝固剂有很多种,不同的地方会有自己制作豆腐的地方特色。今天这里提到的石膏是豆腐凝固剂之一。在中国南方,人们用石膏勾勒豆腐。石膏豆腐含水量较大,口感较嫩。在北方,豆腐通常与卤水或酸辣酱一起食用,这两种凝固剂含水量较少,味道更老,但香气更强。
而石膏最好在煮熟后使用,这样的石膏可以使豆腐更加美味。将准备好的10克煅烧石膏粉溶解在100克清水中,慢慢倒入豆浆中,并不断搅拌。当浓缩颗粒出现在豆浆中时,搅拌可以停止。将豆浆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用纱布盖住,用重物撑起,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最佳。
8.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还是熟石膏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黄豆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真的是备受喜爱,黄豆的吃法真的是多种多样,黄豆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能够吃毛豆,成熟之后的黄豆能够发豆芽、做豆浆、豆腐、豆腐脑、酱油、豆酱、千张等等,可以说小小的黄豆真的是被物尽其用了。
做豆腐放多少石膏?
我们知道想要做成豆腐需要凝固剂,而凝固剂的种类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会有自己当地比较有特点的制作豆腐的方法。今天这里所说的石膏就属于豆腐凝固剂的一种,用石膏点豆腐这样的做法都在南方地区使用,石膏豆腐的水分比较较大,口感上要更加细嫩。而北方地区多用卤水或者酸浆点豆腐,这两种凝固剂做出来的豆腐含水量较少,口感要更加老一些,不过豆腐的香味要更浓些。另外还有内脂豆腐,这种豆腐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豆腐品种,使用的凝固剂是葡萄糖酸-δ-内酯,这种凝固剂的出豆腐量较大,更加细软。
使用石膏点豆腐需要用多少石膏,这里只能给出一个比较大概的量,因为做豆腐的师傅一般都有自己的方法,石膏的使用量多少要考虑很多的因素,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豆浆温度和浓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石膏的使用量。过去常说“一升豆子四两膏”,有经验的老师傅做豆腐的时候都是有自己的窍门的。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数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根本就不需要称石膏的量,而是先将石膏粉溶解之后,然后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一边倒一边搅拌,当看到豆浆当中出现黄豆大小的颗粒状凝固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到石膏水了,这样就能够做出来好吃的豆腐了。而石膏最好是使用烧熟之后的,这样的石膏做出来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制作豆腐
这里分享一个比较简答的家庭豆腐的制作方法,首先挑选一斤品质很好的黄豆,将里面的坏子、干瘪的黄豆剔除,然后放入清水当中浸泡8个小时做,然后将水分沥干,放入清水6斤,磨成豆浆。豆浆磨好之后滤出豆浆渣,然后上锅煮熟。煮豆浆的时候一定要不同的搅拌,并不断将出现的泡沫、渣滓滤出来,反复煮沸3次即可。然后等豆浆的温度冷却到90摄氏度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点豆腐了。将准备好的10克左右的煅烧好的石膏粉用100克的清水溶解,缓慢的倒入豆浆当中,并不断的搅拌,等到豆浆当中出现凝结的颗粒物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搅拌了。将豆浆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当中,覆盖上纱布,用重物压上去,一般15分钟左右就能够最好了。
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熟石膏,什么是生石膏?
生石膏和熟石膏都是同一种,它们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都是硫酸钙。
熟石膏是将生石膏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是生石膏的一种加工产品,将生石膏放入火炉中,经过长时间的炼烧,再炼烧的过程中加入试剂,所以熟石膏比生石膏更加坚固,作用更大。
一般做豆腐用的是熟石膏,可以很好的让豆腐能够凝固成型,但熟石膏不能过量,否则对人体有会有伤害,人体的代谢功能都很好,熟石膏它含有一些钙剂,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部分人出现钙盐沉积,就是我们常说的结石。
做豆腐可以选用以下两种:
一 《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
《卤水豆腐》
是用结晶氯化镁水溶液点制的,俗称盐卤豆腐,卤水豆腐口感偏于绵软,吃起来软硬适中,因为它的含水量较少,卤水豆腐吃起来比较有豆香味,颜色看上去有点白中偏黄,卤水豆腐质地比较老,俗称老豆腐,当然每个区域都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像南方常常的豆腐大多是用卤水来制作豆腐的,比如四川,这些豆腐大多被用来火锅、汤锅、等 美食 中。这也是民间俗语中说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2《卤水豆腐方法》
《石膏豆腐》
相比较卤水豆腐,石膏豆腐相对于要少一些工序和细节,上面已经讲过石膏的成分,下面直接将做法以及比列介绍如下:
熟石膏与干黄豆的比例是3:100。石膏豆腐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黄豆 300克、清水 适量、熟石膏 9克。
1、第一步将黄豆泡发10小时。
2、泡发后将黄豆和磨成豆浆。
3、用纱布将打好的豆汁滤出。
4、豆浆汁倒入锅里,使用中火煮,铲子要不停的搅动。
5、然后将豆浆汁,熟石膏和水拌匀,放旁边半小时。
6、半小时后搅拌成絮状,放入模具中。
7、模具盖好,接着用准备好的重物压住。
8、耐心等待10个小时,时间到后拿出,用刀切块,这样石膏豆腐就已经完成了。
以上是《卤水豆腐》及《石膏豆腐》的详细制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还是熟石膏?
在咱们农村,到了下半年,黄豆丰收了,过年时大家都会拿出上十斤黄豆,打二三十斤豆腐来给家人们过年期间吃。
磨豆腐,做霉豆腐,在冬天也很重要的,七星老农过去每到十一月半的时候,就与邻居们合伙打一桌豆来霉焯水,滤干了之后来霉豆腐吃。
后来七星老农干脆一边种地,一边磨豆腐卖,那时候我加工豆腐干时,一般都是用熟石膏粉,也就是说把生石膏买回来以来,放到灶空里,加一点钉块柴去焚烧,大概烧三四个小时以后就不用加柴了,再把火灰堆在石膏上,让它们慢慢去烧就行。
石膏烧好了以后,第二天就把它们轻轻从灶空里掏出来,放到撮箕里锤碎,然后再放到粉碎机里去打碎打成粉。
据七星老农过去烧石膏的经验得知,我那时候10黄豆放一两七钱石膏粉就够了,石膏烧得最熟时,全熟石膏粉10斤黄豆可以放三两七钱石膏,七成熟的石膏粉1斤黄豆只能放8一9克了,石膏烧得越熟放的更多,性能更稳定,石膏越生越不能多放,容易造成豆腐跑桌,没有产量的,。
至于说到磨豆腐能不能放生石膏粉,七星老农本人没有试验过,但是估计也能放,不过如果你使用生石膏磨豆腐,它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点就是生石膏使用份量少,调水后有点刷不开,刷不匀称,第二点生石膏粉性子烈,很难掌握好,一不小心多使了1克石膏粉,可能会导致你的豆腐老了,没有产量,豆腐老了不好吃了是吧。
做豆腐一斤黄豆放多少石膏,是生的还是熟的?做豆腐一般都是用熟石膏,食用化工店有售,做豆腐脑,每斤黄豆下石膏15克,老豆腐20克。现在人们普遍用内脂的多,豆腐脑每斤豆子下内脂10克,老豆腐:用内脂15克。具体做法如下。
将黄豆筛选洗净,浸泡6小时,磨浆,嫩豆腐加水8一10斤左右,老豆腐少点。洗浆,烧浆,烧开三个滚,把石膏或内脂放适量水里化开,待浆在85度时,倒入有石膏或内脂的容器里,如是豆花,盖上过十五分钟即可,老豆腐用棉布放在模具里,待浆与水分离时倒入棉布上,四角向内包起,加盖压重物沥干适量的水份即可,打开包布,用刀切成块即成。
卤水点豆腐才好吃
每公斤黄豆用煅烧好的熟石膏粉20克左右。黄豆冬天浸泡5小时,夏天2至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浸泡过长时间,豆腐做不好。
石膏点的豆腐会把更多的水包在豆腐中 使豆腐含水多 ,这样豆腐口感嫩 ,但是豆腐味道淡 ,口感不好。豆腐含水多重量就大,利润就高, 所以部分商家为了多谋利,就用石膏点 豆腐。
少吃点石膏豆腐是没事的,但是多吃容易导致结石,因为石膏会有残留。想谋利,但也要为消费者 健康 着想,所以说做豆腐最好用卤水,葡萄糖酸内脂次之。
卤水点的豆腐,制品味道好清甜,弹性韧性都好,但保水性差,豆腐产量低,制作难度大,所以现在多数人都用葡萄糖酸内脂,省工省时,豆腐含水量比卤水高,利润大!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我们常见的豆腐有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内酯豆腐等,在我们北方以前吃的最多的就是卤水豆腐,但是近几年石膏豆腐也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石膏豆腐比起卤水豆腐要稍微硬一些,石膏豆腐口感更细腻一些。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动手做 美食 ,那么在做豆腐时一斤大豆中药放多少石膏呢?石膏是生石膏还是熟石膏呢?
我有一个亲戚家是做豆腐的,听我的亲戚说,做豆腐虽然挣钱,但是却很辛苦,现在做豆腐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以前手工做的工作用电就可以完成,在以前为了在早上将豆浆、豆腐、豆腐皮做出来,每天三四点就要起床磨豆子、煮豆浆。因为每个人对豆腐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吃稍微硬一些的卤水豆腐,有的人则喜欢吃更细腻的石膏豆腐,所以每天都要做两种。做石膏豆腐用的石膏是熟石膏,现在有卖做的熟石膏不用自己将生石膏烧熟,如果想自己做豆腐的,可以去买专门做豆腐的熟石膏,一般大超市都有卖。一般每斤豆子要放10-15克熟石膏,但是很多有经验的做豆腐老师傅都是根据自己的手感来添加石膏浆,很多老师傅在搅拌豆浆时一边加入石膏浆一边搅拌,待有了手感以后便会停止添加。
做石膏豆腐其实并不难,只是步骤比较繁琐。做豆腐前要先将大豆浸泡3-5个小时,一般夏天浸泡3个小时,冬天浸泡4-5个小时,浸泡好的豆浆按照一斤加3斤水的比例将豆子磨成豆浆,家里有豆浆机的可以用豆浆机榨豆浆。炸好的豆浆去掉豆腐渣后放入锅中煮沸,一边煮要一边将上面的泡沫撇干净,在豆浆煮到90-100度后,按照每斤豆子添加10-15克石膏粉的比例将石膏粉先兑成石膏浆后加入锅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一会豆浆就会变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固15分钟后用勺子将豆腐花舀进做豆腐的模具中盖上木板和重物压10-20分钟后,好吃的石膏豆腐就制作好了。
在我们北方过年前必须要炸豆腐,所以每年都会做一些豆腐,自己做的豆腐感觉比外面卖的豆腐更好吃,大家喜欢吃豆腐的话可以尝试做一下,超市或者是某宝都能买到熟石膏粉。
我前几年在家做豆腐生意,都是买的生石膏粉,专做豆腐用的,一般刚开始做的时侯用电子称称石膏的,大概10斤黄豆用100克左右石膏。到最后就不用称重了,直接看豆腐成型而定,就是把石育和水兑均,待豆浆煮熟将温至90度左右,倒入兑好的石膏挍拌至豆腐成形时停止挍拌静置十分钟即可。
做豆腐为什么要用石膏呢?
加石膏是为了把液态豆浆变成固态的豆腐,对人体没什么危害,石膏也是一种中药材。 用石膏做豆腐,农村是比较常见的。豆腐存在的 历史 悠久,相传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着《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添加量以黄豆计:2%—2.8%之间。以10斤黄豆为例,一般加入2-3两石膏。添加量与产品种类,含水量要求,大豆质量,点浆温度,点浆方法,豆浆浓度,操作经验等等有关。这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添加量,想做好,经验占70%以上。所以要想做出好的豆腐,勤加练习累积经验很重要。
豆腐制作方法 :
2.磨料。磨料是制作豆腐的第二个工序,浸泡好的大豆上磨前应经过水选或水洗,使用砂轮磨需要事前冲刷干净,调好磨盘间距,然后再滴水下料。初磨时最好先试磨,试磨正常后再以正常速度磨浆。
3.过滤。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现时各地豆制品厂多使用离心机。使用离心机不仅大大减轻笨重体力劳动,而且效率高、质量好。
4.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为使用敞口大锅,一为设备比较现代化的密封蒸煮罐。
5.加细。煮后的浆液要用80 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或振动筛加细过滤,消除浆内的微量杂质和锅巴,以及膨胀的渣滓。加细放浆时不得操之过急,浆水流量要与滤液流速协调一致,即滤的快流量大些,滤的慢流量小些,批量大的可考虑设两个加细筛。
6.凝固。凝固是决定豆制品质量和成品率的关键,首先应掌握豆浆的浓度和pH值,正确的使用凝固剂,以及打耙技巧的熟练。
今天的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用白醋来做豆腐的方子,但相对用这个石膏做的豆腐来说呢,他可能质感上没有完全达到那么细腻,但是呢。如果作为普通的豆腐,他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同时最大的特点的就是它味道非常正啊。
另外呢,它的取材也特别的方便,那现在我们就开始。首先我们需要六百克的黄豆,我们用足够的水呢,给他浸泡过夜至少八个小时。豆子泡好以后呢,把它清洗干净,然后沥干。
之后呢,我们再加进去两千毫升的水,放到果汁机里面去打成很细的浆,因为这里的豆子数量比较多,可能要分两到三次来打。豆浆打好之后呢,我们把它放到纱布里面,然后把里面的豆浆的过滤出来。他记得这里的豆浆需要过滤两次。
第一次过滤的时候呢,可能会比较困难一些,所以呢,最好分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来,不要把所有的这个豆浆都放在一个纱布里面。那样子的体积太大,可能比较难挤干。
第二次过虑就会容易了很多,我们把这个过滤好的这个生豆浆,放到炉子上去加热,那注意这时候的豆浆非常容易溢出来。我们要用大一些的锅,另外的记得只能开中火,一定不能开大火。这时候要边煮边搅拌,一定不要让这个豆浆的在底部结巴了。
这时候人不要离开,同时我们还要加进去一千毫升的水,要分多次来加,这样也可以防止这个豆浆溢出来。
煮到锅里的这个泡沫减少,而且,你可以看到这个豆浆在沸腾翻滚的时候,再煮五分钟就可以了。我这里煮出来的豆浆的量是三千毫升时,就关火。关火之后,我们马上来兑一碗五十毫升白醋加125毫升水的这个溶液,然后回到豆浆的锅里。只要看不见沸腾翻滚的气泡,你就可以马上把这个溶液加进去。
那这个时候的锅的温度应该是九十摄氏度或者更高,但加醋的时候一定要一点点的倒入。倒入越慢的,豆腐的质感可能就会越嫩,边倒边搅动。慢慢的你就会看见这个豆浆出现了这个絮状,但所有的豆浆都接成絮状,而且有水一样的东西分离出来就可以了。万一锅里还有豆浆,没有变成絮状的话,没有关系,开小火,让豆浆的温度继续提高一下,然后,继续再加一点点的白醋溶液就可以弥补。现在那我就用这个牧师圈来压豆腐,
按照图片显示的这样的方法,然后把这个纱布放上之后呢,再把我们刚才变成絮状的。这个豆浆全部倒进去。那顺便这里提一下我这个做出来的是中等硬度的这个豆腐。如果你希望做出来的是老一些的豆腐的话,你可以增加白醋的量,大概一汤匙左右就可以好了。我现在能把这个重的物体放在这个牧师圈的盖子上,把她压下去,把水分压掉,一直达到你想要的这个软硬程度的豆腐。
石膏豆腐有很多很多的讲究,第一是黄豆的质地,比方说黑龙江黄豆和南方的黄豆基本上不分上下,北大荒的黄豆又不同了,加上品种的不同也有差别,水多水少也有差别,什么豆适合做豆腐,什么豆适合做腐竹只有经验丰富的才会认识,有些豆做豆腐产量高并且是口感好,有些豆做腐竹产量高,有人会问难道是适合做豆腐的豆就不能做腐竹吗?非也,所有的黄豆都可以做豆腐和腐竹,但是产量就另当别论了,为了能够得到最好的产量就得用适合的豆做适合的产品了,一般做豆腐每斤黄豆用钱八到二钱熟石膏粉(老传统的计量)也可以因水的多少而定,大概是一斤豆十斤水,加上磨豆要每斤豆也要四到五斤水,磨成豆浆之后按以上一斤豆十斤水稀释后过虑开豆渣,豆渣再加水清洗一次备用,大概多少因豆多少而定,再加热到九十五到一网络C,即是加热当中会发现锅具中的豆浆上的泡沫迅速开劽,立即用之前的清洗豆渣水的一部分倒入豆浆中,避免豆浆溢锅,立即就盛起来放另外一个能够装得下全部豆浆的器具,之后把豆浆的泡沫全部捞起,用之前洗豆渣的水兑石膏水,石膏渣不要,兑石膏水的当中豆浆会凝结一层幕在上面,拿起来晒干了就是腐竹了,拿了腐竹之后立即搅转豆浆(顺方向搅),千万不要用尽力气搅,只要豆浆水旋转就可以了,慢慢倒入兑好的石膏水就行了,到时会自动凝结成豆腐脑了,万一不凝结可以轻摇装豆浆例器具直至凝结,或者用湿布盖也可以,再次说明石膏只可以少不可以多,多了会直接失败,少了可以补救,初次最好是钱八至钱六石膏每斤豆,慢慢就有经验了。
9.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是放生石膏还是熟石膏
黄豆这类粮食作物在中国真的是深受钟爱,黄豆的食用方法真的是各种各样,黄豆并没有完善的过程中就可以吃毛豆,完善以后的黄豆可以发豆芽、做豆浆、豆腐、豆腐脑、生抽、豆酱、豆腐皮这些,可以说小小黄豆真的是被用其所长了。用熟石膏点豆腐这种作法都是在南方应用,熟石膏豆腐的水份较为比较大,口味上要更为鲜嫩。而华北地区常用卤汁或是酸浆点豆腐,这两种凝固剂做出来的豆腐水分含量偏少,口味要更为老一些,但是豆腐的香气要更浓些。
如今大家广泛用内脂的多,豆腐脑一斤黄豆下内脂10克,老豆腐:用内脂15克。具体方法如下所示。将黄豆挑选清洗,泡浸6钟头,打浆,嫩豆腐放水8一10斤上下,老豆腐少些。洗浆,烧浆,煮沸三个滚,把熟石膏或内脂放适量水里融化,待浆在85度时,倒进有石膏粉或内脂的器皿里,如果是豆腐花,盖紧过十五分钟就可以,老豆腐用纯棉布放到磨具里,待浆与水分离时倒进纯棉布上,四角向内包起,盖上压吊物控干适当的水分就可以了,开启软布,用刀切成块既成。
10. 我想学做豆腐花,可是不知道怎么做,求各位大神指点。。一斤黄豆放多少水,打出豆浆后又放多少石膏粉才能
你好,要想做好有技巧。豆腐脑、水豆腐、嫩豆腐、老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丝等豆腐制品做法:(以10斤干豆为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10斤。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20℃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70℃时放入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加入豆浆的0.02-0.05%豆腐多脂,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豆浆倒入点浆桶或缸中进行冷却,降温至 85℃以下。
5.点浆 取大豆3-5%豆立固(10斤干豆用豆立固0.3-0.5斤)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然后点入降温后的豆浆,上下快速翻动豆浆至出现鸡蛋般疙瘩即可停止,盖好桶盖静止15-20分钟既成豆腐脑。
6.成型 将凝固好的豆腐脑划开,倒入压榨机进行压榨成豆腐,一般10斤干豆加工成豆腐45斤左右为嫩豆腐或水豆腐,加工成豆腐35斤左右为老豆腐,加工成25斤左右为豆腐干或豆腐皮、豆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