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收姓氏段的全国多少人口

收姓氏段的全国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11-26 21:21:10

1. 段姓人口有多少人如题 谢谢了

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大概有30000多人。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史记·郑世家》等资料所载,春秋时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后裔,以王父字为氏,是为河南段姓。2、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载,老子之子宗,春秋时为魏国将领,受封于段干,人称段干木,子孙有段姓。3、出自鲜卑后裔。据《姓氏寻源》、《辞海》等资料所载,鲜卑人檀石槐之后段务目尘、段匹石单等西晋时受封领地,族人多段姓,十六国时被后赵帝石虎所占,族人与汉人杂居,遂被融合。4、云南段姓宗源有二:其一,据《姓氏寻源》所载:“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今属甘肃)。”其二,后晋时,白蛮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治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段姓为其大姓。5、潞西德昂族道普雷氏,满、蒙、土、苗等均有段姓。 得姓始祖 共叔段。春秋时,郑武公妻子武姜生长子寤生时,难产以为怪,遂不喜欢;生少子叔段时顺利,且叔段生的一表人才,很讨武姜欢心,于是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武公以长幼顺序没有答应。庄公寤生即位后,武姜请求把制(今河南汜水)封给叔段,庄公不同意,而把京城(今河南荥阳)封给弟弟,人称“京城太叔”。太叔恃母爱,并以武姜为内应公开招兵买马企图夺兄之位,就在他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行动时,早有防备的郑庄公先发制人,突袭京城,大败叔段。叔段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时称共叔段,其子孙为与郑国王室有所区别,以王父字为氏,奉共叔段为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依“寻根溯源”所述,段姓发源地有四:1、叔段逃逸之地共,今河南北部辉县一带;2、魏将宗,其国所辖在今山西东南及河南北部一带;3、鲜卑段姓受封之地位于辽西;4、云南。早期段姓以陕西、甘肃一带繁衍最旺,以后段姓大致以此二地为主迁地,扩播四方。西汉时,段 任北地都督,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子孙遂在此世居,日益族大人众,形成武威郡,尊段贞为开基始祖。魏晋南北朝之际,段姓或因仕宦,或因避战乱而迁往各地。段贞后裔段荣任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诏任北齐太宰左丞相,封平原忠武王,段嗣元任郑州刺史,段楹任大理司直并隋、朔二州刺史,段纷任后魏晋兴太守。此支段姓可谓仕官累累,簪缨不绝。另有鲜卑段姓世居之地被后赵帝石虎所灭,族人遂与汉人杂居,而日渐相融。唐代段姓仍以北方人口居多。段 一支此期仍多入仕,主居于陕西西安及河南一带,人丁兴旺,家族庞大,有段文昌任穆宗时宰相。后晋有白蛮(白族前身)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其子孙相继统治达三百一十七年之久,致使段姓在云南发展迅速,今日大理,段姓仍位居大姓之一。宋元时,北方段姓为躲避金人南下及蒙军入主中原所带来的战祸,而纷纷南下,为南方段姓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明代有山西大槐树籍段姓迁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无大规模迁徙之举,各地段姓繁衍平稳,覆盖广泛。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号 段姓郡望主要有四:1、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2、武威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3、扶风郡,三国魏时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东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4、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一带。 堂号:“武威”、“京兆”、“君轼”、“锦绸”、“余庆”、“多寿”等。 宗族特征 1、段谐音断,引果断之义,当机立断不失为段姓优良作风。2、段姓族人多英武,历史长河中,留下过段姓帝王之浪涛,实为家族荣耀史锦上添花之笔。3、段姓字行有序,辈份明晰。如段静朗所修《段氏宗谱》,内有安徽段姓一支字行为:“承宗祖绪,光宜庆昌。” 名人精粹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求学于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其潜学守道,不事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据传文侯每过段干木家门,定站立伏于车前横木,以示尊敬。段会宗:天水上圭阝(今甘肃天水)人,西汉任西域都护、雁门太守等职。为人义气,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段孝直:汉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性刚直纯孝。家有良马,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纬倚势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脏之罪而下狱致死。段匹石单:晋时鲜卑人。建武初任幽州刺史,与刘琨联盟讨伐石勒,兵败后至襄国,仍着朝服持晋书。后在国中推其为君主时,事露遇害。段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段随:十六国时西燕人。初为西燕大将,国内大乱之时被推为王,旋被杀。段业:西安人,十六国时北凉国君,初为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后为匈奴人所拥立,在位三年被杀。段文昌: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唐穆宗时为相,治尚宽静。文宗时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段成式:文昌子,唐代文学家,官至太常少卿。其人博闻强记,藏书甚丰,撰有《酉阳杂俎》,清人辑其诗文成《段成式诗》。段秀实:氵开阳(今陕西千阳)人,唐代司农卿。曾被叛将朱氵比胁于军中议事,秀实以象笏猛击朱氵比,遂遇害。段思平:五代时白蛮人,世为南诏贵族。初为通海节度使,公元九三七年,建大理国。史称“大理第一世王”。段成己: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金代着名文学家,与其兄段克己均为当时享誉文坛较有影响的人物。段兴智:为段思平所建大理国末代国君,为忽必烈所灭。元籍其地,封兴智为摩河罗嵯,管领八方。及卒,后传十一代总管。段玉裁:江苏金坛人,清代着名文学训诂家、经学家。着有《说文解字注》一书。段祺瑞:安徽合肥人,近代皖系军阀首领。曾任提督、国务总理等职,一九二四年出任北京临时政

2. 段姓现在有多少人啊,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地方拜托各位了 3Q

在全国段姓有近300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宋代以前,它较多的分布在北方地区,较为集中的是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云南,其郡望在武威、京兆、大理、太原。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宋代起,经济重心南移,段姓逐步向南扩展迁徙,现在分布较为集中的是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台湾,当然也还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云南。其郡望是英山、黔阳、南县、韩城、偃师,当然也还有武威、大理、太原。 在南方,现在段姓人思想较为活跃,尤以湖南、湖北、江苏、云南、台湾为甚: 段姓排行 段姓为 国常见姓氏,是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居第八十七位。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四川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58%。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求采纳

3. 段姓的人口数量

李姓是中国第1大姓!占了中国汉族人口的近8% 1.李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黄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赵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广东人口的19%=5,100,000人)。 9.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21梁 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41苏 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钟57汪58田59任60姜61范 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顾 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曹89钱90汤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排名87,大约四五十万人

4. 百家姓之段姓

百家姓之段姓 段姓,大理国国姓,部分先祖出自周王族支系,部分源于姬姓郑氏。段字的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 对段字所作的解释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讲得更加明白具体,他说:“金文段,象手持椎于厂中捶石之形。”段字是象形字,一般认为段字的左边像山石或山崖的形状,右边的象形则是用手持锤击之。由此可知,段字的来历当与开采石料、打磨石器有关,它的起源应该是非常古老的。远古祖先在人类 历史 的最早阶段就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在悠久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公刘》所记述的是后稷的曾孙、古代周族的首领公刘率领族人自邰迁豳,安定居处,开基 创业 的 事迹 。到达豳地之后,派人横渡渭水,采运石料。按郑玄和孔颖达的说法,他们采来的碫石是用作椹质。所谓“椹质”,就是锻造金属器具用以承受锤击的砧垫。

“段氏”的出现,始见于《周礼·考工记·轴人》:“段氏为镈器”。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段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推进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段姓是汉字姓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218位。2006年中 国段姓人口 排名 第81,在韩 国也有分布。
段姓历史发展
迁徙分布

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 “国人暴动”, 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

来自段匹磾,根源于鲜卑族后裔。段匹磾,辽西石城人。据《辞海》载,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勿尘,在归顺朝廷后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内原有三万家,分布在今辽宁西部。但后味他的领地被十六国之后赵 石虎于太宁元年(349年)占领,其属民逃到中 原各地,与汉 人杂居,并逐渐与汉人融合,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两样。 又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一书载,段务勿尘本鲜卑人檀石槐之后,其属民在与汉人融合之后,其东晋怀帝时的左贤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为段务勿尘之后人,即将这“段”作为这些属民统一的姓氏,使之成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为辽西段姓。

《晋书·卷八十六王浚传》称“鲜卑务勿尘”《 晋书·段匹石单传》曰:“段匹石单,东部鲜卑人也。《晋书·惠帝纪》:“王浚遣乌丸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光熙元年 ,司空越遣祁弘等帅鲜卑西迎车驾⋯⋯祁弘等入长安,所部鲜卑大掠⋯⋯“ 《 《北史·徒何段就六眷传》[1-3] 曰:“日陆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人库辱官家奴。诸大人集会幽州,皆持唾壶,唯库辱官独无,乃唾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其后渔阳大饥,库辱官以日陆眷为健,使将人诣辽西逐食,招诱亡叛,遂至强盛。” 魏晋之际,段氏祖先段日陆眷作为一个社会地位极低的家奴,以口接主人痰唾,获得乌桓大人库官氏的信任,并乘渔阳大饥,吞并了库官大人“诣辽西逐食”的乌桓人众,以此作为最初最基本的部众建立起段部。而后,日陆眷又于辽西“招诱亡叛”,继续扩充实力。日陆眷所招诱的“亡叛”, 都是一些零星分散的、没有组织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成员,或者是和日陆眷同样身份的奴隶,他们没有领袖与部落,很容易便统一于日陆眷的旗帜下,成为段部部众。 据中国民族史家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等考据,段部可能是在东汉中叶迁入辽西的,段部世袭部落大人,历经了段日陆眷、段乞珍、段务目尘、段就六眷、段涉复辰、段匹磾、段末波、段牙、段辽、段兰、段龛、段勤等部落首领的统治,于东晋永和年间全部鲜卑化。段部其后裔以及与之相关的乌桓部落和高车部落全部鲜卑化,并融入北朝的鲜卑人之中。

鲜卑段氏也称段部或者段国,是东晋十六国前期活跃于北亚的力量。 段部最初是由乌桓化的高车段氏家族主导的乌桓部落,在迁入辽西以后,又吸纳 不少少数民族加入不断壮大, 所统少数民族至少包括乌桓、鲜卑、匈奴和高车。段部与慕容部、宇文部并列为东部鲜卑三部,因其族属为鲜卑,史书称其为鲜卑部落。

段日陆眷本是高车族库狄部落族人, 高车族的先祖便是春秋时期的赤狄。段日陆眷的祖先很有可能便是赤狄部落的铎辰氏(段干氏),因而以段为姓。 唐代 《元和姓纂》卷九“辽西段氏”条记北平襄侯段文振是东部鲜卑段匹磾之八代孙。段匹磾即段日陆眷之侄孙、段务目尘之子。《周书》卷三十六《段永传》记载周骠骑大、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段永亦匹磾之后:“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匹磾之后也。” 段部后裔还有一支因避难改姓库狄,恢复了段部首领先祖库狄部落氏姓。 《周书》卷三十三“库狄峙传”:“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匹磾之后也,因避难改焉。后徙居代,世为豪右。祖凌,武威郡守;父贞,上洛郡守。”唐朝《元和姓纂》卷八“库狄”条记载:“鲜卑段匹磾之后,避难改姓库狄,居代北,后迁中夏河南。后魏上洛太守库狄陵生保真,保真生峙,周宣州刺史,生嶷、徽、崧;徽生璠,益州总管、乐成公;崧生仁志,千牛郎中;仁志生益利,益利生履温,库部郎中。” 唐代的襄阳令库狄履温即出自此族。 库狄氏为 鲜卑着姓,《北齐书》为之立传的有库狄干、库狄回洛、库狄盛等,《周书》为之立传的有库狄昌、库狄峙,《隋书》为之立传的还有库狄嵚。《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赵郡王壑与库狄显安侍坐。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

云南白族(还有哈尼族),根源于段思平。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蛮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别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的汉人,是共叔 段子 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如此看来,云南段氏同河南段氏本是同根生,云南段氏被世人视为白族(还有的是哈尼族)。清人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六传生思平。”

源于蒙古族,属于 文化 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1、蒙古族土尔扈特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等,本姓巴达盖、给尔给斯氏、土尔扈特(陶尔高德)氏以部为氏。

2、蒙古族陶日根席日氏,陶日根沙拉(陶日根席日、陶尔干锡热)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段氏、黄氏等。

据《皇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段姓,其先清代八旗段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锡伯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段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字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唐代段姓仍以北方人口居多。段一支此期仍多入仕,主居于陕西西安及河南一带,人丁兴旺,家族庞大,有段文昌任穆宗时宰相。

后晋有白蛮(白族前身)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其子孙相继统治达三百一十七年之久,致使段姓在云南发展迅速,今日大理,段姓仍位居大姓之一。

宋元时,北方段姓为躲避金人南下及蒙军入主中原所带来的战祸,而纷纷南下,为南方段姓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明代有山西大槐树籍段姓迁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无大规模迁徙之举,各地段姓繁衍平稳,覆盖广泛。

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字体变更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的儿子李宗,封于段干(约在今山西省夏县境内)之后,即以封邑段干为姓。后来,魏国的段干木、段干子,齐国的段干朋,都是他的后代。战国时,段干木的子孙西迁入关,在姓氏中去掉干字,单姓段,所以在西汉以后,就没有“段干”一姓了。根据《风俗通》一书中的记载,战国初期魏之段干术,原是晋国人,后来到魏国,守道不仕,住在魏邑段干,人称段干木,他的后代即以段为姓氏。另外还有,《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封段为干木大夫”一说。这些也都可以作为段姓来源一说佐证。
段姓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 三国 魏将辖区改称京兆郡。

武威郡:汉间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西晋移至池阳。

天水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

君轼堂:战国时期魏国的段干木不肯作官,魏文王却认为他很能干,于是亲自登门 拜访 ,段木干跳墙躲了起来,不肯与之相见。文侯依然很尊敬他,每次从他的门前经过时都要站在车的横木上肃立,并说:“段干木是贤人,我能不轼吗?”

此外,段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武威堂”、“京兆堂”、“锦绸堂”、“余庆堂”、“多寿堂”“集凤堂”等。[4]

宗祠楹联

忠留册笏;学博酉阳。——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司农卿段秀实,字成公,汧阳人。朱泚反叛,认为他能孚众望,胁迫到军中计事。他乘间用象笏猛击朱泚,遂被杀害。后追赠太尉,谥忠烈。下联典指唐代太常卿段成式,字柯古,临淄人。他博闻强记,藏书丰富,尤多奇篇秘籍,撰有《西阳杂俎》,清人辑有《段成式诗》。

文称二妙;国立一王。——李文郑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绛州稷山人。段克己,字复之,金末进士,人称逐庵先生;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金末正大年间进士,官宜阳县主簿。入元后,兄弟二人都不再做官,一起隐居在龙门山,均以文章着称,文学家赵秉文称他们为“二妙”。后人汇集他们兄弟的诗词,编为《二妙集》。下联说十六国时凉州地方政权首领、北凉的建立者段业,京兆人,博览史传,善长文词。后凉时官建康太守,龙飞年间,沮渠蒙逊脱离后凉,推他为凉州牧,年号神玺,三年后改称凉王。后被沮渠蒙逊所杀。

平羌锡士;梦凤呈样。——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东汉武威姑臧人段颎,字纪明,少年时就习弓马,尚游侠。桓帝时为中郎将,因镇压公孙举、东郭窦起义封列侯,后官护羌校尉,至太尉。下联说北宋开封人段少连,字希逸,历官知县、知州,多有政绩,事无大小,决断如流,不向权势屈服,范仲淹曾推荐他“才堪将帅”。后官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中见凤凰集于庭院。

忠留丹笏;学博酉阳。——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沂阳人段秀实,字成公,因军功官至泾原郑颍节度使,数年间,吐蕃兵不敢侵犯边塞,建中年间官司农卿。原卢龙节度使朱沘在京城哗变,被推为皇帝,请素有威望的段秀实为辅佐。段秀实表面与朱沘合作,一天,乘议事的机会,夺象牙笏出击朱沘,被杀害。下联典指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字柯古,临淄人,因父亲段文昌(穆宗时宰相,封邹平郡公)之荫官秘书省校书郎,官至太常少卿。家中藏书很多,他博闻强记,着有《酉阳杂俎》。又能诗,后人辑有《段成式诗》。

逾垣避主;击笏除奸。——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魏·段干木屡征不士,魏文侯亲顾其宅,干木逾墙以避之。下联典指唐·段秀实事典。

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唐·段文昌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句联。

水暗余霞外;山明落照中。——唐·段文昌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题武担寺西台》诗句联。

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唐·段成式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太常少卿段成式《书事》中联句。

好溪呼于百姓;开谕胜过三军。——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太常少卿段成式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的事典。段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临淄人。穆宗时入相,出为剑南西川节度。汉尚宽静。文宗立,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后复节度西川卒。

九经陶铸资群彦;一字源流奠万哗。——赵朴初题江苏省金坛市段玉裁纪念馆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金坛大南门外愚池风景区。建于1984年,占地65亩,其中水面35亩。纪念馆建筑为仿清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南向,筑在四面环水的小岛上,三面环水,景色宜人。“段玉裁纪念馆”横匾由舒同题写。门前有狮了滚绣球昆石一对,步入门槛,门厅两侧各接一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庭院,正对面为纪念堂,七架梁,面阔三间,歇山顶,飞檐翘角。梁上有一镏金横匾:“朴学宗师”,为着名 书法 家沙孟海题写。堂内屏门前置段玉裁半身塑像,侧前后柱上有两副楹联,一由周祖谟行先生书写,一由赵朴初先生撰写。庭院两侧水榭分别陈列段玉裁各种着作和后人研究段着的学术 论文 。各厅室由回廊连接,四周绕以院垣。院门开在溧金公路之侧。进院门是一方有20亩的广场,广场与纪念馆一水相隔,过广场右折,经柳荫长堤、五曲桥、六角亭,便抵门厅,进入纪念馆。此联是赵朴初的会心之作。

说字解经,功超许郑;审音辨韵,名震乾嘉。——周祖谟书写江苏省金坛市段玉裁纪念馆

上联“许郑”,典指许慎、郑玄。下联“乾嘉”,指小学名家辈出。

旷览江天,包罗海岳;长养花木,位置鼎彝。——清·薛慰农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咸丰进士薛慰农赠清代文人段小湖联(节录)。

独存一夫,坚守学道;尚有二人,拥为君王。——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魏国人段干木,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诸人都当了,只有他独潜学守道,不事诸侯,为于下所重。下联典指段姓称帝者有二人。即:十六国时西燕内乱,众推大将段随为王,改元昌平,旋被杀;十六国时,又有西安人段业,被匈奴人拥立为北京国君,在位三年被杀。

家谱文献

族之有谱,凡以教亲睦,察远近,别真伪,备遗忘也。每世必修,一节之长必录,一行之善必书。谱之为义大矣哉!稽滇志所载,蒙诏僭制,不知汉大。段氏虽相沿割据,然求经籍,受册封,颇知礼义。有宋徽宗政和七年段公正严,遣使入贡,诏封为大理国王。迄今大理、剑川,段氏子孙繁衍,其兴衰源委,必有谱牒可稽。但两地遥隔,无从咨询,姑以俟后人之详察耳。我高祖龙生公,移居他郎(即墨江),因屡遭兵火,家乘无传。祖本珍公,所为深长太息也。祖自幼乐施好善不倦,而家贫无资,遂以簿书糊口,及顶吏进京,考职候补经历,旋以年耄,累征不就。吾父光裕公,性至孝,祖母陈氏病,割股救焉。历事继祖母三人,不异所生,其事吾祖也。每岁终以十金寿。左右就养无方,务得其欢心而后已。雍正壬子,夷逆之变,奉上宪委,往定南里招安,不避艰险,辛苦备尝,为所全活者万余家。平定后,经营家政,光大门庭,俾浩兄弟文成武就,入校庠而食廪禄,列铨选而贡朝廷。皆其积善成德栉风沐雨之遗也。故列世谱详注于后,而昭穆井然。公议十字派附录于此(明其思为以宗守芳尚之),他日子孙览谱,睹昭穆井然,遵派而论,不失式相好、勿相尤,笃一本之亲,广九族之爱,继往开来,于以拔巍科,掇高第,又其僭德之光,久而自发者乎。失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我祖宗代有盛德,宜享其隆。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此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而无疑者。但须贵而能下,富而好仁。仲叔季弟分多润寡,不以途人待之。斯不负段氏忠厚传家之遗愿,而有以答吾祖宗之灵于在天矣。

谱牒是记述姓氏家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有“族谱”、“宗谱”、“家谱”、“家乘”等名称。谱牒起源很早,在周朝时期,已经有了中国最早的谱牒。修谱在唐宋时已很盛行。

族谱的体例,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遗像、像赞、祠规、族约、家训、世系、传记、遗事、艺文、派字、碑记、婚冠、丧祭、族产、坟茔、墓铭、祠记、遗稿和题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修谱的目的在于敬宗收族,将家族的源起、迁徙、繁衍、发展的情况录于谱系,使子孙了解家族发展的历史,祖先创业的艰难,从中受到 教育 和启迪。

而族谱的内容,则又集中体现在历届修谱时所撰的谱序之中。每届修谱,按例撰写谱序,历届修谱所撰谱序均收存在族谱的首卷。谱序所写的内容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叙述本族本支的源流和繁衍情况。叙述源流时有的从受姓始祖讲起,有的只从当地开代祖讲起。二是借修谱的机会阐发一种同宗精神,教育后代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弘扬祖德,遵循族规,奋发图强。下面就不同时代各地的段氏族谱作一些有选择的介绍。段姓的家乘谱牒至今在各级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所 收藏 的有百种以上。在民间段氏人家所收藏的则在千种以上。典型的如湖北英山新编《段氏宗谱》,610多万字,纲举目张,眉目清整,结构庞大,项目繁多段姓早在汉代已有都获公修撰的族谱,左丞相陈平为之作序。序中追溯了段姓的祖源,颂扬了段氏先祖的治功和令德,并简要叙述了段姓子孙迁播、家族繁衍的情况。

现存的段氏族谱,大多修撰于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而尤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为多。20世纪末期,修谱之风再次盛起。现代、当代的段氏族谱,除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表现出浓厚的民主思想。主张强族兴邦,以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众族蕃矣,上溯其初,皆一人之身也”,“中国四万万同胞,皆黄帝子孙,固皇皇一大宗族也”。这完全摒弃了狭隘的宗族主义思想,强调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20世纪末期的族谱更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服从国法、淡薄族规,如招赘女婿可以人谱;过继他姓子女,只要改姓均可入谱;子孙无论男女,可从母姓。这些都是封建族规所不允许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5. 全国姓段的有多少人

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的一个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人口在270万人左右。

6. 段姓人口数量2016年

“段氏”的出现,始见于《周礼·考工记·轴人》:“段氏为镈器”。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段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推进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段姓是汉字姓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218位。2006年中 国段姓人口排名第81,在韩 国也有分布。段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一位姓氏,在川、滇地区颇有影响。当今段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2%,总人口大约在270多万。

7. 全球姓段的一共有多少人

v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大概有30000多人。�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史记·郑世家》等资料所载,春秋时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后裔,以王父字为氏,是为河南段姓。2、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载,老子之子宗,春秋时为魏国将领,受封于段干,人称段干木,子孙有段姓。3、出自鲜卑后裔。据《姓氏寻源》、《辞海》等资料所载,鲜卑人檀石槐之后段务目尘、段匹石单等西晋时受封领地,族人多段姓,十六国时被后赵帝石虎所占,族人与汉人杂居,遂被融合。4、云南段姓宗源有二:其一,据《姓氏寻源》所载:“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今属甘肃)。”其二,后晋时,白蛮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治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段姓为其大姓。5、潞西德昂族道普雷氏,满、蒙、土、苗等均有段姓。 得姓始祖 共叔段。春秋时,郑武公妻子武姜生长子寤生时,难产以为怪,遂不喜欢;生少子叔段时顺利,且叔段生的一表人才,很讨武姜欢心,于是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武公以长幼顺序没有答应。庄公寤生即位后,武姜请求把制(今河南汜水)封给叔段,庄公不同意,而把京城(今河南荥阳)封给弟弟,人称“京城太叔”。太叔恃母爱,并以武姜为内应公开招兵买马企图夺兄之位,就在他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行动时,早有防备的郑庄公先发制人,突袭京城,大败叔段。叔段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时称共叔段,其子孙为与郑国王室有所区别,以王父字为氏,奉共叔段为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依“寻根溯源”所述,段姓发源地有四:1、叔段逃逸之地共,今河南北部辉县一带;2、魏将宗,其国所辖在今山西东南及河南北部一带;3、鲜卑段姓受封之地位于辽西;4、云南。早期段姓以陕西、甘肃一带繁衍最旺,以后段姓大致以此二地为主迁地,扩播四方。西汉时,段 任北地都督,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子孙遂在此世居,日益族大人众,形成武威郡,尊段贞为开基始祖。魏晋南北朝之际,段姓或因仕宦,或因避战乱而迁往各地。段贞后裔段荣任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诏任北齐太宰左丞相,封平原忠武王,段嗣元任郑州刺史,段楹任大理司直并隋、朔二州刺史,段纷任后魏晋兴太守。此支段姓可谓仕官累累,簪缨不绝。另有鲜卑段姓世居之地被后赵帝石虎所灭,族人遂与汉人杂居,而日渐相融。唐代段姓仍以北方人口居多。段 一支此期仍多入仕,主居于陕西西安及河南一带,人丁兴旺,家族庞大,有段文昌任穆宗时宰相。后晋有白蛮(白族前身)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其子孙相继统治达三百一十七年之久,致使段姓在云南发展迅速,今日大理,段姓仍位居大姓之一。宋元时,北方段姓为躲避金人南下及蒙军入主中原所带来的战祸,而纷纷南下,为南方段姓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明代有山西大槐树籍段姓迁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无大规模迁徙之举,各地段姓繁衍平稳,覆盖广泛。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号 段姓郡望主要有四:1、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2、武威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3、扶风郡,三国魏时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东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4、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一带。

8. 段姓有多少人口_段姓的传统文化

段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一位姓氏,在川、滇地区颇有影响。当今段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2%, 总人口大约在270多万。

段的名义
《说文》:段,指锤击,以锤击物。金文的段字,像手持锤在崖下凿石锤击之形,两小点代表打碎的石屑,是一会意字。它的引申之义为锤击,所以,凡是以段为偏旁的字,如锻,大多有锤打之义。后来又引申为部分之义,如分段、段落等。段人当以打石或打铁作为自己的职业,因而段人以此为氏族的图腾,命名段氏族之名和族徽,段人居住过的地方称段,最终形成段姓。

段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段姓来源主要有两大支:姬姓和赢姓。
第一支源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郑桓公之后为郑武公,在东郑即位,建立了郑,都新郑,即今河南新郑。郑武公之后为郑庄公,庄公之弟叔段初封京,封地在今河南荥阳京襄村,号太叔,称京城太叔,或称太叔段。公元前722年,太叔段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北渡黄河逃到共邑,今河南辉县,史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共叔段之子共仲为侯氏。其中一支后裔以共叔段的字为氏,这支姬姓段氏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系出赢姓。高阳氏颛顼的后裔皋陶,赢姓。皋陶氏族的首领在尧舜时代世为大理官,即刑官。夏朝时其后裔以官名为氏,有理氏。商末大臣理征被害,其妻携幼子理利贞出逃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靠树上的果子(木子)才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春秋时大名鼎鼎的思想家、道教的鼻祖李耳(即老子),是理利贞的后裔。春秋时老子之裔孙李宗为鲁国大夫,先食采于段,今山东济南历城西的段店,后封于干,今山东冠县北的干集,其子孙隧以二封地名合为段干氏。至魏文侯时段干木之子段隐如改单姓为段,赢姓段氏的历史有24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在汉朝前,一支姬姓段氏北迁人鲜卑,居辽西徒河,与鲜卑人融合而成为段部。两晋南北朝时,一直活跃于华北地区,隋唐之际全部落融入汉族。甘肃武威的一支段姓南下进入云南大理地区,到五代后晋时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后裔除一部分成为今天的白族先祖外,其余均逐渐融入汉族。这是中国姓氏演化过程中,先夷化后汉化的典型事件。西南汉族多段姓正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段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河南的段姓,随后向北的河北,东北的山东、辽宁扩散。秦、汉时期,段姓主要向西北的陕西、甘肃移民,随后南下入四川,进而入云南。东晋南北朝时,段姓移民湖北、江西,随后散播到安徽、江苏、浙江。唐朝时期,段姓已经出现在长江南面的湖南。宋朝时段姓进入了福建,明朝时段姓已经分布到大江南北。
宋朝时期,段姓大约近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〇五位。段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段姓总人口的2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江西、湖南,这四省段姓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广东,这三省的段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豫、南面赣湘两块段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段姓大约有19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1%,排在第九十位。宋、元、明600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段姓人口增长快于全国人口的增长。山西为段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段姓人口的2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云南、甘肃,这三省段姓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湖南、陕西,这四省的段姓又集中了30%。宋、元、明600余年,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北部和西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西北部晋秦甘、西南四川、东南江苏三大块段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段姓的分布和图腾
当代段姓的人口已达270多万,为全国第八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段姓人口由19万激增到270多万,达14倍多。自宋朝至今1000年,段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云南、河南三省,大约占段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河北、湖南,这四省的段姓又集中了30%。四川居住了段姓总人口的12%,为段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西南川滇、北部豫晋二块高比率段姓区域。在600年期间,段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继续向西部汗移,同时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
段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81)表明:段姓主要分布在川滇和豫晋地区。在云南、四川南部、黔桂西端、鄂皖赣连接部、河南大部、山西、河北西南部、陕西东部、内蒙古中部、吉林西北,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3.4%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7%,居住了大约28%的段姓人群。在川渝大部、黔桂中西部、鄂皖湘赣大部、陕甘南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京津、山西南部、宁夏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黑吉蒙连接部,段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32%0.48%之间,分布的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2.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段姓人群。

段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段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武威、辽西、齐郡。段姓的堂号除与郡望同名外,主要还有君轼堂。君轼堂号典出战国时段干木。段干木是贤人,魏文侯亲自登门拜访,他不肯做官,跳墙躲避了。魏文侯很器重他,每次从段干木家门经过,一定站起、伏在车上的横木上以示敬意,他解释说:段干木是位大贤人,我怎能不伏轼呢?轼,就是古代马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伏轼就是致敬之义。

楹联 段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逾墙避主;击笏除奸。
学博酉阳;忠留丹笏。
平羌锡士;梦凤呈祥。
文称二妙;国立一王。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段姓历代名人85名,占总名人数的0.19%,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〇一位;段姓的着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段姓的着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七位;段姓的着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九位。
历史上段姓重要人物有:西汉名将段会宗;东汉并州刺史、新丰侯段颎;西晋辽西公段务目尘;东晋十六国后凉凉州牧段业;唐朝大将段志玄,文学家段成式,宰相段文昌;五代后晋大理国君主段思平;北宋金国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清朝文字训诂学家兼经学家段玉裁;民国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兼第一纵队司令段德昌。
段姓血型
段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4%,A型占29.1%,B型占28.6%,AB型占8.9%。

9. 请问宁乡市段姓大概有多少人分布在哪些村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4

10. “段”这个姓氏在中国姓氏中的排名是多少

“段”姓在《百家 姓》中排第218位,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87位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下面是人口排名前100名的姓氏。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钟,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漕,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 100文。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8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60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6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8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10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3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5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