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河有多少人口
① 辉发河的干流概况
辉发河辉发河满语意为蓝青色的水。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脉南部。在山城镇以上河段当地称杨树河,山城镇至辉南县三统河河口之间的河段,当地称大柳河。辉发河流域面积14896平方公里,吉林省境内为14376平方公里,占96.5%;河长267.7公里,吉林省境内为234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5‰。
辉发河自河源北流33.7公里,进入吉林省梅河口市境内,并转向东北。梅河口市山城镇以上为丘陵区,河槽窄浅,河床为细沙。山城镇以下进入海龙盆地,两岸平坦,有宽广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河槽宽50~180米,河床为细沙,两岸有防洪堤。左岸有莲河、大沙河、挡石河,右岸有一统河、三统河、蛤蟆河等较大支流汇入。至辉南县石道河(流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河长62.6公里)河口以下河谷狭窄,两岸为丘陵及垄岗状阶地,灌木丛生。只在桦甸县城附近两岸宽阔,为山间盆地。河道较规整、稳定,河底由沙、卵石组成。过桦甸县城以后,左岸有较大支流金沙河汇入,于金沙乡福安屯东注入第二松花江。辉发河流域为树枝状河网,左、右岸流域面积分别为7401及7495平方公里,较为对称。
辉发河是吉林省吉林市以上松花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海拔520米,流经梅河口市、辉南县、于桦甸市金沙乡许家店流入松花江。属省管河流。流域地貌在海龙水库以上以低山为主,海龙水库以下河谷逐渐开阔,呈喇叭口形向下游变宽,两岸大部分为耕地。流域内水系发达,一级支流左岸有白银河、梅河、莲河、大沙河、右岸有一统河等,境内河流长度116 千米,流域面积1.49 万平方千米,河道比降0.5译,多年平均径流量5105 万立方米。流域内耕地面积3294 公顷;常驻人口78.37 万人;乡镇数量为梅河口市、桦甸市、柳河县、辉南县及下属35 个乡镇。境内河流流经的乡镇有山城镇、梅河口城区、海龙镇等13 个乡镇。流域内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
辉发河又名辉发江。据《奉天通志》记载; “辉发江之上游分三大河流,日柳河,清语辽吉善河,日伊通河,亦作一统河,清语为图们河,日三通河,清语日三屯河劳。据《满洲源流考》记载; “辉发河在吉林城南320里, 源出纳噜窝集, 即辽吉善河、图们河、三屯河合流,东北入混同江。图们河与发源长白之图们江非一水也弦。按纳噜窝集即纳绿窝集,今柳河南境及兴京境内之龙岗山脉,皆是混同江,即昔松花江之别称(与今松黑河流之混同江不同)。《明统志》记载;灰拔江至海西合混同江。《垒辽志》“开原卫境东北则到建州650里I 又开原山川灰拔江城东350里,东流入松花江黟。按灰拔即辉发之谐音。 明季为辉发国,故得名为辉发河。辉发河是辉南县境内第一条大河流,还是松花江上游主要支流。位于辉发城乡与永康乡、 磐石县交界处。 地理座标为东经126。137,北纬42。447,其主流源于双凤乡杨家街入蛟河口乡兴隆村河口处,境内全长17公里属松花江水系。。据《辉南厅志》记载,辉发河源有二,一为西来之柳河县,二为南来之三通河至海兴社高船口(今高集岗清合屯)汇柳河始名为江,东流海振社(今永康乡)绕辉发城北复东折受黄泥河、蛤蟆河,蛟河等水经海保社(今蛟河口乡境)兴隆南折五里复东流受吉林盘石县境内挡石河,细林河诸水经黑石镇,桦甸县入松花江一。。辉发河是常流河,水量较大,河槽宽度为80米,县内流域面积为177.2平方公里。洪水期水面宽达924米,主槽滩地明显,河床质为沙、卵石,平时水面宽度为126米,水深2.1米,流速0.84米/秒。解放前,每年均有夏汛泛滥,造成不同程度水灾,到当年九月份以后江水稳定,日趋退落。 据水文记载。 每年平均流量为25公方/秒。 本县区段一般在12月中旬封冻, 河心冰最厚近l米。解冻为翌年8月下旬至4月初。 (结冰期120天左右)建国后,为了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变水害为水利,在辉发河建有抽水站,电灌站共8处,灌溉水田面积为12,000亩。永康、辉发城两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多次在河岸筑堤, 长达63.5公里,总土石方960,000立方米, 基本控制了辉发河水的泛滥。保护土地30,000亩,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利用河水养鱼,使辉发河造福千人民。
② 七台河马场在哪儿
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
③ 1983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区五道库1983年有多少人口
最多也就一万人吧!
原五道库派出所管辖五道库经营所、碧仓库经营权、桦皮羌子林场、临溪村、松岭经营所、金沙河林场、青山口林场、顺利河林场。
④ 哈尔滨到伊春金沙河漂流多少公里
哈尔滨市到伊春金沙河漂流全程约347公里,开车约用时4小时。途经鹤哈高速公路。
⑤ 回隆南营村现在有多少人口
朋友你好,你可以直接去回隆这边的户籍科这边就可以查询到南宁村现在的常住人口,大概是3100多个人。
⑥ 香格里拉导游词
作为一名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香格里拉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士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无数人的向往,据考证,香格里拉实质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中甸为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县城)。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着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人苦苦寻觅已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样和、宁静的世外桃园——“香格里拉”。它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一派自然的“雪山为屏,金沙为带”的特殊壮景,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摧糜的明珠。
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相连,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毗邻,南和西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接。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府驻地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全州有29个乡(镇)183个行政村(办事处)。1998年末全州总人口33.13万人,人口密度14人/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勤劳、淳朴、好客的藏、傈傈、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5个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个,藏族占总人数的33.81%。
迪庆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西南腹地。自然地理特征为“三山两江一坝”。“三山”,即怒山山脉、云岭山脉、贡嘎山脉,纵横南北,平行并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耸立于三山群峰之上。“两江”,即澜沧江、金沙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境。“一坝”,即大小中甸坝子,面积共有40多万亩。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高低悬殊大,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6米。境内呈垂直农业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
迪庆是云南进入西藏的惟一通道,处在云南进西藏去四川的黄金旅游线中心,历史上就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这块神秘的净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24个矿种,其中钨、铜、铅、锌、锰、钼、银、金等矿产储量大。生物资源方面约有5000种种子植物,有30多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珍稀植物和260多种一、二类野生动物。花卉品种繁多,茶花、高山报春、绿绒蒿、兰花、珙桐、秃杉、龙胆等分布极广,有药用植物960种,如贝母、雪茶、当归、天麻、虫草等,还盛产松茸菌和羊肚菌,境内珍禽异兽有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黑颈鹤等。1982年起,经批准在境内建立国家级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哈巴雪山保护区、碧塔海保护区、纳帕海保护区3个。境内森林覆盖率为36.4%,林业用地161.5万公顷。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全州水能理论蕴藏量1370万千瓦。
迪庆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带,旅游资源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片的“香格里拉”胜境。尤其是“香格里拉”品牌打响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显得魅力十足,风光无限。
气势磅礴的`雪山冰川。
迪庆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并拥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现代冰川,具有巨大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探险价值。
金沙江、澜沧江贯穿迪庆全境,其中澜沧江大峡谷、虎跳峡和碧壤翁水大峡谷以深、险、奇、峻闻名于世。风光迷人的白水台、雪山草甸和湖泊。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硕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硕都湖等秀丽草甸占全州土地面积的l/5。
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
迪庆拥有上百种珍稀树种,数百种中药材,野生花卉l060科312属1578种和数不胜数的珍禽异兽,被誉为我国第二珍兽的滇金丝猴就占世界总量的58%。
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
迪庆25个民族世代杂居,各信其教,相融共处,举世罕见。藏传佛教、基督教、东巴教、本教、天主教、等各具特色。松赞林寺、东竹林寺等寺庙建筑宏伟,气象万千。
美不胜收的歌舞节庆。
迪庆是歌舞之乡,被国际音乐界视为“圣地”。藏族的中甸锅庄舞、维西塔城热巴舞、德钦弦子舞,傈傈族的对脚舞等,独具特色;藏族的丹巴舞、格冬节宗教色彩浓郁,耐人寻味;藏历新年、五月赛马节、傈傈族的阔时节和纳西族的“二月初八朝白水”等民族节庆热闹非凡,令人流连忘返。风格各异的民族风俗。多种民族风情、民俗独具特色。民族服饰、饮食风格多样,礼仪内涵丰富,丧葬形式极具神奇色彩。
叹为观止的民族工艺。
藏式木碗;藏毯、铜器、银饰等手工艺品,精巧擦亮。藏医、藏药、东巴象形文字和原始宗教图腾等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