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中国水巨蜥有多少

中国水巨蜥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0-16 17:27:13

⑴ 水蜥蜴多少钱一只

中国水龙野的120一条17CM的大概(南宁这边),饲养场的大概翻一倍价格,苗都150了。绿鬣蜥看大小和颜色的

有红有绿有蓝,最普遍的是绿色150这样苗,红的差不多略贵一点不是很常见。蓝色最贵最稀有,这个价格不等的便宜也要四五千这样,而且是苗的价格。遇见的几率也非常非常渺茫。

蜥蜴的品种比较多,生活在各种环境下,有的生活在山区,有的生活在干旱的沙漠,有的在汪洋的带海边栖息,如海鬣蜥就是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蜥蜴品。也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

亚洲水蜥是属于爬行纲,有鳞目的一种蜥蜴。只生存在亚洲,经常出没在水边。身长一般超过1米。水巨蜥是我国蜥蜴中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第二蜥蜴

⑵ 请问中国蜥蜴的具体分布情况!谢谢!

国内有分布的蜥蜴
丽纹攀蜥(丽纹龙蜥)(鬣蜥科)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全长10-22厘米。
变色树蜥(普通花园树蜥、马鬃蛇)(鬣蜥科)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全长30-40厘米。能改变身上颜色的深浅度。
丽棘蜥(高山角龙)(鬣蜥科)
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全长20-28厘米。分为四个亚种。
相关帖子:http://www.pxtx.com/bbs/dispbbs. ... 55&star=1#67055
变色沙蜥(卷尾沙蜥、蟾头蜥)(鬣蜥科)
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和俄国南部的荒漠,全长10-12厘米。
新疆岩蜥(新疆鬣蜥)(鬣蜥科)
分布于中国西北部和俄国南部的荒漠,全长30-40厘米。
长鬣蜥(中国水龙)(鬣蜥科)
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全长80-100厘米,擅长游泳。
草蜥(蜥蜴科)
捷蜥(沙蜥)(蜥蜴科)
分布于欧洲和中亚的沙地、草原和海岸,全长18-22厘米,虫食性。
相关帖子:http://www.pxtx.com/bbs/dispbbs. ... ID=84533&page=1
麻蜥(麻蛇子)(蜥蜴科)
分布于中国北部、西北部和中亚,全长8-9厘米。分为多个亚种。
相关帖子:http://www.pxtx.com/bbs/dispbbs.asp?BoardID=58&ID=83464 (麻蜥分类)
中国石龙子(四脚蛇)(石龙子科)
滑蜥(石龙子科)
蓝尾石龙子(丽纹石龙子)(石龙子科)
http://www.pxtx.com/bbs/dispbbs.asp?BoardID=58&ID=94214
四线石龙子(石龙子科)
中国棱蜥(石龙子科)
多线南蜥(石龙子科)
长尾南蜥 Mabuya longicaudata (Hallowell) Long tail lizard
体侧有1条宽的黑带.其上有一些白斑从颊部通过眼.肩到尾端,
腹部黄绿色.腹侧杂有黑斑.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
中国光蜥(石龙子科)
南方比较常见.生活于海拔225~500米的低山区.树下落叶间以及住宅周围竹林下或草丛间.
分布于贵州/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瑶山鳄蜥
分布于中国南部广西的大瑶山的山区溪流,全长40-46厘米。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
铜蜓蜥(石龙子科)
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
蝘蜓蜥(石龙子科)
卵胎生 8月产仔 每次产5~8仔
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斑飞蜥
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西藏少部分地区
脆蛇蜥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台湾/广西
中国大守宫
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性情凶恶.是国内最大体型的守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蛙眼守宫
本种部分亚种差异是国际爬虫界争论的焦点分布在中国西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
海南睑虎
分布于海南(东方市/崖城和吊落山)
分布我国的两种巨蜥
孟加拉巨蜥
少量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
水巨蜥
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

⑶ 中国最大的蜥蜴有多大

中国最大的蜥蜴有2-3米,是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最大的可达2-3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通常约占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
巨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和广西,在国外还见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它以陆地生活为主,喜欢栖息于山区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库等地。昼夜均外出活动,但以清晨和傍晚最为频繁。虽然身躯较大,但行动却很灵活,不仅善于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树。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偶尔也吃动物尸体,还时常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雌性于6-7月的雨季产卵于岸边洞穴或树洞中,每窝产卵15-30枚,卵的大小为70×40毫米。孵化期为40-60天。
巨蜥在遇到敌害时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如立刻爬到树上用爪子抓树,发出噪声威吓对方;一边鼓起脖子使身体变的粗壮,一边发出嘶嘶的声音,吐出长长的舌头恐吓对方;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喷射出来引诱对方,自己乘机逃走等等。但更多的时候,是与对方进行搏斗。通常将身体向后,面对敌人,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用尖锐的牙和爪进行攻击,在相持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靠近对方,把身体抬起,出其不意地甩出那长而有力的尾巴如同钢鞭一样向对方抽打过去,使其惊慌失措而狼狈逃窜,甚至丧身于巨蜥的尾下。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它就爬到水中躲避,能在水面上停留很长时间,所以在云南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水蛤蚧。

⑷ 水巨蜥的是什么

水巨蜥为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两栖类爬行动物,别名五爪金龙、水蛤蚧,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巨蜥最大的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30千克,全身密布细小鳞片,头窄长,吻较长,尾侧扁如带,四肢粗壮,背面为黑色,夹杂着黄色斑纹,是大家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全世界较大的蜥蜴类之一。主要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偶尔也吃动物尸体,偶尔还会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
身长一般超过1米。水巨蜥是大家国蜥蜴中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第二蜥蜴,仅次于科莫多龙。长可超过2米,马来西亚曾经有2。7米的记录。尾长约占五分之三。全身密被细小鳞片,头窄长,吻较长,尾侧扁如带,四肢粗壮。鼻孔在近吻端处。舌较长,前端分叉较深。尾背鳞片突起形成两列嵴。背面为黑色,杂有黄色斑纹。腹面为淡黄色或灰色,散有少数黑色斑纹。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

⑸ 蜥蜴有哪些种类名字各是什么

蜥蜴亚目在全世界约有6000种,分隶20科,我国有蜥蜴约150种。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区生活。少数种类可生活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岭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与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数蜥蜴,生活地区常在海拔4,000米左右。

1、蛇蜥科Anguidae 如各种蛇蜥。我国有1属 3种,是适应地下穴居生活的。体形细长,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缩小,外形象蛇。

2、屏蜥科 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属4科,分隶2亚科。是一类较多原始特征的蜥蜴。其中鳄蜥亚科1属1种,仅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3、巨蜥科Varanidae 本科仅1属约 30种,多是一些体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长可达4米,是现今最大的蜥蜴。我国只有1种圆鼻巨蜥,全长也有2米多,喜栖水中,尾长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4、双足蜥科Dibamidae本科仅有1属4至5种。我国只有1种白尾双足蜥。它们是营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虫状蜥蜴,四肢退化,仅雄性残留一对扁平鳍状的后肢。眼退化隐于鳞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5、蜥蜴科 Lacertidae包括各种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国有4属25种。麻蜥主要分布于北方干燥环境,草蜥多分布于南方,经常在草丛灌木上活动,体轻尾长,善于攀援。

(5)中国水巨蜥有多少扩展阅读:

养蜥蜴注意事项:

1、蜥蜴的体型都较为的庞大,因此在家饲养蜥蜴。首先要为他搭建一个足够大,通风设施良好的居住环境。饲养蜥蜴的笼子要非常的坚固,笼子的长度要是蜥蜴体长的2.5倍,笼内的环境应该通风透气不会过度的闷热。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单独准备一个独立宽敞的房间,来饲养蜥蜴。

2、大自然的蜥蜴多数都生活在热带地区,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环境温度在38摄氏度以上。因此家庭饲养的蜥蜴环境要进行增温,尽量保证整个饲养的环境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蜥蜴生活的环境中安装白炽灯,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增温。

3、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蜥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蜥蜴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而D3是促进钙的吸收的。如果家庭饲养无法让蜥蜴进行充足的光照,那么也需要在蜥蜴生活的环境中安装紫外线灯光,以满足蜥蜴对紫外线的需求。

4、 蜥蜴的食物主要以小型动物为主,但是食用蔬菜。如果家养的是小型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小老鼠、昆虫、蚯蚓等食物;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就要喂食肉类、肝脏、白鼠、鸡鸭等同时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进行喂食,以保证蜥蜴食物有全面、高质量的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蜥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蛇蜥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屏蜥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双足蜥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蜥蜴科

⑹ 水巨蜥的介绍

水巨蜥为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两栖类爬行动物,别名五爪金龙、水蛤蚧 ,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巨蜥最大的体长可达 3 米,体重可达 30 千克,全身密布细小鳞片,头窄长,吻较长,尾侧扁如带,四肢粗壮,背面为黑色,夹杂着黄色斑纹,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全世界较大的蜥蜴类之一。主要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偶尔也吃动物尸体,偶尔还会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

⑺ 中国 一级保护 动物

14种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大全

食肉目 大熊猫科
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Ciant panda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中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足1000
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 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 拙,善攀爬,会游泳。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 3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1978年人工 授予精繁殖成功,1993年全人工哺育成功,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哺育双 仔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熊猴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属于猴科(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雄性体重8-15千克,体长55-65厘米;雌性较小,体重5~9千克,体长42
-62厘米。其憨态可搁,体胖如熊,性情粗暴,故名熊猴。与一般灵长类不同,熊猴的皮下脂肪
较多,抗寒能力也比其他猴类要强。体毛蓬松棕黄色,面部呈肉红色。与猕猴相比,其头大、
面长、吻部突出。头顶具“发旋”,从中间向四周发散,头、颈毛发为淡黄色,体毛稍具光泽,臀部周围多毛。尾下垂,其长近体长的一半,毛稀呈褐色。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高山森林。 为昼行性动物,杂食,多以20-30只结群。 啼声有如犬吠且略带哑声,性情不似猕猴活跃,但遇险逃遁的速度十分迅捷。
产于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台湾猴
别名黑肢猴、岩栖猕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cyclopis。
台湾猴体型与猕猴相似,雄性体长44-54厘米,雌性体长36-45厘米,雄性成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体毛多为蓝灰石板色或灰褐色,面部呈肉红色。额部裸露无毛,
颜色灰黄,头部圆且具厚毛, 两颊密生浓须,顶毛向后披,手足均为黑色,故又名黑肢猴。
尾基部为橄榄色,其端部为灰色,尾中部具明显的黑色条纹。
台湾猴为中国特有种,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 1仔。寿命可达20岁。
产于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豚尾猴
别名平顶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nemestrina。
豚尾猴体长54~62厘米,尾长不及身长的四分之一。通体浅黄褐色,头顶毛短,辐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顶区,似帽状;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形似猪尾。脸侧及颞需的毛斜向后方生长,耳周的毛侧向前生长,彼此相连似一围带。分布于西藏的豚尾猴,上体颜色较深,脸部橙黄色,体背至尾端黑褐色,颈和头后为赤黑色;头顶黑色,两侧土黄色染赤色;腹面黄白或灰白。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营树栖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和小鸟。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
别名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属于鼬科,学名为 Martes zibellina。
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紫貂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多在树洞中或石堆上筑巢。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多在夜间到地面或雪下取食,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以小型鼠类、鸟类、松子、野果、鸟卵等为食,活动范围在
5~10平方公里之内。每年4~5月份为发情期,妊娠期9~10个月,每胎2~4仔,3岁后达到性成熟,主要天敌是黄喉貂和猛禽。
紫貂的冬毛皮以绒毛细密丰厚,皮板富弹性,颜色滑润为毛皮上品。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新疆。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貂熊
别名狼灌、飞熊、月熊,属于鼬科,学名为 Gulo gulo。
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开始至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
貂熊为寒温带动物,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活动范围广,溪流、河谷、林带以上的冻土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迹。无固定巢穴,洞穴多有两个出口,便于遇险逃遁。属夜行性动物。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善游泳、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窜,故又名之为“飞熊”。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利用尿液保存食物是其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之一。食胜杂,包括有蹄类、啮齿类、鸟类及林木浆果等。有半冬眠的习惯。繁殖时筑巢于树洞、悬崖、石缝中,或占据其他小动物巢穴。每年10~11月份发情,以吼声吸引异性,翌年2~4月份繁殖,每胎1~5仔。
貂熊数量很少,现已处于濒危状况,应加以严格保护。
产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新疆部分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蜂猴
别名懒猴、风猴,属懒猴科,学名为 Nycticebus coucang。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
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仔。
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
别名 草豹、艾叶豹、荷叶豹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
猫科 Felidae
分布 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体型与豹相似,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1-1.3米,尾长近1米。体色较淡,全身呈灰白色,毛长密而柔软,布有不规则的黑环或黑斑。其头部较小,前额隆起,鬓毛粗硬且长,黑白两色相间。尾粗而长,具有蓬松浓密的毛。四肢粗短强壮,前足较后足更为发达。
雪豹属于高山性动物,终年栖息雪线附近,为栖居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生境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丛等三种类型。雪豹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捕食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捕食各种野羊,或以旱獭充饥。有时也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有相对固定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发情,5-7月份产仔,每胎2-4仔,3岁达到性成熟。

熊狸 Arctictis binturong
英名 Binturong
物种信息:形似小熊,体重8-13kg,体长700-800mm。尾长接近等于体长,尾末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耳背的毛较长,约50mm,明显超过耳尖形成长而尖的黑色簇毛。耳缘的毛较短,白色。通体黑褐色,毛尖染棕黄或棕灰色。尾色与背色相似。主要栖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800m,系典型的热带树栖灵猫类,多在高大浓密的树上活动。夜行性动物,有时亦在上午活动。曾发现它们与灰叶猴和白颊长臂猿一起活动和觅食。熊狸主要采食植物的花果,特别喜食多种榕树的果实。每年2-3月发情交配,孕期2-3个月,一般5月中下旬产仔。一胎2-4仔,以2仔居多。幼体2岁性可成熟。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西南部的沧源、南部的西双版纳、东南部的河口;广西西南部的龙陵、靖西以及东北部的瑶山。国外见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云南亚种(A.b albifrons F.Cuvier,1822)云南南部、缅甸北部、泰、马、印尼、印支、尼泊尔、不丹。濒危信息:⒈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云豹
属于猫科,学名为 Neofelis nebulosa
在我国也被称为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过去它们曾遍布亚洲,如今却由于人类贪图它们的美丽毛皮和豹骨而陷入濒危绝境
云豹体形中等,身长75-110cm,还有一条和身子差不多长的长尾巴,它们的四肢粗短,属于矮壮型身材。云豹的两颊各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纹,从头顶到肩部还有几条黑色纵纹。不过最突出的还是它们的犬齿。从犬齿和头部的比例来看,云豹的犬齿对于猫科动物来说是最长的。这可能是相较现存的其他猫科动物而言,它们和生活在1万年前冰河时期的剑齿虎血缘最近有关。云豹的体色主要有淡黄褐色、银灰色,身体两侧有好几个深色的大块云状斑纹,斑块周边为黑色,靠后的黑色较粗,中心为暗黄色,有的里面还会点缀着一些小黑斑。它们腹部和四肢内侧的颜色为黄白色,配有圆形黑色斑点。它们尾巴上的斑纹也样式不一,有环绕着如身体斑纹类似的大斑块的,也有环绕着不完整的黑环的或者黑斑的。
云豹是极为害羞的动物,它们总是悄然来去,因此人们对野生云豹的习性甚至数量都不十分了解
云豹大约在2岁性成熟。交配期在圈养情况下大部分是在每年的冬春。经过86-93天的孕期,母豹会生下1-5个孩子。宝宝长到10个月即可独立。母豹每年都可能做一次妈妈。云豹寿命大概有11年,圈养情况下约能活17年。
对云豹威胁最大的还是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持续破坏、对毛皮和豹骨的猎取以及对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狩猎都是使云豹数量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台湾独有的云豹亚种走向灭绝)。鉴于境况的危急,云豹已被CITES列为附录I,而我国也将云豹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别名金钱豹、豹子、文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anthera pars。
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繁殖时争雌行为激烈,3~4月份发情交配,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独立生活。
产于广东山地森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虎 -tiger(突然想起了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那个猛阿)
属于兽纲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
体大头圆,四肢粗大,体魄强健。通体毛色橘黄,有横列的黑色条纹;腹白色,黑纹明显;尾部黑纹横列,尾尖黑色。
生活于山地森林,多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以部分草食性动物为食。我国有几个亚种,分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南部分地区及云南。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所有种
川金丝猴
属于兽纲灵长目猴科。
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翘,故也称仰鼻猴。脸部天蓝色,颈背至尾基部在浅灰褐色被毛中夹有金黄色长毛,全身毛色艳丽。
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之间针阔混交林带,群居。以野果,嫩枝芽、树叶等为食。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及湖北神农架山区。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珍稀物种。

⑻ 世界共有多少种巨蜥,有照片吗

45种左右
水巨蜥、尼罗巨蜥、泽巨蜥、帝汶巨蜥、草原巨蜥、砂巨蜥、相思树巨蜥、白喉巨蜥、澳洲巨蜥、杜氏巨蜥、红树巨蜥、莫顿巨蜥、翡翠巨蜥、树巨蜥、非洲巨蜥、科莫多巨蜥、眼斑巨蜥、萨氏巨蜥、葛氏巨蜥、史氏巨蜥、卡氏巨蜥、黑珍珠巨蜥、粗脖黑巨蜥、刺尾巨蜥、孟加拉巨蜥、本伽仑巨蜥等。
图片自己查一下吧。

⑼ 水巨蜥的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中南半岛、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

⑽ 水蜥蜴多少钱一只

中国水龙60~120
澳洲水龙3000~4000
水巨蜥9000+ 望采纳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9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5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9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31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94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4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00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8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