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村多少人口
Ⅰ 贵州省威宁县有几个乡镇,具体名称为那些
草海镇 52000 360km2 草海镇位于贵州西部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草海湖畔,是威宁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威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威宁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辖9个管理区,55个……[详细]
中海村
孔山村
大山村
新河村
草海村
鸭子塘村
陕桥村
新发村
富民村
西海村
卯关村
白岩村
前进村
中塘村
阳关村
普山村
民族村
寒洞村
郑家营村
东山村
吕家河村
石龙村
白马村
天龙村
响塘村
龙凤村
同心村
燕山村
建设西路社
人民中路社
南泉路社区
县府路社区
威昭路社区
解放社区
民享路社区
威宣路社区
建设社区
星光社区
银龙村
新义村
大洼塘村
大马城村
燎原村
下坝村
海边村
开华村
新坪村
高坪村
梨银村
赵山村
塔山村
新林村
板仓村
中山路社区
黄仓村
幺站镇 52001 19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2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5.8%。辖1居委会、18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海马乡。1……[详细]
红岩村
新元村
大树村
香厂村
大山村
汤郎村
田上村
抱都村
么站村
水塘村
平原村
联合村
新房村
五嘎村
新飞村
岔河村
金钟镇 52002 144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2.83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7.4%。辖1居委会、19村委会。1949年为金珀乡。1950年更名……[详细]
独乍村
新营村
文昌村
新岩村
狮子村
岔沟村
明星村
夸都村
水营村
寨营村
金钟村
院箐村
树林村
联民村
米斗村
冒水村
大营村
金水村
新田村
炉山镇 52003 20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乌江上源。面积203平方公里。人口3.36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11.6%。辖23村委会。原属落底乡。1953年析设炉山、……[详细]
燕山村
杏州村
新海村
元林村
青竹村
发乐村
民乐村
营乐村
田野村
尖山村
可界村
公贤村
炉山村
新庄村
结里村
溪街村
光明村
明河村
乐溪村
海舍村
茶园村
新丰村
勤光村
龙场镇 52004 24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3.94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5.2%。辖1居委会、31村委会。1949年为龙河乡。19……[详细]
乐元村
青友村
河块村
四乡村
树舍村
尖山村
平街村
乐坪村
白岩村
元山村
柳林村
长元村
长坪村
干河村
克沟村
营丰村
元坪村
颜租块村
营田组村
宣丰村
龙丰村
田园村
仙龙村
同心村
箐林村
边沿村
红光村
格朵村
银沟村
开嘎村
津海村
百花村
黑石镇 52005 32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21.3%。辖1居委会、22村委会。1949年为石寨乡。……[详细]
院子村
陆坪村
新河村
毛家坪村
采基村
河坝村
观音岩村
田营村
水平村
五心社区
文田村
双河村
四营村
马达村
八一村
吉友村
联营村
黑石村
高桥村
开厂村
三河村
三地麦村
坝口村
哲觉镇 52006 27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3.14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12.4%。辖26村委会。1949年为哲安乡。1953年……[详细]
新营村
箐竹村
论河村
红松村
林春村
对面坡村
坪营村
茨海村
铁厂村
新坪村
营坪村
对格村
营红村
哲觉村
海田村
竹坪村
瓦竹村
中发村
马桑林村
割麻村
发财冲村
里可村
米乐村
大桥村
和平村
公平村
观风海镇 52007 16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西。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6.6%。辖1居委会、14村委会。1932年置得胜镇,后改……[详细]
勺口村
七里半村
果化村
海丰村
白沙村
箐河村
箐口村
新民村
七舍村
沙子村
野鸡河村
仓房村
塘房村
李子村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
牛棚镇 52008 18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2.72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33.4%。辖1居委会、20村委会。1949年为玉牛乡。1953……[详细]
红旗村
黑田村
团山村
中寨村
营山村
新关村
新营村
新华村
新龙村
和平村
鱼塘村
手工村
响水村
邓家营村
范家田村
营上村
新山村
三河村
水源村
发洪村
迤那镇 52009 19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2.41万,其中彝、回、布依、苗等民族占31.1%。辖14村委会。1932年置迤那、仙马、麻窝乡。……[详细]
青山村
五星村
双营村
中心村
中海村
大山村
莲花村
水塘村
乡民村
新田村
文昌村
合心村
茨营村
樱桃村
中水镇 52010 101.7km2 中水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西北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距县城102公里。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布嘎乡接壤,距昭通市18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详细]
上寨村
新光村
中河村
小寨村
建山村
烽火村
居乐村
花桥村
前河村
银水村
新街村
正山村
泉山村
石板河村
龙塘村
瓦厂村
花园村
银厂村
友光村
龙街镇 52011 26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26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46.3%。辖1居委会、23村委会。1949年前属四圃、黑姑……[详细]
小米村
和平村
营合村
团结村
丰光村
新水村
扎塘村
银桥村
金星村
高峰村
红星村
大院村
木槽村
同心村
朝阳村
海龙村
龙河村
甫嘎村
中心村
奢基姑村
方井村
银泉村
雪山镇 52012 34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北。面积340平方公里。人口3.36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43.7%。辖1居委会、23村委会。因境内有雪山牧场,……[详细]
花立村
红旗村
高营村
大发村
胜利村
鱼塘村
谢家村
盐井村
妥打村
青松村
灼甫村
回龙村
牧场村
灼乐多社区
斗母村
新渠村
栽树村
雪山村
法地村
银光村
建明村
凉山村
狗街社区
石林社区
锅底村
羊街镇 52013 195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白水河上游东岸。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其中彝、苗、白、布依、水等民族占31.2%。辖1居委会、21村委会。1……[详细]
银华村
双河村
银河村
群沟村
交河村
棒木村
骑龙村
梨坪村
箐脚村
车边村
矿山村
羊街村
大洼村
西华村
蛇街村
天生桥村
兴隆厂村
牛角井村
小河边村
红山村
松山村
小海镇 52014 20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41万,其中彝、苗、白、回、布依等民族占24.6%。辖1居委会、14村委会。1949年属小海乡……[详细]
新光村
银光村
和平村
小海村
松山村
松棵村
响水村
卯家村
朱嘎村
小张关村
西冲村
坪山村
三河村
营丰村
盐仓镇 52015 157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9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8.5%。辖1居委会、16村委会。古名鲁烘那娄,系彝族部族名。向为乌……[详细]
二堡村
可界村
黎坪村
兴发村
大路村
高峰村
娱满村
三寨村
盐仓村
么站村
营洞村
松海村
邓营村
柳坪村
团结村
四堡村
东风镇 52016 8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14.1%。辖15村委会。1949年为乐底乡。1953年析设?桥、木……[详细]
采拖村
草坪村
格书村
拱桥村
黄泥村
开坪村
鲁章村
抹倮村
三庄村
梯田村
天桥村
文明村
竹林村
元木村
营坝村
二塘镇 52017 8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1.41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34%。辖1居委会、12村委会。原属发扬乡。1953年析设鸡场、……[详细]
梅花村
艾家坪村
产底村
发山村
议山村
中山村
茶山村
新合村
果花村
明洞村
沿海村
铁营村
猴场镇 52018 9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85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2.7%。辖16村委会。1949年为发场乡。1953年析设猴场、人……[详细]
群发村
穿洞村
平洞村
发纠村
格寨村
保坪村
中营村
长冲村
街上村
新建村
倮末村
巴西村
葡萄村
藤桥村
桥梁村
木块村
金斗乡 520526200 10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2.18万,有汉、彝、苗、水、回等民族。辖17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乡。1953年析设金斗、高坡……[详细]
朱家坡村
三岔村
金斗村
黑坭村
勺白村
坪子村
高田村
红石村
河畔村
平丰村
营红村
向岭村
围帐村
岩头村
杏子村
冲子村
新发乡 520526201 14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3.09万,其中布依、彝、苗、回等民族占32.3%。辖31村委会。1949年为欧坪乡。1953年……[详细]
红岩村
出水村
啊嘎村
得多村
曹家沟村
联合村
响水村
纸厂村
先锋村
贵坪村
开兴村
新民村
海子村
开坝村
中心村
乐居村
三合村
箐脚村
田边村
民族村
峨嘎村
红旗村
红丰村
中寨村
宝塔村
松发村
花园村
华沙村
水塘村
铜厂村
龙滩村
岔河乡 520526202 18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1.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5.2%。辖17村委会。1949年属石寨乡、大鸦乡。1953年析设银……[详细]
恰西村
迎江村
龙头山村
银厂村
新炉村
新发村
新村村
云沙村
三益村
岔河村
利毕村
新光村
汉坝村
金钟村
海坪村
大洪村
沙营村
麻乍乡 520526203 25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32.7%。辖17村委会。1949年为麻田乡。1953年析设麻乍……[详细]
得坪村
营脚村
二田村
长方村
岩格村
松木坎村
乐利村
启嘎村
坝海村
营河村
新水村
双河村
得营村
吊水村
嘎利村
箐岩村
双包塘村
海拉乡 520526204 22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2.41万,有汉、彝、苗、回等民族。1949年为大鸦乡。1953年析设枧槽、大鸦乡。1958年撤乡……[详细]
新海村
元丰村
草原村
火箭村
东风村
红光村
文炉村
石坪村
平原村
海明村
新村村
花果村
卫星村
江边村
海兴村
海元村
海昌村
黑多村
哈喇河乡 520526205 136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1.44万,其中回、彝、苗等民族占70%。辖8村委会。1953年置哈喇河、小米、牛街乡。1958年……[详细]
河边村
马店村
海外村
牛街村
闸塘村
发沙村
马脖村
六角村
秀水乡 520526206 14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77万,其中回、彝、苗等民族占70.6%。辖14村委会。原属果化乡。1953年析设秀水、清水乡……[详细]
朝阳村
秀水村
大寨村
坚强村
高峰村
前峰村
华丰村
新光村
田坝村
中义村
新坪村
新田村
中海村
斗古乡 520526207 11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1.35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22.9%。辖11村委会。原属迤沟乡。1953年析设米落、百家、……[详细]
三营村
斗古村
米乐村
松坪村
上关村
松山村
干沟村
水塘村
白沙村
石营村
中关村
玉龙乡 520526208 13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牛栏江中游东岸。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2.11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9.9%。辖13村委会。原属玉牛乡。195……[详细]
新寨村
沙田村
和平村
大寨村
新民村
深沟村
新发村
工农村
飞蛾村
中营村
团结村
营寨村
田坝村
黑土河乡 520526209 124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34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27.6%。辖12村委会。1949年为黑姑乡。1953年析设黑……[详细]
新田村
新华村
爱华村
海嘎村
中坝村
半坡村
黑土河村
坪山村
落开村
白么村
水塘村
高山村
石门乡 520526210 14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1.33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27%。辖15村委会。1949年为云炉乡。1953年析设石……[详细]
荣和村
草原村
锅厂村
年丰村
营坪村
河坝村
女姑村
泉发村
高朝村
新民村
民主村
团结村
新龙村
新合村
云贵乡 520526211 13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1.41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2%。辖10村委会。原属云炉乡。1953年析设云贵、水塘、新……[详细]
仙水村
马街村
检角村
水塘村
新民村
群丰村
平原村
高发村
五星村
云贵村
兔街乡 520526212 13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南,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6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43.3%。辖8村委会。因境内双龙桥得名。1949年为双潮乡……[详细]
高原村
新光村
青竹村
星升村
花红坪村
乐园村
和平村
新荣村
龙洞村
兔街村
杨柳村
砂坪村
青峰村
双龙乡 520526213 13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南,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6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43.3%。辖8村委会。因境内双龙桥得名。1949年为双潮乡……[详细]
水潮村
大地村
凉山村
高山村
双龙村
江林村
红光村
板底乡 520526214 9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1.0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68.8%。辖8村委会。1949年为落底乡。1953年析设板底、新华、……[详细]
登底村
安坪村
板底村
雄英村
新华村
新胜村
清河村
曙光村
大街乡 520526215 11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44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54.1%。辖9村委会。1953年置大街、大松乡。1958年撤乡建……[详细]
大街村
大松村
金星村
坪上村
高华村
牛吃水村
兴隆村
大街乡
营中村
Ⅱ 林州市哪个镇人口最多有多少人
林州市人口最多的乡镇是姚村镇,姚村镇人口有74,000多人。而最小的乡镇是石板岩镇仅有5502人,只相当于一个大村的人口。但是林州市石板岩镇却是整个林州市风景最优美的地方,着名的太行大峡谷就位于石板岩镇,另外还有王相岩,着名的画家村。
林州市:
林州市,河南省直辖,由安阳市代管。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发祥地。林州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 ,辖4个街道、16个镇、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末,林州市户籍人口为1140090人。汉高帝二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
Ⅲ 龙溪的行政区划
唐设乡、里、村(在城设坊)。宋初,设6乡33里115保,淳祐间改33里为30都。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城设3隅,附廓设4厢,在乡村设15都。
隅
东北隅行春街、东桥街、兴贤街、马坪街、旗纛庙前街、北桥街、桂林廿九街,共7街。
西隅开元前街、后街、西市头街、布政司前街、硕仁桥街、察院前街、县前街、西桥街、观巷,共8街1巷。
南隅南市街、花园前街、双门街、东坂后街、府学前街、龙骇瀛街,共6街。
厢
东厢外表忠街、迎恩街、新亭街、岳前街、草市街、御史巷、德安巷,共5街2巷。
南厢外镇海楼街、驿路街、姜黄亭街、船头巷、栅尾下巷,共3街2巷。
西厢外西门外街、社稷坛街、西湖社,共2街1社。
北厢外威惠庙前街、岭下亭街,共2街。
都
一二三都苏林、青礁、澳头、登瀛、嵩屿、长屿、郑井、海沧、卢渐尾、东坑排头、林东、马垅、渡头、沙坂、钟林、石囷、苏厝,共17社。
四五都浮宫、禾平、溪东、高溪、陈墩、屿尾、际山、方田、青浦、车鳌,共10社。
六七都排浦、双分、山东、中禾、洪埭、东头、渐山、龙井、溪坂,共9社。
八都谢仓、太江、陈巷、溪头、桥头、儒山、蔡浦、珠浦、鹿石、河福、温林,共11社。
九都桥头、祖山、黄田、官山、屿兜、美山、普玄、侯山,共8社。
十一都福河、文山、紫泥、南坂、院前、亭尾、卢洲、北江亭、许溪、浦边、南山、洪团、严林、蔡港、双埭、锦江、水居,共17社。
十二三都水头、后林、莲浦、溪头、洪塘、上洋、塔尾、东山、田子、古县、邹林、下庄、林前、木绵,共14社。
二十一都渡头、山美、双路、林前、山兜、新塘、梅溪、天宝、墨场、莲花,共10社。
二十二都翁建、西头、登科、院前、黄柑、石浦、浦口、鸿山,共8社。
二十三四都金沙、蓬洲、香洲、磁窑、松州、吴浦、鲁林、桃源,共8社。
二十五都升平、龙岭、桃源、黄洋、迎富、草坂、宜招刘山、宜招东山、大深、良村、华封上营、华封中营、归德、奇叶、浦西、陈山,共16社。
二十六都李林、霞石、赤岭、路边、孚美、吴坑、南坑、油车、龙山、璞山,共10社。
二十七都长洲、马岐、下尾、西坑、上苑、陈洲、浦头、东洋、岭兜、西浦、水居,共11社。
二十八都江东、澳头、文甲、坂尾、勾东岑山、东山、北边、玉洲、浒茂、乌礁洲、深泥、乌泥仔,共12社。
二十九三十都福井、白石、沙坂、四望山、乌屿、石尾东、石尾西、石尾南、石尾北、石尾中、洪埭、新埭上、新埭下、清洋、橄榄屿,共15社。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朝廷批准析龙溪县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图和漳浦县二十三都之九图,设置海澄县。
清干隆二十七年(1762年)龙溪县设3隅3厢10都102图124保。
隅
东北隅辖三图、西隅辖二图、南隅辖三图。
厢
东厢文昌、元魁、迎恩、东廓、附凤、岳口、官园、葱园、护满、田霞,共10保。
南厢洋老洲、杉巷、姜待、上下沙、马惠、凤林,共6保。
西北厢无图保。
都
十一都郑黄高、方硕、王平、吴真、郑周林、王五伦、高许林、石码,共8保。
十二三都诗墩、陈李伦、邹郑伦、杨郑吴、蔡林王、蔡美、林尾、马兴、芋园、木棉、任勤、连任、颜德贯、田西、唐吉、马洲、六协,共17保。
二十一都康瑶坪、杨松、张郭李、谢前塘、怀安、南山、山尾、天宝、北山、西文、路边、塔尾、登坪、鲁行、山兜、陈曾、周伦、陈推、梅应、何方林、林怀、林堂、墨场,共23保。
二十二都杨龙浦、黄柑、萧王陈、陈黄讲、郭坑、石浦,共6保。
二十三四都陈宏、乌头门、磁窑、蓬州、洛滨、杏林,松洲,张奇、寨坂、金沙、银塘、沙建,共12保。
二十五都浦西、桃源、归德、迎富、升平、龙岭、宜招、华封、珍山、大深、蓬莱大坑,共11保。
二十六都洋尾、田边、乌石、茶园、璞山、流岗、六石、西洋、坂头、内林,共10保。
二十七都诗浦、浦头、蔡耀、陈洲、蔡润、李阳、蔡吉、林云、关下、蔡吴唐,共10保。
二十八都乌礁、浒茂、太平、澳头、刘瑞,共5保。
二十九三十都四望山、田里、新埭、洪岱、石美、白石,共6保。
民国初年沿袭清代保甲制度。民国17年9月,设区、村里、闾邻(时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的市镇为里、乡村为村,20村里为区)。18年将村里改称乡镇,而以20至50乡镇设区。19年将乡镇扩大至千户,区亦改由10至50乡镇组成。23年5月以后实行保甲制度,10户为甲、10甲为保。23年8月,龙溪县辖7个区491个保。
民国17年(1928年)析华丰等置华安县
民国24年10月,龙溪县辖5个区,其中甲级区3个,乙级区2个。
民国28年12月26日,龙溪县划为6区,下辖15镇27乡438保。
第一区(文元区)
崇安镇靖中前、靖中后、济美前、济美后、靖北前、靖北后、太古前、太古后、下营、修文前、修文后、兴东前、兴东中、兴东后、定威北、兴西前、兴西中、兴西后,共18保。
钟薰镇西桥前、西桥后、大通南、南市、广南前、广南中、广南后、醒西前、醒西后、民西前、民西后、瀛州前、瀛州中、瀛州后、县前、县中、县后,共17保。
嘉庚镇大通前、大通中、大通后、通中前、通中、通中后、西市、西街前、西街中、西街后、下碑前、下碑后、洋坪前、洋坪后、肃清前、肃清后,共16保。
霞园镇镇台前、镇台后、小坑、北门、北廓下、联欢前、联欢后、公府前、公府后、康乐、东市、烈女、大岸前、大岸后、甘棠、洞口、田墘、鹤桥,共18保。
岱浦镇洋均、马公、东辕前、东辕后、岳凤前、岳凤后、东头前、东头后、官园前、官园中、官园后、笃后、田丰、祈保前、祈保后、浦头前、浦头后、鱼市前、鱼市后,共19保。
文凤镇凤霞、新行、附凤前、附凤后、园巷前、园巷后、教子、行春前、行春后、迎恩、元魁、顶田霞、文昌、文衡前、文衡后、上沙、下沙、下田霞,共18保。
南文镇太武前、太武后、新兴、文川东、文川西、文川南、文川北、大路头、醒东前、醒东中、醒东后、米市前、米市后、竹巷东、竹巷西、草寮前、草寮后、竹巷南、竹巷北,共19保。
桥头镇桥顶前、桥顶后、霞庄前、霞庄后、双庵前、双庵后、琪山、大观园,共8保。
第二区(古县区)
莲塘乡庵兜、上园、下店、梅溪、田洋、蔡坂、墟底、林下、莲花、新春,共10保。
古林乡巧山、竹崎、后石、庵前、东山、浦园、下林、园林、上溪,共9保。
衍福乡内洋、崎林、仓里、桥埔、琪塘、衍护,共6保。
邹林乡美山、蔡坑、田墘、锡林、木棉、顶叶、下叶、马岭,共8保。
凤洋乡田下、田址、凤塘、洪塘、官溪、上洋,共6保。
颜潮乡颜厝、里前、白洋、长边、水头、丹洲、洪坂、马洲、下宫,共9保。
翠山乡雩林、象浦、翠林、东园、都洋、榜山、坂头、南林、独立,共9保。
霞文乡崇福、溪头、福河、霞浒、港园、文店、文山,共7保。
平苑乡陈厝、高厝、文苑、后苑、文里、沈岩、平宁、登第、鸿西、云洲,共10保。
第三区(石美区)
埭东乡后山、坂美、吴宅、埭恒、塘边、大沙洲、课堂、东美、萧井、南园,共10保。
白榴乡玉江、港内、洲头、霞坪、流传、杨厝、丁厝、蔡店、埔尾,共9保。
石美镇沙坂、东门、石美、北门、埭头、南门、西边、辽西,共8保。
龙凤乡霞边、石厝、上店、龙岱、庵头、北角、东山、内山尾、霞屿、洪边、田边,共11保。
第四区(郭坑区)
靖东乡南阳、国卿、篁渡、扶摇、洛蓬、溪渡,共6保。
复兴乡登科、龙头、科坑、苑浦、漳滨、翁建、建溪、朝阳,共8保。
振桥乡埔尾、西溪、长福、市尾、下古塘、上古塘、岱林、流岗、楼内,共9保。
鳌头乡洛梧、璞坑、凤山、园坑、崎岭、书厅、蓬石、鳌浦,共8保。
修滨乡诗浦、坪口、溪头、翰苑、碧湖、美屿、檀山、蓝田、梧桥、后房、西宅、石仓,共12保。
关霞乡蔡坂、岭东、镇头、马崎、长霞、松洲,共6保。
第五区(浦南区)
南洲镇下苍、黄道、诗坪、浦南束、浦南西、浦南南、浦南北、双溪,共8保。
沧埔乡福青、浯沧、浦里、吉苑、金沙、洋美、南山、埔里,共8保。
龙园乡鳌门、田边前、后园、寮里、田边后、坂园、乌石、丰乐,共8保。
北亭乡下高坑、香亭、莱坑、蔡前、新厝、北斗前、北斗后、仙景,共8保。
五凤乡高坑、下浦、上浦、塘边、五里沙、后巷、凤园、张坑,共8保。
宝塔镇天宝、山美前、山美后、塔美前、塔美中、塔美后、墨溪、辂轩,共8保。
仙寨乡皋塘、大寨前、大寨中、大寨后、月岭、仙都、洪坑、后寨,共8保。
铁峰乡谢溪头、前山、铁塘、渡头、岭下、路口、金峰、山棠,共8保。
第六区(石码区)
自由镇新洲、王宫西、面炙、西湖前、东路、霞庵前、新街、浸水、霞庵后、西湖中、西湖后、大码头,共12保。
平等镇直扶、王宫北、丁酉、王宫南、公园东、甘棠、王宫东、大李厝、公园西、大田、新田、祖田、草埔,共13保。
博爱镇王宫前、祥福、王公、古碗竹、下码、糖巷、天河、外市、中镇、锦江、桶漆,共11保。
互助镇书巷、训经、新杉前、新杉中、大宫、新杉后、打索、王宫中、十六间、田里、琵琶、王宫后,共12保。
合作乡街仔、巷内、下尾、中央、岸尾、锦田前、锦田后、溪墘前、溪墘后、紫泥前、紫泥后、世甲,共12保。
敬业乡州头、二州、后头、庵前东、田岸、钱厝、东社、庵前西、市仔、过港前,共10保。
乐群乡溪州、过港后、溪霞、桃源、新洋、草洪、仁和、巽玉、金定前、金定后,共10保。
民国29年6月,第一区的桥头镇改称桥南镇;第三区区署山石美迁至东美。31年,因乡镇组织逐渐健全,区署由6个裁减为3个(石码、石美、浦南),至34年区署全部撤销。
民国36年,设3镇18乡263保和1个特编甲。
1949年龙溪解放初,全县设9个区,其中城关2个区、农村7个区。1950年11月,农村增设2个区;全县计11个区、101个乡。1951年6月,析龙溪城关区建制设县级漳州市。1952年,从五、六、八区析出,增设第十区(驻古塘);全县辖10区92乡3镇7街。1955年12月,将10个区并为古县、平宁、石码、城内、石亭、东屿、埔尾7个区,共辖101个乡(镇)。
1956年3月,城内区并入平宁区,石码区改为石码镇(区级),并将101乡(镇)并为44个乡。1957年2月,接管南靖县程溪区;7月,将东屿区改为东山区;全县共辖6区1镇53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设石码镇和新厝、新塘、古县、崇福、榜山、城内、洪坑、天宝、林内、石亭、埔尾、浦林、郭坑、古塘、后坂、蔡坑、东美、鸿渐、石美、角美、程溪、下叶、官园23个乡。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全县设立先锋、胜利、红旗、海鹰、星火、卫星、火箭、程峰8个公社(共辖122个耕作管理区)和石码镇。1959年3月,公社冠以当地名称,并改耕作管理区为生产大队;7月,从天宝公社划出部分地增设浦南公社;年底,龙溪县共辖颜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宝、浦南、步文、角美、程溪9个公社(116个生产大队)和石码镇。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龙溪、海澄合并为龙海县,属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51年6月1日,析龙溪县城关一、二区置漳州市(县级市),隶属龙溪地区。
1961年6月,龙海县天宝、浦南2个公社,以及九湖公社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1个生产大队和后房农场划归漳州市。
1967年4月,漳州市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龙溪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5月15日,漳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龙溪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03月17日,成立龙溪地区行政公署,漳州市革委会属之。1980年11月4日,撤销漳州市革委会,成立漳州市人民政府,仍隶属龙溪地区。 1960年1月,龙海县辖颜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宝、浦南、步文、角美、程溪、莲花、浮宫、港尾12个公社和县城所在地石码镇;2月,从莲花公社划出虎渡村以南的生产大队增设东泗公社;6月,石码镇改为石码公社;下半年全县辖14个公社、195个生产大队。1961年6月,龙海县划出天宝、浦南2个公社,九湖公社上墩、林内、前山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店上生产大队,以及后房农场,归县级漳州市管辖;同年,浮宫公社分为浮宫、白水、东园3个公社;全县共辖14个公社、267个生产大队。1962年初,由步文公社析出郭坑圩以北的生产大队增设郭坑公社;年底,全县共辖15个公社、282个生产大队。1963年7月,析石码公社的街道设石码镇,为县辖镇;分别析莲花、白水、角美、郭坑公社的街区设海澄、白水、角美、郭坑镇,为社辖镇。
1980年,石码公社撤销,并入石码镇。1984年夏收后,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街道改为居民委员会);9月至10月间,全县设石码、海澄、郭坑、角美、白水5个镇及程溪、九湖、步文、颜厝、榜山、紫泥、东泗、东园、浮宫、港尾10个乡。1988年1月1日,从港尾乡划出10个行政村增设隆教畲族乡;5月13日,改浮宫、程溪2乡为镇;12月29日,改港尾乡为镇。1990年,龙海县共辖8镇(石码、海澄、程溪、郭坑、角美、白水、浮宫、港尾)、7乡(九湖、步文、颜厝、榜山、紫泥、东泗、东园)以及1个民族乡(隆教畲族乡);共有22个居委会、512个居民小组,281个村、3695个村民小组。 1985年0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7月20日撤销龙溪地区行政公署,漳州市升为地级市,9月21日原漳州市建制改设芗城区(以境内九龙江西溪别称芗江而得名),隶属地级漳州市。
1986年,芗城区分为市区、郊区2部分。市区设东铺头、西桥、新桥、巷口、南坑5个街道,共辖48个居委会。郊区设浦南、天宝2个镇及芝山、石亭2个乡,共辖82个村、2个居委会。
1988年,市区增设5个居委会(湖内、南丰、东湖、东岳、南坑北);新桥街道船民委员会改称九龙居委会。郊区浦南镇增设松州村。
1990年,市区南坑街道增设洋筠居委会。至年底,芗城区辖5个街道(东铺头、西桥、新桥、巷口、南坑)、2个镇(浦南、天宝)、2个乡(芝山、石亭),共有56个居委会、83个村。
1996年0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8号):将芗城区芝山镇的古塘、群勇、市尾、塔后、土白、下洲6个行政村,南坑街道办事处的东岳、岳北、漳糖、东关、南坑、洋筠6个居委会和洋筠1个行政村,巷口路以东属新华东居委会的部分划归龙文区管辖。
1997年,面积264.6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5个街道、4个镇:东铺头街道、南坑街道、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巷口街道、芝山镇、浦南镇、天宝镇、石亭镇。区政府驻南昌路。
2003年,芗城区辖6个街道、4个镇:东铺头街道、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巷口街道、南坑街道、通北街道、浦南镇、天宝镇、芝山镇、石亭镇。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漳州市政府管辖。
截至2014年12月10日,芗城区辖三个镇、六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管委会。即浦南镇、石亭镇、芝山镇;新桥街道、西桥街道、南坑街道、巷口街道、通北街道、东铺头街道和金峰开发区管委会、芗城区奶牛场、后房农场、天宝林场、五峰农场。 街道/镇 直辖 东铺头街道 金宝社区、师院社区、东铺头社区、新华社区、龙江社区、县后社区、北桥社区、加禾社区、南台社区、水仙花社区、南昌社区、西街社区、瑞京村 西桥街道 北京社区、延安社区、华南社区、西桥社区、旧桥社区、钟芬社区 新桥街道 下沙社区、前锋社区、解放社区、红星社区、新竹社区、元南社区、华港社区、悦华社区、新城社区、诗浦社区 巷口街道 甘棠宫社区、苍园社区、鑫荣社区、新浦社区、新锋社区、新华东社区、巷口社区、东园社区、民主里社区、岳口社区、市尾社区、东门社区、官园社区、浦头社区、群勇村 南坑街道 腾飞社区、龙通社区、华元社区、东岳社区、洋筠社区、群裕社区、东关社区、漳糖社区、南坑社区、金冠社区、红旗社区、桃林社区、岱山村、农友村、古塘村、坑头村、市后村 通北街道 湖内社区、芝山社区、和平里社区、北塔社区、金源社区、漳华社区、团结社区、延安北社区、宝珠园社区、西洋坪村、大同村、金湖村 浦南镇 浦南居委会、松州村、诗朋村、宏道村、吴浦村、东坑村、谢坑村、园坑村、渡东村、溪园村、蓬莱村、金沙村、后林村、浦林村、布坑村、浯沧村、福林村、浦南村、光坪村、双溪村 芝山镇 康山村、渡头村、上坂村、金峰村、西院村、林内村、前山村、谢溪头村、甘棠村、上墩村、下碑村、金峰工业区 石亭镇 芦山园居委会、寮里村、田边村、董坑村、后园村、秋坑村、吴门村、南山村、洋尾村、龙秋村、安山村、埔尾村、塘边村、高坑村、乌石村、仙景村、北星村、北斗村、新厝村、蔡坑村、下高坑村、丰乐村、蔡前村、下苍村、香坂村 1993年5月,龙海县撤县设市(县级市),辖14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镇、九湖镇、郭坑镇、角美镇、步文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程溪镇、海澄镇、东园镇、浮宫镇、白水镇、港尾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国函[1996]38号)批准同意将龙海市的郭坑镇,步文镇的蔡榜、西坑、小港、兰田、梧桥、湘桥、打山、恒坑、桥仔头、西洋、书厅、石井、圳头、东屿、步文、后坂、田丰、塘北、坂上、孚美、后店、流岗、翁建、登科、科坑、漳滨、石州、浦口、朝阳31个行政村和梧浦行政村在国道324线的西北部分划归新设立的漳州市龙文区管辖。
1998年末,全市总面积1115平方千米,总人口76.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9万人。辖1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镇、海澄镇、程溪镇、角美镇、白水填、浮官镇、港尾镇、九湖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共有19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市政府驻石码镇。
2003年8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海市撤销石码镇设立石码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003]243号)同意撤销石码镇,设立石码街道,石码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及驻地与原石码镇所辖行政区域及驻地相同。
2010年04月国务院批准原龙海市管辖的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古属海澄县)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直属于漳州市政府管辖
2012年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龙海市角美镇,角美开发区、龙池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漳州市政府管辖。
截止2014年12月,龙海市辖1个街道、7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街道、海澄镇(古属海澄县)、白水镇(古属海澄县)、浮宫镇(古属海澄县)、港尾镇(古属海澄县)、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古属海澄县)、东泗乡(古属海澄县)、隆教畲族乡(古属海澄县)。 龙海市行政区划镇/乡 直辖 石码镇 解放东社区、渔业社区、新华社区、九二〇社区、解放北社区、解放南社区、解放西社区、紫云社区、桥口社区、紫光社区、人民西社区、港口社区、侨村社区、高坑村、登第村、内社村、蔬菜村 海澄镇 城内居委会、溪头居委会、大埕居委会、华阳居委会、山后村、豆巷村、玉枕村、屿上村、黎明村、溪北村、罗坑村、和平村、下埭村、合浦村、内溪村、珠浦村、内楼村、河福村、上寮村、仓头村、前厝村、崎沟村、埭新村、大成农场白水镇白水居委会、白水村、方田村、崎岎村、西凤村、郊边村、楼埭村、金鳌村、井园村、山美村、庄林村、磁美村、山边村、下辽村、大下村、下田村浮宫镇浮宫居委会、溪山村、山塘村、浮宫村、港前村、邱厝村、霞郭村、海山村、海平村、霞威村、埔里村、田头村、霞圳村、后宝村、丹宅村、美山村、际都村、霞兴村、八坑村、渔业村、草埔头村、溪东农场港尾镇 梅市居委会、汤头村、东坑村、古城村、省山村、石端口村、上午村、梅市村、城外村、格林村、沙坛村、考后村、卓崎村、斗美村、深沃村、浯屿村、古城农场榜山镇龙江社区、上苑村、文苑村、南苑村、洋西村、崇福村、雩林村、普边村、翠林村、福河村、北溪头村、园仔头村、榜山村、田边村、芦州村、平宁村、柯坑村、岭口村、梧浦村、长州村、岭口农场紫泥镇紫泥村、溪墘村、下楼村、锦田村、世甲村、南书村、西良村、安山村、城内村、溪州村、溪霞村、新洋村、仁和村、巽玉村、金定村、甘文农场东园镇 东园居委会、东园村、南边村、东宝村、茶斜村、埭尾村、枫林村、新林村、过田村、凤山村、凤鸣村、田厝村、秋租村、厚境村、港边村、秋租农场东泗乡 虎渡村、太江村、卓港村、东泗村、碧浦村、松浦村、董浦村、松岭村、西岭村、水浒村、清泉村、渐山村、下浦村、溪坂村 隆教畲族乡白塘村、新厝村、红星村、关头村、镇海村、流会村、白坑村、黄坑村、径内村、新村村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8号)同意设立漳州市龙文区:将漳州市芗城区芝山镇的古塘、群勇、市尾、塔后、土白、下洲6个村委会,南坑街道办事处的东岳、岳北、漳糖、东关、南坑、洋筠6个居委会和洋筠1个村委会,巷口路以东属新华东居委会的部分,龙海市的郭坑镇,龙海市步文镇的蔡榜、西坑、小港、兰田、梧桥、湘桥、打山、恒坑、桥仔头、崎岭、书厅、石井、圳头、东屿、步文、后坂、田丰、塘北、坂上、孚美、后店、流岗、翁建、登科、科坑、漳滨、石州、浦口、朝阳31个村委会和梧浦村委会在国道324线的西北部分划归龙文区管辖。
截至2014年1月31日,龙文区下辖蓝田镇、步文镇、朝阳镇、郭坑镇、蓝田开发区。 镇 直辖 蓝田镇 鹤鸣社区、景山社区、毅阳社区、学府社区、福隆社区、西坑村、小港村、湘桥村、兰田村、梧桥村、东屿村、圳头村、蔡坂村 步文镇 天亭社区、浦东社区、锦绣社区、同昌社区、仁和社区、万达社区、明发社区、融信社区、长福村、土白村、步文村、下洲村、石仓村、田丰村、坂上村、碧湖村、后坂村 朝阳镇 朝兴社区、孚美村、后店村、翁建村、浦口村、登科村、科坑村、漳滨村、石洲村、打山村、恒坑村、桥仔头村、西洋村、流岗村、书厅村、石井村、六石村、新石洲村 郭坑镇 新街社区、铁路社区、郭坑村、院后村、篁卿村、扶摇村、洛滨村、汐浦村、口社村 蓝田开发区 红田社区、朝阳村、蓝田工业园、龙文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