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人口多少
1. 皖E是什么地方的车牌号
皖E是和县的车牌号。
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总面积131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和县下辖9个镇,县政府驻历阳镇和州路。截至2020年11月,和县常住人口410899人,车牌代码为皖E。
2020年,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8亿元(含郑蒲港新区),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1.4亿元,增长3.2%。
和县的交通比较便利:
1、和县境内有穿境或沿边缘而过的合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55千米,有三处18千米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引桥落脚在和县南端。
2、截至2017年末,和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036.5千米,其中国道、省道164.6千米,县道295.3千米,乡道256.7千米。按等级分:高速66.7千米,一级公路81.3千米,二级公路119.9千米,三级公路231.6千米,四级公路1509.6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和县
2. 和县有哪些名称
和县,古名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
中文名:和县
外文名:Hexien
别称:历阳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
下辖地区:9个镇
面积:1319平方公里
人口:54万(2010年)
地理位置:马鞍山市西部
着名景点: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霸王祠、陋室公园、历阳公园、八宝寺
3. 和县的人口
2005年,和县出生人口6178人,人口出生率为9.5‰,比上年下降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148人,死亡率为4.8‰,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7‰,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年末和县户籍人口649738人,比上年减少1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39人,比上年减少278人。全年迁入4070人,迁出7435人。
2010年末和县总人口为542746人,总户数为166911户,户平均3.25人。总人口中男性为284420人,女性为258326人。
和县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县,2011年有回、苗、壮、藏、蒙古、维吾尔等25个少数民族,人口1万余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3%,其中回族占绝大多数,约8500人。
4. 安徽和县人口有多少
2006年末和县总人口为649727人,总户数为201499户,户平均3.22人。总人口中男性为341607人,女性为308120人。
5. 和县在哪里啊
和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是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318.6平方公里,人口54万。邮政编码238200。县政府驻历阳镇。和县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约18.8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水库、坑塘星罗棋布。沿江平原圩区面积占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耕地面积约占48%,最高315米(如方山)。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石跋河,另有滁河为北界河。和县下辖9个镇,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端口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1〕84号),和县(除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
6. 和县的介绍
和县,古名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县接壤,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54万人,辖9镇,85个村委会、30个居委会。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0万人。有煤、磷、白云石、石灰石、黄沙等矿产资源;有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疗疾的香泉、明太祖登临点兵的镇淮楼等2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和县名人有唐朝诗人张籍、宋朝杜默、爱国诗人张孝祥、清朝文学家陈廷桂、当代草圣林散之、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中国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着名生态学家侯学煜等。1和县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旅游工作优秀县、安徽省县域旅游工作优秀单位2、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一类县、安徽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县、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