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新市泗镇有多少人口
A. 泗县有多少人口2022
泗县有96、27万。
泗县,古称虹县、泗州,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西接灵璧县,南连五河县、固镇县,北至东北与江苏省睢宁县、宿迁市毗邻,总面积1857平方千米[19]。下辖3个街道、15个镇。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原为泗州府所在地,古称虹乡、泗州。在全国全省有着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唯一”活态遗址、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中国山芋之乡、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药物布鞋、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六大名片”。
221年末222年初全县户籍人口96、27万人,其中,男性49、86万人,女性46、4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5、7万人。
B. 安徽省泗县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8年,泗县辖12个镇,3个乡,1个开发区。
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虹县、泗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泗洪,西接灵璧,南连五河、固镇,北至东北与睢宁、宿迁毗邻。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泗县常住人口84.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22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5.2:32.8:4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656元。
(2)渭南市新市泗镇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泗县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夏、商时期,属徐州。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宋国,宋灭后,属楚国管辖。秦始皇统六国后 ,属薛郡。
后在潼城(今泗县潼城)增设僮县,与夏丘境属泗水郡。西汉置夏丘县,属沛郡。东汉时,属下邳国。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置泗州。自此,泗州登上历史舞台,前后延续1400余年。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夏丘县,属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县(今五河县境)。武德六年(623),废夏丘入虹。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废仁州,虹县属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属宿州。大和四年(830),废宿州,复属泗州。后复置宿州,治于虹,虹县再属宿州。五代时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县属淮南路:绍兴九年(1139),改属淮东路泗州。绍兴十一年(1141),属南京路泗州。建炎后没于金,虹县仍属南京路泗州。
元置行省路(府)、军(州)、县4级建制,虹县初属河南江北行中(尚)书省(又称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继属江北淮东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属临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属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八月,属凤阳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后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4级制。顺治二年(1645),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为直隶州,虹县仍属凤阳府。干隆四十二年(777),泗州迁州治于凤阳府虹县,并虹县人泗州,虹县降称虹乡,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废州制,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设3道,泗县属淮泗道(驻凤阳县)。
1932年10月废道,泗县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治泗城。
后改行政督察专员制,泗县属第六区,专员公署暨泗县政府治泗城。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抗日民主政府撤销边区县,恢复泗县建制,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
1949年4月21日,恢复泗县建制,延续至今。
C. 泗县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未进行2021年人口普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泗县常住人口为763310人。泗县,古称虹县、泗州,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西接灵璧县,南连五河县、固镇县,北至东北与江苏省睢宁县、宿迁市毗邻。
截至2021年10月,泗县下辖3个街道、15个镇。总面积1857平方千米。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等历史古迹。
泗县的行政规划:
2021年1月,撤销大杨乡、大路口乡,设立大杨镇、大路口镇。3月,撤销瓦坊乡,设立瓦坊镇。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调整泗县泗城镇、大路口镇、屏山镇、草庙镇管辖范围,设立运河街道、虹城街道、泗水街道。
截至2021年月,泗县下辖3个街道、15个镇:运河街道、虹城街道、泗水街道、泗城镇、墩集镇、丁湖镇、草沟镇、长沟镇、黄圩镇、大庄镇、山头镇、刘圩镇、黑塔镇、草庙镇、屏山镇、大路口镇、大杨镇、瓦坊镇。泗县人民政府驻泗城镇汴河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泗县
D. 德清每个乡镇的人口是多少
德清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治搬迁至武康镇。现全县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辖9镇、2个乡、总人口43万。 以下资料为2004年乡镇调整后数据)武康镇面积256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辖居仁、吉祥、永兴、振兴、祥和、群安、三桥、上柏8个社区,宋石、千秋、狮山、回南、回北、丰桥、宋村、塔山、城西、对河口、五四、三桥、民进、郭肇、五龙、兴山、秋山、新琪、秋北、上柏、山民、城山、双燕、长春、龙凤、下柏、太平、灯塔、龙山、龙胜、王母山31个行政村。乾元镇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溪西、务前、直街、西郊、东郊、北郊、乾龙、胜利、源丰、东风、工农11个社区(居民区),明星、金火、卫星、联合、金鹅山、城北、恒星、齐星、联星、幸福10个行政村。2004年,原城关镇更名为乾元镇。新市镇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6.8万人。辖东升、南昌、健康、北街、西安、中南、仙潭、士林7个社区、1个居民区,名城、梅林、加元、后皋、栎林、韶村、城东、蔡界、城西、乐安、石泉、谷门、勇兴、丰年、孟溪、东安、士林、白彪、宋市、子思桥、舍渭、水北、新塘、王公郎24个行政村。钟管镇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辖钟管、城北、城东、城中、干山5个居民区,钟管、沈家墩、三墩、北代舍、东舍墩、审塘、青墩、戈亭、下塘、曲溪、新联、干山、蠡山、茅山、东千、塍头、东坝斗、干村、葛山19个行政村。洛舍镇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洛舍1个居民区,洛舍、雁塘、东衡、三家、张陆湾、砂村6个行政村。雷甸镇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雷甸1个居民区,雷甸、双溪、杨墩、塘北、下高桥、东新、光辉、和平、新利、解放、漾北、雷甸水产12行政村。禹越镇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东港、栖丰、木桥头、杨家坝、钱塘、西港、油车、天皇殿、茅林、三来、东溪、夏家、米世、湖墩14个行政村。新安镇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勾里、下舍2个居民区,勾里、西庙桥、百富兜、城头、陈家圩、红丰、孙家桥、勾里水产、下舍、舍东、舍南、舍西、舍北、新桥、安全、下舍水产16个行政村。莫干山镇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庾村、莫干山2个居民区,燎原、劳岭、何村、紫岭、高峰、溪北、横岭、双桥、福水、塘坑、湖家埭、东山、碧坞、郎家14个行政村。三合乡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二都、宝塔山、塘泾、八字桥、双桥、康家山、上杨、下杨、朱家、四都、唐家琪、和睦、沿河13个行政村。筏头乡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筏头、勤劳、上皋坞、大造坞、东沈、烂树坑、佛堂、后坞、瑶坞、庙前10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