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深的铁矿多少米
⑴ 中国最深矿井是在哪个煤矿啊
全国最深的煤井在位于鲁西南平原的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开钻。截止至8月24日,梁宝寺矿井下掘成井已达230米。总投资约15亿元的梁宝寺矿井可下掘790米,为全国最深煤井,预计2005年正式投产。该矿井探明煤炭储量为5·7亿吨,可开采量1·67亿吨,可连续开采58年。
⑵ 程潮铁矿开采最深的矿井在地下多少米
千米深井,最深处深达1000米左右
⑶ 中国挖地球最深多少米
地球中心到底是什么?地球内部真的像科幻片里的那样有一片海洋?甚至有地心人?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猜想。所以科学家就开始挖地球,从最开始的苏联科拉半岛12262米超深钻,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了,但是直到今天还保持着第一深挖的记录,其次就是国KTB超深钻,9101米,排名第二。而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其实一直都在摸索前行中,这不,7018米深的松科二井,属于我国实施的松辽盆地白垩系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22年以来最深钻井,也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
⑷ 广东大宝山铁矿床
广东大宝山铁矿床位于韶关市乌石镇,是一个含铜、铅锌、钨、钼、硫等多种矿产的大型褐铁矿矿床。矿石品位高,伴生有益组分多,开采条件好,是广东省炼铁矿石重要产地之一。
一、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和侏罗系。与成矿有关者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是一套地台坳陷型沉积,依岩性分为上、下两亚组(图8-2)。
东岗岭下亚组:上部以中-厚层状微粒灰岩为主,含炭泥质,常受白云岩化或大理岩化;中部为薄层泥灰岩,局部夹薄层钙质页岩;下部以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为主,局部为钙质页岩或微粒灰岩。中下部赋存层状铜硫矿体。厚120~160 m。
东岗岭组上亚组:上部为粉砂质页岩、泥岩、粉砂岩和褐铁矿层;中部为沉凝灰岩夹凝灰角砾岩、安山质熔岩、粉砂质页岩和灰岩透镜体。为含菱铁矿的重要层位,地表部分已风化成褐铁矿;下部为含锰泥岩、页岩、粉砂岩等夹薄层沉凝灰岩,在向斜凹部中心部位递变为含黄铁矿(闪锌矿)英安质沉凝灰岩、粉砂质菱铁矿层。下部页岩含化石。厚180 m。
2.构造
矿床所在地段为一轴向NNW的向斜构造,南北长约2 km,两端逐渐过渡为单斜构造。
向斜槽部由东岗岭组组成,两翼为桂头组,产状西翼平缓、东翼较陡。铁矿产于向斜槽部偏西的中上层位;层状硫化物多金属矿赋存于向斜槽部中下层位,向斜控矿作用明显。
区内已控制断裂20条,多属成矿后断裂,破坏了层状矿体。主要有近SN向与近EW向两组。而NNW向断裂控制次流纹斑岩,近EW向断裂控制花岗闪长斑岩的贯入和少量硫化物多金属矿脉的形成。
3.岩浆岩
区内中泥盆世晚期海底火山喷发岩与正常沉积岩呈互层状产于东岗岭组上亚组之中,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熔岩类少量,是沉积菱铁矿层的主要围岩。
图8-1 现代风化沉积型铁矿预测工作区及矿产地分布图
图8-2 大宝山矿区地质图(转引自 《中国铁矿志》)
燕山晚期次英安斑岩沿近SN向断裂贯入,呈岩墙状。燕山晚期(97~101 Ma)的花岗闪长(斑)岩呈EW向展布,长约2 km,受NE向断裂切错,形成两个岩体。其中,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出露面积0.18 km2,是区内斑岩钼矿及钨、锡、铋之成矿母岩。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规模、形态与产状
大宝山铁矿是一个共生有铜、铅锌、硫、钨、钼等多金属的大型铁矿床。共生的铜铅锌矿规模也是大型。区内有两种铁矿体,一是褐铁矿体,一是菱铁矿体。
褐铁矿体有6个,Fe-1为主矿体,占总储量的96.93%,其他均为小矿体。Fe-1矿体长2280m,平均宽400 m,平均厚34.61 m,呈平缓的层状-似层状,局部呈不规则的透镜状,夹于风化砂页岩、泥岩中。总体走向NNW,倾向NEE,局部SWW,倾角10°~30°,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图8-3)。
2.矿石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针铁矿,次为赤铁矿、菱铁矿;其他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辉铋矿、泡铋矿,次有黄钾铁矾、纤铁矿、孔雀石、自然铜、赤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菱锌矿、白铅矿、软锰矿、磁铁矿和锡石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土、绢云母及少量红柱石、透闪石等。矿石化学组分主要为Fe、Si、Al,次有Cu、W、Bi、Pb、Zn、As、S、P、Mn、Ca、Mg等。
矿石结构有交代假像、交代残余、鲕状、花岗变晶和粉砂状等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胶状、蜂窝状、海绵状、层纹-条带状、角砾状、多孔状、葡萄状、网格状等,次有疏松土状、皮壳状、钟乳状和揉皱状等构造。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致密块状(占25.54%)、疏松块状(55.66%)、粉状(17.25%)和土状(1.54%)4种。矿石自然类型具垂直分带特征,致密块状在上,疏松块状居中,粉状和土状矿石位于下部。
图8-3 大宝山矿区35线地质剖面图
矿床氧化垂直分带不明显,次生富集作用也不明显。菱铁矿矿石氧化成褐铁矿矿石可保留菱铁矿原生沉积组构特征。这类矿石中铜、砷含量低而铅锌含量相对较高。
3.矿石质量与规模
(1)褐铁矿矿石
全区褐铁矿矿石中主要组分的含量:TFe48.2%、S0.039%、P0.041%、SiO214.19%、Cu0.227%、Pb0.074%、Zn0.123%、Bi0.057%、WO30.147%、As0.069%。
截至1990年底,累计探明铁矿石量10048.3万吨,其中炼铁矿石量344.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92万吨,TFe50.65%。一般富矿探明资源储量9704.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7060.7万吨,TFe49.69%。
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Cu85.62万吨、Pb31.31万吨、Zn84.43万吨、Bi5.83万吨、Au2012 kg、Ag1800 t、Ga105 t、In482 t、T1178 t、Cd4668 t、Se1369 t、Te5777 t、硫铁矿13870.6万吨。
(2)菱铁矿矿石
菱铁矿矿体长100余米,厚5~50 m。矿石类型有青灰色矿石、灰白色矿石和角砾状矿石3种。矿石矿物为菱铁矿,伴生有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石、三水铝石、透闪石等。矿石结构有隐晶质、鲕状、粉砂状等。矿石构造有层纹状、块状和角砾状等。矿石品位:TFe20%~44%,其他元素含量 Cu0.167%、S3.07%、Zn0.326%、Pb0.09%、As0.019%、WO30.037%、Bi0.007%、Mn0.868%、CaO0.02~2.43%、MgO1.66~3.84%、SiO219.35%、Al2O38.04%。至1983年底已探明菱铁矿储量2070万吨,TFe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