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东莞最高时有多少人口

东莞最高时有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10-09 20:06:42

⑴ 东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

男性占比56.53%,女性占比43.47%,男女人口比为130.06,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3.12%,15-59岁占比81.41%,60岁以上占比5.47%,65岁以上占比3.54%。

1、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4388293户,集体户669093户,家庭户人口为8571041人,集体户人口为18955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1.9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3人减少0.28人。

2、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917079人,占56.53%;女性人口为4549546人,占43.4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7.81上升为130.06。

3、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72875人,占13.12%;15-59岁人口为8521125人,占81.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572625人,占5.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0020人,占3.54%。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4.8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9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28个百分点。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85885人。

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3184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1889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4466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103人上升为13241人。

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301人上升为2227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54399人下降为4221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3502人上升为15713人。

以上内容参考:东莞市统计局-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⑵ 东莞常住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是我国14个特大城市之一。2022年1月11日,东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东莞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东莞常住少数民族总数约为4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000多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约2.3%,55个少数民族齐全。常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数量将近18万人。

东莞经济

2020年,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4.68亿元,增长3.2%。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67亿元,下降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8.57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19.30亿元,教育支出203.5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22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153.19亿元,下降0.6%。

⑶ 东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东莞2021总人数口是:10466625人。

东莞市统计局对外发布2021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0855.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在人口方面,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53.68万人,其中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8.61万人。

东莞人口介绍:

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户籍人口263.88万人。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3.42万人,出生率13.38‰;死亡人口1.1万人,死亡率4.29‰;人口自然增长率9.08‰。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有流动人口711.39万人,其中男439.38万人、女272.01万人。

按人口来源地分,广东(除本市外)、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河南、江西、贵州、重庆、陕西等10个省(区)在东莞市的流动人口652.27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91.69%。

按居住原因分,以务工、投资经商、务农、其他等四种原因居住的流动人口697.95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98.11%;按居住处所性质分,以租赁房屋、单位内部、自购房屋、其他等四种性质居住处所的流动人口701.1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98.56%。

⑷ 东莞人口数量2022总数是多少

2022年的人口数据没有统计,只有2020年的数据,2020年东莞市人口为10466625人,是我国14个特大城市之一。男性人口为591.71万人,占56.53%;女性人口为454.95万人,占43.4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7.81上升为2020年的130.06。

东莞的往年的人口数据:

截至2019年末,东莞户籍人口251.0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03万人,出生率为16.69‰;死亡人口1.06万人,死亡率为4.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46.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9.5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10%。

⑸ 东莞常住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东莞2021总人数口是:10466625人。

东莞市统计局对外发布2021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0855.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在人口方面,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53.68万人,其中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8.61万人。

其他:

东莞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塘厦、长安、凤岗、虎门、寮步、大岭山等镇。其中塘厦镇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有4万多人;其次是长安,有3万多人;而凤岗、虎门、寮步等镇人数均超2万人。其余镇(街)少数民族人数平均在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

东莞市少数民族人口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口流动性大,分布广泛。东莞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45.3%;其次是贵州省,占比18.7%;再次是湖南省和云南省,占比分别为14%和8%;其余省市共占比约14%。

⑹ 东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截至2022年3月,东莞没有更新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

东莞:

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

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最北是中堂镇大坦村,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截至截至2022年3月,下辖4个街道、28个镇 。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东莞户籍人口251.0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03万人,出生率为16.69‰;死亡人口1.06万人,死亡率为4.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46.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9.5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1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东莞

⑺ 问下东莞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

东莞市(官方外文名称为Dongguan,传统粤语外文名称为Tungkun)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该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着名的侨乡。 中文名称: 东莞市 外文名称: Dongguan 别名: 莞城、浪都、香都《莞香》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东珠江三角洲 下辖地区: 石龙、樟木头、虎门、长安、厚街 政府驻地: 东莞市南城街办鸿福路99号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0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 面积: 2465平方公里 人口: 822万(2011年) 方言: 粤语、客家语 等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可园、粤晖园、虎门炮台、孙中山先祖故居、袁崇焕纪念园 机场: 周边机场-广州机场、深圳机场 火车站: 东莞火车站,东站,石龙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S 市花、市树: 白玉兰、荔枝 城市代码: 441900 历史名人: 邓世昌、袁崇焕、孙中山、蒋光鼐 商界领袖: 陈瑞球、李祖泽、梁乃鹏、方润华 IT领袖: 王志东、张志东、邓裕强 莞邑历史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 宝安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 东莞 ,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县级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广东四小虎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虎”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地理位置 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端是 谢岗镇 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 凤岗镇 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 沙田镇 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 中堂镇 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 惠城区 、 惠阳区 ,南抵深圳市 龙岗区 、 宝安区 ,西挨广州市 南沙区 、 番禺区 、 萝岗区 ,北达 增城市 、 博罗县 ;四周共与穗、深、惠的 9 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行政区划 1985年, 东莞县 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 东莞市 ; 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 全国三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 直属广东省 。 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建镇,实行镇辖村体制;同年2月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设立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万江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2000年3月,撤销附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 东城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huáng)篁村区街道办事处改名为 南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月,撤销1988年1月起分设的城内区、城外区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 莞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 万江街道办事处 。至此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村下辖若干 村民小组 ,社区下辖若干 居民小组 。 镇 办事机构为 镇人民政府 , 街道 办事机构为 街道办事处 ; 村 办事机构为 村民委员会 , 社区 办事机构为 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1年12月1日, 东莞市 辖 32个镇(街道) ;其中包括4个街道( 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 );28个镇( 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 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 东莞市区 由 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 组成; 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 驻 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 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23万人,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各镇(街道)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街道:(4个) 1莞城街道 :辖 东正、市桥、北隅、西隅、罗沙、博厦、兴塘、创业,共8个社区; 莞城街道办事处 驻市桥社区高第街1号。 2南城街道 :辖 鸿福、宏远、胜和、元美、亨美、三元里、篁村、新基、周溪、袁屋边、白马、石鼓、蛤地、西平、雅园、水濂、新城,共17个社区; 南城街道办事处 驻胜和社区莞太路51号。 3东城街道 :辖 岗贝、花园新村、东泰、温塘、桑园、周屋、余屋、鳌峙塘、峡口、柏洲边、上桥、下桥、樟村、梨川、堑头、主山、石井、同沙、光明、牛山、立新、火炼树、星城,共23个社区; 东城街道办事处 驻星城社区东城路(东城大道)。 4万江街道 :辖 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谷涌、小享、滘联、上甲、新村、新谷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严屋、大汾、流涌尾、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共28个社区; 万江街道办事处 驻万江社区万福路。 镇:(28个) 1石碣镇 :辖 城中1个社区及石碣、唐洪、黄泗围、西南、单屋、梁家、沙腰 、刘屋、水南、四甲、鹤田厦、涌口、横滘、桔洲14个行政村; 石碣镇人民政府 驻城中社区。 2石龙镇 :辖 中山东、中山西、兴龙3个社区及西湖、忠维、林屋、蒲溪、新维、王屋洲、黄家山7个行政村; 石龙镇人民政府 驻王屋洲村。 3茶山镇 :辖 茶山圩、茶溪2个社区及上元、茶山、下朗、横江、增埗、卢边、寒溪水、南社、塘角、博头、冲美、粟边、孙屋、超朗、京山、刘黄16个行政村; 茶山镇人民政府 驻茶山圩社区。 4石排镇 :辖 太和1个社区及石排、下沙、福隆、庙边王、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田边、中坑、燕窝18个行政村; 石排镇人民政府 驻太和社区。 5企石镇 :辖 宝石1个社区及铁岗、深巷、湖美、博夏、上洞、江边、旧围、清湖、东平、上截、下截、东山、莫屋、杨屋、新南、南坑、铁炉坑、企石、霞朗19个行政村; 企石镇人民政府 驻企石村。 6横沥镇 :辖恒泉1个社区及石涌、隔坑、半仙山、田头、田坑、横沥、村头、长巷、田饶步、六甲、村尾、水边、新四、山厦、月塘、张坑16个行政村; 横沥镇人民政府 驻半仙山村。 7 桥头镇 :辖 莲城、田新、桥头、大洲、迳联、岭头6个社区及田头角、李屋、朗厦、岗头、屋厦、禾坑、邓屋、邵岗头、东江、山和、石水口11个行政村; 桥头镇人民政府 驻莲城社区。 8谢岗镇 :辖 泰园1个社区及黎村、窑山、南面、大龙、大厚、赵林、稔子园、五星、曹乐、谢岗、谢山11个行政村; 谢岗镇人民政府 驻泰园社区。 9东坑镇 :辖 草塘、骏达2个社区及东坑、坑美、角社、塔岗、黄麻岭、初坑、凤大、黄屋、寮边头、长安塘、新门楼、井美、彭屋、丁屋14个行政村; 东坑镇人民政府 驻骏达社区。 10常平镇 :辖 常平、新民2个社区及岗梓、塘角、苏坑、袁山贝、金美、还珠沥、朗贝、桥沥、卢屋、九江水、朗洲、陈屋贝、司马、霞坑、漱旧、漱新、黄泥塘、元江元、横江厦、沙湖口、白石岗、松柏塘、上坑、木棆、下墟、板石、田尾、白花沥、桥梓、麦元、土塘31个行政村; 常平镇人民政府 驻常平社区。 11寮步镇 :辖 寮步、塘边、横坑、岭厦、新旧围、缪边、牛杨、泉塘、坑口、良平10个社区及西溪、凫山、石龙坑、石步、良边、富竹山、塘唇、向西、霞边、上屯、下岭贝、竹园、上底、药勒、刘屋巷、浮竹山、陈家埔、井巷、小坑、长坑20个行政村; 寮步镇人民政府 驻寮步社区。 12大朗镇 :辖 大朗、佛新、巷头、屏山、竹山、巷尾、求富路、长塘、黄草朗、大井头、圣堂、长富12个社区及高英、洋乌、洋坑塘、松柏朗、黎贝岭、松木山、犀牛陂、水平、宝陂、石厦、杨涌、沙步、新马莲、佛子凹、蔡边、水口16个行政村; 大朗镇人民政府 驻大朗社区。 13黄江镇 :辖 新市、田美、三新3个社区及社贝、鸡啼岗、袁屋围、合路、北岸、田心、龙见田、旧村、长龙、星光、大冚11个行政村; 黄江镇人民政府 驻新市社区。 14清溪镇 :辖 清溪1个社区及浮岗、上元、清厦、铁松、铁场、谢坑、青皇、大埔、长山头、三中、九乡、三星、渔梁围、厦坭、大利、土桥、重河、松岗、罗马、荔横20个行政村; 清溪镇人民政府 驻清溪社区。 15塘厦镇 :辖 塘厦、三局、林村、石潭埔、四村、振兴围、大坪、莆心湖、平山、诸佛岭、桥陇、龙背岭、石鼓、田心、横塘、蛟乙塘、凤凰岗、莲湖、沙湖、石马、清湖头、塘新22个社区; 塘厦镇人民政府 驻四村社区。 16凤岗镇 :辖 凤岗1个社区及雁田、官井头、油甘埔、凤德岭、塘沥、黄洞、竹塘、竹尾田、三联、五联、天堂围11行政村; 凤岗镇人民政府 驻三联村。 17长安镇 :辖 长盛、涌头、霄边、咸西、锦厦、新安、乌沙、新民、沙头、上沙、厦岗、厦边、上角13个社区; 长安镇人民政府 驻长盛社区。 18虎门镇 :辖 虎门寨、东方、则徐、大宁、树田、白沙、沙角、怀德、博涌、镇口、村头、新联、九门寨、居岐、金洲、南面、北栅、小捷滘、北面、陈村、东风、武山沙、黄村、南栅、龙眼、宴岗、赤岗、路东、新湾、民泰30个社区; 虎门镇人民政府 驻则徐社区。 19厚街镇 :辖 竹溪1个社区及厚街、珊美、宝屯、三屯、陈屋、赤岭、河田、寮厦、汀山、环冈、大迳、新围、桥头、南五、新塘、涌口、双岗、溪头、沙塘、宝塘、下汴、白濠22个行政村; 厚街镇人民政府 驻珊美村。 20沙田镇 :辖 横流、滨港2个社区及中围、和安、大流、泥洲、杨公洲、福禄沙、阇西、民田、先锋、西大坦、穗丰年、大泥、齐沙、稔洲、义沙、西太隆16个行政村; 沙田镇人民政府 驻滨港社区。 21道滘镇 :辖 兴隆1个社区及南城、南丫、闸口、大鱼沙、小河、永庆、北永、昌平、厚德、九曲、大罗沙、大岭丫、蔡白13个行政村; 道滘镇人民政府 驻闸口村。 22洪梅镇 :辖 洪梅1个社区及洪屋涡、新庄、梅沙、氹涌、黎洲角、夏汇、尧均、乌沙、金鳌沙9个行政村; 洪梅镇人民政府 驻洪梅社区。 23麻涌镇 :辖 麻涌、麻二2个社区及麻一、麻三、麻四、大步、东太、新基、川槎、鸥涌、华阳、南洲、大盛、漳澎、黎滘13个行政村; 麻涌镇人民政府 驻麻涌社区。 24中堂镇 :辖 中心、斗朗、红锋、东泊、江南5个社区及潢涌、三涌、湛翠、凤冲、袁家涌、吴家涌、鹤田、中堂、一村、东向、蕉利、槎滘、下芦、马沥、四乡15个行政村; 中堂镇人民政府 驻中心社区。 25高埗镇 :辖 新创1个社区及洗沙、卢溪、宝莲、塘厦、草墩、护安围、保安围、三联、横滘头、低涌、朱磡、新联、欧邓、芦村、高埗、凌屋、上江城、下江城18个行政村; 高埗镇人民政府 驻洗沙村。 26樟木头镇 :辖 圩镇、樟罗、百果洞、樟洋、石新、柏地、官仓、裕丰、金河9个社区; 樟木头镇人民政府 驻圩镇社区。 27大岭山镇 :辖 大岭山、农场、领居3个社区及太公岭、大塘朗、下高田、连平、鸡翅岭、马蹄岗、金桔、大沙、百花洞、大塘、水朗、杨屋、矮岭冚、颜屋、大片美、梅林、元岭、大岭、新塘、旧飞鹅、大环21个行政村; 大岭山镇人民政府 驻领居社区。 28望牛墩镇 :辖 望牛墩1个社区及李屋、望东、扶涌、赤滘、五涌、下漕、上合、聚龙江、望联、洲湾、洲涡、杜屋、寮厦、芙蓉沙、官桥涌、横沥、福安、石排、官洲、朱平沙、锦涡21个行政村; 望牛墩镇人民政府 驻望牛墩社区。

⑻ 东莞有多少人口

10466625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莞成为广东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人口数达10466625人。
数据显示,东莞常住人口总量达1047万人,仅次于广州(1868万人)和深圳(1756万人),佛山以常住人口950万人居全省第四。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莞人口增加224.64万人,十年增长率达27.3%。

⑼ 东莞有多少人口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莞市总人口为644.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6%,是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全市户籍人口为154.51万人,平均每4个人之中大约就有3个是外来人员。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72.3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四,比上年增长18.4%,增幅名列珠三角各市首位。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上缴中央、省财政收入112.6亿元。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23元。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余额1001.7亿元,占全国的1.15%。 《东莞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3年末户籍人口158.96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40.45万人。

⑽ 目前东莞的人口有多少

根据官方统计,目前东莞市常住人口达到840万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状态。

适度生育水平是维持东莞人口良性再生产的重要前提,放开户籍准入政策、逐步提升户籍人口占比对与东莞而言,已迫在眉睫。改革以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东莞支撑东莞的传统制造业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自全球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涌入,正成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93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5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32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95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5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56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0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9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