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收入低于多少钱能办低保
1. 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农村低保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均可申请享受。收入包括养殖业、种植业、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外出打工等收入,是否能享受需要到村里申请,村里开会评议、张榜公示后上报到乡镇政府。详细情况请咨询你们当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各个地区的标准有所不同。
凡是中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直白的解释则是:"低保"等于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即为农村低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
农村低保制度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实际上还早于城市。只不过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此项制度建设一直进展缓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2省,且维持了较长时间。
2004年以后,发展态势有了明显变化。当年,福建、辽宁、江苏3省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了1206个;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省,建立此项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至1534个;2006年前11个月,又有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湖南、山东、重庆9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数则达到了1791个。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数达1262余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0余元,1至9月份人均补助差额41元,1至10月份农村低保支出达到28.5亿元。
农村低保条件
(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二)申请农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书面申请书。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5、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证明。6、离异家庭涉及有赡、扶、抚养关系的应提供离婚证明。7、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收入证明。8、对劳动能力有争议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证明。9、残疾人提供残疾证。10、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三)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计算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以年为单位进行核算,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全年农副业生产的纯收入及其他合法劳动,经营所得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
1、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及其他生产性收入。
2、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
3、社会服务业外出务工劳务收入。
4、村组集体经济分配收入。
5、因征地、拆迁或其他原因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房屋重新构建及简要装修费支出,家庭当年非生活性必需费用支出之后的收入。
6、遗产或财产继承所得收入。
7、自供自给的实物(以市场价格折算)收入。
8、在购买奖券、彩票等有奖销售中所获得的收入。
9、其他应该计算的收入。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房并进行简单装修的除外)。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3、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文娱活动的。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奢饰品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五)农村低保待遇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居住生活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初审。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5天,并指导其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连同申请人提交的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提出补助意见,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县级审批管理机关。
4、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申请材料后,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复审,进行依法审批,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员会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对无异议的对象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及保障金领取存折,对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2.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07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具体发放金额以及发放标准,可以咨询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1
2022全国城市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722元,同比增长5.5,乡村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542元,同比7.6%。但由于各地方案不同,因此标准不一,各地2022低保标准如下:
1.海南
海口城乡低保标准为610元/月,三亚城乡低保标准为700元/月,除海口、三亚外,各市县城市低保标准为61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530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800元/月。
2.贵州安顺
2022年全市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683元/人、月,平均增幅3.41%;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5298元/人、年,平均增幅15.73%。其中:西秀区、平坝区、开发区、黄果树城市低保标准为705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5316元/年;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城市低保标准为66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5280元/年。
3.江西
我省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为825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为600元。
4.河南洛阳
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全市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210元。月人均补助一类400元、二类210元、三类185元。
5.广东江门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比2021年提高18元),各县(市、区)低保月人均补差城镇不低于713元,农村不低于57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低保标准的1.6倍确定,提高到每人每月1520元。
什么条件才可以申请低保呢?
1.一个家庭中具备劳动能力的成员因为某些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个可以申请;
2.在农村居住,但是没有土地,且没有劳动能力不具备劳动赚钱的能力,没有生活来源,这样的可以申请;
3.光荣复原的军人会回农村,因为伤病和其他原因没有生活来源的或者是生活水平低于正常标准的可以申请;
4.老人、儿童的赡养人和抚养人本身生活就比较困难,这样的也可以申请。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2
2022年低保户多少钱一个月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并不一样,所以补贴发放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496元每人每月,有的城市低保最低标准为620元每人每月,并且有的还设置了一档、二档、三档等护理补贴,因此具体的补贴标准需要到当地相关部门或者当地政府官网进行咨询和了解清楚。
1、宁夏银川
银川市农村居民标准由每年每人4560元提高到4660元,月人均补差C类对象增加20元、B类对象增加28元、A类对象增加40元;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月每人620元提高到660元,月人均补差增加40元。
2、四川
四川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415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615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低限为540元/月,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低限为800元/月。
3、安徽合肥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城乡统一为806元/月/人。
4、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月每人832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暂不调整:C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人每月80元;B类(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人每月320元;A类(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每人每月800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35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每人420元,全市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10元。月人均补助三类180元、二类210元、一类400元。
5、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月每人819元。照料护理标准依据服务需求和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分为全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三档,分别按照当地重度残疾人照料护理补贴标准、上年度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6和1/3执行。
6、浙江杭州
浙江杭州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102元。
7、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1356元/月提高到149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1179元/月提高到1356元/月;济南高新区、历城区、天桥区、槐荫区、市中区五区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560元/月。
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为三档,全自理人员标准由231元/月提高到255元/月,半自理人员标准由385元/月提高到424元/月,完全不能自理人员标准由770元/月提高到847元/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676元/月提高到770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904元/月提高到995元/月;济南高新区、历城区、天桥区、槐荫区、市中区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995元/月。
8、湖南株洲
湖南株洲2022年低保补助标准为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设定。
五县市区包括醴陵市、炎陵县、茶陵县、攸县、渌口区,这些地方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4320元/年提高到不低于4600元/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55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城市五区包括经开区、石峰区、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这些地方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6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
注:最低生活保障金具体发放金额以及发放标准,可以咨询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3
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07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
今天上午,民政部举行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和第三季度相关工作安排。民政部新闻发言人贾维周介绍,民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相关工作,守牢守好民生底线,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会同财政部部署各地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未参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
截至6月底,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480.2万人次,累计支出资金45.2亿元;对因疫遇困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47.9万人次,累计支出资金4.8亿元;对未参保失业人员实施临时救助1.9万人次,累计支出资金1925万元。
贾维周介绍,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07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同比分别增长5.5%、7.6%。
贾维周介绍,民政部将会同财政部修订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资金直达和过程监管,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动态监测数据共享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截至目前,共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民政部还将以“人情保”、“关系保”整治为重点,启动为期4年的综合治理工作。
3. 低保年收入标准是多少
低保年收入标准是低于2300元。
国家级贫困户标准,按县扶贫办的统计口径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户。分了两类,一类为扶贫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且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1560元以上。另一类为扶贫低保户: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均纯收入在1560元以下的低保户。
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申请农村低保所需的材料如下:
1、书面申请书。
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
5、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证明。
6、离异家庭涉及有赡、扶、抚养关系的应提供离婚证明。
7、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收入证明。
8、对劳动能力有争议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证明。
9、残疾人提供残疾证。
10、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以年为单位进行核算,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全年农副业生产的纯收入及其他合法劳动,经营所得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
1、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及其他生产性收入。
2、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
3、社会服务业外出务工劳务收入。
4、村组集体经济分配收入。
5、因征地、拆迁或其他原因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及简要装修费支出,家庭当年非生活性必需费用支出之后的收入。
6、遗产或财产继承所得收入。
7、自供自给的实物(以市场价格折算)收入。
8、在购买奖券、彩票等有奖销售中所获得的收入。
9、其他应该计算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 申请低保的人均收入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低保是论户来算的.低保的核心内容是补差。一家人月平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可申请低保,各地低保标准不一样,以南京为例,目前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是人均月收入500元,如果低于此标准线的,则予以补足,某户家庭有三口人,人均收入400元,低保给予的补差就是每人100元,该户家庭共补差低保金300元。
法律依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 第四条 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5.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在农村生活贫困的人反而有很多,为此农村也会有低保提供,符合低保申请条件的人就会去进行申请。下面我们来看看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1
1、城乡低保标准为每月487元,每年3693元;
2、农村集中五保户低保标准为每年6248元;
3、农村分散五保户低保标准为每年4391元;
4、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标准为每年10000元。
在没有调整前,农村低保标准暂时按照以上内容执行。如果有所调整,则按照新出的规定执行农村低保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第七十一条
国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机构负责管理运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情况。国务院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金怎么发
农村按半年或年发放。各地政策有不同,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凡是中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
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农村低保金的.申请、审核和审批
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也可受理申请。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并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提出审核、审批意见。
在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以及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具体核算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申请情况和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民主评议意见,审核、审批意见,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向社会公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
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农村低保标准是什么,农村低保金怎么发,什么人可以申请农村低保?农村低保标准远会比城市里面低很多,具体申请要求每个省市的规定都会不一样。
现在农村低保的标准是什么3
低保户享有一定的低保资金,在我国每天有超过千万的人口享受低保所提供的基础物质。而低保户的申请也是城市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农村,如果家庭的个人年均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时候,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农村低保。
首先是申请条件,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申请人,可以进行申请。
一、农村的低保保障得待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同时申请需由户主提出申请,同时申请人还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
1.首先,是当事人拥有当地的农业户籍,同时常住地为当地。
2.其次是在收入方面,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申请前的十二个月的人均纯收入是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含了具有法定的赡养义务,抚养义务以及其他的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人员,共同生活居住的所有家庭成员。
3.三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恶劣,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财产的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同困难家庭的状况的实相符的。
4.四是,如果家庭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相关的申请条件,但是其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50%以内的,同时家庭成员中出现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重残疾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可以进行分户独立申请。
同时为了严格把控低保人员的名单以及支出,使得低保尽其所用。
二、在出现下列情形的时候,原则上是不可以享受到低保的待遇的。
一是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但是其拒绝劳动,任手上的山林,土地荒芜,或者拒绝参与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劳务输出等。
二是,在有关低保管理部门进行入户调查,或者是收入调查时,拒绝配合,或者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转移个人收入等行为。
三是,有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的人存在,同时义务人有能力履行义务的。
四是,长期进行高档奢侈品消费,且消费额远远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
五是,家庭财产状况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或者不符合保障的条件的。
六是,存在赌博,吸毒等问题使得其生活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在经过教育之后,仍然不予以改正的。
最后是县以上的人民政府有其他的规定,规定不能享受农村低保的待遇的。
三、农村低保户在申请程序上的规定:
1.首先需要由户主携带相关的材料,到有关的部门进行申请。
2.申请材料要正式书面的方式,提供家庭的基本情况介绍,以及相关的材料证明等。在村委会收到相关材料以后,会进行评议,在这个阶段中,村委会的相关人员会进行走访,调查,需要当事人予以一定的配合。
3.在调查完毕以后,村委会将相应的文件,送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在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完成之后,予以公示并发放相应的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