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统治多少时间
❶ 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夏朝:建国于公元前2070年,于前1600年被商汤所灭,传18帝(包括夏禹)。共470年。
商朝,建国于前1600年,于前1046年被诸侯姬发所灭,传31帝。共554年。
周朝,建于公元前1042年,灭亡于公元前256年,共786年。西周传12帝,灭亡于公元前771年。共275年。东周传26帝,于前256年被秦国(不是秦朝)所灭。共514年。
❷ 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统治的时间如此的长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君权神授,图腾崇拜。当时没有诸子百家,文化风俗比较简单朴素,普遍把君主神化、礼仪化,所以民众思想单纯,相对后世比较蒙昧。
2、地广人稀,社会主要矛盾是人与大自然的矛盾;诸国、各部落之间矛盾并不那么激烈。
3、是生产力低下,食物缺乏,人口少,活动面积很小。打仗不容易,一次战役要准备几年,再打个几年,并且难以造成灭国。
4、实行分封制。诸国林立,且都很弱小,并和很多游牧、狩猎部落杂处。很难有实力强大的诸侯统一很多国家,对王室造成威胁。
❸ 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统治的时间如此的长久夏朝400多年商朝600多年周朝800多年什么原因
个人见解,如下:夏商周时期,中国还是处于部落时期。部落的人,都十分团结,而且凝结在一起。而夏商周的王就相当于,夏商周部落的首领。而这一情况在周朝开始改变。周朝的统治只有西周的200多年,之后的500多年都处于分裂时期,根本没有实际的统治权,到西周以后就彻底变了,因而王朝的寿命大大缩短。在夏商西周,一个王朝的覆灭就相当于一个部落的衰亡。因而整个部落会尽全力去保证他的部落的统治。而且当时的制度,社会环境,只能允许英明神武,有能力的首领的子孙才做王,而且王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因而他的统治是比较长的。
❹ 夏商周分别统治了多少年
夏朝--五百余年
商朝--五百一十余年,按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代的时间应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按照北宋史学家邵雍的推算商朝时间为前1766年至前1122年,共645年
周朝--七百九十一余年
❺ 最早的朝代,夏商周大概经历了多少年时间
夏朝约前2070开始,周朝前256年结束,经历了大约1800年。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❻ 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统治的时间如此的长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夏朝历史约400年,商朝历史约600年,而周朝竟多达800多年。以后的各朝代再也没有超过夏商周的,其原因往往众说纷纭,个人拙见,主要还是利益决定的。
每次改朝换代,都只是一个利益集团取代另一个利益集团。开国君主就是新的利益集团的总代表。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使得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分封的各诸侯)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除了定期不定期的朝见和朝贡,回到封地自己就是老大,且世代相传,不论从利益上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而且由于诸侯众多,谁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取代君主(不能保证得到其他诸侯拥护)。这样,通过造反上位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而风险巨大,谁还愿意造反。即便是东周王室衰落后,也没有那个诸侯敢冒天下大不韪消灭并取代周室。秦灭周也是在取得对各诸侯的绝对优势之后。
秦以后各朝代皇帝权力巨大、利益巨大,而利益集团的其他成员却无法保证自己和家族的长久利益。每天上朝还要向皇帝三拜九叩,夹着尾巴做人。即便在地方做官也要小心翼翼,唯恐皇帝一不高兴自己就官位不保甚至人头不保。且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一旦皇权衰落,手握大权的权臣只要做掉皇帝,就能保证自己和家族世代收益,风险相对较小而利益巨大,谁不愿意铤而走险。
❼ 夏商周时期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说法一、(该说法为中国大陆所普遍采用,但仍存在很大争议):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
说法二、(该说法为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汉学家普遍采用),据北宋邵雍《皇极经世》整理年表如下:
1、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2、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3、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点:
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
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夏,前2207~前1766,共历441年;商,前1765~前1122,共历643年;周,前1121~前 249,共历872年。
夏商周每一个朝代所享年代,都是中国历史朝代之最。除了夏商周三朝之外,其他的朝代最多享年不过300年。
3、都是以分封制为主的政治体制。从夏朝开始,一直到西周末期,诸侯管理者王朝的地方政治经济,而中央王朝主要还是以接受诸侯供奉及税赋。
到了东周,中央的势力开始急剧衰落,造成了诸侯分争的局面。但是到了秦灭周为止,诸侯之间的纷争还从来没有敢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步。
4、国家基本重礼,各阶级划分得十分严格。即使权倾一时,也不敢枉自到篡权,取代中央的地步。所以权臣乱国的现象很少见。
5、三个朝代均有迁都的历史。而且都是因为原都城因为少数民族的侵扰或者土地的匮乏而导致的迁都。
(7)夏商周统治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商周时代的礼器以青铜器和玉器最重要。其造型典雅庄重,体现当时的文化特质。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商周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先进成熟的阶段。
周代手工业种类增加,分类更细致,因此有百工之说。商周时期发展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国最早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方法。
五行八卦学说更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商代已经有专司天文的人员,并在夏代天干记日的基础上发展出干支记日法。
周代发明了圭表测影的方法后更确定了部分节气与十二时辰。在数学方面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西周时期数学更成为“士”的必修科目。
在东亚大陆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商代奠定了中国主体字形声字的基础。商周时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学作品诞生,诸如《尚书》、《诗经》等。
❽ 夏商周大概经历了多少年时间
夏朝约前2070开始,周朝前256年结束,经历了大约1800年。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8)夏商周统治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历史考究: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
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
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