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塘镇泗坑多少人口
❶ 普宁市中的泗坑村属于哪里的
是属于梅塘镇的!
❷ 中国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在哪里
中国人口最多的村庄坐落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的军端口镇上,全名叫“大长陇村”。
大长陇村常驻人口高达4.5万人,全村均为陈氏单姓聚居古村落,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村庄,不仅如此,大长陇村海外华人华侨将近有20万人,遍及全球各地,也是着名潮汕地区的五大村落之一。
(2)梅塘镇泗坑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自然村,即南方所称的“屋场”,它是一个或多个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点,其起源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人们自发形成,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的村落;一般情况下它只有一个姓氏,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后代,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平时我们见到的如大李庄、高家庄、刘家湾、大路徐家、马家河、杨家山等就是自然村的称呼。
自然村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与自然村对应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个包括农业生产资源、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❸ 中国人口最多的村叫什么名字
聚族而居人口最多的自然村是普宁市梅塘镇的泗坑村,近8千人
❹ 梅塘镇旅游资源的介绍
镇内有社山浴龙岩和白水岩。 社山浴龙岩,俗称社山庵建于清朝年代,(传说)是二美娘来筹建的。二美娘出生于揭西县棉湖镇。二美娘是清代的时候,朝廷选美,她生得天姿国色,朝廷称为第二美人。朝廷要来追捕她入朝,二美娘拒绝,所以偷偷出逃,逃来这社山石洞中,藏了七昼夜。朝廷派兵来围捕,抓不到。她看到浴龙岩的地势、风景非常好,所以筹建这个庵。后传我们村对这个二美娘的称号称为“广福娘”。她过世之后塑她这个像在这里给人留念。现在,浴龙岩逐步修建,目前成为一个旅游点。景点有龙泉凤井、“川流不息” 石刻、“上山龟”、“下山龟”、“仙人洞”、放生池、社山水库、九曲桥、湖心亭等。 位于普宁市梅塘镇泗坑山,“狮象把水口”的山脉内围,离流沙镇仅8公里,坐普宁市区12路公交汽车可达。创自明永乐十年(1412),于1982年至2000年重建扩大,1988年10月20日被普宁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被宗教局批准为登记开放,1994年10月16日开光,加之有八景故成为风景旅游胜地。
❺ 梅塘镇的梅塘镇二十三个村简介
(以人口多为前排列)
01、溪南村:溪南村位于梅塘镇北部,人口有23036人,党员284名,“两委”干部1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57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02、安仁村:安仁村位于梅塘镇北部,人口有15182人,党员159名,“两委”干部1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36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03、长美村:长美村位于梅塘镇西部,人口有9361人,党员99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05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04、涂洋村:涂洋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9325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12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82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茶叶等。
05、泗坑村:泗坑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8750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13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01万元,村内有白水岩旅游点,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06、社山村:社山村位于梅塘镇北部,人口有7735人,党员120名,“两委”干部9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41万元,村内的旅游点浴龙岩,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马铃薯等。
07、石鸟村:石鸟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7430人,党员100名,“两委”干部8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08、远光村:远光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6989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10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等。
09、桥光村:桥光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4206人,党员99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0、大东山村:大东山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3467人,党员65名,“两委”干部9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34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马铃薯等。
11、内丰村:内丰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3325人,党员58名,“两委”干部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7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2、溪桥村:溪桥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3234人,党员46名,“两委”干部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3、高埔村:高埔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3175人,党员56名,“两委”干部8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8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杨梅等。
14、景光村:景光村位于梅塘镇南部,人口有3054人,党员58名,“两委”干部5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杨梅等。
15、内联村:内联村位于梅塘镇西部,人口有2985人,党员41名,“两委”干部4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6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6、大宅村:大宅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2525人,党员41名,“两委”干部5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7、内光村:内光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2419人,党员38名,“两委”干部5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8、瓜园村:瓜园村位于梅塘镇南部,人口有2368人,党员62名,“两委”干部5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杨梅等。
19、新光村:新光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1975人,党员46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20、田丰村:田丰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1743人,党员42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9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21、新民村:新民村位于梅塘镇南部,人口有1299人,党员29名,“两委”干部4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9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杨梅等。
22、双湖村:双湖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663人,党员18名,“两委”干部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23、西山村:西山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648人,党员12名,“两委”干部3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8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❻ 梅塘镇的基本概况
普宁市梅塘镇普宁市辖镇。1957年建乡,1958年并入里湖公社,1960年析建公社,1983年改设区,1986年设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9.3万。省道安(流)前(埔)公路横贯镇的中部,县道梅(塘)棉(湖)公路连结榕江水运。辖梅塘居民管理区和泗坑、石鸟、涂洋、高埔、双湖、大宅、溪桥、西山、远光、新民、瓜园、景光、田丰、新光、桥光、长美、内光、内丰、内联、溪南、社山、安仁、大东山23个农村管理区。工业有服装、食品、美术工艺等。溪南竹帽遐迩闻名,长美陶瓷业有100多年历史。
❼ 陈楚生为什么不红
普宁,广东省辖县级市,位于潮汕平原西缘,面积16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7.27万(2014年),下辖7个街道、17个镇、1个乡、3个国营农场。普宁,闻名国内外的商贸名城,中国百强县,中国中药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普宁,也是着名侨乡,全市有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195万人。
风景名胜
德安里位于普宁洪阳镇南村,是清末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
文昌阁位于普宁市,是林则徐病逝旧址,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市、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盘龙阁,位于普宁市梅林镇辖,方圆4平方公里,是粤东十方名刹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初期,是名闻国内外的佛教圣地,是观音菩萨和元天上帝显圣道场。
西林古寺位于普宁市梅林镇,位于南阳山中脐,面临潮汕平原,南山北山奇峰福星高照,榕江练江碧水玉带环绕。左右群峰祥云环抱,秀丽风光,仙居胜地,南阳名胜之一也。
白水岩,位于普宁市梅塘镇泗坑山,“狮象把水口”的山脉内围,创自明永乐十年,于1982年至2000年重建扩大。
培峰宝塔位于普宁市后坑村之山丘上,因古时该地属乌犁乡,俗称乌犁塔。塔通高约36米,外观七层,平面作八角形,系三合土夯筑成的风水塔。
南岩古寺坐落于普宁市南溪镇旧厝斗飞凤山上,其前身为南岩青牛洞,相传商朝时先民在此礼拜燃灯古佛,唐朝时建成佛殿。
![](http://www.smilingsouls.net/images/loading.jpg)
❽ 关于普宁洪阳方氏的历史
说到普宁就不得不说整个潮汕地区!~
据广东省地图册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普宁县,取名"普遍宁谧"之意.1993年撤县建市(县级市).全市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185.6万人,辖19个镇,1个乡,5个街办,市政府驻流沙镇.是广东省着名侨乡.
普宁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西境,地理位置为东经115°43'--116°1',北 纬 23°05'--23°31',北回归线横贯境内北部,与北京同一时区。
揭阳是潮汕地区最早载入史籍的古县之一,和海阳、潮阳并称“三阳”。早在义安郡及后来的潮州郡之前,就有揭阳地和揭阳县的存在。习惯叫法称“古揭阳”,以别于设置独立行政区划后的揭阳县。夹义的揭阳县是设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121),不过当时的揭阳县辖境比现在的揭阳大得多。19叨年潮汕地区分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揭阳市统辖普宁、揭西、惠来,及增设的揭东县。揭阳榕城为揭阳市驻地。
普宁市
普宁辖境原属潮阳县的一部分。明嘉靖四十二年,朝廷下诏,从潮阳县分出洋乌、黄坑、戎水三个都置普宁县。万历十五年又割洋乌、戎水归潮阳县管辖,清初上述两都又重归普宁县管。因此,在不少旧存族谱中,谈到迁移地时,常把潮阳与普宁混为一谈。其实普宁黄氏是潮汕黄氏中重要的一支,全市有黄姓人口约15万多人,约占普宁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人口居第二位,仅次于陈姓。黄姓宗亲分布于全市。17个镇、2个农场。全市计有黄姓人聚族而居村落102个。有一村一姓者,也有与其他姓氏和睦共居的。据调查,居住于流砂镇的有马栅等12个村落;,居住于占陇镇的有西社的西南等8个村落,居住于大南山镇的有灰寨等6个村落,居住于梅塘镇的有泗坑等4个村落,居住于池尾镇的有高明等4个村落,居住于大坝镇的有半径等3个村落,居住于燎原镇的有埔上寮等3个村落,居住于洪阳镇的有雨堂等9个村落,居住于南溪镇的有篮兜等2个村落,居住于广泰镇的有山后等6个村落,居住于赤岗镇的有五福屿等3个村落,居住于麒麟镇的有南坡等8个村落,居住于南径镇的有磨石坑等7个村落,居住于下架山镇的有坡乌等5个村落,居住于石碑镇的有古岭等5个村落,居住于云落镇的有中央寨等5个村落,居住于里湖镇的有竹头等4个村落,居住于大池农场的有新星等3个村落,还有马鞍山场的里仁村等。其中人口5000以上者有流沙镇的东埔村等8个村,3000-5000人者有流沙镇的马栅村等11个村,1000-3000人者有云落镇的下新埔村等 25个村,500-1000人者有南径镇的磨石村等30个村,100-500的有洪阳镇的新安村等26个村,100人以下者有云落镇的神前坑等2个村。其中聚族而居人口最多的自然村是梅塘镇的泗坑村,近8千人,人口最少的是云落镇的上洞,仅60多人。
根据资料,普宁黄氏绝大部分属禾坪派,但因分布村落较广,世系较难理顺。现仅对几个主要世系进行阐述:
化公分派僚公世系:就已知材料,普宁属于化公分派僚公世系的黄姓村落有:普宁占陇镇西社黄氏、黄坑五福屿黄氏、兴仁乡班湖(今普宁市里湖)黄氏、坤头山黄氏、山后村黄氏、东堆黄氏、桂岭新乡黄氏等地。谱云:黄僚为峭山公10世,九传至黄侗叟,创潮阳直浦。后代子孙分居潮阳各地(普宁时属潮阳)。其分创普宁各乡简述如下:
占陇镇西社黄氏:
1世峭山公。
2世宁化公。
3世道公。
4世文公。
5世省察公。
6世春公。
7世仁公。
8世潜善公。
9世久养公。
10世寮公,创居梅州。
11世吉庆公。
12世日新公。
13世文焕公。
14世淑敬公。
15世德彝公。
16世伯九公。
17世礼卿公。
18世侗叟公,子二:皇甫、经德;黄经德曾被朝廷任为潮阳县知县,黄侗叟随子人潮,创居潮阳直埔都。
19世皇甫公,黄侗叟长子,曾以翰林学士致政,故其后代子孙尊称为“致政公”。宋末自闽人潮,卜居潮阳奉恩乡麻田麓之霞霖;有四子:松岩、松霍、松山、松涧。
❾ 广东省哪里有水母娘娘寺庙
在白水岩有。广东普宁市梅塘镇泗坑山,“狮象把水口”的山脉内围,离普宁市区仅8公里。创自明永乐十年(1412)。普宁的名胜之一。
白水岩,以水清甘甜而闻名,有对联云:"水味清甜偿法界,母心如镜照禅衣"。这里有个美妙的传说:古时候,这里的水污浊无比、且有毒质,人畜饮之,多灾多病。有条蛇,叫乌墨蛇,为了替人们消灾解难,就把水里的污毒,通通吸到自己身上。所到之处,水即变清变甜。而它自己,却变得墨一样黑。人们为了纪念它,就在这里建了一间"水母娘娘"庙。庙的两侧,有对联云:"水味清甜偿法界,母心如镜照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