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三中有多少人口
❶ 2022清溪镇外来人口有多少
35万人。
清溪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地处深莞惠地理几何中心,地如其名,山清水秀,是一座生态与科技、现代与传统、发展与保护、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美丽小镇,获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中国最美小镇”“全球绿色城镇”。
清溪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山水天地森林公园”和“清溪森林公园”成为新的旅游度假亮点。工业、农业、旅游也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被喻为风水窝、聚宝盆。
❷ 东莞市清溪镇的各管理区人口数量分别是多少
清溪本地人口3万多,外来人口不到20万(15-20万之间)
至于各个管理区和村的具体人口,这个是无法统计的哦,除非到每个村委的人口统计站去问。
❸ 清溪三中有多少常住人口
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镇府驻地距市城区及深圳均约为48公里。
2009年,清溪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4万人,常住人口约27万人。
❹ 东莞清溪镇环境怎么样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清溪简介
清溪镇位于东莞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镇区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4万人,常住人口约2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清溪镇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逐步从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城镇。目前,全镇已投产的外资企业800多家。以NEC、三洋、光宝、群光等国际知名电脑制造企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使清溪镇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脑产品制造基地之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清溪镇将以建设环境优美的现代制造业重镇为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社会氛围,打造殷实文明、和谐进取的新清溪。
❺ 东莞市清溪医院三中怎么样 请熟悉内情的朋友回复下,不熟悉的乱说打广告的或复制的请自觉走开!
我身边的同事身体不适时一般连清溪镇医院都不想去,何况三中,一个村级医院,打居委会的旗帜,唯利是图的民营企业。吃一堑长一智吧。建议去樟木头的石新医院再复查一次,到清溪镇总汽车站坐16路车石新医院门口下,10分钟一趟,车票3元(投票式)。
对你的遭遇深表同情......
❻ 问下东莞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
东莞市(官方外文名称为Dongguan,传统粤语外文名称为Tungkun)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该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着名的侨乡。 中文名称: 东莞市 外文名称: Dongguan 别名: 莞城、浪都、香都《莞香》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东珠江三角洲 下辖地区: 石龙、樟木头、虎门、长安、厚街 政府驻地: 东莞市南城街办鸿福路99号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0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 面积: 2465平方公里 人口: 822万(2011年) 方言: 粤语、客家语 等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可园、粤晖园、虎门炮台、孙中山先祖故居、袁崇焕纪念园 机场: 周边机场-广州机场、深圳机场 火车站: 东莞火车站,东站,石龙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S 市花、市树: 白玉兰、荔枝 城市代码: 441900 历史名人: 邓世昌、袁崇焕、孙中山、蒋光鼐 商界领袖: 陈瑞球、李祖泽、梁乃鹏、方润华 IT领袖: 王志东、张志东、邓裕强 莞邑历史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 宝安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 东莞 ,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县级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广东四小虎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虎”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地理位置 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端是 谢岗镇 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 凤岗镇 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 沙田镇 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 中堂镇 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 惠城区 、 惠阳区 ,南抵深圳市 龙岗区 、 宝安区 ,西挨广州市 南沙区 、 番禺区 、 萝岗区 ,北达 增城市 、 博罗县 ;四周共与穗、深、惠的 9 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行政区划 1985年, 东莞县 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 东莞市 ; 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 全国三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 直属广东省 。 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建镇,实行镇辖村体制;同年2月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设立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万江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2000年3月,撤销附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 东城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huáng)篁村区街道办事处改名为 南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月,撤销1988年1月起分设的城内区、城外区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 莞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 万江街道办事处 。至此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村下辖若干 村民小组 ,社区下辖若干 居民小组 。 镇 办事机构为 镇人民政府 , 街道 办事机构为 街道办事处 ; 村 办事机构为 村民委员会 , 社区 办事机构为 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1年12月1日, 东莞市 辖 32个镇(街道) ;其中包括4个街道( 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 );28个镇( 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 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 东莞市区 由 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 组成; 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 驻 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 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23万人,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各镇(街道)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街道:(4个) 1莞城街道 :辖 东正、市桥、北隅、西隅、罗沙、博厦、兴塘、创业,共8个社区; 莞城街道办事处 驻市桥社区高第街1号。 2南城街道 :辖 鸿福、宏远、胜和、元美、亨美、三元里、篁村、新基、周溪、袁屋边、白马、石鼓、蛤地、西平、雅园、水濂、新城,共17个社区; 南城街道办事处 驻胜和社区莞太路51号。 3东城街道 :辖 岗贝、花园新村、东泰、温塘、桑园、周屋、余屋、鳌峙塘、峡口、柏洲边、上桥、下桥、樟村、梨川、堑头、主山、石井、同沙、光明、牛山、立新、火炼树、星城,共23个社区; 东城街道办事处 驻星城社区东城路(东城大道)。 4万江街道 :辖 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谷涌、小享、滘联、上甲、新村、新谷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严屋、大汾、流涌尾、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共28个社区; 万江街道办事处 驻万江社区万福路。 镇:(28个) 1石碣镇 :辖 城中1个社区及石碣、唐洪、黄泗围、西南、单屋、梁家、沙腰 、刘屋、水南、四甲、鹤田厦、涌口、横滘、桔洲14个行政村; 石碣镇人民政府 驻城中社区。 2石龙镇 :辖 中山东、中山西、兴龙3个社区及西湖、忠维、林屋、蒲溪、新维、王屋洲、黄家山7个行政村; 石龙镇人民政府 驻王屋洲村。 3茶山镇 :辖 茶山圩、茶溪2个社区及上元、茶山、下朗、横江、增埗、卢边、寒溪水、南社、塘角、博头、冲美、粟边、孙屋、超朗、京山、刘黄16个行政村; 茶山镇人民政府 驻茶山圩社区。 4石排镇 :辖 太和1个社区及石排、下沙、福隆、庙边王、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田边、中坑、燕窝18个行政村; 石排镇人民政府 驻太和社区。 5企石镇 :辖 宝石1个社区及铁岗、深巷、湖美、博夏、上洞、江边、旧围、清湖、东平、上截、下截、东山、莫屋、杨屋、新南、南坑、铁炉坑、企石、霞朗19个行政村; 企石镇人民政府 驻企石村。 6横沥镇 :辖恒泉1个社区及石涌、隔坑、半仙山、田头、田坑、横沥、村头、长巷、田饶步、六甲、村尾、水边、新四、山厦、月塘、张坑16个行政村; 横沥镇人民政府 驻半仙山村。 7 桥头镇 :辖 莲城、田新、桥头、大洲、迳联、岭头6个社区及田头角、李屋、朗厦、岗头、屋厦、禾坑、邓屋、邵岗头、东江、山和、石水口11个行政村; 桥头镇人民政府 驻莲城社区。 8谢岗镇 :辖 泰园1个社区及黎村、窑山、南面、大龙、大厚、赵林、稔子园、五星、曹乐、谢岗、谢山11个行政村; 谢岗镇人民政府 驻泰园社区。 9东坑镇 :辖 草塘、骏达2个社区及东坑、坑美、角社、塔岗、黄麻岭、初坑、凤大、黄屋、寮边头、长安塘、新门楼、井美、彭屋、丁屋14个行政村; 东坑镇人民政府 驻骏达社区。 10常平镇 :辖 常平、新民2个社区及岗梓、塘角、苏坑、袁山贝、金美、还珠沥、朗贝、桥沥、卢屋、九江水、朗洲、陈屋贝、司马、霞坑、漱旧、漱新、黄泥塘、元江元、横江厦、沙湖口、白石岗、松柏塘、上坑、木棆、下墟、板石、田尾、白花沥、桥梓、麦元、土塘31个行政村; 常平镇人民政府 驻常平社区。 11寮步镇 :辖 寮步、塘边、横坑、岭厦、新旧围、缪边、牛杨、泉塘、坑口、良平10个社区及西溪、凫山、石龙坑、石步、良边、富竹山、塘唇、向西、霞边、上屯、下岭贝、竹园、上底、药勒、刘屋巷、浮竹山、陈家埔、井巷、小坑、长坑20个行政村; 寮步镇人民政府 驻寮步社区。 12大朗镇 :辖 大朗、佛新、巷头、屏山、竹山、巷尾、求富路、长塘、黄草朗、大井头、圣堂、长富12个社区及高英、洋乌、洋坑塘、松柏朗、黎贝岭、松木山、犀牛陂、水平、宝陂、石厦、杨涌、沙步、新马莲、佛子凹、蔡边、水口16个行政村; 大朗镇人民政府 驻大朗社区。 13黄江镇 :辖 新市、田美、三新3个社区及社贝、鸡啼岗、袁屋围、合路、北岸、田心、龙见田、旧村、长龙、星光、大冚11个行政村; 黄江镇人民政府 驻新市社区。 14清溪镇 :辖 清溪1个社区及浮岗、上元、清厦、铁松、铁场、谢坑、青皇、大埔、长山头、三中、九乡、三星、渔梁围、厦坭、大利、土桥、重河、松岗、罗马、荔横20个行政村; 清溪镇人民政府 驻清溪社区。 15塘厦镇 :辖 塘厦、三局、林村、石潭埔、四村、振兴围、大坪、莆心湖、平山、诸佛岭、桥陇、龙背岭、石鼓、田心、横塘、蛟乙塘、凤凰岗、莲湖、沙湖、石马、清湖头、塘新22个社区; 塘厦镇人民政府 驻四村社区。 16凤岗镇 :辖 凤岗1个社区及雁田、官井头、油甘埔、凤德岭、塘沥、黄洞、竹塘、竹尾田、三联、五联、天堂围11行政村; 凤岗镇人民政府 驻三联村。 17长安镇 :辖 长盛、涌头、霄边、咸西、锦厦、新安、乌沙、新民、沙头、上沙、厦岗、厦边、上角13个社区; 长安镇人民政府 驻长盛社区。 18虎门镇 :辖 虎门寨、东方、则徐、大宁、树田、白沙、沙角、怀德、博涌、镇口、村头、新联、九门寨、居岐、金洲、南面、北栅、小捷滘、北面、陈村、东风、武山沙、黄村、南栅、龙眼、宴岗、赤岗、路东、新湾、民泰30个社区; 虎门镇人民政府 驻则徐社区。 19厚街镇 :辖 竹溪1个社区及厚街、珊美、宝屯、三屯、陈屋、赤岭、河田、寮厦、汀山、环冈、大迳、新围、桥头、南五、新塘、涌口、双岗、溪头、沙塘、宝塘、下汴、白濠22个行政村; 厚街镇人民政府 驻珊美村。 20沙田镇 :辖 横流、滨港2个社区及中围、和安、大流、泥洲、杨公洲、福禄沙、阇西、民田、先锋、西大坦、穗丰年、大泥、齐沙、稔洲、义沙、西太隆16个行政村; 沙田镇人民政府 驻滨港社区。 21道滘镇 :辖 兴隆1个社区及南城、南丫、闸口、大鱼沙、小河、永庆、北永、昌平、厚德、九曲、大罗沙、大岭丫、蔡白13个行政村; 道滘镇人民政府 驻闸口村。 22洪梅镇 :辖 洪梅1个社区及洪屋涡、新庄、梅沙、氹涌、黎洲角、夏汇、尧均、乌沙、金鳌沙9个行政村; 洪梅镇人民政府 驻洪梅社区。 23麻涌镇 :辖 麻涌、麻二2个社区及麻一、麻三、麻四、大步、东太、新基、川槎、鸥涌、华阳、南洲、大盛、漳澎、黎滘13个行政村; 麻涌镇人民政府 驻麻涌社区。 24中堂镇 :辖 中心、斗朗、红锋、东泊、江南5个社区及潢涌、三涌、湛翠、凤冲、袁家涌、吴家涌、鹤田、中堂、一村、东向、蕉利、槎滘、下芦、马沥、四乡15个行政村; 中堂镇人民政府 驻中心社区。 25高埗镇 :辖 新创1个社区及洗沙、卢溪、宝莲、塘厦、草墩、护安围、保安围、三联、横滘头、低涌、朱磡、新联、欧邓、芦村、高埗、凌屋、上江城、下江城18个行政村; 高埗镇人民政府 驻洗沙村。 26樟木头镇 :辖 圩镇、樟罗、百果洞、樟洋、石新、柏地、官仓、裕丰、金河9个社区; 樟木头镇人民政府 驻圩镇社区。 27大岭山镇 :辖 大岭山、农场、领居3个社区及太公岭、大塘朗、下高田、连平、鸡翅岭、马蹄岗、金桔、大沙、百花洞、大塘、水朗、杨屋、矮岭冚、颜屋、大片美、梅林、元岭、大岭、新塘、旧飞鹅、大环21个行政村; 大岭山镇人民政府 驻领居社区。 28望牛墩镇 :辖 望牛墩1个社区及李屋、望东、扶涌、赤滘、五涌、下漕、上合、聚龙江、望联、洲湾、洲涡、杜屋、寮厦、芙蓉沙、官桥涌、横沥、福安、石排、官洲、朱平沙、锦涡21个行政村; 望牛墩镇人民政府 驻望牛墩社区。
❼ 东莞清溪镇靠近哪个市
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镇府驻地距市城区及深圳均约为48公里。
2009年,清溪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4万人,常住人口约27万人。[1]
清溪镇是中国2012首批“最美小镇”、“2012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全国文明镇”、“中国最宜居城镇”。[2] 。2014年8月,清溪入全国重点镇,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3]
清溪是岭南客家古镇,客家传统文化艺术在清溪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奖项,清溪彩扎麒麟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麒麟舞、客家山歌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客家酿酒已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也获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
历史编辑
清溪镇客家文化
清溪镇客家文化
清溪,明洪武年间(1386--1398),蓝万成从茅盎村迁清溪边立村,后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国13年(1927年)在清溪对岸建清溪新圩。明代为文顺乡辖,清代初为京山司辖,后又为捕厅管辖。
中华民国建立后设立筹办处,辖区为99村。民国24年设乡公所为东莞县第四区辖。1944间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塘厦合称新三区,1951年又改作第七区,1958年并入塘厦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区,1987年5月撤区建镇沿革至今,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清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为数不多的地级市直辖乡镇。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2009年,清溪镇下辖区20个村(重河村、大埔村、土桥村、谢坑村、荔横村、清厦村、大利村、九乡村、铁场村、铁松村、青皇村、三星村、厦泥村、三中村、上元村、松岗村、浮岗村、罗马村、长山头村、渔梁围村)和1个社区(清溪社区)。[1]
自然地理编辑
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风,秋高气爽;冬季多吹北风或西北风,空气较为干燥,较冷年份会出现短期霜冻。[1]
人口编辑
截至2010年10月1日,清溪镇人口总数为312639人,其中户籍人口约32万人。[4]
经济编辑
2011年,清溪镇实现生产总值151.1亿元,进出口总额90.7亿美元,各项存款余额130.2亿元,本级常规性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5.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额2.48亿美元。
2011年,清溪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达6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达337.1亿元;外贸进出口方面,全镇进出口总值为74.1亿美元,全镇合同利用外资114宗,新口径合同利用外资总额2.38亿美元;财政税收方面,全镇各项税收总额实现17.5亿元;社会投资方面,全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商业发展方面,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4亿元。
社会编辑
民生
2011年,累计设置“村民车间”17个,共安置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321人;引导和鼓励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各类企业就业,201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镇村两级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推进全镇农保与职保的整合,推动社保、医保城乡一体化,实现了户籍学生义务教育费用全免。[1]
设施
截至2009年,全镇城市绿化率达42.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75平方米;修建了1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镇内交通四通八达;配套4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年供电量达20亿度;四大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设有电信大楼、邮政大楼、综合性公立医院、有线广播电视台、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
2010年,清溪镇确定了森林公园配套工程、清溪湖配套工程、清溪湖水厂、敬老院、博物图书馆、清溪法庭、茅輋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上元路升级改造、商业街延长线等工程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1]
清溪以丰富的资源为内涵,规划出“生态围城”的整体景观——东北部,以森林公园、生态农业园、碗窑遗址、铁场客家围等为代表,规划出自然风光及遗址遗迹景区;中部,是以南山曾公祠、麒麟制作、客家酿酒、张松鹤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南部,则是以青湖、金龙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线路;西部以银利高尔夫球场、石马河“一河两岸”等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线路。通过城市绿道,将主要景点、湖泊水库、自然风光连成一线、串成一片,大力打造“十里画廊”景观。[3]
文化编辑
文化源流
文化范畴,分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一般认为;清溪镇居民以客家人为主,故官方将客家文化视作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家先民纵使经数千年的由北至南的迁徙,然而依旧继承着传统文化。宗祠是其维系客家凝聚力、弘扬传统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筑的作用;其一为祭祀用途,先宗之灵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节,客家人以本姓或本村为单位,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其二为弘扬传统用途,祠内的文献、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先民;来自何方、迁徙经过、定居于此的缘由、处世格言等。客家人又以族谱为纽带维系着代代后裔。遗憾的是;宗祠的职能及系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了破除迷信运动的打击对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间遭大肆破坏,祠中壁画皆被涂鸦或损毁、古籍文献遭焚毁,族谱从此绝后、先宗之灵位及骨灰亦难逃厄运。当今所见的宗祠,一般为重建所成。[1]
文化建设
清溪镇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定期举办客家文化艺术节,编创的客家山歌获得粤赣闽桂客家山歌邀请赛、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等奖项;新编排创作的麒麟舞相继在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和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金奖,2007年,获邀参加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2008年,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2008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并获演出金奖。清溪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1]
2014年,10月17日,清溪首部微电影《禾雀花开》首映,并且获得第23届伦敦创意文化节首届华语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提名,结果将于11月底在伦敦揭晓。[5]
旅游景点编辑
茅輋水库
茅輋水库位于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下游,在市境东南方,距莞城53公里,1957年12月动工,1958年5月竣工。茅輋水库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综合经营于一身。[6]
清溪森林公园
东莞市东南部清溪镇北部山地,属银瓶嘴山系,石马河水系。距清溪镇区3公里。北接樟木头和谢岗、东邻惠阳,南接凤岗,西接塘厦。
公园里面有黄茅田瀑布、龙潭水库、双尾山瀑布等多个景点。[7]
2014年10月,清溪银瓶山森林公园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8]
❽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有多少个村哪些村
您好!截止到2020年,东莞市清溪镇辖21个村/社区,分别是清溪社区和罗马村、长山头村、荔横村、浮岗村、松岗村、上元村、重河村、清厦村、铁松村、铁场村、九乡村、大埔村、大利村、渔梁围村、三星村、厦坭村、土桥村、谢坑村、三中村、青皇村。
❾ 东莞市清溪属于什么区
东莞市清溪是一个镇,不属于任何区,因为东莞是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也就是说东莞下面没有“区”这个行政级别。清溪又名清溪镇,是东莞市辖下镇,清溪上面没有区了,他不属于任何区,而是直接归属东莞市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塘厦合称新三区,1951年又改作第七区,1958年并入塘厦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区,1987年5月撤区建镇沿革至今,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清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为数不多的地级市直辖乡镇。
(9)清溪三中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截至2009年,清溪镇下辖区20个村(重河村、大埔村、土桥村、谢坑村、荔横村、清厦村、大利村、九乡村、铁场村、铁松村、青皇村、三星村、厦泥村、三中村、上元村、松岗村、浮岗村、罗马村、长山头村、渔梁围村)和1个社区(清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