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大学区分区多少
‘壹’ 中国森林大学在哪里
没有中国森林大学。
首先没有专门的大学叫中国森林大学,但是有林业大学。
中国的林业大学有多所,比较着名的有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林业类大学主要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等学科为主,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
‘贰’ 森林大学
一直很喜欢我们的学校,一条条干净利落的柏油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学校的凌云东路我总能想到“干净利落”这个词,或许是它真的足够干净,看了足够令人赏心悦目吧。
学校的清洁工总是勤劳的很。他们大多年纪比较老,可他们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用在清扫落叶上。秋天的叶子是掉的最勤的,这时候的傍晚我们总能听着鸟叫,沙沙地踏着落叶回到舒适的寝室。可第二天再出门便不会有这些福利了,落叶早被清洁工处理了,如果真想享受沙沙的踏步声的话,或许你就得起个大早了。
说到我们学校,最想说的还是我们学校的树。那些娇媚的花啊,那些暗里抽芽的草啊,我都可以不说,但树是一定得说的。
看过很多学校,也去过一些学校,但在其他学校看到的树,总是间隔地远,稀稀落落的,一点也不热闹。学校为了美观,但我觉得那是畸形审美,他们总爱把树修剪地规规矩矩的,有的连稍有伸展的枝干也不放过,偏要剪了去。这样的树鸟儿也不爱搭理,于是它们只好都聚集到我们学校的树上来了。
我们学校树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大,大的出奇。它们也被种的稀稀落落,可是因为它们大,整个学校竟因它们而显得有些拥挤,或者说是俯瞰时,显得拥挤。
每次爬到顶楼往下看时,你总会一遍又一遍地惊奇:这学校是建在森林里了吧!我们学校曾被议论为是海洋大学,但我却觉得,森林大学似乎会更为贴切些。
我们学校的树是男女通吃的。之所以说它男女通吃,是因为我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学校的树,女生爱发,男生也爱评论、收藏。
别人学校的表白墙大多是表白欢喜的人的,而我们学校的表白墙隔三差五就有人表白学校的树,还有人为了收集学校森林的美图,特意在表白墙征求美图。于是,表白墙最后竟差点成了收集学校的美图墙。
春天来了,再次忍不住赞叹我们坐落于森林的校园。住在这个森林里,感觉真是精灵般的美妙!
‘叁’ 中国大学占地面积排行榜2022
2022年中国大学占地面积排行榜为:台湾大学、
1、台湾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高达51万亩,也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大学,等同86个清华校区面积大小,和整个台湾省相比,就占了其中的百分之一,堪比一座小城市规模。由于包括农业试验场、文山植物园试验地等,才有了面积如此巨大的中国台湾大学。
面积最大的大学,一半是 985。 一个学校的占地面积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的教学资源及实力。有的学校十分豪横,堪比一座小城,学生需要乘坐公交车才能横跨整个校区。农业大学大到拥有一个山头的私家园林,而海淀区的诸多高校连自行车都没有用武之地。
‘肆’ 全国所有的林业类院校有那些
一、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是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725亩,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亿元,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4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国家一流学科、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教职工2100余人,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
二、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昆明市,为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981 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 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起始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现有白龙、石林、楸木园3个校区,占地 2703 亩,学校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外国留学生40余人;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30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有教职工1219人,其中正高职人数为107人。
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简称“林科大”或“中南林”(CSUFT),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建有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
学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2005年12月,中南林学院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38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亿元;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部重点学科;设有76个本科专业。
四、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NEFU”,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协议、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136公顷,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3.3万公顷;设有研究生院、18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种类3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3万余人。
五、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及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项目院校,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具备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8年12月,校本部有校园面积696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设16个学院。学校在校生25347人,教职工1888人。
‘伍’ 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北京林业大学有1个校区,校本部。
二、北京林业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2330亩,校本部校园面积703亩,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1627亩。有馆藏文献170.35万册,电子文献39900GB,电子资源库39种。有16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有在校生31947人,其中本科生13282人,研究生4621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12169人,非计划招生高等教育学生中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1875人。
三、北京林业大学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陆’ 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一、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北京林业大学只有1个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该校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北京林业大学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学校现有16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30个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5名两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林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在校生25347人,其中本科生13309人,全日制研究生5931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56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5751人。学校教职工1888人,其中专任教师1204人,包括正教授302人、副教授54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组部“”入选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25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人获全国林业教学名师称号。
‘柒’ 武汉有哪些好大学排名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简称中南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北工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武汉工程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武汉科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华中师范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捌’ 湖北省所有大学排名
1、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是首批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校。
教育“杰出工程师培训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和其他重点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最密切联系法国大学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领先的“科学”杂志上市在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南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5月26日,2000年的合并,是第一个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一个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7000亩,被称为“森林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它位于九个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20多万平方米。
学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养分,继承了革命文化和教育的传统。它形成了中国教师“忠诚、慷慨、朴实、刚毅”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优秀人才。
4、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由原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技术大学于2000年5月27日创办。它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4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67万多平方米,4个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400多万册。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设有经济、法律、管理三大学科门类,以及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
由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玖’ 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南京林业大学有1个校区,是南京林业大学本部。
二、南京林业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南京林业大学本部: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 南昌大学 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三、南京林业大学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 南昌大学 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和“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专业结构。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1个学院(部)。
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环境与生态6个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含培育),6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含培育)。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的好成绩,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
‘拾’ 北京林业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学校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云南,辗转十年,于1979年返京复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爱扬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国家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还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学科点拥有量处于农林院校前列。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林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之首。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位居全国林业高校之首。2004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9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10人。教师中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占61.2%。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理事、执委、委员以上职务的教师有20多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有13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1人获全国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6人被纳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9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2人获刘业经教授基金奖等。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有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全国林业进口教材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2000年以来,科研总经费为1.8亿多元,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科研经费1.6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41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42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研发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毛白杨产业受到朱?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继1989年获得国家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之后,近年来,连续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和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2002年以来,我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和国际建筑师及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有12人次获得金奖。在北美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队分别获MeritoriousWinner奖、HonorableMention奖。有3名学生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名获首都挑战杯特等奖,9名获一等奖,37名获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特等奖,24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获全国二等奖。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2位两院院士(与林业行业相关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等12名省部级领导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他们为中国林业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4年,我校教师关君蔚院士和校友王涛院士囊括首届“林业科技重奖”个人奖;以院士为主的8名教师和校友获得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占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75亩,正在建设的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087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295亩。截至2005年7月,学校校舍总面积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平方米。教室面积53606平方米,生均3.35平方米。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7352台件,价值16976万元,生均9597元。学校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90台件,价值6900万元。新建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1.26万册,电子资源库16种,各类电子图书总计71.3万种。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学校主办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林学(英文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景园林》等4种期刊,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中国农林类科技期刊,先后荣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4年在全国林业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位居第三。此外,还有秘书处设在我校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和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合办的《中国林业教育》。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我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授予十余名外国学者为名誉教授,每年聘请百余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21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草坪方向)专业本科生,已有80名学生顺利进入学业。学校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和科教合作,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拓宽了教学空间,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后勤和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校团委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1996年通过了北京市“文明校园”评估,1999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获得“北京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工会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绿化委员会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5年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业和环境科学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