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生率百分比多少合适
㈠ 中国人口出生率是千分之几
出生率为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年2月22日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比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
㈡ 人口出生率多少才算高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降低;过渡型和现代型死亡率大致都在1%左右,但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传统型和过渡型的区别是,传统型死亡率一般接近2%,而过渡型...
㈢ 中国出生率
中国出生率2021公布结果是人口出生率为7.52%。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低于2.1,近年来出生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结合2021年最新数据可知,出生人口数量已连续五年下降。
人口出生率2021的影响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最好
世界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7‰,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为23‰,都大大超过中国。但全部发达国家仅为5‰,中国要超出2倍,差距还是很大的。90年代十年发展纲要中要求把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中,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内具有迅速的影响,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越发达、科技越雄厚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人们为适应环境,为了工作、进修、竞争,减少家庭负担 ,减轻自身负担,花费更多时间出外旅游文化观念与古代社会截然不同,这也是为适应社会做出的反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人口自然增长率
㈤ 自然增长率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出生率和死亡率范围各为多少
没有具体标准和统一规定,一般可以把2%,1~1.5%作为参考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是如此。
㈥ 人口出生率多少为正常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
现如今,青岛乃至全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养育成本高是人口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邢泉生十分关注婴幼儿照护的问题。为此,在今年的“青岛两会”上,他带来了加快婴幼儿照护中心建设,落实好国家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的建议。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邢泉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2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21年末,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52‰,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自然增长率为0.34‰,为1961年以来首次跌破1‰。近五年,青岛市全人口活产数呈断崖式下降,自2017-2021年,人口出生数持续走低。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养育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去各级各类单位,包括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配有自己的托儿所,父母上班时可将孩子安置在内部托儿所,除了有专业照护人员外,父母在工作之余可探望照料,极大减轻了养育负担。随着时代变迁,需要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型照护模式,缓解养育成本高压力大问题,落实好国家生育政策,防止人口数量持续下滑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
针对符合时代的新型照护模式,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曾分别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城阳区成为青岛市首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但整体看来,服务供给量与服务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照护服务、照护服务机构发展还是较为薄弱。为此,邢泉生建议,把照护服务纳入民生服务范畴,加大财政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婴幼儿照护机构建设等方面发力,营造生育友好环境、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对于如何具体实施,邢泉生还建议依托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优势,以医育结合的方式建设市、区两级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和指导中心,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照护中心在人员、服务和硬件配置上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全市婴幼儿家庭和托育机构提供优质可及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探索面向本单位职员的内部照护中心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单独或联合建设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一是解决婴幼儿照看问题,降低抚育成本;二是方便接送,节省时间成本。有助于推动国家生育政策的落实。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性照护抚育服务供给。鼓励地方政府通过采取提供场地、减免租金、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社会力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
","force_purephv":"0","gnid":"9e84c2ad877bcef0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f5b76dbaa5cd859.jpg","width":"600"}]}],"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socialc,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010112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158f84c4612959d8","src":"大众网","tag":[{"clk":"kdomestic_1:青岛大学","k":"青岛大学","u":""},{"clk":"kdomestic_1:青岛市","k":"青岛市","u":""}],"title":"代表连线|青岛市人大代表邢泉生:加快婴幼儿照护中心建设 减缓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人口出生率(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 搜狗网络: 超过2%就算高,1%~2%中等,1%以下为低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总人口数)*1000‰.分布情况 文化状况对一国人口出生率的高低也有影响.例如,当今人口出生率比较低的西欧、北美,以及南美的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恰好是欧洲各国家移民所住的地方,文化程度高,出生率就低;而拉丁美洲虽也是欧洲的移民,相比之下文化水平不高,则出生率比上述地区高.所以出生率的高低不仅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的水平及文化状况有密切联系.通常成为负相关.但美国、法国、英国、爱尔兰和新西兰都是例外.
人口出生率多少才算高 - :[答案]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降低;过渡型和现代型死亡率大致都在1%左右,但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传统型和过渡型的区别是,传统型死亡率一般接近2%,而过渡型...
中国人口出生率是多少,怎么计算,分母是什么. - :[答案]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0‰近几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9‰左右.
出生率多少?: 2004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是12.29‰,但受老龄化的影响,死亡率略有增加(6.42‰),去年净增人口761万.如果城市化程度继续加快、如果未来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数量继续增加,如果中国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执行,那么,在出生率进一步降低的过程中,中国每年净增人口还会继续减少.受此影响,中国未来的人口峰值会较早出现,大约会在本世纪20年代中后期会盈利人口峰值———但这个人口总量的值可能不是媒体平常所说的16亿,而应在14.3亿到14.5亿之间.
人口再生产中出生率,死亡率的高低标准应该是多少? - : 人口再生产中出生率,死亡率的高低标准是千分之十以内.
出生率达到多少算是高出生率?死亡率呢?自然增长率呢? - : 其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 1994年,科威特每1,000人中有活产婴儿24名.注意,是24个活下来啊.全球各地的出生率相差很大.1996年西撒哈拉地区平均每1,000...
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现在是多少? - :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9‰.
目前中国的出生率是多少 - :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截至2008年1月1日,我国有13.8628亿人口.其中流动人口有14735万人.农村人数占据57.01%,城镇的人口为42.99%;男性比女性多出3.06%,男性51.53%,女性48.47%.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6764万人,高中学历的为15083万人.统计显示,总共有家庭39519万户,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农村为3.27人.而2000年我国人口为12.95亿.
中国人每天的的出生率跟死亡率各是多少? - : 在地球上 死亡率与营养及卫生条件有密切联系.非洲的死亡率比较高.如马尔加什,马拉维,其死亡率达25‰以上;埃塞俄比亚为24.9‰、冈比亚为23.2‰、安哥拉23.1‰、几内亚比绍为23‰整个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与欧洲的34个国家与地...
㈦ 【高中地理】现在世界上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以下算低,多少以上算高(在线等……)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出生率低于2%,死亡率低于1%,就可以算作低了,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现代型。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高于2%就可以算作高了,而自然增长率高于1%就属于高自然增长率了
㈧ 多少生育率以上算高出生率高中地理
超过2%就算高,1%~2%中等,1%以下为低出生率,注意题干上单位是百分比还是千分比。常见考法是两地作比较,或者题干上明确指出一地出生率高低。还有就是第一个答者的千分之七定义老龄化是错误的,正确的老龄化定义是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
㈨ 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在百分之几一下
可查看各国人口出生率列表,出生率指每千人新生人口数,2012年中国为12.31人,即1.23%;全球平均大致在20.3人。
2012年中国死亡率为每千人7.15人。
出生率因受性别、年龄及其他人口特征的结构影响,难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出生仅仅是人口变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要把出生率和增长率混淆起来,后者考虑了所有导致人口变动的因素。中国2013年人口增长率为0.50%;
有一个更直观的数字是生育率(Fertility Rate),生育率是指理想状态下妇女育龄期生育的子女总数。生育率将生育量与人口中同它关系最密切的育龄妇女数相比,相对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2010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5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5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中
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许多。
19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儿数量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未来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将显着下降。按现有生育水平推算,中国大陆人口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总人口介于14亿和14.5亿之间,此后总人口将持续下降,到2080年出生人口下降至世界的2%以下。
2014年11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目前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请,与此前预计每年约200万对夫妻申请差距较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5383-859047.html
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后就一直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只有1.22、1.18,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只有1.04、1.26、1.24。
社会越发达,教育水平和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单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使用的一项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GDP都与生育率直线负相关。
生育意愿与现实生育率存在巨大差距。1998-2008年台湾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数的58%,比如2008年理想子女数是2.0个,但是实际生育率只有1.1。
1992年-2010年,日本总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数的51%-57%,比如2005年理想子女数是2.11个,但是实际生育率只有1.26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2000年前后的数据显示,24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只是理想子女数的63.5%。比如爱尔兰、英国、美国、德国的理想子女数为3.03个、2.53个、2.67个、2.40个,但是实际生育率只有1.89、1.65、2.06、1.37③。
多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平均每个家庭平均想要1.86个孩子,是世界最低。
2012全球生育率垫底的均是华语区:台湾1.16,香港1.09,澳门0.92,新加坡 0.78。六普的总和生育率为1.18。上海逾200万户“双独”家庭,申请生育二胎的为1.3万户,0.7万户实际生育。
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在恩施、翼城、承德、酒泉这4个800多万人口的地区全面放开二孩,但是作为一个整体,2010年的生育率只有1.52。
中华民族长期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但是1820年后,中国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占全球比例从37%下降到1950年的22%,经济占全球比例也从33%下降到4.6%。1950年到1980年,中国人口与世界同步增长,占世界比例稳定在22%左右,在国防和外交上也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下降到2014年的19%。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0~14岁人口只占全球的12%了(印度占全球21%)。
即便生育率能够稳定在2.1,也难以遏制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下降的趋势。而中国人口沿着低方案走的可能性很大。人口总量下降意味着人口结构恶化,中国经济占全球比例、国际战略地位也将快速下降。
人口峰值时间:出生-死亡=0。高、中、低方案的生育率在2024年前后只相差5-10%,2023年分别出生1284万、1220万、1167万,均多于死亡人数1148万;2024年出生1133万、1077万、1030万,都少于死亡人数1169万。因此,三个方案都在2023年达到人口峰值;日本是在2010年人口达峰值。
中国面临两大难题:生育率难以提升,育龄妇女人数在快速减少。中国的15-49岁总育龄妇女和20-29岁黄金年龄育龄妇女(目前2/3的孩子是该年龄群妇女生的,2011年达到1.14亿的顶峰,到2032年只有 0.65亿。)都在2012年开始负增长,其中前者从2011年的3.83亿减少到2030年的2.93亿,而后者从2011年的1.15亿减少到2035年的0.66亿。由于育龄妇女的减少和庞大的老年人口,即便生育率能够稳定在2.1,也难阻人口负增长。
中国大陆经济和城市都是围绕着独生子女政策规划,少生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鼓励生育的难度比台湾地区、韩国还要大。
另外,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每年死亡人口却将从目前的1000万左右增加到2063年的近2000万人。
中国在2015年达到20-64岁劳动力人口拐点,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将超过日本。如果能够将生育率稳定到2.1以后,虽然无法弥补近期的劳动力不足,但是可以让今后的劳动力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经济的活力。
停止计划生育,峰值出生规模也只能在2000万左右,总人口将在2023年达到14.0亿的峰值后负增长,到2080年降至8.95亿。即便生育率能够稳定在2.1,中国人口将在2035年达到14.73亿的峰值,到2080年降至13.77亿。
新疆建设兵团汉族人口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十几年后改为允许生二胎,也没有出现补偿性出生高峰和生育率反弹,“十五”、“十一五”时期,生育率都稳定在1.0左右。
上海户籍人口中有200多万个双独家庭 ,但是2008年实行双独二孩政策以来,5年只收到15000例申请,只生下7000多二孩 。河南2011年在全国最后才实行“双独二孩”政策,当时预计每年将多生1.8万人;但是两年来,仅有600多个家庭生了二孩 。
要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发达国家需要每个妇女生2.1个孩子,中国由于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比发达国家要高,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应接近2.3。由于有单身、不愿生育、生育障碍等人群,一个正常的社会应当是主流家庭生三个孩子,部分家庭生一个、两个、四五个甚至更多孩子。比如一个人群共182个孩子,其中90个来自3孩家庭,40个来自2孩家庭,32个来自4孩家庭,10个来自5孩家庭,10个来自1孩家庭,似乎生育率很高。其实:30个妇女生3孩,20个妇女生2孩,8个妇女生4孩,2个妇女生5孩,10个妇女生1孩,外加10个妇女没有生育(超过1/8家庭存在生育障碍),共80个妇女,人均只2.275个孩子,还达不到更替水平。
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国家和民族自杀。
中国一定要通过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养得起3个孩子。
㈩ 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8.52‰。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1》(以下简称《统计年鉴》)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创下了数十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新低。一时间,“人口负增长或提前到来”的观点引发热议。
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人口红利,简单来说,就是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大,被抚养的人口较少,由年龄结构优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额外收益。即使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仍有不少有利因素待挖掘。随着高龄少子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红利虽然会逐步消失,但是也有不少新的“红利”概念出现,如第二次人口红利、人才红利等。
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挖掘高龄劳动力的潜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等。同时,随着新增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人口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为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在提升,这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