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仪灸一个部位多少时间
① 坐艾灸仪连续坐几天
做艾灸没有时间限制每一次艾灸一个穴位艾灸十到十五分钟。
做艾灸最重要的是学位配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穴位。
有的人做一段时间的艾灸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这属于正常情况可以停下艾灸一两天。另外在做艾灸可以多喝水。
② 用艾灸仪熏多久是最佳时间
一般建议40-60分钟为宜,艾福堂艾灸
③ 艾灸一次做多长时间最佳
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
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艾灸一般建议十五分钟,在艾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它是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总结: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艾灸一般建议是十五分钟的,在艾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它是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非常不错。
④ 最近有点失眠,用古凤堂(汉灸堂)的智能艾灸仪灸什么穴位灸多长时间呢
失眠常表现为:睡眠不足,睡眠不深,在睡眠中易惊醒,醒后入睡困难,严重的甚至出现彻夜不眠。长期失眠会导致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者对人的精神状态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艾灸对于治疗失眠见效快,养心安神效果极佳。可以神门穴、心俞穴和安眠穴施灸。
神门穴位于掌心向上,在小指侧的腕横纹处可以摸到一条筋,神门穴就在这条筋外侧的凹陷处。每日灸1~2次,每次3~15分钟左右。
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处。每日灸1次,每次3~15分钟左右。
安眠穴在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每日灸1次,每次3~15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⑤ 艾灸需要多长时间
艾灸的时间也要根据疾病的状况、艾灸的方式来决定。简单的有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这三个方法作用面都比较小,都会作用到某个穴位上,一般一个穴位15分钟左右。
如果选择温灸器灸,就会把艾绒或者截断的艾条放在温灸器里,放在需要灸的部位里,比如腹部或者腰部,这时一个温灸器灸一般30分钟左右,这是常规的艾灸时间。但是疾病不一样,选择艾灸时间也还会有区别,尤其是寒痛情况,包括急性腹痛、腹泻情况,这时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⑥ 一个穴位艾灸多长时间为最好艾灸一个穴位要多长时间
要看情况,一个穴位需要艾灸5到30分钟。艾灸一个穴位的时间长短是灵活的,首先看灸感,如果一个穴位产生明显灸感,则本次艾灸此穴位时间延长,甚至以此为主。其次艾灸的总时间会影响到每个穴位的时间。例如:只有一个小时的艾灸时间,自己安排了4个穴位,则平均每穴只有15分钟,如果是2个小时的总时间,则平均每个穴位的时间就为30分钟。
艾灸需要找正规的公司进行,在众多的养生健康公司中,传艾健康拥有创新的商业模式,独立研发具备知识产权的前沿产品,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致力于为客户健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性价比高,值得信任。
更多问题欢迎咨询传艾健康客服。
⑦ 一个穴位要艾灸多久
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时间太短,艾灸作用不明显,艾灸时间太长则容易伤到经络,像传统明火艾灸每个穴位控制在15-30分钟为好,至于到底多长则根据身体的反应,尽量要每个穴位都潮红为好,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像我使用的电子艾灸仪因为没有明烟明火,所以每个穴位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5分钟到45分钟之间,它是可以随时调控温度,当你有事忘记了,灸疗结束时,机器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提醒,方便又贴心~对了它的名字叫理好艾灸仪,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⑧ 一般艾灸灸多少时间好呐
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等、
艾灸我们一般选在午时,也可以晚上进行,原则就是按自已身体来定,身体较虚的,晚上艾灸也不会有事,身体比较强壮的,晚上尽可能不要灸了,因为补充阳气太充易失眠。
还有什么不懂可以随时联系我
⑨ 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长时间
艾灸 是常见 中医 治疗 疾病 的方法,艾灸的具体使用时间是有哪些的规定的。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长时间,欢迎参阅
艾灸到底多长时间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叶来刺激人体 穴位 ,从而起到调整身体紊乱的作用,艾灸能够防病治病,适用的范围非常的广阔,中医认为艾灸治疗能够温经通络,还能够补中益气。但是艾灸的时间有讲究,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艾灸治疗病症时间充裕可每天施灸一次或隔天施灸,也可以一个疗程(10天)后休息2~3天。身体病症调节好了之后可一个礼拜用2~3次就可以,艾灸穴位多可以分开灸,今天施灸一部分,明天施灸一部分。艾灸可以天天做或者隔天灸一次,但是艾条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劣质的艾条容易损伤经络并且耽误治病的。
艾灸一个穴位5到30分钟是比较常规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到2小时。 艾灸一个穴位时间长短是灵活的。艾灸的话,一般15分钟左右为宜,如果是 保健 灸的话,一周2次比较合适。艾灸一个穴在十分钟左右,但是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注意:头面部,3-5分钟就行了,久了会容易上虚火.腹部,下肢时间可以稍久些,一般把穴位灸到微微发红,有红晕觉发热即可换位置了.背部大概5-8分钟,太久也会口干咽燥.腰部可以久些,10-15分钟都可以。
所以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艾灸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艾灸疗法能够调节人体经络,还能够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艾灸之后,能够排出身体毒素,能够除湿,可谓是防病保健两不误。艾灸所使用的艾叶一定要是陈艾,并且在艾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避免 烫伤 。
艾灸后的不同反应1、经络窜感就是“灸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感觉热能窜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着,这是打通任脉、督脉、冲脉的现象。
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等不同感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色斑 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6、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易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需要用红毛刺五加15克北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红参1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每次饮150~200毫升,频频慢饮。
7、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寒感,甚至于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这种属于经络通畅,效果好。
9、有的人会出现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种现象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 血液 粘稠, 血脂 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 呼吸 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 肾功能 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 妇科 炎症或肠 胃炎 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 瘙痒 、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 月经不调 ,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 痛风 、月内风,体内有 风湿 ,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 刮痧 , 拔罐 。
25、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26、出水泡,出红诊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艾灸对人体的好处和坏处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在家艾灸的方法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腹部用精油 按摩 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时间:15分钟。
艾灸的 注意事项1、灸器点 上火 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3、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艾灸的制作方法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猜你感 兴趣 :
1. 护肤每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
2. 艾灸到底多长时间
3. 艾灸对经络的伤害
⑩ 艾灸的灸量也就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合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界定灸量呢
艾灸的灸量涉及到每个穴位灸多久,每次总体灸疗灸多久,满足什么客观标准算是一个正确的灸量,除了专业艾灸师长期的经验积累,各有体会甚至绝招以外,广大的小白如何居家把握一个适合的灸量应是特别普遍的刚需所在。
教科书和 养生 网络热帖大多说每穴常规灸15-20分钟,总体每次灸3-5穴,整体时间大概1小时之内,这仅是一个一般性的介绍,并没有说明就灸到什么程度算是达到了“灸透”的程度。因为在艾灸临床,只有真正灸透,才能灸到有感觉,有灸感,有疗效。不能达到灸透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耍流氓。
显而易见,是否“灸透”才是判断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指标。那么达到什么程度即为“灸透”了呢?
每个穴位都是经络的驿站或者经络气血流动的汇聚点,也是艾灸输注能量信息、粒子量子交换、光热辐射同频共振的枢纽关节点。因此,艾灸的时候,穴位一定要被“打开”,以方便艾灸的光热辐射、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穴位和经络渗进身体里面去,进而通过温热应激,激发穴位的感受器,并进一步通过经络和间质网络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不是虚浮在皮肤表面,仅仅产生刺热灼热的皮肤感觉,其实质上就是在烤肉,而不是在艾灸,不分穴位经络的单纯炙烤,其临床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灸透”之后的结果是穴位必会出现“灸感”,除了常见的穴位局部温热甚至刺痛以外,还应该会出现穴位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例如酸、胀、压、重、痛、麻、冷等。“灸透”的最高标准最好是能够“气至病所”,即灸感能传导直达病痛或者是目标调理部位。
在临床实践中,没灸之前,触摸穴位周围的肉、筋、骨头,通常比较僵硬,随着艾灸的进行,穴位周边的肉筋骨的组织会逐步发生改变,并能够通过触摸感受到,例如有弹性了,有韧性了,柔软顺和了,按压穴位,周边的软组织甚至骨头都会跟着动。不像没有施灸之前,比较僵硬,比较隔手和有违和感,上手一摸,大多只有皮动,其余的全部都不会跟着动。
除了消费者的主观“灸感”以外,有经验的艾灸师也能从自己的手法中,感知到是否“灸透”了,主要包括大约三个层面的变化: 第一层是形顺质柔 ,主要是指穴位周边的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性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气至病所 :灸友感受到穴位局部和相关部位热了、麻了、痒了,“灸感”舒适; 第三层是神清气爽 :灸友觉得整个身心都舒爽服了。
综上所述,正确的灸量应该是因人而异,因灸而异,辨人施灸,因势利导,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对。
我有连续48年的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历(中医药研究员,高级 健康 管理师),为大家积累荟聚尽可能多的 健康 知识和经验干货,欢迎大家获取分享,敬请大家多关注,多点赞多评论!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具有专业性。以前很多网友,都会说艾灸经常交可以吗?那这个问题就是更具体,我们每天灸多长时间,每个穴位就多长时间。那么今天我就来讲一下这个比较专业性的问题。
每天教多长时间,或者每个穴位灸多长时间这个专业术语。叫灸量。
那这个灸量是什么意思呢?我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做灸量。
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药量。我们吃西药都会有一个药量,比如说一天三顿一顿,2~4颗。
这个就是药量,那么这个灸量也是个药量的意思。作用!
那么我们。灸量是多少呢!嗯,我们正常的成年人一次可以灸60~90分钟。
那么每一个穴位它的时间是10~15分钟左右。
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灸量啊,一定要注意正常成年人。
比如说这个人患了严重的感冒,怕冷鼻子塞。头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灸量提高到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
这个人感冒好了之后又恢复到一个正常人的灸量!
那么老人和儿童的灸量是每次半小时。
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
这个时候老人我们还要区别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比如说是一个60岁的老人身强力壮的,他的体质可能比那个壮小伙还要 健康 。天天去打太极,对吧?登山跑步。那么他的酒量又可以提高到一个正常成年人的灸量,假如说这个小孩对吧,他体质比较弱。那么我每次给他交20分钟。再根据艾灸后的反应灵活调整。
总之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的就是,艾灸后一定要根治身体的反应及时做出灵活的调整。原先制定的计划可以根据艾灸后身体的反应。调整出一个合适的对策。千万不能死板硬套,按照原定的计划。我们身体反映才是指导我们这个艾灸,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
中医讲究“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意思就是说不管什么疾病,都是因为阴阳失衡导致的,我们治疗目就是想办法建立新的平衡。艾灸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手段,其发挥作用主要是依赖穴位刺激和温热刺激,这个刺激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灸量,灸量大小决定了艾灸疗效,但是这个刺激量是无法用定量去衡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有“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之说。
灸量不单单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其主要包括穴位选取,灸火大小,艾灸时间,艾灸距离,艾灸频率以及艾灸疗程等。临床灸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也就是说艾灸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穴位针对性的艾灸。
对于题主所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其实在临床中也是没有具体限制,我们是需要根绝患者疾病的病情程度,患者本身体质以及艾灸时间、地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比如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我们艾灸时就需要尽量单次时间短,适当延长艾灸疗程,以防单次温热刺激太过导致患者出现伤阴症状。相反,我们在冬天艾灸时可以延长每次的艾灸时间,这样对于缩减疾病的恢复周期也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单次艾灸时间的长短,还收到选穴的影响,对于头面部的穴位,一般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而对于胸腹部穴位以及某些嗜热性穴位(如足三里)则可以适当延长单次艾灸时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是需要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和归纳,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对于初学者可以适当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这样可以防止刺激太多而得不偿失。
首先,这个没有准确的时间,和量。
古时人们艾灸都是用艾绒做成小艾塔直接放在人体穴位上,或隔盐灸、隔姜灸、隔蒜灸、还有隔附子饼灸。每个小艾塔为一壮,都是灸单数壮,1、3、5、7、9壮数,认为单数为阳。艾灸其实就是补阳。至于壮数多少是要看症状的,书上写有的病重的灸膏肓穴灸百壮。
现在人们都是保健灸,都是悬灸:艾灸盒、手持、随身灸罐。都是离开皮肤的,直接灸容易起泡,现在人爱美起个泡客人可不干了。还让赔偿说是烫伤。所以都是悬灸,当然也有直接灸的像督脉灸,不过很少。
悬灸的药效就要小了,不如直接灸。所以时间也没有太确定,普通的小灸条、小艾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没事,如果4.0或6.0的粗灸条时间就要少点了。当然要结合穴位的性,和客人的病症,时间上也有区别的。
一般大的艾灸 养生 馆都有中医技术主管辩证开穴位时间的。如果想调理身体还是去正规的艾灸管。
这个看个人体质及个人病的情况。对于大艾条来说,只有热力熏,熏时间长了,皮肤干燥,也累,还必须一个一个穴位灸,能坚持多长时间?即使能灸的时间长,估计人也坚持不下去。现在有一种新产品,是传统艾条的传承与创新,它与传统艾条的区别在于利用艾热、艾烟、艾精油,三管齐下,效率是传统艾条的几倍,而且方便,快捷,同时可以灸多个穴位,它燃烧15分钟相当于大艾条燃烧45分钟,每次可以灸几柱,重灸、连灸,灸透,效果好。人也不累。
图片供参考
静静的看你们这些人装13,这么多人就一个说对了半句。
又是这本书上说的这个,那本书上说的那个,我就想问一句:你们懂阴阳吗?
灸到什么程度算是伤阳,灸到什么程度会伤阴?
来个专业的,出来走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