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有多少人口
Ⅰ 蒙城县一共多少户人家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1][2],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端口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39.4994万人。截至2019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3]。2015年末,蒙城县户籍人口总户数344481户,总人口139.4994万人,其中男性73.6081万人,女性65.8913万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8.588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621人,其中男性8390人,女性7231人。死亡人口11024人,其中男性6361人,女性4663人。蒙城县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彝族和苗族。
Ⅱ 亳州市蒙城县面积人口多少
蒙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殷商,唐天宝元年(公元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沿用至今,是一代先哲庄子的故里,因黄牛养殖而享誉全国(全国第一养牛大县),又因牛群挂职副县长而扬名海内。
蒙城县位于安徽西北部,隶属亳州市,人口127.4万,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蒙城位于北纬32°55′29″—32°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典型的平原地区。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山芋、棉花、油菜等农产品;畜牧养殖优势明显,是全国黄牛、生猪、山羊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储量优质煤8亿吨,现有一座年产300万吨的许疃煤矿。蒙城产业支柱明显,主导产业为煤炭、汽车生产、汽车改装、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安驰”汽车、“五洲”牛肉、“东升”肉食品牌。
蒙城交通便捷,物流畅通,东接京沪铁路中心站蚌端口市90公里,西连京九铁路中心站阜阳市90公里,南毗淮南,北邻淮北,南京至洛阳高速横穿东西,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县城,涡河、茨淮新河连通淮河,长年通航。
蒙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健全,城区现有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县城区主干道8条,形成五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交通便捷,水电供应正常,城市建成水厂3座,日供水能力2.5万吨;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营,天然气即将引入城区。省级蒙城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蒙城县城市建设近几年起点高、建设快,是安徽省级园林城市、安徽省文明县城,有“皖北第一明珠”的美誉。随着安徽省“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头堡,将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人力资源和传统的工业基础,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全力打造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和谐蒙城、魅力蒙城,淳朴、好客、热情的蒙城人民期待着各方朋友来蒙城观光、投资、创业,我们愿以我们特有的真诚和热情,与朋友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前进中的蒙城邀请您,腾飞的蒙城欢迎您。
Ⅲ 蒙城有多少人口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隶属亳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56′—33°29′、东经116°15′—116°49′。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
Ⅳ 蒙城县有多少人口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属于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
Ⅳ 蒙城县的人口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1522户,10250口,每平方公里约6人。嘉靖年间(1522—1566年),3138户,47334口。万历九年(1581年),10379户,23723口。万历二十二年,38721丁(明制年满18岁计入丁口)。
清顺治五年(1648年),14564丁。顺治七年,15327丁。顺治十五年,16904丁。康熙元年(1622年),18174丁。康熙六年,20459丁。康熙十年,23643丁。康熙五十一年,36229丁。干隆十七年(1752年),35988丁。干隆二十六年,38686丁。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418372人。同治四年(1865年),5万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5446户,282373人。
民国5年(1916年),64446户,337840人。民国8年,397280人。民国17年,422635人。民国18年,440396人。民国19年,439163人。民国21年,436703人。民国22年,72735户,433779人。民国23年,75321户,458759人。民国28年,513051人。民国29年,79797户,493830人。民国32年,466594人。民国34年,74950户,522644人。
建国后37年内,人口净增30万,年均8125人。其中:前17年(1949—1965年)因50年代末非正常死亡、招工及外流约10万人。1965年划给利辛县7万人。全县人口未增。中间15年(1966—1980年),净增24.8万人,年均1.66万人,增长率25‰。后期5年(1981—1985年),由于人口基数大,传统生育观不易改变,60年代高出生率的人口进入生育期,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仍净增5.5万,年均1.1万人,增长率约13‰。
1985年90.1万人,2000年117.8万人。2003年,全县总人口119.03万人。其中男性62.4805万人,女性56.5495万人。人口出生率12.77‰,死亡率5.55‰,人口自然增长率7.22‰。农村人口1059377人,占总人口89%。城乡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2003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892人,占总人口的0.07%。截至2012年,全县总人口132万。
2014年蒙城县常住人口为109.2万人。
Ⅵ 安徽省蒙城县属于哪个地区
蒙城县是属于中国安徽省亳州市管辖区域。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端口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
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2个街道、13个镇、2个乡,设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总人口139.4994万人。2016年,蒙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5亿元,比2015年增长8.9%。
蒙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在21-29.5米之间,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期。
(6)蒙城县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蒙城县的主要自然资源有:
1、水资源
蒙城县的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过境水、浅层地下水构成,均属淡水。地表水主要是过境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以涡河、北淝河、茨淮新河、芡河为干道,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4.79亿立方米,水库、闸、坝蓄水量7.9亿立方米。
2、植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木本植物主要有泡桐、刺槐、杨、楝、椿、柳、桑、槐、楮、榆、悬铃木(法梧)、枫杨、水杉、棠梨、梓、松、柏、梧桐、楸、鸟桕、皂荚、柘、朴、丝棉木、枣、杏、桃、李、梨、苹果、石榴等。
3、动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昆虫纲动物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蜣螂、土鳖、青草蛉、七星瓢虫、放屁虫、蚕、蝴蝶、蝉、蚂蚁、螳螂、蟋蟀。环节动物有蚯蚓。软体动物有螺、蚌。
4、矿产资源
蒙城县地处平原地区,境内蕴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燃料用煤、饮用矿泉水和铁矿等[26]。建筑石料用灰岩及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小涧的狼山、双锁山和尧山、漆园的梁土山、王集的石山以及坛城境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蒙城县
Ⅶ 安徽亳州有哪几个县
安徽亳州有三县一区,分别是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和辖谯城区,谯城区为亳州市政府所在地,亳州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72.77k_。亳州全市现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亳州是安徽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部与河南省商丘市相接、西部接壤河南省周口市,南部接壤安徽省阜阳市、东部接壤安徽省淮北市、蚌端口市 。
亳州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
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蒙城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端口市怀远县,西靠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 [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蒙城县常住人口为1101640人。 [43]
蒙城县为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5] 、庄子故里 [6-10] 、中国楹联之乡 [11] 、安徽省硬笔书法之乡 [12] ,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3] 、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县 [14] 、全国科普示范县 [15] 。2018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蒙城县退出贫困县。 [16] 2020年5月,被列入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17]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18]
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 [2] 。
利辛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亳州市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总面积2005平方千米。 [21] 2019年,利辛县下辖20个镇、3个乡 [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利辛县常住人口为1187254人。 [19]
利辛县境内有伍奢冢、禅阳寺、阴阳城、纪家塔、节孝坊等古遗址。清音戏、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沟九曲黄河灯阵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Ⅷ 安徽蒙城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蒙城县下辖2个街道,2个乡及13个镇。
一、2个街道
漆园街道、庄周街道
二、2个乡
王集乡、小辛集乡
三、13个镇
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
(8)蒙城县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蒙城县小镇简介
1、城关镇
蒙城县城关镇位于淮北平原古老名城——漆园城内。城关镇,是中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蒙城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2017年,城关镇行政区域面积1370公顷,常住人口113974人。
2、双涧镇
双涧镇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位于蒙城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省道307线和涡河东西横穿,两淮公路南北纵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发达,资源极为丰富,是亳州市东门重镇。
3、小涧镇
蒙城县小涧镇位于县城西北十三公里处(北纬33度22分,东经116 度28分 ),属涡河蒙城段上游之北,形似粮袋,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11万亩,人口6万,是蒙城县三大中心镇之一(副县级)。
系宋朝女英雄刘金定故里,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优秀旅游乡镇,亳州市第二届文明乡镇。本地开发有近3000年历史,小涧形成集市距今也近1400年。下辖14个村和社区,178个自然庄,272个村民小组。
Ⅸ 蒙城高铁站在什么位置
蒙城站位于蒙城城南。
蒙城站位于蒙城城南,是阜阳至蒙城至宿州铁路和亳蚌城际交汇站。蒙城站位于中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蒙城站为地面站,东西向布置,车站设于蒙城县县城东南侧、在建安驰大道与规划东外环路之间,距县城主城区约 5km。
车站范围内用地主要为旱地、林地,地势平坦,无建筑物拆迁。阜阳至蒙城至宿州(淮北)铁路位于安徽省北部,经由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四市。线路接轨淮宿蚌城际铁路双堆集站至淮北方向,设联络线衔接蚌端口方向,往西南行经蒙城与亳州方向沟通。
蒙城简介
蒙城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端口市怀远县,西靠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
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蒙城县常住人口为1101640人。
Ⅹ 安徽蒙城县属于哪个市
安徽省亳州市。
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端口,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