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费用 » 吉林特色小镇案例费用多少

吉林特色小镇案例费用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2-14 14:35:08

1. 农业特色小镇,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规划

一、什么是特色农业小镇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它是通过现代农业+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它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有特色产业才能建特色小镇,如果为了特色而人造特色便是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 

二、为什么要发展特色农业小镇

  特色小镇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城镇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是根本。改革开放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镇来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休闲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大镇转向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消费等一体的产业集群。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 

  力争在2020年试点结束以前,原则上以县(市、区)或垦区为单位,在全国建设、运营100个农业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在小镇内,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优势特色明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将小镇培育成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原则 

(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核心在农业,要统筹空间布局,集聚资源要素,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等建设的有机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功能形态良性运转的产业生态圈,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小镇规划不以面积为主要参考,遵循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打通承接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打造融合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新型社区和综合性功能服务平台。以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3万以上的专业特色镇为重点,兼顾多类型多形态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规划建设。

(三)积极助推精准扶贫。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养殖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升级、市场流通顺畅高效、资源环境高效利用等重点任务,发挥各地区各部门优势,协同推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运营,带动贫困偏远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将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五、农业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及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规划区鸟瞰图

规划规模: 18.7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 结合项目的区位条件和场地现状,统筹区域资源,以人为本、城乡联动,实现都市农业、优美小镇、文化传承、生态绿心四大功能“四位一体”的规划,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引入与农业相关的生活、工作、娱乐、游憩、购物、教育、观光、育儿、养老等城市功能,形成科技引导未来、主题小镇环绕、独特景观衬托的“华夏现代农业城”。

“华夏现代农业城”将充分体现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现代化农业产业: 创新生产管理模式与技术,做精苗木产业,对外提供精品展示、电子交易、科技服务、家庭园艺等多种功能。以都市农业为载体,以儿童经济为引擎,打造趣味化、参与化、主题化的都市农园,提升消费深度,实现田园式的吃、住、行、娱、购、游等功能,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吸纳企业、农民资金、外资等多元化发展格局。

新型的农村生活:梳理传统村落的格局与脉络,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发挥产业特色,传承秦汉民俗文化,进行民居改造,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恬静、高雅、和谐的生活格调,让田园与村庄交融。

特色的文化空间: 借力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通过皇帝皇后陵遗址保护公园以及秦汉文化、民俗节庆、农耕习俗再现等,塑造历史文化、田园生态、乡土风情大融合的多元文化品牌,形成丝绸之路的文化经济传承节点。

自然的生活空间: 规划以“亲子经济”为引擎,打造集都市农业、优美小镇、秦汉文化、生态绿心“四位一体”的新型城乡空间和“农旅双链”的生态示范综合体,重构全新生产生活的新型城镇化范式,形成“魅力田园,印象秦都”的规划愿景。

现代农业城规划图

 儿童嘉年华

(二)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田园社区(小镇)及都市农业规划设计

设计规模: 108平方公里

总体思路: 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建设要求,抓住国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发展契机;落实“大开大合”发展理念,构建“一心三片、多点联动”的都市农业组团发展格局。立足沣西新城现状基础,准确把握都市农业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围绕现代高效农业、特色休闲农业及城市景观农业,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培育发展农产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农业新型人才、技术以及外部资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都市农业为基石,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纽带,推进城镇与农村发展高度融合、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最终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生产高效、生态优美、生活和谐、产城一体的生态田园新区。

规划目标: 规划将项目区打造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创新实践区”、“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西周历史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区”;同时将项目区建成风景如画的田园社区,构建井然有序的优美小镇,把控疏密有度的交通体系,提供温馨浪漫的品质家园,创造轻松愉悦的休闲旅游,满足居住旅游的综合配套,优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实现城乡一体的和谐发展。

形象定位:规划将沣西新城田园社区(小镇)的形象定位为“倾城之链,盈彩田园,绚丽画卷”。其中倾城之链的原意是沣西新城田园社区(小镇)的绿宝石项链,引申义是绿色生态新城之中的倾城之恋, 区域市民最衷情的现代田园社区;盈彩田园是都市农业间多彩的田园生活写照;绚丽画卷表示一幅“青山绿水抱社区、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在沣西新城田园社区(小镇)这方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关中大地上徐徐展开。 

(三)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潭秋“红色小镇”详细规划设计

 

鸟瞰效果图

设计规模: 3500亩

目标定位: 红色文化传承与休闲旅游美丽乡村综合体。以陈潭秋红色文化为核心,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支撑,打造集红色旅游、爱国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构建全新的生产、生活新型城镇化范式。

空间理念: 规划区内浅丘台地明显,适宜以中央水塘为核心,结合各浅丘台地组织空间景观廊道,形成一、二视线通廊。以陈谭秋故居为核心,以中央文化生态岛为本底,构建中央环塘农业休闲与红色文化复合功能轴带;以红色文化带辐射带动周边产业组团发展。“谷地围合、洲岛相连”的现状特征明显。沿水岸构建红色文化休闲产业带,以带促点,以点带面的各个组团一体化融合发展。

规划布局: 以陈潭秋故居及中央水岛为核心,以复合产业组团为发展单元,沿水域打造一条中央红色文化产业带——“红色飘带”,通过水岸红色文化产业带串联各个组团发展单元和洲岛,构建产村融合,一体化新型发展的特色空间脉络。

对村落建筑进行整体改造设计,植入新功能业态,提升与融入红色旅游配套功能,强化红色文化、爱国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村庄特色。

规划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等生态要素,同时植入丰富的休闲农业相关项目,发展红色特质的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

 

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区规划设计就找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

温馨提示:请到 中国城乡规划网(网站:www.countryplan.cn);美丽乡村规划网(网站:www.countrysideplan.com) 官网了解更多案例。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简称: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隶属中农富通,是国内首家以农为优势,统筹城乡,集城镇、乡村、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专业多领域于一体的创新型规划设计研究机构。

核心业务:城乡统筹规划设计、农业农村统筹规划设计、现代农业城镇规划设计、现代农业田园小镇规划设计、生态村镇规划设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绿色经济产业带规划设计、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农村综改试验区规划设计、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区规划设计、生态旅游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设计、乡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农村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以及创新性专题研究等。

科技服务:乡村投资开发、品牌运营服务及科技成果推广等。

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关注: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中国美丽乡村创新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三产融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现代村镇产业发展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城乡一体化之特色小镇建设论坛》等活动。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城市规划院等科研院校,发改、住建、农业、科技、旅游等部委局办,以及国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2. 国内比较有特色的文旅小镇案例有哪些

1、乌镇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11月19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成功举办了5届国际乌镇戏剧节和4届国际互联网大会。

乌镇以先天的优势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互联网因素以及融合戏剧艺术,深化其精神内核,成为中国文旅小镇的国家名片和世界名片。

2、成都洛带博客小镇

打造一个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休闲度假人文小镇。

3、五津渡古镇

五津渡古镇的规划建筑设计发挥建筑本身的历史记忆感,历史文脉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体现山地特色的同时挖掘建筑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景观价值等,让建筑富有生命力,再现五津渡渡口街巷连接、院院相套、熙来攘往、曲径通幽的场景,再现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生活情趣。

4、中铁双龙艺术小镇

中铁双龙艺术小镇建成后,将实现文旅产业聚集、文化展示、生活居住三大功能,并与金沙岛创意旅游、地中海俱乐部等产业项目共同组成金沙湾核心旅游区,促进眉山周边及天府新区乃至整个四川旅游、文化、经济、都市休闲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5、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是在原有的三个自然村落的基础上修整改建而成。古北水镇历经四年精心打造,成为特色小镇一个典型案例,对当前国内“古镇打造热”、“旅游小镇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金恪投资集团旗下吉林卓远小镇的规模咋样特色小镇是个值得投资的好项目吗

金恪投资集团旗下吉林卓远小镇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遵循高科技现代农业和温泉养生养老度假两大发展方向。卓远公司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中新吉林食品区绿色农业基地,吉林省有机农产品集散中心、吉林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长吉地区特色康养中心。卓远公司在继续前进的同时,也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动周围村民共同致富。形成了集工厂化果蔬生产、高科技农业观光、温泉养殖、温泉疗养、休闲旅游、互助式养老等多项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4. 特色小镇还能建吗要怎么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公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新政策强调了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突出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多元功能特征。

特色小镇助推八大产业发展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通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和相关政策合理完善将助推特色小镇的发展。

特色小镇按照地域文化、区位优势、自然风貌等因素可以分成历史文化型、城郊休闲型、新兴产业型、特色产业型、交通区位型、资源禀赋型、生态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创新型和时尚创意型八大类。如历时文化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综合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发展情况来看,小镇建设将会助推旅游、商贸物流、科技、健康、双创、农业、教育、制造八大产业的发展。

政策助力特色小镇规范建设发展

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并成功运行后,全国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潮,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和发展。但在快速推进建设过程中,由于地方对特色小镇认识不清、定位错误等原因,使得特色小镇建设运营出现诸多问题。

2017年12月,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特色不显、房地产化倾向、地方债务偏高、破坏生态环境的特色小镇建设监督管理,标志全国特色小镇进入规范建设期。

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公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进一步引导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形成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

新政策强调了特色小镇重点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等优势区域及其他有条件区域进行培育发展,严格以非行政区划的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进行培育发展,突出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突出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多元功能特征。

2020年9月,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赋予了特色小镇“微型产业集聚区”的新定位。

特色小镇在全国落地开花 投资规模达万亿级

目前,国家住建局公布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一共403个,其中第一批127个,第二批276个。从人口规模来看,人口数量超100万的特色小镇有32个,人口数量超20万的特色小镇有6个。

根据目前已初步建成,运营的特色小镇所需投资建设资金规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小镇投资额约为60亿元左右(去除最大最小取均值),规模较小的不到10亿,而较大则可达100亿以上。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将培育成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其产生投资规模将达到6万亿左右。

地产公司为特色小镇开发运营主体

特色小镇的开发商主要以全国性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国家提出发展特色小镇以来,各种主题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落地,其中不乏有碧桂园、恒大、华夏幸福、华侨城、绿城等地产巨头的布局。

2020年8月,亿翰智库发布了2020中国特色小镇运营商综合实力TOP50,主要以地产开发为主,包括华侨城、中青旅、绿城等头部地产企业。

PPP助力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PPP模式下的特色小镇项目参与方主要包括政府、开发运营商(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负责前期规划引导,招标选择合作方,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可以是一家企业,也可以是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与政府合作成立特别项目的公司(SPV)作为PPP项目实施主体。

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服务。由于特色小镇PPP 项目经验匮乏,可以成立服务其项目的咨询机构,承担政策咨询、运营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等重要职能。

在特色小镇建设面临大量融资需求而政府资金不足情况下,推动PPP融资模式是有效的解决方式。PPP模式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领域,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依赖PPP模式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

PPP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引进社会资本有利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加速城镇化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特色小镇成为新兴产业载体

特色小镇一般适合布局在大城市周边,一方面交通相对便利,容易形成人群引流,另一方面,依托大城市医疗、金融、信息等资源完善自身服务设施。

与传统小镇不同,特色小镇主要围绕某一新兴产业。如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健康服务或新经济形态而集聚,以智力劳动为主。

同时在环境上,要求有优美的自然生态、舒适的居住环境、完善的交流和放松空间。与服务集聚区不同,特色小镇在业态上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和舒适环境的同步建设和完善。注重“产、城、人、景”的和谐。

特色小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引擎,原因包括:大城市快速、安全的信息和交通网络为其提供了硬件支持,使其在空间上独立;从业者以智力劳动者为主,收入较高,存在适宜人居环境空间需求;集群效应减少信息搜索、服务配套成本,以及身份认同、人际交流成本。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战略规划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5. 建一个5万人居住的特色小镇。幼儿园,学校,医院,娱乐娱乐,餐饮全部配套需要投资多少

一般特色小镇的构架如下,你还各部分组成比例如何,肯定是要严格测算的,不是几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可以咨询一些专业咨询机构,如前瞻产业研究院。

关于特色小镇的开发,一般包括了7个部分,如下图:

1.特色产业引擎

当地的特色产业,一般以新兴产业或传统的经典产业为主。

2.旅游引擎

吸引外来消费的关键,一个或多个核心旅游休闲项目,如观光景区、主体乐园、特色街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核心产业园区

包括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等核心功能,是城市特色产业的集中体现。

4.休闲聚集区

聚集了各种休闲业态,主要功能是留住人流并扩大其消费。

5.产业延伸环

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产业延伸的一系列项目,往往环绕中心区,形成辐射或组团分布。

6.获取土地开发收益的重点

包括原有城镇居民居住,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人口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等。

7.社区配套网

服务于居民生活及旅游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

其中,特色产业开发是核心,不仅涉及了产业本身的生产制作,还会延伸到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与其相关的应用以及教育和研究事业。

6.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是由政府还是社会资本方负责、那方负责更好所需费用如何分担

特色小镇应以以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

政府引导: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执法治理。进行产业培育、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

市场运作: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

企业运作:特色小镇的主角,寻找市场机会、进行资源整合、发挥自身优势。

社会参与:参与/监督,共同参与、实施监督。

7. 请问吉林市金珠花海休闲农业旅游区怎么样

金珠花海休闲农业旅游景区,位于龙潭区金珠镇农林村,总占地面积1350亩,是农林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由于临近市区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的花海创意、美丽的景色,金珠花海目前已成为吉林市市民近郊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吃、住、游、玩?金珠花海一样不缺。
“花海度假区”由花海景区、山地绿道景区、温室采摘区、花海度假村、花海水世界、民俗大院等6部分组成。
目前,主要景点有鲜花种植区、玫瑰谷、梦幻薰衣草园、日光温室果蔬采摘园、山地慢行系统、儿童乐园、水上娱乐区、拓展基地等,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采摘、度假娱乐、农业观光、徒步探险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景区。
“金珠花海小镇”几个大字立于花海中,几座造型别致的荷兰式风车缓缓旋转,好一幅闲适的田园画面。这边成片的薰衣草,在微风下摇摆,好像是蓝色的金珠落下生成;
那片红红的鸡冠花,是不是血色的金珠幻化!百日菊、翠菊、凤尾鸡冠花、光叶子花、万寿菊等等,依旧是百花争艳!该景区是目前我国集中种植规模最大的百花园,共有70多种鲜花。
花海水世界,这里占地25000平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单体戏水池,有大型水上闯关、儿童水寨等娱乐设施。
其中花海海啸池,占地5000平米,造浪高2-3.5米。体验团成员听了介绍,都觉得没有在最热的夏天带孩子来这里,感到有些懊悔。
金珠花海度假区建有温室大棚101栋,玻璃温室1栋,木屋客房88间,温室客房39间,餐厅、会议室、KTV、酒吧、足球场地、篮球场地、超市、垂钓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接待500人住宿,1000人用餐。
金珠花海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正在申请“吉林市金珠花海小镇”特色小镇项目,包括:花海景区、农林新村、养老地产(花海老年大学)、花海农业观光产业园、花海绿道湿地公园、房车营地、花海冰雪欢乐谷等项目。
更多关于吉林市金珠花海休闲农业旅游区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1cd3a161573184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8.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从而强化示范特色、打造空间特色、凸显地域特色、营造文化特色、夯实产业特点。最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
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必须要有三产融合的产业规划思想作为支撑。应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农业、乡村、生态、文化、景观等各层面要素,重点以科技示范为引领,现代农业三产融合为支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科技示范引领、一二三产融合、产村互动一体、模式机制创新的特色小城镇,引领示范带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设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根本原则。对于一些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的城郊地区,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区域旅游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题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独特等条件的,在规划设计和后期建设运营上,应大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回乡创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小城镇。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2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2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4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6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89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69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