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岐国有多少兵力人口

岐国有多少兵力人口

发布时间: 2022-10-22 21:58:50

① 五代十国分别指哪些国家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五代十国是一段特殊的大混乱时期,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这一时期分开来说就是五代和十国。五代是唐灭到北宋建立之间中原出现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时五十三年,五代八姓十三帝。

十国则是中原之外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南唐、南吴、南平、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北汉。979年,北宋灭掉北汉,五代十国正式结束,北宋基本实现了大一统。

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做了儿皇帝

李从珂和石敬瑭在给李嗣源做部下的时候就明争暗斗,又实力不相上下,等到李从珂做了皇帝,两人互相猜忌,欲除掉对方。

石敬瑭被逼无奈借兵契丹,向契丹称臣称子,并割燕云十六州。这一决定影响了中国四百年。936年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后晋,自立为帝,是为后晋高祖。

中原朝代的频繁更迭,给了南方割据政权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南吴的实际掌权者已经不是皇帝杨溥,而是徐知诰,937年,杨溥让位于徐知诰,南吴灭亡,南唐建立,徐知诰改回原名李升。是为南唐烈祖。

② 请问日本古代九州岛的九个国,哪个国的面积最小

在西海道的令制国中,最小的是壱岐国,仅包括壱岐 一个岛,面积只有133.8平方千米


筑前国,约2500平方千米

筑后国,约1800平方千米

豊前国,约2100平方千米

豊后国,约4300平方千米

肥前国,约4500平方千米

肥后国,约7400平方千米

日向国,约7700 平方千米

大隅国,约4500平方千米

萨摩国,约4500平方千米

壱岐国,约133平方千米

対马国,约700平方千米

③ 春秋战国时期有几个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眼看着周王室混的一日不如一日,索性也就不去朝拜周天子了,再后来连周天子说的话也不听了,最后直接裂土称君,各自为政了,众多诸侯国每天都为了抢人口、抢土地你打我,我打你,不停的打来打去,所以说春秋时期除了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之外也是一个大混乱时期。

诸侯国分布图

据统计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四十多个,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鄾国、任国、邢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鄫国、吕国、虞国、州国、州国、州来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称随国)、淳于国、钟离国、钟吾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义渠国、大荔国、孤竹国、山戎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等。

诸侯国版图

那时候的中华大地上虽然国家众多,但是规模都很小,有的国家甚至小的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如果按照现在的规模标准去衡量春秋时期的国家,估计那时候的好多国充其量也就是现在的一个村或者一座城,那时候人确实牛啊,拼命夺块儿地就是一个国。

虽然春秋时期的国家很多,但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家也就十几个,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鲁国、楚国、秦国、燕国、郑国、陈国、宋国、吴国、越国、曹国。

1、齐国:姜子牙的封地,姜姓,侯爵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大部,靠近大海,所以海资源比较丰富,是后世公认的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诞生霸主的国家,实力可想而知。

2、晋国:这是周家人自己的封国,姬姓,侯爵国,国土疆域涵盖现在的山西全部和陕西大部,也是后世公认的春秋四大强国之一,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中原霸主。

二流诸侯国

3、鲁国:这也是周家人的封国,姬姓,侯爵国,鲁国是周朝最亲近的邦国,也是周礼最完整的保存者和实施者,这也使得鲁国成为了一个圣人辈出的地方,名流千古的孔子、孟子、曾子、鲁班都是鲁国人,鲁国刚开始国土面积比较狭小,之后慢慢蚕食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曹、邾、莒等国的土地,最终成为大国,在最强盛的时候甚至可以和齐国平起平坐,它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战国初期。

4、楚国,楚国在周文王、周武王时期就开始崛起, 周成王时期楚国建立,芈姓,熊氏,子爵,爵位没有上面的几个国家高,楚国建立之初比较贫弱,地位也比较低,在好几代领导人的苦心经营之下楚国最终向南方拓地千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大国,楚庄王熊旅称霸中原成为五霸之一,此外楚国也是春秋时期兼并小国最多的国家。

诸侯国君主

5、秦国:秦人的先祖最开始是为商朝镇守西戎,后来升为诸侯,到了周代他们又为周王室养马,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啊,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护送有功被封为了诸侯,秦穆公时期秦国兼并了十二个西部的戎族国家,秦国得以壮大,因此也成为了春秋四大国之一。

6、燕国:燕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姬奭的封地,刚开始国土面积也不大,后来燕国占领了蓟国,又往东北方向扩展了一点,国土面积大增。

7、郑国:郑国位于现在的河南中部,姬姓,伯爵国家,该国经济发达、法制先进,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郑庄公执政之时是郑国最扬眉吐气的时期。

8、陈国:关系比较远点儿的姬姓国,国土位于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这个国家的人特别顽强,两次亡国但又两次复国,最后还是被楚国所灭,许多年以后陈国的后人来到齐国,把齐国的君主架空自己做了老大。

诸侯国军队

9、宋国:宋国的国君为子姓、宋氏,是周朝初期周天子亲封的公爵国,国土位于现在的河南等地,宋国的地位是春秋各诸侯国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它享有三恪之一的帝王之礼,可见宋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之高,宋国商业密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是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发源之地,墨子、庄子、惠子三位圣人都是宋国人,宋国国君宋襄公是春秋五霸里最具争议性的一位霸主。

10、吴国:姬姓,吴国位于现在的江浙地区,是春秋中后期时间段里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阖闾和夫差时期最为鼎盛,夫差后期被越国所灭。

11、越国:华夏族,大禹后裔的封国,位于吴国的南部,是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强国,振兴于勾践时期,灭国于越王无疆,越国被楚国灭掉以后,部分越人归入了楚国,还有一部分越人南迁到了沿海、两广地区,统称百越。

12、曹国:曹国的辉煌历史基本都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它已跌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晋国称霸以后它沦为了晋国的附庸,公元前487年被宋国所灭,曹参、曹操都是曹国君主的后裔。

战国早期示意图

在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原先的诸侯国已经大量减少,只剩下秦国、燕国、楚国、晋国、齐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后来晋国分化为韩赵魏三国,齐国也从姜姓变成了田氏齐国。至此,战国七雄的局面正式形成。战国前期,周天子虽然还在,但周天子的影响力进一步缩小。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干脆消灭了周王室,周赧王去世后,周王室不被允许在立新的天子,周朝正式灭亡。

战国晚期示意图

而在战国时期的七雄,多数都进行了变法。在经过了战争的分分合合之后,实际上这七个诸侯国在性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他们都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各国内部,除了国君的近亲之外,都是编户齐民。所以,到了战国后期,当时的战国七雄,已经成为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④ 五代十六国时各国人口、官员、兵力人数、领土

基本信息1.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朝代都城统治年代开国皇帝灭亡1后梁汴州(今河南开封)907年——923年太祖朱温灭于后唐2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923年——936年庄宗李存勖灭于后晋3后晋汴州936年——946年高祖石敬瑭灭于契丹4后汉汴州947年——950年高祖刘知远灭于后周5后周汴州950年——960年太祖郭威灭于北宋2.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朝代/政权都城/首府统治年代开国君主灭亡1吴国广陵(今江苏扬州)892年——937年太祖杨行密灭于南唐2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937年——975年烈祖李昪灭于北宋3前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891年——925年高祖王建灭于后唐4后蜀成都925年——965年高祖孟知祥灭于北宋5闽国长乐府(今福建福州)893年——945年太祖王审知灭于南唐6楚国(南楚)长沙府(今湖南长沙)896年——951年武穆王马殷灭于南唐7南汉兴王府(今广东广州)905年——971年高祖刘䶮灭于北宋8南平(荆南)江陵府(湖北荆州)907年——963年武信王高季兴灭于北宋9吴越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893年——978年太祖钱镠灭于北宋10北汉太原府(今山西太原)951年——979年世祖刘崇灭于北宋3.五代十国时期其余割据政权情况一览表

序号政权名称都城/首府称号/地位姓名统治时间灭亡/结束1赵国镇州(今河北正定)赵王王镕883年-921年灭于后唐2北平国定州(今河北定州东)北平王王处直907年—921年灭于后唐王都921年—929年3晋国太原府(今山西太原)晋王李克用891年—908年建立后唐李存勗908年—923年4岐国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岐王李茂贞907年—923年灭于后唐5定难夏州(今陕西靖边北)定难节度使
夏国公李思谏895年—908年建立西夏李彝昌908年-909年定难节度使
朔方王李仁福909年-933年定难节度使
夏国公李彝超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967年-978年 6卢龙、燕国幽州(今北京)卢龙节度使
燕王
皇帝刘守光907年—913年灭于晋国7殷国建州(今福建建瓯)皇帝王延政943年—945年灭于南唐8武平(湖南)潭州(今湖南长沙)武平节度使刘言950年—953年灭于北宋王逵953年—956年周行逢956年—962年周保权962年—963年 9清源(泉漳)泉州(今福建泉州)泉漳都指挥使
清源节度使留从效945年—962年灭于北宋清源节度使
泉漳留守留绍镃962年—962年清源节度使张汉思 962年—963年 陈洪进963年—978年10朔方(灵州)灵武(今宁夏灵武)朔方节度使
颍川郡王韩逊900年—914年灭于西夏朔方节度留后
灵武节度使韩洙914年—928年朔方节度留后韩澄928年—929年朔方节度使康福929年—932年朔方节度留后张希崇932年—939年陈留王
朔方节度使冯晖939年—952年灵州大都督府长史
朔方留后冯继业952年—954年西平王、灵州知州裴济?年—1002年11静海(安南)
交趾(今越南河内)“静海”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静海节度使”走向独立12归义(
西汉金山国)敦煌(今甘肃敦煌)“归义”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归义军节度使”灭于西夏13河西凉州(今甘肃武威)“河西”政权定位有争议,此略,详情参见“河西节度使”灭于西夏

⑤ 五代十国五代十一国

五代十国是华夏民族历史上一大耻辱,也是五德的提出时间,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国家意识,和这一学说有很大的关系,反正换一个领导人只是换一个官府交税,知识由金德变成了水德或是别的。

⑥ 聊聊历史(1)(五代十国或者五代十一国)资料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6] ,包括 五代 (907年-960年)与 十国 (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 中国历史 上的一段时期,自 唐朝 灭亡开始,至 宋朝 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五代十国图

根据 历史学家 张国刚 的《 唐代藩镇研究 》, 唐朝 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7] ,而且割据 藩镇 也曾解除割据。 [8]

唐末 黄巢起义 后, 藩镇割据 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 藩镇 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 封国 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 王国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 华北地区 、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 五代 ,其中有些是 沙陀 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 国家 ,只是藩镇型的 朝廷 。 [9]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 后梁 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 藩 ,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 新五代史 》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该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 契丹 南侵的机会, 辽朝 得以建立。 [10]  [11]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 定难军 (后来的 西夏 )逐渐独立,而 静海军 (交趾,后来的 越南 )自此脱离中央统治。

五代依次为 梁 、 唐 、 晋 、 汉 、 周 五个政权,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与 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 朱温 建立 后梁 ,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 太原 的晋王 李克用 之子 李存勖 灭后梁, 后唐 建国。 后唐 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 李克用 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 历经 后唐明宗 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 石敬瑭 引 契丹 军攻灭, 后晋 建立。 [9]  [12]  不久契晋关系恶化, 契丹 军南下灭后晋,建立 辽朝 。同时 刘知远 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郭威 篡后汉建后周, 后周世宗 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两州,但 柴荣 在北伐 燕云十六州 时重病被迫班师,后不幸病亡。柴宗训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 赵匡胤 所篡,建立 北宋 ,五代结束。 [2] [13]

十国方面,江南地区初期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国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武平与南汉等占据。十国为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楚、南唐、清源、北汉、武平,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十国中方面,江南地区有南吴、 南唐 、 吴越国 、 闽国 等。湖广则被 荆南 、 楚 、武平、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两川地区有 前蜀 、 后蜀 ,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 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 刘知远 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 宋朝 (史称 北宋 )后,与其弟 宋太宗 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 十国 结束。 [2] [10]

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后, 唐朝 由盛转衰,在各地的 藩镇 乘机做大做强。而 黄巢 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 [14] 的局面。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十国中的吴国与楚国得以建立。 [15]  秦宗权之乱直到唐昭宗时才在朱全忠的努力下平定。 [16]

朱全忠 、 李克用 与 李茂贞 这三派藩镇影响了 唐朝 后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更成为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的君主。 朱全忠 ( 朱温 )与 李克用 因故不合, [17] 双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镇,都斗争不断。 朱全忠 (朱温)利用朝中的势力打压 李克用 ,并且趁李克用与 李茂贞 等人抗衡之际威服河北各藩镇,并吞河中军、淄青军等节度使领地。地盘的扩充使得朱全忠的势力远大于李克用。 [16]  而关中的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 虽然威胁唐廷,但因 李克用 与朱全忠(朱温)的干涉而失败。

888年 唐昭宗 继位后,宰相 崔胤 与宦官 韩全诲 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召唤朱全忠(朱温)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 李茂贞 ,朱全忠(朱温)于是率军围困 凤翔 。隔年, 凤翔 军粮草耗尽, 李茂贞 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朱温)和解。朱全忠(朱温)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制 长安 。 崔胤 后悔不已,有意摆脱 朱全忠 ( 朱温 )的威胁,暗中招募六军十二卫,被 朱全忠 (朱温)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904年朱全忠杀 崔胤 ,逼迫 唐昭宗 迁都 洛阳 ,同年8月弑 唐昭宗 ,另立昭宗子 李柷 为帝,即 唐哀帝 。朱全忠(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 淮南 失利,于907年逼迫 唐哀帝 禅让,不久又杀之, 唐朝 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他改名 朱晃 (朱温),国号 梁 ,史称 后梁 ,他即 后梁太祖 ,最后定都东都东京(今开封)。 [16]

梁晋对峙

五代各政权虽然

五代十国割据势力分布图(后汉时期)

掌控 中原 与 关中 地区(除后梁未控制关中),但是没有像唐朝一样成为所有藩镇认可的共主,主要势力范围也不出 华北地区 ,只能说是一个藩镇型的朝廷。 [18]

各地藩镇在 唐朝 灭亡后,初期有些政权依旧使用唐朝年号割据一方,有的奉五代为正朔,其他则是保境固守或称帝争天下。不管他们的外交策略是什么,这些藩镇都已经独立自主,其中十个同时或相继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权被《 新五代史 》及后世史家称为 十国 。 [19]

中原地区归附后梁的半独立政权有 义武节度使 、 北平王 王处直 、 成德节度使 、 赵王 王镕 、 卢龙节度使 刘仁恭 (911年其子 刘守光 称帝独立)等,独立的是凤翔节度使、 岐王 李茂贞 建立的 岐国 ,河东节度使、晋王 李克用 建立的 晋国 。蜀地方面, 西川 节度使、蜀王 王建 建立 前蜀 ; 湖广 一带,占据 江陵 周围的荆南军 高季兴 在后唐时独立, 湖南 武安军 马殷 建 楚国 , 两广 ( 岭南 )清海军 刘隐 建南汉, 江南 地区,占据 两淮 吴地的淮南军 杨行密 建 吴国 ,浙江 钱镠 建 吴越国 ,福建 王审知 建 闽国 。 [18]  另外,交趾 静海军 曲承裕 自立,在 越南 历史上被称为 曲家 ,是越南地区脱离中国的开端。 [20]  党项族 组成的 定难军 也在陕北 夏州 一带割据自立。位于 河西 瓜州 的 归义军 一度建立金山国。此时晋、岐与吴依旧奉唐室年号,而前蜀称帝,均不承认后梁,其余政权都臣服后梁。因此也难怪欧阳修说:“呜呼!五代之乱极矣。”

后梁太祖 朱全忠 ( 朱温 )针对 唐朝 后期的弊端做出不少强烈改革。他极度厌恶宦官,曾拒绝在南方避难的宦官返回京城; [21] 讨厌唐廷高级官员,启用失意士人如 李振 、 敬翔 等人,并且听从李振建议,屠杀宰相 裴枢 、 崔远 等三十名高官,史称 白马之祸 。 [22] 这些失意士人重实际而轻名义,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 [23]  经济方面重视农业发展,致力减轻赋税;对军队十分严厉,如大将战死,所部士卒一律斩首,称“跋队斩”。然而 后梁 太祖晚年荒淫无度,甚至不顾伦理,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外交方面,后梁立国之初,几乎所有国家与藩镇都表示臣服,只有晋、岐、前蜀与吴敌视后梁,依旧奉唐室年号。其中晋国的 李克用 更是 后梁 太祖的死敌,自开国起 后梁 太祖就北伐晋国,在潞州(山西长治)与 李克用 僵持不下,史称 潞州之战 。 [24-25]  李克用 因忧劳去世后,其子 李存勖 在 李克宁 、 张承业 的辅佐下而获得胜利。910年后梁太祖怀疑成德军与晋密结而率军进伐,迫使成德军 王镕 与义武军 王处直 倒向 李存勖 。 李存勖 率军于 柏乡 (河北柏乡)击溃后梁军,成功救援成德军,而梁军元气大伤,史称 柏乡之战 。北方之雄 刘守光 为人残暴,且是晋的强敌。他于909年被后梁封为燕王,建立 燕国 ,911年称帝,史称 桀燕 。隔年, 李存勖 派 周德威 讨伐 刘守光 ,朱温亲自率军救援,但被晋军击溃。 刘守光 最后于隔年被李存勖攻灭。 [18]

朱温败退洛阳后病危,次子 朱友圭 不满朱温有意立养子 朱友文 为太子, [26] 趁机刺杀朱温而继位。然而朱友圭荒淫无度,不得人心,913年其弟 朱友贞 联合天雄军(即魏博军) 杨师厚 进伐夺位,史称 后梁 末帝。杨师厚去世后,天雄军等河北诸镇都陆续归附晋国,再加上916年魏州之战中梁军惨败于晋军,后梁北疆只能勉强维持在黄河以南。公元918年 李存勖 率军南征,与梁军相持于 濮州 一带。梁军惨败,但晋将 周德威 战死,梁晋战争沉寂了一段时期。921年 张文礼 杀成德节度使、赵王 王镕 ,控制成德军,联合 契丹国 与 后梁 ,对抗晋国。然而 李存勖 率军于 镇州 击溃梁赵联军,又夺得 河北三镇 后。 [27]

923年, 李存勖 在 魏州 称帝(即后唐庄宗),以光复 唐朝 为号召建国号唐,史称 后唐 ,不久又二度南征。梁将 王彦章 采取牵制 郓州 (山东 东平 )的方式,成功围堵唐军于 杨刘 (今山东 东阿 )附近。双方对峙良久,唐军军粮不足,有即将撤退的迹象。然而梁廷 赵岩 、 张汉杰 等人进谗言,使王彦章被撤换,后唐庄宗又率军经郓州迂回攻入空虚无兵的 汴州 。城破之日,后梁末帝无奈命 皇甫麟 杀死他,后梁覆灭。 [18]

后唐盛衰

后唐 庄宗灭后梁后,定都 洛阳 。此时 河北三镇 已定, 后唐 国力强盛。 岐国 李茂贞 对 后唐 称臣,后唐庄宗封他为 秦王 。公元924年 李茂贞 去世,后唐庄宗的长子 李继岌 担任凤翔节度使,正式吞并了岐国。前蜀 王建 在建国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经济与军事都十分强盛。但918年王建去世后,其子 王衍 奢侈无度,残暴昏庸。925年后唐庄宗派 郭崇韬 、魏王李继岌率军攻入 成都 ,王衍投降, 前蜀 灭亡。 [28]

后唐 对外强盛,但是内忧积重。 后唐庄宗 定都洛阳后,招回宦官以任枢要之职,任用 李袭吉 等保守派,一切与唐朝后期政治相同,朝政日益败坏。 [23]  后唐庄宗 自认基业已固,不务政事,肆情纵欲,自取艺名“李天下”,宠信 伶人 敬新磨 、伶官 景进 等人。当时军队庞大,国库吃紧,然而其妻 刘皇后 干预朝政、贪婪爱财,将税收一半归后宫,使得朝廷还要暂扣军粮以补其他支出,形成极大的隐忧,不久征蜀唐军即因故兵变。 [29]

郭崇韬虽然完成灭蜀任务,但李继岌对于不能深入参与军务而感到不满。他密报朝廷,意图陷害郭崇韬。后唐庄宗有意先调查再决定,但刘皇后自行命李继岌处决之。公元926年郭崇韬被杀,唐军军心涣散,兵变四起。刘皇后又不愿将自己的财物用于劳军,使局面更加恶化。 [30] 不久,魏博军在 赵在礼 率领下于魏州(河北大名)叛乱,唐将

⑦ 岐国的介绍

岐国(887~923),中国唐末(五代十国)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也是五代十国中的一国。岐王李茂贞(856~924年),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乾符年间,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

⑧ 五代十国时期的岐国

岐国(公元887年~923年),中国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岐国不在五代十国之中。岐王李茂贞(公元856年~924年), 唐乾符年间,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李克用率军逼长安,唐僖宗出奔,文通护驾有功,擢武定军(洋州军号)节度使,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僖宗回长安途中,茂贞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代为节度使。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他胁迫昭宗杀宰相,任命他为凤翔和山南西道(治兴元)两镇节度使,封秦王,成为关中最强大的藩镇。

(8)岐国有多少兵力人口扩展阅读:

五代十国(广义897年-979年,狭义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本土为止。

本时期分成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7年-979年)。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

五代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中国本土,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国南侵的机会,辽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区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9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5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9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31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94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4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00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8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