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盲多少
1.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文盲高达多少人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
即4亿.3千万人是文盲
2. 新中国刚成立时,文盲率是多少
949年中国的文盲率是80%,小学入学率是20%。
到2005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已提高到95%,小学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下。中国同时实现了“文盲人口减半”全民教育目标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
3. 目前,我国的文盲率是多少
截止2020年,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20%。上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使全国1600万妇女脱盲;新中国成立后45年时间内,全国1.1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降至30%。
文盲的标准,依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而定。多数国家规定只会读不会写者为文盲。在中国,为了有计划地开展扫盲工作,把识字500个以上但未达到扫盲标准的人定为半文盲。公式为:文盲率=12岁(或15岁)以上的文盲人数/12岁(或15岁)以上的总人口数*100%。
(3)中国文盲多少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
4. 请问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文盲率是多少呢
民国从1911年—1949年整整三十多年。以当时的平均寿命,1911年的文盲大部分都没有活到1949年,所以不标出准确时间去泛泛说民国文盲率,是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清末以来,兴办教育成为新政的一部分,民国也是如此。学校教育和扫盲一直在展开,成效和影响的人群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依次递减。所以,民国晚期的文盲率必定是要低于民国早期以及清末的。此外,还有不少社会团体和基督教会从事类似工作。以定县为例:“平教会曾于1927年春进行全县文盲调查,大致情况如下:全县人口约 40 万 ,7 岁以上人口约 33 万 ,男约 17 万 ,女约 16 万 ;其中文盲约 27 万 ,约占 83 % ,识字者约 6 万 ,约占 17 %。若男女分计,男子的文盲率约为 69 % 。女子文盲率约为 98 %。12 - 25 岁青年中,文盲率 约为 75 % ,其中男约 56 % 。女约 94 %。1929 年春举行第二次调查 ,文盲人数下降为占被调查人数的 67 %。1934年6月底 ,全县 14 - 25 岁的青年约有 8.2 万人 ,其中文盲占 39 % ,识字者占 61 % ;男青年中文盲占 10 % , 识字者占 90 % ;女青年中文盲占 73 % ,识字者占27 % 。”(转引《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1927年,是在平教会开展扫盲之前的数字。两年扫盲,识字率即由17%上升到61%。各个地方的水平也不一致:大约同在30年代,江 苏 (1892至1902年度的海关报告计江苏省男子每百人中有60人粗识文字这 、江西和陕北三地的识字率分别为40%、219% 和 31% ;吉林省高一些,达到55.8% ;河北冀 县是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