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南半球人口多少

南半球人口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2-12 02:16:49

① 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22,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2021

提起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22,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2021,另外,还有人想问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各是多少,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22

1、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

亚洲:人口4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位。

非洲:人口1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人口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人口7.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人口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1.亚洲:面积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大洲。共有48个**和地区。

2.非洲:面积约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和地区。

3.北美洲:面积约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和地区。

4.南美洲:面积约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洲。共有13个**和地区。

5.南极洲:面积万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洲。

6.欧洲:面积约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和地区。

7.大洋洲:面积约万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和地区。

2、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各是多少

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3、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亚洲:万公里,人口44亿;

欧洲:万公里,人口7.4亿;

非洲:万公里,人口12亿;

北美洲:万公里,人口5.6亿;

南美洲:万公里,人口4亿;

大洋洲:万公里,人口0.3亿;

南极洲:万公里,无定居居民。

4、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世界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

5、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1、世界上约有个**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它们是中国、、美国、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联邦、尼日尔爾利亚、孟加拉、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这12国人口总数共有42.4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基本未被的无人口地区。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却居住着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4。大洋洲陆更是地广人稀。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地带集中。各大洲中距海岸公里以内临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已显着超过了其面积所占的比重,并且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

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过亿的**将增至17个,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报告显示,到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1.5亿,增加22.41亿。其中非洲地区人口将从10.33亿增至19.85亿,增幅**亚洲地区的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从41.67亿增至52.32亿;而欧洲人口将从7.33亿减至6.91亿,将是**人口减少的大洲。报告说,全世界共有11个**人口过亿。其中中国人口最多,达到13.54亿,其次为人口12.15亿的。其他人口过亿的**依次为美国、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尔爾利亚、、日本和墨西哥。报告预测,到年时,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这4个非洲**以及亚洲的菲律宾和越南也将人口过亿。届时,的人口将增至16.14亿,成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将增至14.17亿,退居第二。世界人口总数为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

以上就是与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相关内容,是关于七大洲人口分布情况2021的分享。看完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22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② 各大洲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是大洋洲!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面积: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地理区域: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居民】
人口 2 9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各岛国人口密度差异显着.巴布亚人、澳大利亚人,塔斯马尼亚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欧洲人后裔约占70%以上,此外还有混血种人、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等.
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使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约19 000千米.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 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海拔200?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 0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 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大陆型,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 水系 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 200平方千米,随降水而变化;最深的湖泊是新西兰南岛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达276米.澳大利亚大陆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则有火山湖.此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新乔治亚岛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帕劳群岛中的科梅科尔礁湖也很有名.
火山: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沿海岛屿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组成部分,大洋州陆上有活火山60余座,仅美拉尼西亚就有30余座.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州最高的活火山.
气候: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8℃之间.最凉月平均气温为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向赤道由16℃递增到25℃;南半球从南纬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递增到25℃;新西兰的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可达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起向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由24℃递增到28℃以上;南半球从南纬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亚西北部,由12℃递增到3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53℃,为大洋洲最热的地方.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 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 000? 000毫米,背风坡则仅1 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 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自然资源】
矿物 矿物以镍、铝土矿、金、铬、磷酸盐、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和鸟粪石等较丰富.镍储量约4 600万吨,居各洲前列;铝土矿储量46.2亿吨,居各洲第二位.
森林与草原: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产松树、山毛榉、棕榈树、桉树、杉树、白檀木和红木等多种珍贵木材.草原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6%.
水利:水力蕴藏量约为13 500万千瓦,占世界水力总蕴藏量的4.9%;已开发水力280万千瓦,占世界总开发量的1.8%.估计年可发电2 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
渔业:美拉尼西亚附近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及新西兰附近海域为主要渔场,盛产沙丁鱼、鳕、鳗、鲭和鲸等.
【经济简况】
大洋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落后. 农业 农作物有小麦、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当地居民主要粮食是薯类、玉米、大米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左右.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左右.
工业:大洋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其次是新西兰.主要有采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建筑材料、纺织等部门.大洋州岛国工业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较落后,仅以采矿及农、林、畜产品加工为主,多为外资控制,产品多供出口.
旅游业:近年来大洋州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业.汤加、瓦努阿图等国家旅游业收入可观,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 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遥对南极洲,是连系各大洲航线的必经之路.许多国际海底电缆均通过这里,海洋航运成为国与国、岛与岛相互交往的重要手段.陆上交通主要有铁路和公路.公路总长100万千米以上.铁路总长46 000多千米.内河航运里程约1000千米.有航线通达洲内各国和重要地区的首都和首府,同洲外各重要港口城市也均有联系.

③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是怎么样的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因为北半球集中了地球的大部分,又被称为地半球,所以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百分之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百分之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度到60度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2、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79。

3、集中在北纬20度到60度的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百分之56。

4、海拔200到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百分之35。

5、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百分之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④ .为什么南半球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0%,分析理由。

不平衡性,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当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⑤ 南半球有哪些国家


南半球有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
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2、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简称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是大洋洲第二大国,英联邦成员国,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主要涵盖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俾斯麦群岛、布干维尔岛等共约600余个大小岛屿。
3、北马里亚纳群岛: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Islands)西太平洋一系列火山和上升珊瑚构造,位于台湾岛以东2,600公里处。二战时期曾在此爆发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马里亚纳海战。
4、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简称密克罗尼西亚,为西太平洋岛国,全国陆地面积705平方公里,人口10.56万。全国有607个岛屿,共四个州,首都帕利基尔位于最大的岛屿波纳佩岛。
5、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岛国,在夏威夷西南约3200公里和中国上海东南约4500公里处,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人。与之在海上相邻的地区分别是北部的威克岛,南部的瑙鲁,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东南部的基里巴斯。

⑥ 南半球和北半球有哪些国家

1、澳大利亚。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5、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人。与之在海上相邻的地区分别是北部的威克岛,南部的瑙鲁,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东南部的基里巴斯。

⑦ 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18

亚洲:人口41.6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人口10.32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人口5.28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人口7.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7)南半球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各洲划分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⑧ 高一地理人口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人口知识点整理 篇1

一、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 展开

世界人口问题论文

(地理小论文)

二、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遏制。在现代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往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经济因素对人口机械增长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随着科学文学水平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现代社会里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其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二是科学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三是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它使得因各种疾病致死的死亡率下降,从而降低人口死亡率,延长人口平均寿命;其次,它对控制生育和实行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地理分布是人口增长过程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即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基本未被开发的无人口地区。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却居住着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4。大洋洲陆更是地广人稀。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地带集中。目前,各大洲中距海岸200公里以内临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已显着超过了其面积所占的比重,并且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从国家看,情况也是这样。目前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尔爾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10国人口总数共有3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口非常少的国家,如瑙鲁(0.7万人)、安道尔(5万人)、圣马利诺(2.3万人)、摩纳哥(3万人)、梵蒂冈(1380人)。从各国人口密度来看,摩纳哥的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达2万人,新加坡4300人,梵蒂冈1920人,马尔他1110人等。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有法属圭亚那(1人)。蒙古(1人)、纳米比亚(2人)、利比亚(2人)、毛里塔尼亚(2人)、冰岛(2人)等。

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使全球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的点。进入90年代,全世界总人口中已有49%以上集中于城市。

世界人口最稠密和最稀少地区 从人口地区分布图上能确切地反映出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有如下几类:①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带。特别是一些海岸线比较曲折、具有优良港湾地区,或某些大河入海口处。如亚洲大陆东部沿海区、南亚沿海区,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区,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区,美国大西洋沿岸波士华地区,佛罗里达和墨西哥湾沿岸区、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西雅图—温哥华(加)地区,五大湖地区,巴西——委内瑞拉沿海区,阿根廷——乌拉圭沿海区,智利——秘鲁沿海区、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区;②流入三大洋的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带或河口三角洲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尤为突出。③若干温带和热带的岛屿和半岛上。岛屿四面环海,半岛三面环海,若位置适中,并兼有优良港湾,则往往成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④内陆某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由于矿业开发,以及修筑铁路和公路,随之成为工业中心而形成一个城镇集团;⑤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某些内陆高原上。由于地势较高,没有平原或低地区那样炎热和潮湿,危害人们健康的热带疾病也大为减少,如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秘鲁高原、东非高原等地;⑥沙漠中的绿洲地区等。世界人口非常稀少地区的有以下几类:①两极圈以内地区;②北半球北纬50度至北极圈之间广大的原始森林地带;③回归线附近和温带大陆内部的沙漠、戈壁地区;④热带雨林区;⑤高山地区。

四、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的人口论认为,人有两重性。人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者。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都要消费生活资料;人作为生产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年龄条件,老人和小孩只能作为消费者,不能作为生产者;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残废的人、有病的人都很难成为生产者;再次,人作为生产者要占有或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此外,作为生产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所以人口增长要与物质资料增长相适应,如果做到这点,无论是人口多,还是人口少,都对生产有促进作用。如果人口增长大于物质资料的增长,一部分过剩人口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将从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这将加重社会负担;如人口增长慢于物质资料的增长,一部分生产资料将无法与人口相结合,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同样会影响生产发展。所谓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的增长不相适应并且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增长速度。马克思认为,通过人口自我调节,人类完全能够使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相统一。

所以现在人们应该有计划的生育,使世界人口与自然和社会相协调。

高一地理人口知识点整理 篇2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8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5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3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