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多少
㈠ 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肺癌病理需要多少钱
你好,影响价位的因素有很多:
1、当地的消费水平。
2、医生的专业程度
3、临床案例经验是否丰富。
4、医院是否正规,资质齐全。
总而言之:医院不同,医生不同,手术技术不同,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的价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温馨提示:建议到当地正规的机构去咨询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
名词解释
35.脑死亡(分值:4分)
答: 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36.凋亡(分值:4分)
答:
37.心力衰竭(分值:4分)
答: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泵功能减弱,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38.肝性脑病(分值:4分)
答: 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
39.发热(分值:4分)
答: 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移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㈢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组织机构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设有15个专业委员会,共有会员2680人。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各专业委员会每2-3年分别或联合举办学术会议,交流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㈣ 如何理解中国植物病理学发展史
history of plant pathology in China
方中达,曾昭慧,方雯霞
二千多年前中国古籍中已有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而植物病害概念的出现是在一千多年前南宋时期。20世纪20年代植物病理学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显着成效。
中国古籍中有关病害的记载
中国古代病害资料较少,远不如虫害。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审时篇》中有“先时者,暑雨来至,胕动蚼蛆而多疾”,说明过早播种的麦,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原文中“蚼蛆”是指虫,“多疾”既有病害的意思,也有其他自然因素危害之意。晋代葛洪(公元304年)的《抱扑子》一书中载有“铜青涂木,入水不腐”,即用氧化铜作木材防腐剂的方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篇》中有:“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并加以注释,大麻连作,“有点叶夭折之患”,说明轮作的重要性。这里所指“点叶夭折”可能是叶斑病与立枯病。宋代《陈旉农书·善其根苗篇》(公元1149年),“先夏看其年气候早晚寒暖之宜乃下种,则万不失一,若气候尚有寒,尚且从容熟治苗田”,对培育壮秧又提出“欲得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懂得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时播种防止烂秧和培育壮秧。元明两代,中国对外交流频繁,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到中国的游记(1254~1324)中提到宋代韩彦直的《橘录》(于1178年写成),书中有“去病”部分,专谈柑桔病虫害的防治,其原文为:“木之病有二,藓与蠹是也。树稍久,则枝干之上苔藓生焉,一不去则蔓衍日滋。木之膏液荫藓而不及木,故枝干老而枯。善圃者用铁器时刮去之,删其繁枝之不能华实者,以通风日,以长新枝。木间时有蛀屑流出,则有虫蠹之。相视其穴,以物钩索之,到虫无所容,乃以真杉作钉窒其处。不然则木心受病,日以枝叶自凋,异时作实,瓣间亦有虫食。柑橘每先时而黄者,皆其受病于中,治之以早乃可。”《橘录》在“收藏”部分中说“采藏之日,先净扫一室,密糊之,勿使风入,布稻稿其间,堆柑橘于地上,屏远酒气,旬日一翻拣之,遇微损谓之点柑,即拣出,否则侵损附近者,屡汰去之”。这是谈腐烂的柑橘会传染别的橘子。这里摘录《橘录》中的详细内容,主要表明作者从调查、观察和询问得到的结论,是科学的;而《橘录》发表的时间早于国外确定病原生物学说七百多年。1981年英国发表的植物病理发展史引用中国唯一的资料也是《橘录》,但过于简单,并且提出所指病害的病原物可能是真菌。事实上,《橘录》中所指病害的病原物是苔藓,还可能包括地衣,至于所述的虫害显然是指天牛。从《橘录》中提出的病害与虫害的区别,可能是中国首次确定植物病害概念,时间大致是在南宋时代。也有人提出可以提前到公元533~544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篇》,其中提到的“大麻连作,有点叶夭折之患”。马哥波罗在游记中还提到当时中国杀黑面羊作祭品保佑作物和牲畜生长良好,与欧洲一些国家祭锈神的情形相似。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稻灾》(初刻于1637年),说的可能是稻瘟病,还提出“祟在种内,反怨鬼神”有破除迷信的思想。徐光启撰《农政全书》(1639年刊行),记载了播种期与棉病的关系,并介绍适当推迟播种的防病措施。《沈氏农书》(成书约在崇祯末年)中有对桑萎缩病的观察:“设有癃桑,即番去之,不可爱惜,使其缠染,皆缘剪时刀上传过”。所谓癃桑,即桑萎缩病。当时已知此病能随剪刀切口传染,病桑应即番去之,断不可留。
清代农书中出现有关病害的记载较多。方观承命人编制的《棉花图》(1765年)中说:“种选青黑核,冬月收而曝之,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泠,和以柴灰种之”,说明用综合处理棉籽方法,有杀菌和催芽的效果。祁730663藻的《马首农言》(1836年)中有关“五谷病”的内容,所列各种病主要为栽培技术不良或旱涝引起,也包括“灰鼠”、“霉”、“老谷穗”等病害,对作物生长不正常的症状均称之为病,对病害的认识尚无传染的概念。冯730663撰《区田试种实验图说》(1908年成书)里有“预防霉病传染说”一篇,对麦、玉米、高粱黑穗病和谷的“糠谷老”(即粟白发病)症状有描述,提出用黑矾可除此发霉之病。至于清末书刊中所提到的一些植物病害,大都是介绍国外的材料,其中如:光绪28年(1902年)陈启谦《农话》一书详细描述稻瘟病症状后指出,此病又名“稻热病”,并详细分析病因和提出四项预防方法。书中所载麦黑粉病,不仅观察到症状、传染途径,并谈到“农家如见到麦穗之中生有黑粉,急宜拔去烧之,不使黑粉飞散,然后可免此害”。光绪29年(公元1903年)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也提到稻热病等病害的防治法;还阐明麦黑粉病的病原,麦奴属霉菌之一“此黑粉为麦奴之孢子,即霉菌之种子”,主张拔而烧之。光绪32年(公元1906年)《东方杂志》3卷10期《实业》对麦类黑穗病的侵染过程已有详细的描述,所提防治方法中已出现温汤浸种。该刊还记载了用硫酸铜石灰液防治李树痈病,为法国米拉德(Pierre Marie Alexis Millardet)1883年发表波尔多液防病试验报告之后的20年始见于中国书刊。
综观引举的较重要的中国古籍中有关病害的记述,主要的贡献是发现病害发生与气候和栽培技术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涉及的病害,有些可以根据所描述的症状确定,许多不能准确确定是哪一种病害,主要是缺少显微镜的观察和描述。中国到宋代才从国外引进生活用的放大镜,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等微生物可能是19世纪初的清末到民国初年。
㈤ 亲们,谁知道《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好不好投稿啊,得多久才能发表啊,灰常感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中,基础医学类排位第一的期刊。所以能上这个杂志,是相当有水平的表现,但要被录用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难度。至于多久能发表,只要拿到采用回执,这个不是重要的吧?
㈥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介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是中国病理生理科学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和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广大的病理生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推动病理生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促进与国内和国际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交流。
㈦ 目前中国得病率最多的是什么病理学
据国家
《2006年
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具体看
报告,地址是2006年
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显示,
居前五位的依次为:
(102.09 /10万)、
(86.23 /10万)、
(32.36/10万)、
(12.80 /10万)和
(12.14 /10万)。报告显示
居前五位的依次为:
、人
、
、
和
。
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为:
、
、
、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
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
,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0.4%。
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为:
、
、呼吸系病、
、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
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
,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3%
㈧ 病理学全国排名
09年研究生院校病理学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11 四川大学 A
2 复旦大学 A+ 7 南方医科大学 A 12 上海交通大学 A
3 中南大学 A+ 8 中国医科大学 A 13 河北医科大学 A
4 汕头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4 南华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B+ 等 ( 20 个 ) : 暨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郑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延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武汉大学
B 等 ( 20个 ) : 宁夏医学院、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温州医学院、昆明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佳木斯大学、承德医学院、泰山医学院、苏州大学、北华大学、青岛大学、东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辽宁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扬州大学、广州医学院
C 等 ( 14 个 ) :名单略
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的收录情况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连续五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并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0年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活动中本刊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2004年—2008年,本刊发表的7篇论文连续五届荣获中国科协期刊百篇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和2009年本刊连续2次荣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称号;2008年本刊在中文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排名第一;并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到目前为止,《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已被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医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相关数据库及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1999年进入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检索报告显示,本刊作者和读者的地区分布广,分布数在26-30之间,作者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全国各省市医院、科研院所以及美国、德国少数科研院所。2003年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将《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列为国内权威期刊。
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多少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2015年 是 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