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多少钱一斤
① 中药材漏芦的的功效和用法
中药材你了解多少呢,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来,但是对于我们的健康有洞雹闷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效果的哦。中药材漏芦你知道是什么吗,有怎样的功效和作用呢,来看看下面关于中药材漏芦的一些介绍吧。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中药材漏芦可以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对于出现的乳汁分泌不足啊还有乳房肿痛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对于痔疮出血有好处。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下乳。
主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疠,乳疮,乳汁不通。
漏芦功效及作用: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湿痹拘挛。
临床应用:
1、用于治急性乳房炎,症见乳汁纳弯不通、乳房红肿热痛,常配清热散结之剂,方如乳房痈汤。还用于治淋巴结炎、痔疮。可内服或外用,外用研末加蜂蜜调敷患处。中药材漏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涂于患处,可以有治疗痔疮和淋巴炎的作用哦。
2、用于湿疹疮疡经久不愈,配黄芪、银花等,方如漏芦解毒汤。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中药材漏芦的功效和用法,都给大家介肆源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中药材漏芦的功效有很多,可以有治疗湿疹啊还有乳腺炎的作用,对于出现的乳汁分泌不足啊还有痔疮的问题有调理的作用,可以试试哦。
② 中草药:沙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沙漏芦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沙蓝刺头的根。
【植友轮物形态】沙蓝刺头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30~60厘米。分枝少。叶互生,无柄,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5厘米,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白色的针刺状牙齿,针刺长达5毫米,两面谈绿色。复头状花序圆球形,生茎顶,径约1~2.5厘米,白绿色或淡蓝色;小头状花外总苞为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花期6~9月。
生于路边、沙丘地带。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采集】春、秋采集,去泥土,切碎。
【性味】咸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排脓,通乳。治疮痈肿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结结核,痔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选方】①治痈疖初起,红肿热痛:砂蓝刺头、连翘各三钱,大黄、生甘草各二钱。水煎服。睁举
②治乳汁不下, *** 胀痛:砂蓝刺头、瓜蒌、蒲公英、土贝母各三钱。水煎服。
③治闪腰岔气,跌打损伤:砂蓝刺头三好早信钱。水煎加红糖,早、晚分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③ 请问那位朋友知道现在的五味子多少钱一斤啊
五味子 五味子是益气养五脏的良药,久服无副作用。该药有护肝、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和肝细胞再生的功能,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可使血清ALT明显下降,但停药后ALT会出现“反跳”,一般须用药半年以上。一般不单用,往往同其他护肝药组成复方制剂。
五味子6g,40元左右
莲心0.40 乌梅0.35 龙葵0.13 黄药子0.10 麻黄根0.28 草果2.76
石莲子0.32 石榴皮0.15 天龙3.60 了哥王0.80 浮小麦0.10 草豆蔻0.26
鸦胆子0.32 白芨0.81 绞股蓝0.38 山慈菇3.40 诃子0.21 肉豆蔻1.60
芡实0.58 五倍子0.50 女贞子0.18 半枝莲0.33 白果0.80 皂刺1.23
莲须2.63 金樱子0.77 沙苑子0.50 半边莲0.30 银杏叶0.20 京菖蒲1.60
制黄精0.41 益智仁0.76 茺蔚子 冬凌草0.30 淡豆豉0.18 石菖蒲0.49
炒黄芩0.92 苍术0.38 橘皮0.14 佛手1.56 地骨皮0.24 白薇0.20
炒黄连4.80 厚朴0.45 青皮0.16 木香0.18 银柴胡0.92 青蒿0.10
炒黄柏0.25 枳实0.19 枳壳0.33 莱菔子0.14 胡黄连1.18 天葵子0.49
生黄芩0.85 红花1.22 郁金0.48 炙没药0.72 泽兰0.15 苦参0.19
川黄连4.34 桃仁0.97 元胡0.68 炙乳香0.54 莪术0.23 龙胆草0.65
生黄柏0.21 炒香附0.17 乌药0.13 鸡血藤0.12 三棱0.29 紫草1.26
知母0.46 石见穿0.17 五灵脂0.39 留行子0.20 桑白皮0.19 炙百部0.34
天冬0.81 刘寄奴0.37 姜黄0.24 川牛膝0.33 炙紫菀0.23 白前0.12
麦冬0.85 徐长卿1.64 蚕沙0.10 淮牛膝0.52 炙冬花0.84 前胡0.63
玄参0.25 川楝子0.12 穿山甲15.40 乌贼骨0.58 丁香1.70 吴茱萸1.40
南沙参0.45 桔核0.31 土元1.08 降香0.47 荜茇0.90 花椒0.81
北沙参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苏木0.27 胡椒1.60 小茴香0.36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芦巴子0.20 炮姜0.41 熟附片0.33
川断0.27 生杜仲1.06 菟丝子0.70 补骨脂0.16 高良姜0.35 干姜0.38
寄生0.20 锁阳0.22 蛇床子0.40 肉苁蓉2.33 白附子0.46 肉桂 0.50
槐角0.15 藕节0.15 荆芥炭0.24 生地炭0.94 血余炭0.70 藕节炭0.24 茜草0.71 桑螵蛸1.80 椿根皮0.25
槐米0.50 小蓟0.15 地榆炭0.26 柏叶炭0.40 陈棕炭0.20 茜草炭1.38 艾叶0.08 毛冬青0.50 苦楝皮0.18
侧柏叶0.11 大蓟0.24 生地榆0.16 佛手花1.00 绿萼梅2.70 玳玳花1.60 贡菊1.80 鸡骨草0.39 忍冬藤0.26
赤小豆0.16 赤茯苓0.29 拳参0.26 厚朴花1.00 玫瑰花1.00 月季花1.00 凌霄花0.69 猫爪草0.90 络石藤0.19
冬瓜子0.17 茯苓皮0.12 漏芦0.16 炒内金0.65 建曲0.18 焦麦芽0.14 焦山楂0.15 炒杏仁0.55 旱莲草0.12
冬葵子0.18 冬瓜皮0.18 苎麻根0.27 红曲米0.16 神曲0.20 炒谷芽0.14 生山楂0.13 桔梗0.45 仙鹤草0.16
胖大海1.35 桔叶0.11 瓜蒌子0.52 百合0.41 生白术0.74 生白芍0.38 生甘草0.36 党参0.75 生黄芪0.98
板兰根0.42 桔红0.20 瓜蒌皮0.65 石斛1.36 炒白术0.74 炒白芍0.40 炙甘草0.39 太子参1.08 炙黄芪0.62
贯众0.18 桔络1.78 薤白0.24 五味子2.13 山药0.76 丹参0.35 生地0.48 生首乌0.48 生栀子0.35
桑叶0.19 山豆根1.23 香橼0.31 山茱萸1.18 天花粉0.45 路路通0.20 熟地0.48 炙首乌0.56 炒栀子0.38
菊花1.00 射干0.80 柿蒂0.16 砂仁2.10 茯苓0.48 薏仁0.27 当归0.36 益母草0.11 金银花0.92
葛花0.33 青果0.45 八月札0.32 白蔻仁1.00 猪苓1.68 泽泻0.60 川芎0.55 金钱草0.25 连翘1.20
炙远志2.41 木蝴蝶0.49 野菊花0.34 地丁0.20 红藤0.10 鱼腥草0.28 法半夏1.84 牡丹皮0.54 莲子0.62
酸枣仁2.10 穿心莲0.13 白蚤休3.10 公英0.43 败酱0.32 大青叶0.32 姜半夏2.04 赤芍0.36 扁豆0.26
柏子仁1.00 玉竹0.32 决明子0.21 生大黄0.27 火麻仁0.15 象贝母5.57 胆南星0.93 海藻0.20 垂盆草0.27
大腹皮0.15 石韦0.31 土茯苓0.32 制大黄0.39 郁李仁1.20 平贝母 制南星0.58 昆布0.26 地耳草0.28
豨莶草0.21 蔓荆子0.49 佩兰0.30 槟榔0.34 扁蓄0.13 白鲜皮0.38
石楠叶0.10 葶苈子0.10 钩藤0.33 木通0.17 瞿麦0.13 地肤子0.15
威灵仙0.39 木瓜0.39 海风藤0.34 合欢皮0.14 萆解0.18 马齿苋0.26
防已0.74 狗脊0.13 伸筋草0.10 海桐皮0.35 虎杖0.12 白头翁0.13
千年健0.25 五加皮0.14 桑枝0.11 老鹳草0.15 鸭跖草0.20 秦皮0.20
代赭石0.28 紫石英0.56 龟板7.70 鹿角霜2.10 石决明0.38 生龙骨0.57
海浮石0.44 花蕊石0.14 别甲4.60 水牛角3.20 煅龙骨0.89 生牡蛎0.06
阳起石0.15 磁石0.32 玳瑁12.00 生石膏0.14 煅牡蛎0.13 珍珠母0.18
生麻黄0.11 苏梗0.10 芦根0.29
炙麻黄0.14 苏叶0.18 淡竹叶0.20
桂枝0.14 苏子0.24 枇杷叶0.45
荆芥0.12 白芷0.28 天麻片5.50
防风1.40 香薷0.15 地龙1.60
薄荷0.29 细辛2.7 刺蒺藜0.55
羌活1.07 炒苍耳0.10 葛根0.29
独活0.23 藁本0.30 柴胡0.45
秦艽1.46 辛荑0.51 升麻0.25
蛇蜕4.20 蝉蜕2.65 夜交藤0.14
蜂房5.10 僵蚕0.84 茯神0.40
乌梢蛇3.59 牛蒡子0.36 合欢花0.49
透骨草0.30 白芥子0.20 藿香0.44
竹茹0.19 夏枯草0.39 南沙参0.45 桔核0.31
茵陈0.16 舌蛇草0.47 北沙参1.06 荔枝核0.14
通草0.66 茅根0.30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川断0.27 生杜仲1.06 菟丝子0.70
寄生0.20 锁阳0.22 蛇床子0.40
如果以后要买别的药,可以看看~ ^_^
④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_漏芦的药用价值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漏芦的与漏芦的药用价值、漏芦的副作用等,要更多漏芦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 漏芦简介
-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 漏芦的药用价值
- 漏芦的药用附方
- 漏芦可以催乳吗
- 漏芦的副作用
漏芦简介
漏芦,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根直伸茎直立,不分枝,灰白色,被棉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角椭圆形,长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 *** 或有少数钻形小叶。总苞半球形,全部苞片顶端有膜质附属物,浅褐色。全部小花两性咐差好,管状,花冠紫红色,长3.1厘米,瘦果3-4棱,楔状,长4毫米,宽2.5毫米。冠毛褐色,毛刚毛糙毛状。花果期4-9月。根及根状茎入药,春秋季采挖。晒干。切厚片,生。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通乳。主疮疖肿毒;乳痈;肋腺炎;淋马结结核;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痢疾;蛔早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1、《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2、《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3、陶弘景:疗诸瘘疥。
4、《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
5、《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
6、《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7、《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漏芦的药用价值
【药名】漏芦
为庆伍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暗棕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网状裂纹。切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有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胃经。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主治】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相关配伍】
1、腹中蛔虫:漏芦为末,以饼和方寸匕,服之。(《外台秘要》)
2、时泄痢,冷热不调:以漏芦一两,杵为散。每服一钱,以猪肝一两,入盐少许,以水同煮熟,空心顿食之。(《圣惠方》)
3、秃头疮:五月收漏芦草,烧灰,猪膏和涂之。(《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l.5~3钱(鲜者1~2两);或八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慎服。
漏芦的药用附方
1、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一两,大黄一分(微炒),漏芦一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上为末,姜、枣汤调下。(《集验背疽方》漏芦汤)
2、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局方》漏芦散)
3、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治,阴疹,风毒,疮疥:漏芦、荆芥、白鲜皮、浮萍、牛膝、当归、蕲蛇,枸杞子各一两,甘草六钱,苦参二两。浸酒蒸饮。(《本草汇言》)
5、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6、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衡铅、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古圣散)
7、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漏芦二两,猪肝一两(煿干),楮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水研一九,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圣惠方》漏芦丸)
8、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漏芦(去芦头)一两,艾叶(去梗炒)四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用米醋三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圣济总录》漏芦丸)
9、治室女月术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漏芦汤)
10、治白秃:五月收漏芦草,烧作灰,膏和使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漏芦可以催乳吗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常用于乳汁不下、 *** 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 *** 胀痛可与穿山甲、配伍应用。
漏芦的副作用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忌服。
1、《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2、《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3、《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以上就是一些漏芦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漏芦】、【漏芦花】、【漏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