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统治中国初期多少人
⑴ 清朝统制全国时的人口是多少
明末清初,中国的人口减少到了之前人口的40%,不是15%和5%,人口在七八千万左右。
顺治十二年 (1655年),人口约1.2亿;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恢复至1.5亿,不久又突破2亿人,到道光三十年 (1850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4.3亿的新纪录。
即便因为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及曾剃头等人的平叛,人口损失6000多万(也有说超过1亿),也还有3亿多。
⑵ 清朝建国初期人口多少明末人口多少
清初人口与明末人口基数直接相关。明末人口经过西方学者的深入研究,已基本令人信服地推翻了明代官方统计数字5000—6000余万的可靠性,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推测出早在明代中晚期(万历年间,1600年左右),中国人口就已愈亿,数字在1.2亿—2亿之间(注:参见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第3 期)和葛剑雄、曹树基:《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中国史研究》1995 年第1期)。)。
然而,由于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清鼎革,清初的人口数字再次成为一个无法科学计算的难题,引起了诸多估计与争论。中国学者的估计略为保守,一度倾向于“以丁折口”的学者,分别将清初丁、口比例大致定为1∶4、1∶5、1∶6等,从而根据官方对“人丁”的统计数字1063万(顺治8年,公元1651年)分别推算出清初人口当为4000余万、5000 余万和6000余万,这种推算法现已基本为学界否定。程贤敏先生根据康熙末年至雍正十二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逆推出顺治八年的人口当为7000余万(注:程贤敏:《论清代人口增长率及“过剩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但由于其根据的基数仍是“人丁”数, 所以推测数字显然偏低。高王凌认为康熙20年代(1682 年左右), 中国人口约有7000—8000万,到1700年大约有9000万至1 亿左右(注: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国人口的估算问题》,《人口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2期。)。以何柄棣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因早已认定清朝前期的丁数只是赋税单位,不能代表人口数或成年男子数,所以对清初人口的估计相对乐观,他们普遍认为,清初人口(17世纪中期至17世纪末,1650—1700 )当在1亿—1.5亿之间(注:参见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⑶ 清朝时有多少人
中国人口历来是世界第一的。夏朝,我国人口1350万,西汉5959万,清朝干隆年间14341万人,1762年,达到2亿,1790年,达到3亿,1950年5.5亿,1955年6亿,1965年7.2亿,1970年8.2亿,1995年12月16日达到12亿。
我国人口从5000万到1亿,用了1739年,清干隆年间是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从1亿到4亿,增加3亿用了差不多100年,1840年到1949年,人口从4.1亿增加一到5.4亿,只增加了1.3亿,1950年到1995年,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不到半个世纪,人口从5.5亿增至12亿,净增6.5亿。20世纪中国人口从4.26亿增至13亿,增加了8.74亿,占世界人口大爆炸的近1/6。如果世界人口大爆炸是指从1950年至1995年,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55亿,增加30亿,这期间中国人口增加6.6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⑷ 清朝有多少人口
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三亿以上,晚清时突破四亿。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干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4)满清统治中国初期多少人扩展阅读
满族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兵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
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
⑸ 大清全盛时,中国的人口有多少
大清全盛时,中国的人口有3亿。
明末清初,番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和康熙“圣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人口迅速从1.4亿增长到3亿。
人口的增长河粮食作物的引进,推动了人口迁徙,促进了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但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人多地少、过度毁林造田,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
(5)满清统治中国初期多少人扩展阅读: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
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西方传统史学界亦认同这种说法,或称这段时期为"High Qing",即清朝高峰时期。
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⑹ 中国清朝时一共有多少人口
清朝清朝(1636年-1912年),人口数量4.36亿(1851年)。 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三亿以上,道光时突破四亿。
⑺ 清朝建国初期人口多少明末人口多少
明朝的人口统计不太准确,万历的时候一般人认为九千万到一亿,万历以后就经过战争、灾荒人口锐减。清朝干隆的时候,人口到了三亿,道光的时候,人口到了四亿。我小时候老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五千万,基本上还是道光那个时候的。在清朝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因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清朝的综合国力增强。后来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国,或者想吞掉中国,他们办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所以我说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任何一个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国人,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人口太多了,人口过多容易破坏生态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会的动荡。
⑻ 清朝满族到底多少人
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包括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等。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8)满清统治中国初期多少人扩展阅读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清初,在汉族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满族在关外既有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加速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这个转变过程,充满了激烈的阶级斗争,也包括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满、汉统治阶级逐步结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社会经济也渐次恢复并走向繁荣。康乾盛世,国内安定,疆域空前辽阔,封建经济发展,人口激增,民族关系融洽。
⑼ 清朝开始时满族有多少人
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包括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等。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9)满清统治中国初期多少人扩展阅读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清初,在汉族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满族在关外既有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加速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这个转变过程,充满了激烈的阶级斗争,也包括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满、汉统治阶级逐步结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社会经济也渐次恢复并走向繁荣。康乾盛世,国内安定,疆域空前辽阔,封建经济发展,人口激增,民族关系融洽。
⑽ 清朝开始时满族有多少人
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包括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等。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清初,在汉族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满族在关外既有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加速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这个转变过程,充满了激烈的阶级斗争,也包括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满、汉统治阶级逐步结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社会经济也渐次恢复并走向繁荣。康乾盛世,国内安定,疆域空前辽阔,封建经济发展,人口激增,民族关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