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
㈠ 中国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
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
23个省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
(1)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㈡ 目前,中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省份
中国有4个直辖市和23个省份。
(2)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下个直辖市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中国保持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已经二十多年,第五个直辖市什么时候成立,饱受关注,本文精准预测下近十年最有可能成为直辖市的六大城市,以飨读者。第六名:郑州,作为河南省会,郑州的经济在全国排不上前列,但地处中原,是南北交界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重要。
第五名:徐州,南北交界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在徐州共发生战争两百多次。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徐州,也是直辖市的热门候选。
第四名:青岛,说起山东,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青岛,而不是山东省会济南,这个曾经的德国租借之地,地处沿海,经济发达,环境优美。
第三名:大连,东北三省最发达的城市,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这些年确实落后了,而大连作为东北的明信片,也被很多人热推为直辖市热门候选。
第二名:武汉,如今四大直辖市,两个地处华北,一个地处华东,一个地处西部,但中部却没有一个直辖市。而如果说起中部城市,武汉是毫无疑问的top1。
第一名:深圳,短短四十年改革开放,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而深圳变成直辖市也被很多人认为已经提上日程。
㈢ 全国有多少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
中国一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介绍如下:
1、23个省包括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2、5个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个直辖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3)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39888个乡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㈣ 中国各有多少个省和自治区和直辖市
截至2018年10月1日,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分布: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新疆);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㈤ 中国共有多少个省和多少个直辖市
中国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3个省分别是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吉林省、青海省、河南省、江
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山西
省、四川省、陕西省、贵州省、安徽省。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天津市。
除此之外还有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为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5)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积极性,实行市管县体制。
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实行四级制(宪法上尚未认可)。另外,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自治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㈥ 中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截至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建国初期,全国一级行政区是“大区”,共有六个,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不久即被撤销。恢复省制之后,名义上全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制,但实际上实行的是省—地级市—县—乡四级制。
(6)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㈦ 中国多少省和直辖市,自治区
中国一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介绍如下:
1、23个省包括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2、5个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个直辖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7)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自治区的设置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它们的实施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截止到2021年,中国共计有5个自治区。这种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事务.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这种制度被称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基石。
㈧ 中国有几个省,几个直辖市,几个自治区
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1、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4、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8)中国多少个省和直辖市扩展阅读:
四个直辖市简称由来: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平”。
建国后做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