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到五十九岁劳动人口多少亿
①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
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总的看,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年富力强。美国公布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我国劳动力资源绝对量较大,但就业压力也不小。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他人口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长10.26%。
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
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十大看点
② 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5%。
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9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5%。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但总体规模仍较大,并且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15-59岁人口为8.94亿人,占63.35%。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在提高。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5年,比2010年提高了1.08年。
劳动年龄人口的意义
人口与经济密切相关,对于中国来说人口问题尤为重要。中国近四十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其中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开放使得人口红利转化为生产力。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长,劳动力供给充足,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国长期保持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
经济减速并不是看到这次普查数据才得出的,近几年大家都知道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
③ 2020年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2019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640万人,占6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
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89万人,但减少幅度比2017年和2018年分别缩小459万人和381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439万人,增加幅度比前两年分别缩小565万人和42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和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1959-1961年期间出生人口相对较少,从而年满60岁退出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年人口的人数大幅减少。
(3)十六到五十九岁劳动人口多少亿扩展阅读:
我国正处于人口发展的关键转折期,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对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与2018年末相比,
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9万人,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439万人,比重上升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45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十二五”时期,中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共建有康复医院453所,护理院168所,护理站65所。2015年接受体检老年人数达1.18亿。
④ 中国现阶段各年龄段人口数和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2020年中国人口有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现阶段各年龄段人口结构
(1)0-15岁(含不满16周岁): 17.8%(24719万人)
(2)16-59岁(含不满60周岁):64.9% (90199万人)
(3)60周岁及以上:17.3(24090万人)
其中65岁或以上:11.4% (15831万人)
(4)十六到五十九岁劳动人口多少亿扩展阅读:
人口老年化问题突出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教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
日本总务省今年9月公布的人口估算数据报告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3514万,占总人数的27.7%,人数和比例均创新高;其中,65岁以上在职人口数量达到770万人,创下历年来的最高纪录,全体在职人员中,65岁以上者占11.9%,约39%的在职老人为临时工,达301万人。
而中国人口结果却和日本惊人的相似,这也是我国一直关注日本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而2016年中国老人数量已达1.5亿,占人口比重10.8%。以现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国老龄人口到了2020年将增加到1.73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规定最小劳动年龄为16周岁,16周岁以下视为童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退休年龄一般指男60周岁,女干部身份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但是中国的男子法定劳动为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0周岁。
(4)十六到五十九岁劳动人口多少亿扩展阅读:
法定劳动年龄评估依据:地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健康水平、劳动年龄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29日发布2015年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减少487万,至9.1096亿,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由2014年末的67%进一步降至66.3%。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年龄人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定劳动年龄
国家统计局周五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05亿,比上年末增加467万。 统计数字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在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员。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华侨。到2019年底,中国大陆的总人口超过14亿。截至2019年底,中国大陆男性人口为7.527亿,女性人口为6.678亿,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
2019年有1465万例婴儿出生,出生率为每百人10.48人。死去年有989万人死亡。 人口虽然还在正增长,但是人口出生率降至1949年以来最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降至1961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时作为目前生育主力22岁到36岁的女性。在2019年,这个育龄高峰年龄段对应的是1983到1997年出生的女性,其出生年份中值为1990年。在未来10年,处于22岁到36岁育龄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将锐减30%多,中国的出生人口未来将以极快的速度下降。
16至59岁之间的工作年龄人口为896.4百万,占总人口的64%【2018年为64.3%】,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388万,占总人口的18.1%【17.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603万,占总人口的12.6%【11.9%】。中国的老龄化也在进行着,与出生人口相比,老年人口更好统计,也更好预测。中国老龄化全国委员会(CNCA)预测,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左右达到4.87亿的峰值,即近中国人口35%。可以想象未来中国养老压力将会异常巨大。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可以说是相当不健康的,如果不做好准备未来会造成整个社会会变成,没有人愿意生孩子,老人没有办法得到赡养。中国的经济将进入衰退。
中国目前各年龄段人口数比例是多少 - : 3-1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 单位:人、% 年 龄 人 口 数 占总人口比重 总 计 100.00 0-4岁7a686964616f31333363363533 5.67 0 1.03 1 1.17 2 1.17 3 1.14 4 1.14 5-9岁 5.32 5 1.11 6 1.11 7 1.01 8 1.03 9 1.07 10-14岁 5.62 10 1.08 11 1.05 12 1....
请问中国现在年龄段的人数 - : 2005年各年龄段人口数(人)起止年份 人口数2001-2005 684605281996-2000 800501131991-1995 1021330571986-1990 1089421891981-1985 782432451976-1980 837954721971-1975 1091251321966-1970 1246405281961-...
● - ● 请问中国现年的各年龄阶段人群人口是多少? ● - ● - : 1——16岁大约2亿 18——28岁12000万人 (仅供参考)
中国各年龄段的人数: 60岁以上的1.32亿;40~60六亿;20~40六亿;0~19岁一亿.
中国各个年龄人口数量 - : 我只知道全中国的80后的人口数比90后人口数多不少.且由于70年代开始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中国2015年左右人口红利结束.
人口普查2021公布各年龄段的数量? - : 请自行查阅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中国人口年龄分布,要详细的 -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统筹解决人口问...
中国现在的人口是多少?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的人口分别占多少? -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50后20561万人,60后23511万人,70后21900万人,80后22800万人,90后17500万,00后14600万人,假设10后1.5亿人,合计13亿五千八百七十二万人,加上1949年的1950万人总计13.7822亿人!1949年之前出生人口只有2183万人!...
中国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及其比例是?急… - : 男比女多,光棍比结婚多,老人比小孩多.
⑤ 1999年世界15-59岁占多少
70.14%。
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⑥ 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概念
劳动人口增长率是指劳动力人口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劳动力人口自然增加数(进入劳动适龄人口人数减进入老龄化人口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劳动力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劳动能力同人的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全部人口中属于劳动适龄范围内的那部分人口,才是劳动力人口。按国际一般通用标准,15岁—64岁属于劳动适龄范围。中国男性为16岁—59岁,女性为16岁一54岁为劳动适龄范围。劳动力人口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劳动适龄的上下限,各国根据自己国情有不同的规定,它既取决于低龄或高龄人口的生物素质状况,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社会道德标准的制约。
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在量上是不等的,原因是:劳动适龄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此外,在校学生、待升学者、家务劳动者,还有极少量的赋闲者,通常不算入劳动力人口;而且在超过劳动年龄上限的人口中,还有一部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通常也算入就业人口,因此实际上也是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9.25亿人,2012年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2016年保持2015年的降幅,按照487万来计算,这5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总共下降了1934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至9.11亿,还会持续下降,而且到2030年以后将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人社部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
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带来劳动成本的迅速上涨,近年来全行业薪酬增长率平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比如,2011年为11.3%,2012年10.5%,2013年9.7%。不少外资企业近年来撤离中国转向东南亚,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有直接的关系。
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还引发了人力资源流动频率与规模的增大。数据显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离职率2011年为35.5%,2012年37.2%,2013年36.2%。甚至有企业反映员工的离职率达到了50%,同时劳动争议也频发,这些都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⑦ 2021年中国18至59岁有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18—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男性人口占比51.24%。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开展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各地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普查重点是掌握分析预测各地现有人口发展变化,主要就是了解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单身、适婚人口、老龄人口等,全国人口普查也属于国情国力调查。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各项数据结果,相关部门根据统计分析深度和进度,各地应分批及时适时准确公开。
⑧ 中国人口多少亿人2021
中国人口14.12亿人202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中国人口比例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⑨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多少亿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大约有1.9亿人,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了1.16倍,快速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近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联合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等机构发布了《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下称“蓝皮书”)。蓝皮书称,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速度快、未富先老以及地区差异大等特征,急救和失能失智照护需求将快速增长。
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看,2000~2010年,60岁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增加了4689万人和3072万人,2010~2020年则增加了8637万人和7181万人,说明201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最新数据,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
我国老龄化的第二个特征是未富先老、低生育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理事妥宏武表示,2021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4.2%,我国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它们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时候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我们国家人GDP在2021年超过1.1万美元。OECD主要国家相关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总和生育率均值降为1.76。我国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总和生育率降至1.3。
我国老龄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地区差异较大。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看,排在前三位的省份是山东、四川、江苏,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1536万、1417万、1373万。山东是唯一一个65岁以上人口超过1500万的省份。从老年人口占比来看,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地区有12个,分别是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东、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四川、重庆、辽宁;最高为辽宁,达17.42%,这些地区属于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尚未达到高度老龄社会的阶段。
应对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
宏武认为,我国老龄化面临两个机遇:一是2021年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这些都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二是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健康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蓝皮书称,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和公共服务支持释放生育潜能,我国还是能争取实现总和生育率接近1.8和确保1.5的目标的。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63婴儿潮”一代人陆续退休迈入“65+”老人的行列后,我国老人照护、急救以及失能失智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需未雨绸缪,提前预备。
蓝皮书称,我国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在2013年达到最高值493.7万张,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358.1万张,2020年上升为483.1万张。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影响,尽管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在不断增加,每百名老人(65岁及以上)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称,“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从11.6万个增加到32.9万个。
伴随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弱化,嵌入社会服务的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蓝皮书课题组在20个一二三线城市开展了养老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排在受访居民养老主要困惑前三位的是担心突发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护理人员不专业/好的靠谱的护理人员难找;医养服务好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可见,急诊急救是居民养老最大的需要与担忧。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急诊急救的需要高于其他需要,心脑血管疾病和跌伤均需要15分钟急救圈,将基本保健(含急诊急救)作为民生保障的基础设施应嵌入社区,是完善我国养老体系的一个艰巨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答记者问时称,“十四五”时期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期待需求,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将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指导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合作、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双重需求。
⑩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多少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
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人口平均年龄变化的原因:
影响人口平均年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的数值取决于该人群最高年龄的水平和各年龄组人数的比重,可用于同一时期不同人口的对比,或同一人口在不同时期的对比。如果平均年龄逐渐提高,表明人口在逐渐老化;如果平均年龄逐渐降低,表明人口在逐渐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