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外来人口有多少
❶ 长兴镇的概况
长兴镇位于崇明县的东南部,是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东邻横沙岛,北眺崇明岛,西与“宝钢”、南与浦东外高桥隔江相望,相距7.5公里。上海前卫实业公司镶嵌在岛的中部。整个岛呈带状,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为6.1公里。全岛面积160.6平方公里,其中青草沙水库面积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7868亩(不包括前卫实业公司),总户数14780户,其中:农户12375户,总人口41893人。已登记的外来人口82984人。长兴岛原属宝山区管辖,2005年3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5月31日整建制划归崇明县。2009年11月18日长兴乡撤乡建镇。
长兴岛属江口沙洲,咸丰年间已形成六个小岛,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长兴人民担土填江,将六个小岛筑坝联成一体。到2009年1月因青草沙水库建设,又将中央沙和青草沙围成一体,岛上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四周水体的调温作用,夏季湿润凉爽,冬季温和,雨水调匀,空气新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长兴岛又称长寿岛,60岁以上老人有8746人,9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1人,长寿率为20.8%。100-102岁老人2名。
长兴镇功能定位是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岛,上海的生态水源岛、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市委、市政府把长兴作为是国家战略、上海重点、崇明关键。
❷ 长兴岛的历史沿革
长兴岛是由长江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的沙洲。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约14km,呈带状,成陆面积为88平方千米。位于长江入海口南支,并将长江南支分为南北两港。
长兴岛由诸沙洲连并而成,主要有鸭窝沙、石头沙、瑞丰沙、潘家沙、圆圆沙、金带沙等。距今700前,长兴岛为水下沙洲。1644年鸭窝沙出露水面,1844年鸭窝沙面积为2.20平方千米,崇宝沙面积为7.20平方千米。1843年开始在出露的沙洲上围垦筑圩,鸭窝沙经过100多年多淤涨变迁面积扩大到14平方千米,成为长兴岛主体。崇宝沙位于鸭窝沙以西,到1860年面积扩大到13.70平方千米。1880年崇宝沙分裂为3个小沙,即瑞丰沙、石头沙、小石头沙。小石头沙不久便坍入江中。1842年石头沙面积近20平方千米,至20世纪初期,沙体不断缩小。1854年圆圆沙面积1.40平方千米,它位于鸭窝沙东南5km处,因受潮流影响,沙体先向西北方向移动,靠近鸭窝沙,后又向东南方移动,远离鸭窝沙。20世纪中叶,沙洲面积扩大到14平方千米。1919年金带沙面积为5平方千米,它位于鸭窝沙之东,后扩大到7.50平方千米。1924年潘家沙面积9平方千米。它位于石头沙东、鸭窝沙西北、冲坍明显,1950年面积缩小到5~6平方千米。
这些沙体于60—70年代初经人工堵汊,连成一体形成今日长兴岛。
清道光年间,六个沙洲相继成陆。2005年长兴乡从宝山区划归崇明县,2009年10月,市政府批准设立长兴镇(建制镇)。
长兴岛东西长约31公里,南北宽2-4公里,现状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其中青草沙水库面积约67平方公里。长兴镇人民政府下辖24个行政村,前卫农场土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岛内现状实有人口约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万人,外来人口约8万人。
长兴岛现状以柑橘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20平方公里,素有“柑桔之乡”的美誉。2002年以来,长兴岛南岸先后有振华重工、中船一期、中海工业等大型国有企业落户发展,2008年工业产值达到370亿元。
2009年10月31日,长江桥隧建成通车,长兴岛成为上海联系崇明三岛和苏中、苏北地区的“桥头堡”,长兴岛距上海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
❸ 长兴县的社会生活
长兴概况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太湖明珠—长兴,文化积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湖明珠—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太湖明珠—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办证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太湖明珠—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亿元,年均增长15.9%,人均GDP 3300美元;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331亿元,年均增长23.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实现“双超百亿”,分别达到120亿元和1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2002年的13.9:52.6:33.5调整到2006年的9.9:57.1:3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实现进位提档,分别从2002年的107位、97位上升到2005年的56位和62位。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长兴县辖10个镇、6个乡:雉城镇、洪桥镇、林城镇、泗安镇、小浦镇、和平镇、煤山镇、夹浦镇、虹星桥镇、李家巷镇;水口乡、吕山乡、吴山乡、白岘乡、槐坎乡、二界岭乡。
长兴由来
长兴,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历史悠久。 约五千年前,远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就有人类生活在高耸矗立的仙山之麓,横亘绵延的龙山脚下,碧波万顷的太湖之滨,涓涓细流的箬溪两岸。他们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耕田种稻,植桑养蚕,烧制陶器,他们是开发长兴的祖先。 长兴的历史,习惯上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前514—前495)说起。吴越春秋时,长兴属吴国,吴阖闾元年(前514),吴王阖闾使弟夫概居此筑城。古城依山傍水,跨箬水之深,据戌山之险,狭而长,得名长城。因吴王令夫概主持建造,亦称吴王城,后毁于战火。今长兴县城始筑于唐武德七年(624),辇土为城。宋天圣五年(1027)重修,建城门7座。宋《图经》载,城内建长乐、赞善、习善、归化、仁和等13坊。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部将耿炳文兵克长兴,主持战后重建。城周长929丈,城墙高3丈,阔2丈8尺5寸。建有城门6座,水城门2座。城墙四周构筑护城河,阔7丈5尺。同时,城内开挖3条河,1条东西向横贯城中,2条南北向,3条河流相互贯通,形似“廿”字状,古称廿字河。民居临水而筑,街道依河而建,茶馆酒肆、米行绸庄夹岸遍街,形成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格局,保存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从清干隆《长兴县志》所刻县城图来看,明代耿炳文主持的这次重建,奠定了长兴古城的城市框架。虽经700多年沧桑,其城址、格局、规模基本未变,直至民国,风貌犹存。其间,历代先后疏浚河道、修建桥梁、铺设道路、恢复寺庙道观、修缮名胜古迹,重现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故里“帝乡佛国”胜景,成为江南古城之一。 长兴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两宋时期人口趋向增长,至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全县人口达62300户,273000人,户均近5人。因兵事所致与自然灾害加剧,清末又是太平军与清军重要争夺地区,死难和外逃者无数,人口锐减。后经实施奖励人口政策,大量客户移居,人口骤增,大部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苏北,其次为本省温州、台州、绍兴、杭州、金华等地,他们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在这块热土上,发展种植业,从事农耕;发展渔业,向太湖捕捞;发展文化,哺育乡贤邑才,为继续开发长兴这块土地,共同作出贡献……长兴历史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是长兴人的创造。 长兴人的创造,不仅仅是贡献于长兴的。东晋太傅“谢安墓”,南北朝的“陈霸先故居”,唐代的“贡茶院”,茶圣陆羽在此倾尽毕生心血着作的《茶经》一书,唐宋的“摩崖石刻群”,唐代的 “仙山佛教圣地”,明代的“太湖(娄)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苏浙军区”,闻名遐迩的“紫砂壶”,蜚声海内外的“百叶龙”,南朝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唐太宗时代的才女徐贤妃,着作宏富顾应祥,在明代文坛堪称文学巨匠的归有光和吴承恩,清末办学先驱丁凤元,革命时期涌现出的一批革命英烈……长兴人创造的文明史,是贡献于孕育长兴的伟大祖国的。 长兴人在与自然灾害、史上的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者的漫长斗争征程中,生产不停,战斗不息,使这块神圣疆土屹立于太湖之滨,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并且,曲折而艰难地,不断而向前地发展着长兴史,使它进入崭新的今天,迎向灿烂的明天,长兴人是无愧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的。
历代书院
学塾、书院、县学是古代教育的组织形式。长兴县学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私学,书院、县学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古代生童的求学之路,一般是私学启蒙,书院成学,县学求科举登士。 书院系讲经之所,有官办,有私办。主持人称“山长”(院长),教习(教师)分主讲、经长(“五经”各设一长)、学长(礼、乐、御、书、数等科各设一长)等职。入学生员有秀才、举人及童生。 长兴最早的书院是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蒋必胜在夹浦皋塘寺创办的东湖书院,当时成为全国40所着名书院之一。明代,长兴书院进入鼎盛时期,较为着名的书院有:嘉靖年间,南京刑部尚书顾应祥于雉城长安门(今大西门)内创办的养正书院,长兴知县黄(依)于承恩门(今米行弄小西门)内所办的讲德书院,顾应详归田养老时在五峰山下所建的静需书院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箬溪书院。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长兴知县熊明遇见讲德书院已荒芜多年,甚为惋惜,于是在县城东北角金莲塔之西(今金莲桥西)办起箬溪书院。该院在明末清军南下时遭焚毁。后在干隆、咸丰、同治年间,又有一段“建——毁——建”的沧桑历程。光绪十一年(1885)兵部侍郎、书画家张度(长兴人)捐资扩建箬溪书院,建房屋80余间,有大小书厅、讲厅、大操场、荷花池等,庭楼处处,树木葱葱。箬溪书院延至清末,文人学士不断来院执教讲学,如经学大师俞樾曾主讲“四书”。书院成为县内外名师学子云集之地、论文习典之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箬溪书院改为箬溪高等小学堂。 此外,明崇祯年间,知县吴仲峦在小西门建有霞丹书院;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恽思赞在泗安建有蒙养书院,后更名安溪书院,民初改设安溪高等小学堂。 县学是官办的县级学府。长兴县学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县学宫从城东迁至西箬溪北(今长兴一中内)。学宫大成殿几经修葺,保存至今。县学于光绪三十一年与箬溪书院同时撤废
❹ 长兴西山岛人口
常住人口为86235人。
上海长兴岛,是崇明三岛中距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仅需半小时车程。长兴岛素有“橘乡”、“净岛”、“长寿岛”之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长兴岛的旅游业得到了充分发展。
长兴岛景点主要有上海橘园、蒙古村跑马场、垂珠园、上海特技城、先丰度假村、石沙野生动物园、绿岛芦荡迷宫、星岛度假乡村俱乐部等,每到深秋季节,岛上举办的上海柑橘节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长兴镇位于崇明区的东南部,是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东南邻横沙岛,东、北眺崇明岛,西与“宝钢”、西南与浦东外高桥隔江相望,相距7.5公里。上海城投前卫实业公司镶嵌在岛的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21°34′-121°47′,北纬31°19′-31°26′,全境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为2-4公里。
全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9480亩(不包括前卫实业公司),总户数13440户,其中:农户12106户,总人口40391人。已登记的外来人口57000多人。长兴岛原属宝山区管辖,2005年3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5月31日整建制划归崇明县。
长兴岛属江口沙洲,咸丰年间已形成六个小岛,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长兴人民担土填江,将六个小岛筑坝联成一体。岛上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四周水体的调温作用,夏季湿润凉爽,冬季温和,雨水调匀,空气新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❺ 长兴岛在什么地方
长兴岛位于崇明区的东南部,是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入海口的一个岛屿。
东南邻横沙岛,东、北眺崇明岛,西与“宝钢”、西南与浦东外高桥隔江相望,相距7.5公里。
全境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为2-4公里。全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9480亩(不包括前卫实业公司),总户数13440户,其中:农户12106户,总人口40391人。已登记的外来人口57000多人。长兴岛原属宝山区管辖,
2005年3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5月31日整建制划归崇明县。
❻ 大连长兴岛现在多少人口
好象是 本地居民有8 W 外来的有5 W 此数据不准确 大概吧!!!!
❼ 长兴县有多少个乡镇各乡镇的人口和GDP各是多少`
长兴县辖4个街道、9个镇、2个乡。
长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09.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275.97亿元,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占比为5.47:49.27:45.2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6.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5961元,可比价增长8.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4501美元。
(7)长兴外来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长兴县居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位于苏州与杭州之间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
介于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之间,总面积1430平方千米。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千米左右。
长兴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总特征是: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光协调。历年平均气温15.6℃,气温年际间变幅在±0.5—0.7℃之间。
年际气温极差为1.2℃。历年月际间的气温变化幅度要比年气温波动大得多,其中以1月份气温年际变差最大。年降水量:年均1309毫米。
❽ 长兴常驻人口有多少
长兴县有户籍人口约64万人。
长兴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太湖西南岸,与该省安吉县、湖州市吴兴区和安徽省广德县、江苏的宜兴市接壤,苏浙皖三省交界。
长兴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 长兴县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户籍人口约64万。2014年长兴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38.72亿元。[2] 长兴县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3] 长兴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大唐贡茶院、[4] 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5] 等旅游景
❾ 德清和长兴分别有多少外来人口2017年的。
县人民政府驻递铺镇灵芝西路1号。 * 湖州市 面积5794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雉城镇县前街3号。 德清县 面积 93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人口58万人。邮编313000。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人口257万人。 行政区划一览 ** 乡镇街道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南连杭州,西近南京:251万,其中市区人口105万。 人口、安吉3个县,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全市现辖德清,人口50万人。邮编313009,人口62万人。邮编313100。 安吉县 面积1882平方千米、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湖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0%。 区号:0572 邮编:313000 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辖南浔、无锡相望,全市总面积 5737平方公里。辖2个市辖区、3个县,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南浔镇。 南浔区 面积 716平方千米。邮编313200。县人民政府驻武康镇永安街158号,总人口257.58万。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60.89亿元、吴兴2个建制区和德清、长兴。 长兴县 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邮编313300,北隔太湖与苏州。 吴兴区 面积 872平方千米。 区划、48个镇、19个乡
❿ 长兴县哪个镇外来人员最多
长兴县夹浦镇外来人员最多。夹浦镇夹浦镇是纺织大镇,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其中女工有2万多名,长兴县和平镇有8000名外省人来此打工,夹浦镇与和平镇相比是夹浦镇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所以长兴县夹浦镇外来人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