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费用 » 莫干黄芽多少钱一斤

莫干黄芽多少钱一斤

发布时间: 2023-01-12 03:21:35

❶ 云雾茶的产地有那些地方

庐山、莫干山、雁荡山、普陀山、武夷山。

雁荡山云雾茶 号称“东南第一山”的浙江雁荡山,其山峰造型之美为众山之胜,“造型幻化”是雁荡的精华。雁山云雾茶,产于雨雾弥漫、水分充足的龙湫背高山上,与大龙湫瀑布相依连,秉承瀑布的“精、气、神”,雁山茶“色、香、味”俱佳。清明前开摘的雁山茶是茶苑珍品,世称“雁茗”。

浙江莫干山之绿,绿波涟漪,连阳光也被染绿了。莫干山云雾茶,就生长在这绿色的海洋中,享一方清虚,得六合之气。“莫干黄芽”和“莫干清龙茶”是莫干山云雾茶的上佳之品。

(1)莫干黄芽多少钱一斤扩展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茶科所茶场的1000多亩茶园。背靠庐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庐山南大门,是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庐山云雾有机茶”的生产基地。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

❷ 茶叶的品种有哪些

白茶的主要品种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白毫银针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也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寿眉采自菜茶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制成的白茶叶片大而疏松,也叫贡眉。

❸ 年莫干黄芽茶多少钱一斤

一斤等于10两等于100钱
年莫干黄芽茶100钱一斤

❹ 莫干山黄芽多少钱

160左右

❺ 浙江绿茶有哪些

网络团队【数字时代】很荣幸为您解答:

一、假如您想要最好的,不想看太多文字,直接记住“西湖龙井”就可以了,下面不用看。如果您
想了解更多浙江绿茶情况,请看第二点;
二、浙江省产的绿茶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莲芯、雀舌、莫干黄芽,天台的华顶云雾,嵊县的前岗
煇白、平水珠茶,兰溪的毛峰,建德的苞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景宁的金奖惠明茶,乐清的
雁荡毛峰,天目山的天目青顶,普沱的佛茶,淳安的大方、千岛玉叶、鸠坑毛尖,象山的珠
山茶,东阳的东白春芽、太白顶芽,桐庐的天尊贡芽,余姚的瀑布茶、仙茗,绍兴的日铸雪
芽,安吉的白片,金华的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翠峰,开化的龙顶,嘉兴的家园香茗,临海
的云峰、蟠毫,余杭的径山茶,遂昌的银猴,盘安的云峰,江山的绿牡丹,松阳的银猴,仙
居的碧绿,泰顺的香菇寮白毫,富阳的岩顶,浦江的春毫,宁海的望府银毫,诸暨的西施银
芽等。

附录:杭州茶文化底蕴深厚,老龙井十八棵御茶是历史的见证;杭州西湖龙井茶位居全国十大名
茶之首,向来是首选的国宾招待用茶和国家礼品茶;杭州是我国的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若有不解可追问或直接Hi我——【数字时代】叶落天秋

❻ 中国名茶有哪些

中国名茶
开放分类: 中国、茶、文化、茶道

采制精巧,外形、内质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茶叶。

中国名茶之说始于唐代。时人公认的名茶有:剑南的蒙顶石花茶,湖州顾渚紫笋茶,东川的神泉小团、昌明兽目茶,峡州的碧涧明月,芳蕊茱院萸簝,福州方山露芽,夔州香山茶,江陵的南木茶,湖南衡山茶,丘州�湖的含膏茶,常州宜兴的紫笋茶,婺州的东白茶,睦州的鸠坑茶,洪州西山的白露茶,寿州霍山的黄芽茶,蕲州的蕲门团黄茶。顾渚紫笋及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品,甚为名贵。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到宋代的斗茶,已完全是艺术性的品茶,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以建安团茶(即北苑茶)为贵,其中胜品为白芽和龙团胜雪。明代以揉、炒、焙而成的散条形茶代替了唐宋蒸后研、拍、焙而成的饼茶。并且研末而饮之的唐、宋饮法,变成沸水冲泡的瀹饮法。明代之名茶,品 目 繁 多, 最为人们称道的六品为: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可为明代散条形茶的代表。清朝名品益出,如苏州洞庭碧螺、晋阳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祁红等。并奠定了至今中国茶叶类别的基本格局——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名茶辈出。其中以绿茶名茶为多,茶名雅致,以象征茶叶的优美。

红茶: 鲜茶嫩芽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制成的茶叶叫红茶。红茶是世界上茶叶贸易交易量最高的茶类。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古到今有名有姓的名茶上千种之多。

白茶 :白茶只产在我国福建省的几个县,它在加工过程中不经炒揉,而且加工过程异常的精细。

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一般做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中加以闷黄,具有黄茶黄汤的特点。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是黄茶中的代表产品。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在1979年从日本掀起的乌龙茶减肥健美运动,使乌龙茶享誉世界。

紧压茶 :是一种再加工茶类,一般用长梗粗叶的黑茶、老清茶为原料,经蒸压干燥制成不同形状的茶砖茶饼等。

花茶 :茶叶和香花进行拚和窨制,而使茶叶带有鲜花的鲜灵之气,茶香伴着花香带给您的是醉人的享受。

中国名茶以茶类来分主要有:①绿茶名茶,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名山蒙顶、庐山云雾 、太平 猴 魁、君山银针、顾渚紫笋、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华顶云雾、勇溪火青、敬亭绿雪、峨眉蛾蕊、惠明、都匀毛尖、恩施玉露、婺源茗眉、雨花、莫干黄芽和普陀佛茶等。②红茶名茶,如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广东的英红等。③乌龙茶名茶,如武夷岩、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茶等。④白茶名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茶等。⑤花茶名茶,如福州茉莉烘青、杭州茉莉烘青、苏州茉莉烘青等。⑥ 紧压茶名茶 ,如普洱茶、六堡茶等。不同名茶,风味独具,且多为历史文化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我古着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所以又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闻名固然与美丽的传说是分不开的,但是,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精湛的采制工艺是它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所在。碧螺春的茶乡,是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这里是风景旅游胜地,这里环境优美,果木茶树间作成园,生长茂盛。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一般分为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碧螺春的茶叶非常娇嫩,采摘必须及时和细致。从采、拣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须非常精细。只有细嫩的芽叶,巧夺天工的高超手艺,才能形成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独特风格。
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那“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真是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尧阳,是我国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
安溪县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倒。西部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最高海拔达1600米,通称“内安溪”。东部以丘陵为主,通称“外安溪”。以往茶区集中于内安溪,后来茶区不断发展扩大。目前遍及全县。
铁观音采摘须在茶押形成驻芽,顶押形成小开面时,及时采下二三叶,以晴天午后茶品质最佳。毛茶的制作需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慢焙等十多道工序。其做青为形成“铁观音”茶色、香、味的关键。毛茶再经过筛分、风选、拣剔、干燥、匀堆等精制过程后,既成为品茶。优质铁观音茶质高超,独具风韵,品饮安溪铁观音是一种美的修养、美的享受 。
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它四武夷岩茶中的王着,堪称国宝。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就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
武夷山的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茶以其品质优异、色香味惧佳的特点而蜚声遐迩,成为台湾茶的一大代表。凡是涉足台湾茶者,言必称冻顶乌龙,近年来,中国内地的一些茶艺馆也纷纷开始流行饮用冻顶乌龙茶 。
冻顶山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气温20 C。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今的冻顶茶园。
冻顶乌龙茶的制作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过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青在阳光下暴晒20至30分钟,以使茶青软化,水分适度蒸发。萎调时应经常进行翻动,使茶青充分吸收氧分而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既进行高温杀青。杀青后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形为半球状,然后再进行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从而制成成品茶 。
冻顶乌龙茶成茶外形卷曲呈半球形,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呈虾球状,白毫显露,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茶叶自然冲顶壶盖,茶汤水色呈金黄且澄清明澈,清香扑鼻,香气中有桂花花香且略带焦糖色,叶底柔嫩稍透明,叶身淡绿,叶缘呈现锯齿状,带有红镶边,滋味甘醇浓厚,茶汤入口生津并富有活性,后韵回味强且经久耐泡,饮后杯底不留残渣。
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的名茶,古今中外负有盛名,它以西双版纳地区仅有的滇青毛茶为原料,经再加工而制成的。普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普洱茶的贸易了。
普洱茶采用的是优良品质的云南大叶种茶树之鲜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有分为“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又称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的品质最佳。
现在,普洱茶的种植面积很广泛,已经扩大到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贵州省、广西省、广东省及四川省的部分地区,原属普洱县管辖的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傣族自制州、思茅等地是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区,其中又以勐海海县勐海茶厂的产量最大 。
普洱茶的制作以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再经过干燥过程处理,即加工为普洱茶。普洱茶是制作各种紧压茶的原料。 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干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绿茶中的又一珍品。它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毛峰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00多年前,黄山所产茶叶就已经非常着名了。
黄山毛峰的品质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以特级为代表,三级以下则是歙县烘青。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天然的香气。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君山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君山又名洞庭山,岛上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毫米,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每当春夏季节,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经过杀青、摊凉、复包、足火等八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优质的君山银针茶在制作时特别注意杀青、包黄与烘焙的过程。
根据芽头的肥壮程度,君山银针可以分外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君山银针的质量超群,风格独特,为黄茶之珍品。它的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六安瓜片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的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约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生产的传统采制方法,生产技术和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这种独特的采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祁门红茶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县。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茶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以高香着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其为“群芳最”。

名茶传说
大红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碧螺春
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龙井
传说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干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干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干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铁观音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干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干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干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传说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着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苦丁茶
苦丁茶嫩芽呈紫红色,传说是被茶女阿香的鲜血染红的。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香的茶女,因为长得美,官府欲将其选进宫中,但阿香死活不肯,被送进宫那天,她趁人不备,跳崖而死,鲜血溅到苦丁茶芽上,茶芽遂从绿色变成紫红色,味道也变得甘甜香浓,后来人们把苦丁茶称为紫笋茶。
又传说,唐代安舒城有个名叫松诗人,文采过人,但年过半百却屡试不第,遂南游隐居西樵山,教山民种茶。为了寻找苦丁茶种子育苗方法,他先给仙鹤喂吃茶果,再从其粪便中出茶籽育种,未获成功,后经仙人指点,取蓬莱阁仙水浸泡,乃获成功,使西樵山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区。松在山中种茶赋诗十年,在70高龄时才考中进士。后来人们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茶仙庙,以纪念他的功德。

❼ 莫干黄芽的历史溯源

早在晋代佛教盛行时,即有僧侣上莫干结庵种茶。清干隆《武康县志》载:“莫干山有野茶、山茶、地茶,有雨前茶、梅尖,有头茶、二茶,出西北山者为贵。”西北山即为莫干山主峰塔山。清道光《武康县志》载:“茶产塔山者尤佳,寺僧种植其上,茶吸云雾,其芳烈十倍。”
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之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曰兰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曰松萝(仿徽茗之法,但徽制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曰连枝,有白连、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既老而不胜细摘,则并其宿叶捋而雉之曰翻柯,皆为头茶。至五月初,复茁新茎,其叶较头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涩。价不及头茶连枝之半,是为子茶。
——清干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物产志》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莫干黄牙。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产》
货之属。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检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苏商薰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销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叶厚,微苦,枝杆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外蒙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极微,味制具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既数倍,采以维艰,故惟近城及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气候则东南稍暖,谷雨前即可采摘,故有雨前、毛尖之名。西山谷雨后,始能开山,间数日,采摘一次,须二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之分。最后,并宿叶而撷雉之,曰翻柯老茶,为民间常用。春茶既毕,五六月复生新苗,谓之子茶。其干扁而味微涩,价亦半减。然爱惜茶株者,恒蓄不采,取次春茶必茂盛。
虽名为茶,实则木本,枝叶似茶而大,有二种:一叶小上有刺;一叶大而圆,皆天然自生深山岩石间,无子种,与茶同时采制,味苦,其性极凉,可入药,近几年茶商多喜购买,山民渐事觅植,极难长成。
《博物志》 :饮真茶者,令人少眠。
《潘志》:六与霍所并产也,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 《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山多硗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县茶黄之说,恐亦傅会。惟产茶之地,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西南,迟在雨后,故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
莫干黄芽
《吴志》 :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牙狯负诸贾子母,每刻削茶户以偿之:银则熔改低色;秤则任意轻重;价则随日低昂,且多取样茶。茶户莫能与较;虽迭经告诫,申详各宪,严饬乡保稽查,茶户稍洁实惠,然弊端犹未能尽除也。按茶之为利虽厚,工则最勤苦:日采摘,夜炒焙,恒兼旬不得安枕。人力不足,又须厚雇客工,茶值稍昂,犹可相偿。军兴后,厘捐日益浮费繁多。商人成本既重,则转而抑减民值。近 日行户渐增,竟有汇缘茶商,预计价值把持行市者。黠贩收买,则又搀老叶加水潮,茶商得以借口,故茶价愈趋愈下。光绪以来,每斤银不过钱余,*时才七八分,以是民用益绌。近徽郡仿外洋以机器烘焙,制精工省,颇获其利。本邑绅商,如能集股,设公司,精其制造,则利权操之于我,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较胜徽产。
——清光绪三十一年《霍山县志·地理志下》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本县农户拣雨前极品,新芽一枪一旗,依法择制,以黄绢为袋封贮,共四箱,用龙旗龙袱恭进。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干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
——清干隆十四年《霍山县志·茶考》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4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2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