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卷桥镇有多少人口

卷桥镇有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10-08 08:20:19

⑴ 河南省漯河市有多少个县区,多少个乡有多少村

截止2019年9月15日,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办事处、49个乡镇、1262个村、78个社区。

漯河市面积2617平方千米,人口263.5万(2017年)。

市辖区:

1、源汇区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4.23万人。邮政编码462000。

2、郾城区面积413平方千米,人口51.38万人。邮政编码462300。

3、召陵区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42.76万人。邮政编码462003。

县:

1、舞阳县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56.06万人。邮政编码462400。

2、临颍县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73.26万人。邮政编码462600。

漯河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现辖临颍、舞阳两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三个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83万人,其中城市建成区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2万人。

(1)卷桥镇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2004年再次进行区划调整,现辖临颍、舞阳二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新华字典》、《辞源》、《辞海》等权威字书,也先后相继认可。《现代汉语词典》注:漯,漯河,市名,在河南。

⑵ 文明致富三星家庭,脱了贫吗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党委、政府扎实开展贫困户“创业之星、卫生之星、公益之星”评选活动,激发了贫困户自主创业、自己动手改善家庭环境面貌、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性,从思想上击破“等、靠、要”不良习气,在荣誉上形成了“比、学、追”良好氛围,不仅脱了贫摘了帽,家庭环境、精神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方城县券桥镇贫困户“创业之星、卫生之星、公益之星”评选活动,由方城县统计局驻券桥镇程庄村扶贫帮扶工作队于2017年夏季首创,通过评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券桥镇党委、政府自2017年10月开始在全镇试点推广,2017年11月份在全镇全面铺开。2017年5月份,该镇党委书记张宏伟带领班子成员、5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党政办、扶贫办和各管理区负责人,到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省级贫困县舞阳县,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学习的其中一项就是把贫困户“三星”评定与建立爱心超市有机结合起来,出台了“爱心超市”实施方案。

方城县券桥镇在全镇37个行政村建立了37家公益“爱心超市”,对“三星”贫困户不再发放实物,建立积分制,评选的贫困户“三星”凭积分多少在“爱心超市”任意选择分值相等的物品。同时扩大了凭积分领取超市物品的范围,把“三星”扩大为无职党员和全体群众,让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三星”贫困户有了可比对象,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动力,尽快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至目前,方城县券桥镇累计评出创业之星162名,卫生之星231名,公益之星146名。2018年7月被方城县委宣传部在全县推广。

方城县券桥镇党委书记张宏伟说:三星”评定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有利于转变非贫困群众的攀比心理,倡导致干事创业、勤劳致富的农村新风尚,同时评选的过程也是宣传贯彻各项扶贫政策的过程,深化了贫困户对享受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业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当然,“三星”评定也有很多不完善需要逐步改进提升的地方,脱贫摘帽之后,如何深化完善提升做到与致富奔小康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好,需要券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进行探索。

⑶ 河南南阳方城县有多少乡镇都有那些镇那些乡

方城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风瑞办事处、释之办事处、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乡、杨楼乡、清河乡、柳河镇、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

⑷ 南阳市方城县分为几个镇

方城县为南阳市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北。总面积2542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06年末)。
全县辖7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乡、杨楼乡、清河乡、柳河乡、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⑸ 方城台球桌

你好,方城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隶属于南阳市,据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始于夏代、为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楚地。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008年年末人口102.8万人。[1]
方城县辖区内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是传统的农业县,为河南省开发较早的农业县份之一。


博望
博望(3张)
城,春秋楚地,秦于此置阳城县,汉改称堵阳县。
北魏始县方城县,后废置无常,至宋复置。
金于此置裕州,领方城、舞阳、叶三县。
明废方城人州。明清均属南阳府。
民国2年(1913)裕州废,复置方城县。[2]
2行政区划

2000年,方城县辖7个镇、9个
方城县地图
方城县地图
乡。
2005年,方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独树乡,并入独树镇;撤销博望乡,并入博望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城关镇、博望镇、独树镇、拐河镇、赵河镇、广阳镇、小史店镇;券桥乡、二朗庙乡、古庄店乡、柳河乡、杨楼乡、杨集乡、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清河乡。
201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城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方城县城关镇,设立凤瑞、释之两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1年底,方城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风瑞办事处、释之办事处、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乡、杨楼乡、清河乡、柳河镇、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风瑞办事处。

方城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地势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4]
4矿产资源

方城
魅力方城
魅力方城(8张)
县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方城处于新近发现的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相当于500个大型金红石矿床的规模。另外,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这些均为中国大型矿床之一。[5]
5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方城县总人口886230人,其中:城关镇67988人、独树镇67487人、小史店镇62902人、赵河镇82224人、博望镇86962人、广阳镇64554人、拐河镇38366人、券桥乡51565人、杨集乡49529人、二郎庙乡40962人、古庄店乡58339人、杨楼乡60314人、清河乡55559人、柳河乡38860人、四里店乡46459人、袁店乡14160人。
2011年,方城县共23万余户,100余万人。方城县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僳僳、维吾尔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少数民族约占1.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约占98.9%。[4]
6经济概述

2013年,方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45.6亿元,增长11%,增速居南阳市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22.7%,总量和增速均居南阳市前三位,税收比重达到81.3%;公共财政支出达到32.0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长12.3%和12%。[6]
第一产业

2013年,方城县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亿斤,实
方城县农业
方城县农业
现“十连增”。投资1.6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4万亩,连续8年获得市“兴水杯”。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实现脱贫1.6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万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达到774家,居南阳市之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方城县家庭农场达到53家,流转土地近16万亩,带动了烟叶、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小辣椒、精细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万亩,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6]
第二产业

2013年,方城县新入驻企业16家、达到89家,实现主
方城风力发电场
方城风力发电场
营业务收入61亿元,税收1.6亿元。方城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7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南阳市第一。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72.1亿元。投资2.35亿元的天锐机电、投资4.5亿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资1.3亿元的裕众服饰项目建成投产。[6]
2013年,方城县总面积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规划获得批准,将成为方城第二个产业集聚区。围绕超硬材料配套设备,积极发展上游产业,压机铰链梁、导电圈等项目建成投产,硬质合金顶锤、芯柱等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中南钻石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南阳市第6家上市企业,实现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能达到60亿克拉,年产值20亿元,利税5.5亿元,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5%以上。预计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3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3400万美元。[6]
第三产业

2013年,方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亿元,增长13.3%,居南阳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9.3亿元,增长15.8%,贷款余额61.5亿元,增长41.7%,增量增速分别居南阳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县启动建设。[6]
7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8年,方城县普通中学46所,比1978年减少了近90%,在校学生达46162人,比1978年减少16.6%,而1949年方城县只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20人;普通小学423所,比1978年增加了56.7%,比1949年的111所增加312所,在校学生达85172人,比1978年减少26.2%,比1949年的11000人增长6.7倍;中小学专任教师7690人,比1978年增长了2.0%,其中小学教师4493人,比1949年的299人增长14倍。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达16691人,而1958年县创办第一个幼儿园—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师3人,入园儿童41人。[1]
文化广播

2008年,方城县有文化站16个,遍及各乡镇;文化艺术团体91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歌、舞、书、画、棋、器乐培训及表演不断涌现。2008年方城县电视覆盖率达96%,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1.2万户。[1]
卫生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方城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500万元的民营医院主体工程已竣工,16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村级示范性卫生服务站全面覆盖,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截止2008年,方城县563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其中完成高标准卫生所292家,各项指标均走在河南省先进行列,改变了城乡卫生落后状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方城县新农合实际发生门诊35.3万人(次),报销费用825.92万元,其中在村卫生所就诊33.3万人(次),补助费用747.83万元,分别较2007年上升271%和260%。2008年底,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比1978年增加两个;平均每千人口有医院床位1.3张和医生1.9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0.7张和1.2人。[1]
8风景名胜

方城
方城观光旅游风景
方城观光旅游风景(20张)
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景观;有号称北武当的黄石山、“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贤山、望花亭水库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张庄、平高台古文化遗址、楚长城、文庙、博望故城、佛沟摩崖造像和红二十五军独树镇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名优特产

文房瑰宝中国五大名砚之一
方城黄石砚
方城黄石砚
的黄石砚,始创于汉代,盛于宋代,古代大书法家米芾、黄庭坚,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等曾挥毫泼墨,予以高度赞誉。1993年,方城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1994年参加中国名砚展览,荣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1995年被国家轻工部列为名牌产品,并列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方城已开发近百种新型产品,年产精品砚台5万方,产品远销国内26个省市和日本、美国、香港、台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方城羊肉烩面,方城人民把烩面当做主食,县城内就有数百家烩面馆。
博望锅盔质脆肉厚,香甜宜口。博望锅盔技法被当地农民掌握,流传。
10历史名人

张释之:生卒年不详,汉族
张廷尉
张廷尉[7]
,字季。(在县城老城区西关释之路北侧有张释之祠,县城北1.5公里胡岗村有墓地)。[8]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后年封侯于方城博望)。
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人,空军战斗英雄。(在城东新区的甘江河畔,许南公路北侧有杜风瑞烈士纪念馆[9])。
陈胜:(?-前208),字涉。(方城是陈胜故里)。
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93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5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32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95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5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56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0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9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