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多少非中国油气平台
‘壹’ 中国在南海有油气田吗
南海现在有2000多口油气田,但属于中国的为零。中石化因为害怕外交纠纷不敢开采
‘贰’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口南海的石油开发平台
1986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才在南海搭建了第一个油田平台。
成立于1982年2月的中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海油集团在南海东部、南海西部、渤海和东海海域的44个近海油田中,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的就有23个。
最近几年,中海油几乎每年都会宣布一批南海开放区块,供外国公司以PSC方式与中海油合作开发。但中海油的条件苛刻,严守51%的控股底线。今年中 海油亦拿出南海西北部的19个开放区块,其中16个在珠江口盆地,两个在北部湾,1个在琼东南盆地。离中国海岸线最远的琼东南65/24区块,有3080 平方公里,水深1000─2200米。这些区块都不属于南沙群岛海域。
在南沙海域这片南海腹地,中海油并非没有尝试。1992年,美国丹佛一家名为克里斯通(Crestone)的小石油公司找到中海油,签订了南沙“万 安北”-21区块PSC石油开发合同。克里斯通之前曾在菲律宾获得两个石油合同,他们推测南海的万安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蕴藏。该区块位于南沙群岛西部,距越 南南部海岸280海里,但越南认为该区块位于越南大陆架,与其对外招标的133、134、135区块重叠。1994年,克里斯通公司开始勘探作业,同年, 中越海军在万安北附近发生交火。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顾虑,这份油气合同被中国有关部门搁置。
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国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上一直面临双重考量:是“维权”还是“维稳”?如果要开采中国主张的南海腹地油气权益,免不了会与南海邻国起摩擦,到当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是维稳为主的态度。
事实上,除政治上的顾虑外,商业上的高风险,可能是中国石油公司迟迟未进军南海腹地的更重要原因。一位中海油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国海岸 线与南海最远距离有3000多公里,难以保障人力物力的供给。交银国际分析师贺炜也举例说,海上油气作业中,钻井平台的工作人员换班是一个大问题,从南沙 到中国大陆距离为2000─3000公里,“直升飞机飞不了那么远”。
另一个难题是深水作业技术能力。从大陆海岸线往南海走,200公里以外水深就很快下沉至1500米。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曾表示,中海油在300米水深的石油开采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300─3000米才刚刚起步。
更大的商业风险或许是浩瀚的南海究竟哪里能打出油来。一个被媒体反复提及却难以证实的数字是: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有“第二 个波斯湾”之称,其中70%蕴藏于南海深海区域。而美国能源机构(EIA)一份报告引用美国地质协会数据估计,南海石油储量总计在280亿桶(约合 38.2亿吨)左右。两个数字差异甚大。
“当你不清晰的时候,可以给它任意高的评估。”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中海油高层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称南海是“第二个波斯湾”还为时过早,南海 腹地是很大的沉积盆地,理论上推测应该资源丰富,“但由于至今没有打过一口井,很难确切证实有多少油气资源”。当前,各国在南海地区的石油年产量为 6835万吨,不包括中国的数字是5350万吨,大致相当于中海油2010年全年的国内油气产量。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产量还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4年前中海油一直是中国海洋油气资源的专营者,但中海油上下向外传递的信息是:中海油是一家讲求绩效的国际石油公司,要对股东负责,注意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不能贸然对遥远的南海腹地展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
一位外资石油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表示,中海油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多元化发展,在大型炼油石化、煤化工项目和LNG业务等中下游产业投入甚巨。中海油的公 司愿景也是要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其六大产业板块还包括金融与新能源。
在这样的战略之下,中海油对于深入政治和商业风险都很大的南海腹地持审慎态度,符合商业逻辑。2004年7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曾向中石油发放了南海 海域勘探许可证,允许勘探和开采18个南海南部海域的区块。但这些区块,不是位于南海腹地的深海,就是位于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地区。中石油遇到和中海油类 似的困境。
但面对东南亚诸国的激进开发态势,坐视显然不是上策。一位中海油服前高层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可以考虑更大程度对外开放,也可集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之力,在南海合作开发。他还认为,由于商业风险太大,国家应建立相应基金,支持“三大油”提升深海勘探开采能力,开发南海。
‘叁’ 在中国南海的30多座外国油气平台都是哪些国家的我们能否收回
估计是不可能了,因为中国目前中央的政策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首先这些地区处在外国的实际控制之下,中国的管辖无法普及;第二,因为油气平台涉及到多国,如何处理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再者中国目前海洋的勘探技术和石油平台技术还是依仗外国的人才和技术,无法单独开发;最后,你看现在黄岩岛的对峙形式很严峻,中国没有有效的解决南海问题纷争的一个大的战略方案,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现实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无法在南海实现和平统一。
‘肆’ 中国所能控制的南海油田有哪些
属于中国的地区开采的不过,跟过去海上钻井技术设备条件不够有关,而且海上开采成本很高,巨大投资、巨大风险,也要涉及具体损益核算。
中国实际开采的海上油田,除东海的“天外天”油田外,基本都是近岸油田。
现在开始重视这一块了,中国自行研发的先进海上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
————————————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发现于1985年3月,西江30-2发现于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区域15/22启动第一口探井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进行了 146公里 的地质调查。第二块油田30-2的商业可行性在1990年被证实。
在对24-3和30-2油田进行了联合开发研究之后,1991年底这两块油田的整体开发计划(ODP)被提交到中国有关部门审批。ODP中估计开发成本为6亿美元,按计划在1994年11月投产24-3油田,然后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产。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1.83亿桶, 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2.54亿桶。1992年1月ODP获得批准。
这两块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国际公司亚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1%)进行作业。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 1990年9月投产。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 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该油田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万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发现于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 1000英尺(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 1A 开钻。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于1999年发现。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CONHE )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直属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贮运、销售;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气、石化深加工等)。兼营与主营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 113°10′ 以东、面积约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 13 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 1996 年产油量超过 1000×10 4t,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气田
涠洲10-3油田
于1982年12月发现,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国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产, 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 1991年8月20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4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南海自强号
涠洲11-4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 1993年9月19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 1999年8月2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至今已产原油近6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1- 4A ,涠洲11- 4C
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发现, 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16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 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涠西南油田群总体开发工程投产庆典仪式在北部湾的涠洲岛上隆重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历时三年建成。并每年向广西北海炼油厂供油5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2-1
崖城13-1大气田
项目背景
崖城13-1气田位于三亚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 100米的地方发现的,估计储量在3万亿立方英尺。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 15%的权益。崖城13开始投入生产时,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伍’ 南海有我国的钻井平台为什么我们不再南海开采石油在近海我们一年能产多少石油
设备水平达不到,中国现在缺少深水钻探设备和深水生产设备,深水钻井的专业服务队伍和服务设施也比较少,另外就是政治因素了
‘陆’ 南海有多少石油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显示,
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柒’ 中国现在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吗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南海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藏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石油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仅为20亿吨,天然气也仅为2.4万亿立方米。
这是一块人见人爱的“唐僧肉”!一些国家食欲顿生,从此,南海陷入了六国七方的争夺中。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纷纷对南海的部分岛屿进行占领,并开始油气开采。
‘捌’ 南海占中国油气资源1/3 遭马来西亚等国开采,我们只会嘴巴
实际又能怎么样呢?
南海油气田离中国大陆太远,水深太大没法修输油管道。就算由中国控制开采起来也不如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就近开采经济。拆毁他们的油气平台,不让他们开采,反过来会推高国际油气价格,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吃亏就更大了。想象一下汽油30块一升,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会下降多少?进城的蔬菜可都是要靠汽车的。所以南海问题就是嘴巴上说说的,转移一下国内矛盾。
‘玖’ 南海中国控制多少有石油的地方
南海整个海盆都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是波斯湾,其次是南中国海,其次是墨西哥湾。中国虽然实际控制了一些岛屿和礁石,但是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油气资源开发,除了保护环境上的顾虑,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不具备深海钻井和采油的技术实力。如今在南中国海偷采石油的都是和越南、菲律宾等合作的外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扯上关系的油井平台为零,昨天刚去了一个国产钻井平台,大概是1500米的,技术行不行还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