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风最大多少米
A. 在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在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六个等级。依据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台风的等级
热带低压,最大风速6~7级,风速数值为10.8~17.1米/秒。热带低压是台风形成最重要的起源也是到最后消失的结尾,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级,风速数值为17.2~24.4米/秒,热带风暴的产生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热带低压),但热带风暴却带来了丰沛的淡水。
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级,风速数值为24.5~32.6米/秒。热带风暴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就会形成台风,台风,最大风速12~13级,风速数值为32.7~41.4米/秒。
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风速数值为41.5~50.9米/秒,当强台风继续加强,会成为超强台风,如果强台风的强度减弱,会成为台风,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风速数值为≥51.0米/秒,这种风力陆地少见,极具破坏力,在海上,海浪为逾14米或以上的极巨浪,漫天白沫,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故超强台风的风力明显更甚,其具有严重灾害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B. 历年来,最大的台风是哪个
历年来,中国最大的台风是7314号台风。
C. 台风的高度是多少米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00km到1000km,高度可达15km到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D. 在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哪几个级别
依据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1、热带低压,最大风速6~7级,风速数值为10.8~17.1米/秒。热带低压是台风形成最重要的起源也是到最后消失的结尾。
2、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级,风速数值为17.2~24.4米/秒。热带风暴的产生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热带低压),但热带风暴却带来了丰沛的淡水。
3、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级,风速数值为24.5~32.6米/秒。热带风暴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就会形成台风。
4、台风,最大风速12~13级,风速数值为32.7~41.4米/秒。
5、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风速数值为41.5~50.9米/秒。当强台风继续加强,会成为超强台风,如果强台风的强度减弱,会成为台风,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6、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风速数值为≥51.0米/秒。这种风力陆地少见,极具破坏力。在海上,海浪为逾14米或以上的极巨浪,漫天白沫,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故超强台风的风力明显更甚,其具有严重灾害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海面水温在26.5℃以上;一定的正涡度初始扰动;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低压或云团扰动至少离赤道几个纬度。由于如今人们对台风形成的认识并不充分。
因此,以上所列只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台风的初始阶段为热带低压,从最初的低压环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八级,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几个小时。
在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风速达到最大值。而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
E. 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台风
截止2018年末,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台风的是台风威马逊。
超强台风威马逊(英语:Typhoon Rammasun,国际编号:14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命名的风暴。“威马逊”(泰语: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国提供,是指当地神话的雷神。
超强台风威马逊(140kt)登陆中国海南省文昌市后,打破了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130kt)的记录,成为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登陆时17级以上,录得最低气压899hpa。
威马逊两度出现临岸急剧增强的情况,分别在穿越菲律宾中部及中国海南岛前出现,造成海南、广东、广西的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并导致南宁发生海变,城市内部被淹,损毁严重。
(5)中国台风最大多少米扩展阅读:
2014年19日,“威马逊”重创广东西部地区,广东湛江徐闻县海安镇的大片香蕉林被刮倒。
2014年18日下午至19日早晨,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
在海南,台风“威马逊”致全省19个市县不同程度受灾,大批民房被吹倒,农作物、基础设施损失严重,一些道路、桥梁被摧毁。受灾最严重的市县为文昌、海口、琼海、澄迈、定安。
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三次以上的台风有12个,1990年8月台风“yancy”四次登陆我国;其中,三次登陆我国三个省份的有7个,和“威马逊”一样登陆海南、广西、广东的一共有2个,分别是1971年7109号台风和1984年8410号台风。
“威马逊”首次登陆时风速达60米/秒,此前登陆中国大陆地区风速超过50米/秒或以上的台风还有“桑美”、“莎莉”、“马格”、“温黛”、“卡努”、“妮娜”、“珀西”等,均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F. 台风海浪最高多少米
台风海浪最高30米。
台风海浪是灾害性海浪,海浪是指由风产生的海面波动,其周期为0.5-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至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至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
灾害性海浪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通常把这种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有些学者还把这种能导致发生灾害的海浪称为风暴浪或飓风浪。
G. 中国最大的一次台风是在哪什么时候
截止2020年中国最大的一次台风是台风威马逊,生成时间2014年7月10日,登陆在中国海南省文昌市。
超强台风威马逊(140kt)登陆中国海南省文昌市后,打破了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130kt)的记录,成为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登陆时17级以上,录得最低气压899hpa。
威马逊两度出现临岸急剧增强的情况,分别在穿越菲律宾中部及中国海南岛前出现,造成海南、广东、广西的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并导致南宁发生海变,城市内部被淹,损毁严重。
由于威马逊给中国华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把“威马逊”这个名字退役,替代名为博罗依(Bualoi),其意为泰式甜品。
(7)中国台风最大多少米扩展阅读
2014年18日中午,广州上空乌云盖天,远在418公里外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气势可见一斑。据悉,“威马逊”或将成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最强台风。
受“威马逊”环流影响,南海中北部海面已出现了10级到12级阵风13级的大风;广东省沿海海面已出现了7级到9级阵风10级的大风。当天中午,广州市区掀起大风,驱散连日来的高温热气,路上行人稀少,显得有些寂寥。
气象部门预计,“威马逊”强度和影响程度和9615号台风(登陆湛江,造成广东216人死亡,经济损失175亿元)相当,气象部门要求沿海作业渔船、渔排作业人员、港口避风船只人员迅速上岸避风,山塘、水库要及时放水并保持在警戒水位以下。
18日上午,中国气象局网站发布消息,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Ⅱ级为I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已派工作组前往一线组织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气象灾害I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及时将响应情况报告中国气象局。
H. 我国最大的台风为几级
台风达维在海南登陆 最强风力达到16级
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将于凌晨3点-5点间在万宁、琼海、文昌一带登陆。最强风力达到16级,风速超过55米/每秒。
这是1974年以来的最强台风,
是自1960年来,登陆海南的台风中风速最快的台风之一。其对海南影响将十分巨大。
截至发稿时,台风中心正在离万宁不足50公里的海面上。海南岛东部都感受到了其强劲风力。
据气象台预报,受台风影响,琼州海峡,本岛东部海面,有10—11级、阵风12级的大风,北部湾海面,本岛南部、西部海面,有9—10级、阵风11级的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12级。
未来24小时,全省陆地将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同时,我省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陆地将出现10—11级、阵风12级的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陆地旋转风12级。
达维相当于16级台风
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分析,自1960年以来,登陆我省的热带气旋有101个,其中,中心风速达到45米每秒以上的台风只有7个。而中心风速达到50米每秒以上的台风只有3个,即6024、7314、7423号台风,加上目前的台风“达维”也只有4个。
1960年的6024号台风,在琼海-文昌登陆,中心最大风力50米/秒;1973年的7314号台风在琼海登陆,中心最大风力60米/秒;1974年的7423号台风,在琼海登陆,中心风力达到50米/秒。
据介绍,我国目前的台风分级只分到12级。按照我国台湾地区及有些国家的分法,40米/秒相当于13级台风,45米/秒相当于14级台风,50米/秒相当于15级台风。即将在我省登陆的“达维”,下午5点中心最大风力达到55米/秒,相当于16级台风。
知识: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热带海洋面上经常有许多弱小的热带涡旋,我们称它们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总是由这种弱的热带涡旋发展成长起来的。通过气象卫星已经查明,在洋面上出现的大量热带涡旋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十能够发展成台风。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既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上面所讲的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台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尚未彻底搞清。
I.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台风几级在哪里登陆
1937年9月14日凌晨4时左右,7314号台风在海南琼海登陆,中心风力70米/秒 (18级).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台风。
J.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台风几级在哪里登陆
截止到2021年6月份,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是台风tip,对中国福建泉州造成风灾。
风王TIP(即是泰培),165kts(海里每小时)的风速,870hpa(百帕)的气压(史上最低)。“台风泰培”为转向台风,台风泰培10月19日08时在日本登陆,风力超过12级。影响期间,福建省沿海风力达到6~7级,阵风8~9级。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11~18日,平潭以北沿海几乎天天都刮偏北大风,持续时间之长是解放以来所没有过的。
台风tip的发展:
台风减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减弱为中度台风,这时台风一度威胁台湾。不过,在10月16日,台风偏北移动,台湾才免于被威胁。台风开始影响日本了。琉球则为首当其冲,当时台风的中心风速为110节。
随后,台风转向东北移动,在10月18日于日本纪伊半岛登陆,并减弱为轻度台风。10月19日,台风在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变性为温带气旋。由于年代太久远了,并不清楚此台风在日本地区所造成的影响。泰培台风传奇的一生便结束了。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tip (1979年第19号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