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常住人口是多少
Ⅰ 贵州省的人口是多少呢
贵州省
开阳县 42.88
息烽县 25.02
修文县 29.27
清镇市 50.11
水城县 77.25
盘县 117.08
遵义县 118.32
桐梓县 67.86
绥阳县 52.62
正安县 61.79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33.45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3.56
凤冈县 42.52
湄潭县 48.17
余庆县 29.14
习水县 68.50
赤水市 30.04
仁怀市 63.82
平坝县 34.54
普定县 44.78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36.66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34.60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35.39
铜仁市 37.40
江口县 22.80
玉屏侗族自治县 14.80
石阡县 39.60
思南县 66.00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42.60
德江县 50.10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60.50
松桃苗族自治县 68.80
兴义市 78.40
兴仁县 50.08
普安县 31.73
晴隆县 30.60
贞丰县 37.47
望谟县 30.46
册亨县 23.00
安龙县 44.40
毕节市 138.74
大方县 103.23
黔西县 88.37
金沙县 63.14
织金县 101.69
纳雍县 86.86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26.39
赫章县 71.94
凯里市 48.15
黄平县 36.64
施秉县 15.96
三穗县 21.64
镇远县 26.07
岑巩县 22.34
天柱县 39.56
锦屏县 22.14
剑河县 24.78
台江县 14.77
黎平县 50.83
榕江县 34.08
从江县 32.79
雷山县 14.93
麻江县 20.88
丹寨县 16.19
都匀市 48.25
福泉市 31.67
荔波县 17.14
贵定县 28.61
瓮安县 45.06
独山县 34.68
平塘县 30.97
罗甸县 33.51
长顺县 25.78
龙里县 21.60
惠水县 43.95
三都水族自治县 33.78
Ⅱ 三穗县款场乡有多少人口
三穗县款场乡位于贵州省三穗县东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3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三穗开放的东大门。全乡总面积10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2公顷,土地肥沃,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籽等,三穗县名就因该乡龙脚村“一禾三穗”而得其名。全乡辖10个行政村,13430人。其中侗族人口占98.1%,是典型的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
Ⅲ 黔东南州三穗县城内面积、人口多少
近年来,我县城镇建设县城建成区扩容至5.8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期初(2006年)3.8平方公里的1.52倍,常住人口6万人。目前,围绕交通大发展,我县正在进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拟将县城规划扩容至30平方公里。
Ⅳ 贵州黔东南未来哪个县最具有发展潜力
答主麻江人,这个话题应该有发言权~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下黔东南各县的产业结构。大部分还是以农林牧副渔为主,近些年
旅游 业也得到了一些发展,工业呢就一些矿山、沿海淘汰的重污染企业……因此,其实每个县的起跑线都一样。
麻江县麻江应该是黔东南工业化开发最早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麻江就有黔桂线、湘黔线两条铁路贯穿境内。但是进来的工业都是沿海淘汰后的重工业,早期集结了广西、四川、云南的务工人员,但是牺牲环境的代价实在太大,黔桂线停了之后这些企业也被赶跑了。
根据区位来说, 东连凯里,南至都匀,西达贵定、龙里贵阳、北至福泉 , 麻江是环黔东南、黔南、贵阳半小时经济圈,麻江其实是最有潜力的。 但麻江好像就是发展不起来,且不说没有密集型产业和响当当的 旅游 产业,就连物流中转站好像都不沾边。(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每年麻江的省考事业单位考都是大热门,就因为在麻江离老家都很近.jpg)。未来,我觉得麻江会有机会得到龙里那样的发展契机,将区位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近些年麻江探出了一条农文旅的发展路线,发展蓝莓、菊花等经济作物,蓝莓和菊花这两个玩意吧,平时开花结果都是一大景观,成为游客必备打卡地,果实成熟了又卖上好价钱,一举两得。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麻江人,我非常看好麻江。但是GDP常年稳居倒数黔东南第一第二,真的不可思议。但我希望麻江以后会越来越好,也可能创造奇迹,毕竟优势都在那呢~
未完待续……
有空就把16个区县讲完,下次讲丹寨
目前黔东南州除了凯里市外,公认的比较大的县城有4个,分别为黎平、榕江、天柱、三穗,经常被拿来做对比,那么哪个县城的潜力最大呢?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比如县城交通状况、县域经济规模、常住人口规模、城区规模等4个方面。
1. 城区规模
四个县城同比例卫星图对比
对于建成区测量数据有比较大争议,那么可以截取同比例卫星图,看看哪个县城的规模最大,路网框架最大。从图上看,黎平和榕江两个县的框架最大,天柱凤城至邦洞比较狭窄,三穗县城的框架不比天柱小。
2.常住人口规模
黔东南16县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贵州省2019年的统计年鉴显示,黎平县全县常住人口为39.65万人,榕江县全县常住人口为29.14万人,天柱县全县常住人口为26.58万人,三穗县全县常住人口为15.84万人。以常住人口基数来推算,黎平县城2019年底人口为15万,榕江县城人口为11万人,天柱县城人口为10万人,三穗县城人口为6万人。
3.县城交通状况
贵广高铁榕江站
上述四个县市拥有高铁站的为榕江县和三穗县,天柱县和黎平县没有,但是可以就近前往三穗站和从江站乘车。
沪昆高铁三穗站
上述四个县城运营、在建以及规划的高速公路如下:
黎平县
松从高速、剑黎高速(在建)、黎靖高速(湖南段在建)、黎榕高速(规划)
榕江县
厦蓉高速、沿榕高速、荔榕高速、雷榕高速(在建)、榕江至融安高速(拟动工)、黎榕高速(规划)、榕江至宜州高速(规划)
天柱县
松从高速、天黄高速、天柱至丹寨高速(规划)、天柱至会同高速(规划)、天柱至大龙高速(规划)
三穗县
天黄高速、沪昆高速
从上面列出的交通项目来看,榕江县的交通最强,其次是三穗县,黎平第三,天柱第四。
黔东南州高速公路网(含规划和待建项目)
4.县域经济规模
黔东南16县市历年gdp数据
2020年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黎平县的GDP预计为100亿,榕江县的GDP为86.5亿,天柱县的GDP为85亿,三穗县的数据还没公布,2019年三穗县GDP为47.06亿。黎平的经济规模最大,其次为榕江,天柱第三,三穗第四。
你们觉得哪个县城最具发展潜力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就是看不出来。
Ⅳ 贵州黔东南一共有多少个县分别是
截至2019年7月,贵州黔东南一共有15个县,分别是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岑巩、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麻江、丹寨15个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市。
全境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2%。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州府所在地设于凯里市。全州辖凯里市和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岑巩、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麻江、丹寨15个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
(5)三穗常住人口是多少扩展阅读:
黔东南州的历史沿革:
秦代属黔中郡和象郡。
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
隋代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
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
宋代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
元代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
明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
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3卫,置开泰、锦屏、青溪3县;
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5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3府管辖;干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
民国三年(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26县。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二十年(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
民国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
1956年4月18日,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16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4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7个县。
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4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5县建置,自治州仍辖16个县。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1市15县。
Ⅵ 贵州省三穗县属于哪个市
三穗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三穗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南、西南与天柱、剑河两县接壤,北与镇远县相连。它是贵州省东出口之一,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 三穗自然禀赋优越,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2007年,三穗竹编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国家文化部将三穗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竹编)”。其素有“麻鸭之乡”和“斗笠之乡”美誉,是中国地方名鸭——三穗鸭的泽源地。
拓展资料:
1、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
2、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截至2021年3月31日,贵州省共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0个县级市、50县、11自治县、1特区、16个区,共88个县级政区;832镇、122乡、193民族乡、362街道。总计1509个,常住人口3856.21万人(七普),地区生产总值16769.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058.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30.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