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马路镇总人口有多少

马路镇总人口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2-13 14:34:56

‘壹’ 广西防城港旅游景点有哪些

广西防城港旅游景点有很多,其中的西湾旅游景区和簕山古渔村给我的印象最深,值得一游。每当放小长假,我就会来这里游玩吃海鲜。最大的感觉是:气候宜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也对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深有感慨,当然了,对这里的新鲜海鲜更是念念不忘。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个景点的攻略,希望可以帮到你~


1、西湾旅游景区

【景点介绍】

西湾旅游景区于2011年荣获国家级AAA景区。景区包括西湾海域及西湾周边的仙人山公园、西湾码头、龙马—明珠景区、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伏波文化园等景点。

西湾旅游景区以“都市港湾、城市名片”为主题定位,重点建设西湾海上旅游,是一个集休闲观光、文化娱乐、高档商务和康体运动为一体的高品位滨海休闲景区,被专家组称为是北部湾经济区辐射力最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景区。

【景点地址】广西防城港市北部湾大道西150米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

公交:公车3路、101路、102路、105路、112路、115路可直达西湾旅游景区

自驾游:自驾导航至“西湾旅游景区”。

【最佳旅游时间】5~10月


2、簕山古渔村

【景点介绍】

簕山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东南面, 是一个面积约480亩的半岛村落。村庄始建于明朝时期,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广西现存最完整的古渔村村落之一。

簕山古渔村旅游资源丰富,壮阔的滨海原生态森林里有古榕树、银叶榕、车辕树等珍奇古树,村庄有建于明朝的古堡、广袤的碧海和金色的滩涂等特色美景。

村里现存有建于明朝的李庄古堡、有号称“南方雪原”的沙丘、有“陆地红树林”之称的古老银叶树、有参天古树、珍稀树种40类之多的滨海原始森林、有数10平方公里盛产沙虫的沙质台地海滩是北部湾不可多得的天然观潮点之一。

【景点地址】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段东部沿海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

自驾游:导航至“簕山古渔村”

公共交通:防城港市区内乘坐104路在光坡道班站换乘108路,到簕山古渔村站下即可~


防城港市沿边靠海,这里的海鲜很有特点,受近邻越南菜的影响,许多菜式都颇具东南亚风味,回味无穷~

【美食介绍】

1、吃海鲜

到海边大排档品尝海鲜也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白绰花蟹、白绰虾、三鲜粉丝、酱汁带子螺、白擢香螺、糖醋海蜇、清蒸腊鱼等。如果还想要再实惠一些,可以到尾村菜市场自己购买海鲜,然后到菜市场边一排饭店加工,加工费4元/样,当地人和朋友小聚多到此处。

2、葵花扣鲜鱿

防城港的鱿鱼品质上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鲜食和干制均可,当地最有名的鱿鱼菜品就是葵花扣鲜鱿,是宴会上不可缺少的海鲜珍品,来广西防城港旅游,如果你错过这道菜就真的太可惜了,所以,每当我来这里玩都要吃这道菜,那叫一个鲜美,真的无法形容,所以推荐给你。

‘贰’ 广西岑溪市有多少个乡镇

1.截至2013年,岑溪市辖14个镇,分别是:岑城镇,糯垌镇,诚谏镇,归义镇,筋竹镇,大业镇,梨木镇,大隆镇,南渡镇,马路镇,三堡镇,波塘镇,安平镇,水汶镇。岑溪市人民政府驻岑城镇。

2.岑溪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由梧州市代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两广交界处,是两广交流和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的结合点之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2783平方千米。

(2)马路镇总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1.岑溪市东、南界广东省郁南、罗定、信宜三县(市),西连广西区内的容县,北邻藤县,东北接梧州市龙圩区。市境处于北纬22°37′-23°13′,东经110°43′-111°22′之间,在北回归线之南。是大西南与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

2.岑溪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石材生产基地之一,岑溪红花岗岩资源丰富,储量约20亿立方米。着名地方产品有岑溪古典三黄鸡和沙糖橘、玉桂、桂圆肉和软枝油茶。岑溪市是中国花岗岩之都和全国花岗岩石材生产基地、中国玉桂之乡、中国古典三黄鸡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

‘叁’ 安化县马路口镇有多少村委会

马路镇:被一些人称为马路口镇,在梅山腹地,位于湖南安化县,原为马辔市,1960年因柘溪库区移民,镇治迁马路口,建马路镇。1986年, 马路乡并入。1995年,岳溪、湖南坡乡并入。总面积284.09平方公里(安化县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51个 村、5个居委、一个园艺场。总人口344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0人。境内山势绵亘,群峰耸翠,有800米以上山峰11座,最高峰铁山岭,海拔1008米。

‘肆’ 广西梧州市共有多少个乡镇

广西梧州市全市共设镇53个,乡4个。梧州市包括长洲区、龙圩区、万秀区、藤县、苍梧县、蒙山县、岑溪市。市人民政府驻长洲区新兴三路一号。

万秀区包括3个镇,分别是城东镇、龙湖镇、夏郢镇。

长洲区包括2个镇,分别是长洲镇、倒水镇。

龙圩区包括4个镇,分别为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

苍梧县包括9个镇,分别是石桥镇、沙头镇、旺甫镇、六堡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梨端口镇、木双镇。

藤县包括15个镇、1个乡,分别是藤州镇、塘步镇、埌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濛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

蒙山县包括6个镇、3个乡,分别是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

岑溪市包括14个镇,分别是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4)马路镇总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建制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梧州属百越的一部分。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市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梧州市属南越国。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梧州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称广信县,治苍梧王城。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交趾刺史部从赢[阝娄]移治广信县。

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刺史张津、太守士燮表请改交趾为交州,置交州牧,治广信。

三国初属交州,后属广州,为苍梧郡,治广信。

蜀汉章武初年(221年),属蜀。

蜀失荆州后属吴。

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郡为广州。州治番禺(今广州),苍梧郡属广州,郡治广信。

晋朝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广信县治。

南北朝先后属广州、成州,为广信县治。

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苍梧郡治广信。

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分广州之苍梧郡,置成州刺史,治封川,广信隶成州。

隋朝先后属成州、封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苍梧县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更广信县为苍梧县。

隋开皇十年(591年),成州改为封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封州设苍梧郡,以苍梧郡之苍梧4县统于广州。

唐朝属岭南西道梧州,为州治。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肖铣,置梧州。

贞观八年(634年),割藤州之孟陵、贺州之绥越来属。

贞观十三年废豪静县,称梧州郡。

天宝元年(742年)称苍梧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梧州。此后,梧州市一直为州、路、府、县治所。

五代先后属楚、南汉。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马殷略定梧州,属楚。

干和八年(950年),南汉刘晟攻楚取梧州,属南汉。

宋朝属广南路、广南西路梧州苍梧郡,为州、郡治。

开宝年间(968-976年),置广南路,梧州隶属广南路。

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西路。

咸平四年(1001年),梧州市属广南西路。

元朝属广西行中书省梧州路,为路治。

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梧州路安抚司。

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称总管府,领苍梧县。

明朝属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为府、县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改梧州路为梧州府。

成化元年(1465年)初,设两广总督驻梧州。

成化六年(1470年)始立三总府(两广总督府)。

清朝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省梧州府,为府、县治。

中华民国先后属广西省苍梧道,梧州区。

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

民国二年(1913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梧州设市政委员会。

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1日,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为省辖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苍梧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1950年1月1日,分置梧州市、苍梧县,梧州市属梧州专区。

1950年2月,梧州市为地级市直隶广西省政府。

1958年7月,划归梧州专署统一领导,市人民委员会的机构不变,仍属专署一级政权。

1960年10月,梧州市与梧州专区合并。

1961年5月,梧州市复为自治区直辖市。

‘伍’ 安化县的行政区划

1984年,政社分开,改公社为乡,安化下辖10个区、1个区级镇,51个乡、8个乡级镇。
1995年,安化县撤销云台、烟溪、中砥、江南、小淹、冷市、仙溪、大福、清塘、梅城10个区公所。保留平口镇和高明乡、栗林乡、龙塘乡、木子乡、苍场乡、连里乡,行政区划不变。其余51个乡镇撤并调整为22个乡镇。具体为:撤销东坪镇、黄沙坪镇、城端口坪乡,合并设立东坪镇,同时将中砥乡的莲台等14个村和杨林乡的上烟等15个村划归东坪镇管辖;撤销清塘铺镇和鱼水乡、太平乡、廖家坪乡,合并设立清塘铺镇,同时将芙蓉林场及其所属的蔡家村划归其管辖;撤销梅城镇和田心乡、东华乡,合并设立梅城镇;撤销仙溪镇和九龙乡、山口乡,合并设立仙溪镇,同时将芙蓉林场所属的芙蓉村划归其管辖;撤销大福镇和木孔乡,合并设立大福镇,同时将大荣乡的焦许等15个村划归其管辖;撤销小淹镇和敷溪乡,合并设立小淹镇;撤销柘溪镇和唐溪乡,合并设立柘溪镇,同时将青山园乡的回龙等6个村和中砥乡的梨坪、柏木溪2个村划归其管辖;撤销江南镇和陈王乡,合并设立江南镇;撤销马路镇、岳溪乡、湖南坡乡,合并设立马路镇;撤销烟溪镇和双龙乡,合并设立烟溪镇;撤销长塘乡和通溪乡,合并设立长塘乡,同时将大荣乡的花桥等9个村划归其管辖;撤销羊角塘乡和金鸡乡,合并设立羊角塘乡;撤销三洲乡和大桥乡,合并设立冷市乡;撤销奎溪乡和木榴乡,合并设立奎溪乡;撤销乐安、浮青和思游乡,合并设立乐安乡;撤销长乐乡和上马乡,合并设立滔溪乡;撤销东山乡和新桥乡,合并设立东山乡;撤销南金乡和将军乡,合并设立南金乡;撤销田庄乡和文溪乡,合并设立田庄乡;将国营洞市林场并入洞市乡;将国营柘溪林场并入古楼乡;撤销大荣、青山园、中砥3个乡建制。
1996年1月22日,安化县政府根据湖南省民政厅和益阳市政府《关于安化县奎溪等5乡撤乡建镇的批复》,正式行文:撤销奎溪乡,设立奎溪镇,辖2个居委、32个村。撤销羊角塘乡,设立羊角塘镇,辖1个居委、49个村。撤销冷市乡,设立冷市镇,辖2个居委、43个村。撤销长塘乡,设立长塘镇,辖1个居委、44个村。撤销连里乡,设立渠江镇,辖1个居委,16个村,镇人民政府驻渠江。上述5镇的行政区域不变。
1997年,安化县面积4948平方公里,人口93.5万。辖16个镇、13个乡:东坪镇、清塘铺镇、梅城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羊角塘镇、冷市镇、小淹镇、江南镇、柘溪镇、马路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高明乡、乐安乡、栗林乡、东山乡、滔溪乡、洞市乡、田庄乡、龙塘乡、杨林乡、木子乡、苍场乡、南金乡、古楼乡。县政府驻东坪镇。
2005年,安化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将栗林乡和梅城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梅城镇,镇人民政府驻梅城(原梅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将东山乡和大福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大福镇,镇人民政府驻大福坪(原大福镇人民政府驻地);将苍场乡和马路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马路镇,镇人民政府驻马路口(原马路镇人民政府驻地);将木子乡、杨林乡和东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东坪镇,镇人民政府驻解放街(原东坪镇人民政府驻地);将洞市乡和江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江南镇,镇人民政府驻江南(原江南镇人民政府驻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化县辖17个镇、6个乡。
2006年2月,安化县正式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并栗林乡和梅城镇,设立新的梅城镇;撤并东山乡、新桥建镇试验区和大福镇,设立新的大福镇;撤并苍场乡和马路镇,设立新的马路镇;撤并木子乡、杨林乡和东坪镇,设立新的东坪镇;撤并洞市乡和江南镇,设立新的江南镇;高明乡、清塘铺镇、乐安镇、仙溪镇、长塘镇、羊角塘镇、小淹镇、柘溪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冷市镇、滔溪镇、田庄乡、龙塘乡、古楼乡、南金乡维持行政区划现状不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安化县总人口900759人,其中:东坪镇95591人,清塘铺镇55633人,梅城镇63769人,仙溪镇46931人,大福镇43442人,长塘镇41040人,小淹镇33732人,江南镇33857人,羊角塘镇59088人,冷市镇33317人,马路镇33065人,奎溪镇21284人,烟溪镇23831人,槊江镇10792人,坪口镇18069人,柘溪镇15082人,高明乡16617人,乐安乡46274人,栗林乡11762人,东山乡13728人,滔溪乡22456人,洞市乡19635人,龙塘乡24131人,杨林乡19691人,木子乡19171人,田庄乡30253人,苍场乡7038人,南金乡10533人,古楼乡人,13197人,新建桥虚拟镇17750人。
2011年,安化县常住人口为1004809人。其中农业户口880817人,非农业户口123992人。已婚育龄妇女213271人。2011年全县共出生人口12772人,死亡5644人。出生率为12.4‰,死亡率为6.42‰,人口自然增长率5.98‰。
2012年,安化县常住人口为1017198人。其中农业户口902520人,非农业户口114678人。已婚育龄妇女213362人。2012年全县共出生人口13667人,死亡6648人。出生率为13.44‰,死亡率为6.58‰,人口自然增长率6.86‰。
2013年末,安化县总户数30.9万户,总人口102.9万人,常住人口9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05万人,城镇化率27.46%。出生率为12.62‰,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5.91‰。 2009年,安化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4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8%。完成财政总收入3.7亿元,增长6.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69亿元,增长37%。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0元,分别增长8%、2.5%。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13年,安化县完成生产总值146.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1.2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52.2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为22.6:41.8:35.6,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5.3%、46.6%和48.1%,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3.6%,拉动安化县GDP增长4.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安化县人均GDP达16071元。 安化盛产松、杉、竹、果、茶叶、油茶、油桐、棕、药材等。
2009年,安化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2.47万亩,实现总产量24.9万吨,比上一年分别增加8.9万亩、2万吨。
茶叶、水稻、水果、旱杂粮是安化县农业种植业四大主导产业。茶叶产业:2010年,茶园面积达到15.1万亩,全县茶叶总产达2.3万吨,生产、加工、营销综合产值15.8亿元。在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评为2010年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第一大黑茶产茶县。水稻产业:水稻是安化县重要的粮食作物,2010年实收面积44.78万亩,其中超级稻面积17万亩。全年水稻总产20.027万吨。水果产业:安化水果种类繁多,有柑桔、桃、梨、李、木瓜、杨梅、枇杷、板栗等10多个品种,有果园面积17.88万亩,2010年水果总产量3.5万吨。安化县的“阿香”牌柑桔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桔”;布朗李远销东南亚等地,每年出口创汇达1000万美元以上。旱杂粮产业:安化旱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红薯、大豆、马铃薯、荞麦、蚕豌豆等,常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2万吨左右,总产值2.8亿元。
2011年,安化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稻田面积34万亩,旱土面积29万亩,传统特色农业有一定规模,盛产茶叶、柑桔、名优鱼等优质农产品。
2013年,安化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2.57千公顷,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亿元,比2012年增长2.5%。安化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4万亩,比2012年增加7.3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1.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7.8万亩,分别比去年增加7500亩、1500亩。 2009年,安化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9%。规模企业达到110家,进退两抵较上年增加11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5.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长19.5个百分点。
2013年,安化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增长13.5%。实现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11.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总数达到108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9.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8.3亿元,分别增长18.2%、12.4%。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28家。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7吨标准煤,下降12.3%。安化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20家,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83389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7939万元,其它产值1545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2万平方米。从业人数466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7.9万元/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633万元,增长17.3%。 2006年,安化县接待游客5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2009年,安化县共接待游客6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5亿元,分别增长21.2%、25.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6亿元,增长19.5%,其中县以下32.33亿元,增长18.3%。
2010年,安化县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万,达15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亿元,占全县GDP的6%。“十一五”期间,安化县接待旅游人次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7.7%、26.1%。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安化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2013年,安化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8亿元,增长13.5%。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55.47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9.91亿元,分别增长13.3%、14.7%。2013年,安化县接待旅游人数12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亿元。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70.6%,旅游业创税2700万元,同比增长22%。

‘陆’ 安化县马路镇邮编是多少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马路镇
邮编 413506
安化县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
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

‘柒’ 会泽县各乡镇人口多少

截止2020年,会泽县各乡镇人口分别是:

金钟镇人口:32000人、大井镇人口:42100人、娜姑镇人口:69200人、迤车镇人口:80600人、乐业镇人口:69100人、者海镇人口:104800人、矿山镇人口:23000人、待补镇人口:45700人。

纸厂镇人口:17100人、马路镇人口:25000人、火红镇人口:30200人、新街镇人口:38200人、雨碌镇人口:39900人、大海镇人口:28000人、鲁纳镇人口:23700人。

老厂镇人口:18800人、上村镇人口:32300人、五星镇人口:28600人、驾车镇人口:25500人、大桥镇人口:27400人、田坝镇人口:34300人。

(7)马路镇总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2019年,会泽县全县生产总值达146.7亿元,增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1亿元。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18%。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9.8亿元,增8%。粮食总产达48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稳定在27万人次,务工收入达25亿元。

工业经济逆势前行。完成工业总产值136.6亿元,增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6亿元,增13.5%。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实现财政总收入39.66亿元,增1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亿元,增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1亿元,增7.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3亿元,增21.1%。

‘捌’ 东兴市马路镇民族人口

广西防城港东兴市马路镇
全镇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84个自然屯,135个村民小组,2004年总人口13550人,耕地面积1.4万亩。 马路镇背靠十万大山,资源丰富,享有东兴市"绿色后院"之称。全镇有林面积16.2万亩,其中肉桂林9.5万亩,年产干桂100万斤以上;八角林1.2万亩,年产40万斤。橡胶林2.4万亩,茶叶900亩,年产绿茶100吨;森林覆盖率65%。盛产的"东兴桂"、"大红八角"驰名中外,"皇帝果"远近闻名。储量大,质量上乘的花岗岩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近年来,马路镇党委、人大、政府三家班子以"改革开放为依托,更新观念为保证,科技发展为动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资源开发为着力点"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农业稳镇、企业强镇、绿色富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带领全镇人民奔小康。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而今马路镇,乘着改革的东风,积极改善和营造一个更具魅力的投资环境,凭借边贸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以崭新的姿态,欢迎八方客人的到来。.

‘玖’ 马路镇的介绍

马路镇隶属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岑溪市西南面,距市区10公里。2011年,全镇总面积255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18个村委会,总人口约7.6万。有中学2所、小学43所、卫生院2所。水田面积20147亩,旱地面积4116.4亩,林地面积23万亩。是以石材加工、农林副产品加工为主导,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综合型的生态化城镇。2001年被定为自治区重点镇。2005年撤销昙容镇,整建镇并入马路镇。

‘拾’ 岑溪马路镇有多少村

现在昙容属马路镇,这里只说原马路镇,不含昙容。辖9个村(社区),人口34809人,其中镇区人口8132人。马路社区 水平村 中林村 和平村 义垌村 鄯村 大和村 福塘村 车洞村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8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5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3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