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向阳村人口多少
Ⅰ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村隶属于西山乡立坪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山区。位于西山乡南边,距离立坪村委会17.00 公里,距离 镇15.00公里。国土面积0.60平方公里,海拔2,310.00米,年平均气温12.00 ℃,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294.00亩,其中人均耕地2.39亩;有林地520.00亩。全村辖3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5户,有乡村人口123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人,劳动力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1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8.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5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25户通电,有2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 %和 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12%和12%)。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1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Ⅱ 向阳村的介绍
地处梅州市兴宁市神光山脚下,与墨池村相连,全村总户数414户,人口1797人,耕地面积363亩。向阳村落居住着姓系有赖、丘等姓,淳朴的村民过着和睦祥和的生活。
Ⅲ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村位于平坡镇西南部,辖区总面积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亩,境内居住着白族、彝族、汉族等民族。村委会辖1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79人。至2008年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6万元,林业收入253万元,牧业收入158万元,工业收入42万元,建筑业收入55万元,运输业收入65万元,餐饮业收入45万元,服务业收入39万元,其他收入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8元。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3亩(旱地83亩),人均耕地1.48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500亩,荒山荒地15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畜牧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畜牧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2.5%。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37.5 %;畜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62.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3头,肉牛6头,肉羊100头); 工资性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8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23%),在省内务工6人。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通过筹资筹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生产产品数量和质量,向商品化市场迈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康步伐。
Ⅳ 向阳村的村情概况
向阳村 隶属于石鼓镇大同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镇3.00。面积0.12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186.00亩,其中人均耕地1.0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80人,其中农业人口177人,劳动力1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6.5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玉米、烤烟、畜牧为主。
Ⅳ 大理海东镇离文笔村有多远
7.7公里。根据查询地图显示,海东镇离文笔村7.7公里,驾车需要14分钟,途径0个红绿灯。文笔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7.00公里,国土面积6.63平方公里,海拔1978.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58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2908.00亩,其中人均耕地1.81亩;有林地9890.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1176人,其中农业人口816人,劳动力71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4人。海东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东岸,面积17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向阳村,人口1630。
Ⅵ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行政村隶属于云南大关县木杆镇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镇12.00公里,国土面积9.80平方公里,海拔123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123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
Ⅶ 向阳村的介绍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臧家村臧姓地主在此置下庄园,雇王姓看管,命村名为臧家庄。1965年“四清”运动中,根据“向阳村落春常在”之义,改称向阳村。本村人口以王姓居多,后有张姓、李姓、韩姓先后迁来定居。 向阳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0′,北纬36°39′。东与南丁村为邻,西与辛安村相连,南与徐家铺村隔海相望,北与叶家村、瓦罐窑村、槐家泊村接壤,隶属辛安镇,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4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9公顷,海滩养殖面积4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水果、蔬菜、桑等。 2002年,全村772户,2086人,均为汉族。张姓1户、李姓2户、韩姓1户,其余为王姓。
Ⅷ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村隶属于大过口乡碧鸡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过口乡东边,距离碧鸡村委会17 公里,距离大过口乡15公里。国土面积0.31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936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15亩,其中人均耕地0.75亩;有林地43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户,有乡村人口20人,其中农业人口20人,劳动力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4.52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3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66.7%和17%)。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辆。全村建有小水窖7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亩,有效灌溉率为 3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5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Ⅸ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村隶属于宾居镇清河行政村,属于 坝区。位于 宾居镇东 边,距离 清河村委会 1.5公里,距离 宾居镇2.5 公里,不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 平方公里,海拔1530米,年平均气温 17.1℃,年降水量520.3毫米,适宜种植 粮食、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 707亩,其中人均耕地 1.052亩;有林地 亩。全村辖 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7 户,有乡村人口666 人,其中农业人口666 人,劳动力 4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313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35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228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 为主。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通 、电通 、路通 、电视通、电话通,有路灯。全村有 167户通自来水,无饮用井水。有 167户通电,有10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60 %和 6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50户(分别占总数的 48%和 30%)。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 辆,拖拉机5 辆,摩托车 8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无小水窖 ;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2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470亩,有效灌溉率为 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4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67亩。
Ⅹ 向阳村的介绍
向阳村属于西泽乡向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北边,距离村委会3 公里,距离乡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海拔223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61.44亩,其中人均耕地1.63亩;有林地100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户,有乡村人口101人,其中农业人口99人,劳动力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1.3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0.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4万元,占总收入的 28%;畜牧业收入22.1万元,占总收入的 43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2头,肉牛1头,肉羊19头);林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 1.8%;第二、三产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 3%;工资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6%。农民人均纯收入2111.3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外出务工人数7人(占劳动力的 12.8 %),常年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0人。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7户通自来水,有2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