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多少人口
1. 请问中国在汉朝时人口大约多少
西汉时期有大约6300万,东汉时期大约有6500万。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
汉武帝后期因繁重徭役导致户口锐减,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以致,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
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 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
荆益两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扬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
之后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初仅余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1)汉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汉平帝年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 ,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隋书·地理志》记载,“昭、宣之后,罢战务农,户口既其滋多,郡县亦有增置。至于平帝,郡国一百有三,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
也就是说西汉经过汉昭帝、汉宣帝的奖励农耕政策之后,人口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到汉平帝时期,已经有户口以前二百多万,人口6千万还有零头。
之后中华大地上虽战乱频仍,但也有过很多大一统王朝,可是一千多年里,经济、政治、文化极度繁荣过,人口却未能有超越西汉末年的时候。
东汉光武中兴时,“承王莽之余弊,兵戈不戢,饥疫荐臻,率土遗黎,十才一二”由于王莽之乱,天下人口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二,通过刘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了东汉桓帝末年,又出现了一个接近西汉时候的繁荣时期,户口一千万户,人数五千六百万。
不过好景不长,数年后,三国争强,兵革屡兴,户口再次减半。到晋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之后,大抵编户二百六十余万,人口一千六百万人。
往后就是五胡之乱,天下分崩离析,百姓再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直到隋文帝统一,才算给人们一丝喘息的机会。
开皇五年隋朝统计“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不过距离西汉初年的六千万还差了很多。
唐初经过天下骚乱,户口一下子锐减到两百万,大家认为中华最鼎盛的“开元之治”时,也只不过有八百九十万户,五千二百万人。
宋代的鼎盛在宋徽宗时,有两千万户,四千六百万人,之后随着战乱人数波动起伏。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天下,由于幅员辽阔,所以人口也较多,一度几乎接近西汉,有一千三百万户 ,五千九百万人。
可是真正超过西汉人口,已经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了,当时有一千一百万户,六千六百万人,这时候距离西汉平帝年间已经过去了130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朝
2. 现在中国大陆汉族人口有多少人
截止到2020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汉族人口有1,220,844,520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561236人。
人口分布:
近些年来,中国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3. 汉族有多少人口
目前中国的人口大概在十四亿到十五亿左右。汉族作为人口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人口至少在十三亿以上。
4. 中国汉族人口比例是什么
汉族人口为12.259亿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8亿人,占8.49%。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通报:我国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
汉族人口从族源华夏算起最初约有两百余万人,到战国盛时已有两千多万。在两汉时,已达五千多万。到唐代前期达到八九千万,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汉族人口特点
汉族分布地区的特点,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形成、发展与确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黄河流域和淮河、秦岭以北向长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关中,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如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把郡县地区划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
从东汉(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公元265~316)末年“永嘉之乱”,黄河流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口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
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南方,非汉民族是占压倒性多数的。从民族历史变化来看,除了少数百越后裔“遁逃山谷”,演变出唐宋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外,绝大多数百越人群在长期、全面汉化的过程中融合成为当地汉民。
5. 汉族有多少人
2021年56个民族人口排名如下:
1、汉族:1220844520人
2、壮族:16926381人
3、回族:10586087人
4、满族:10387958人
5、维吾尔族:10069346人
6、苗族:9426007人
7、彝族:8714393人
8、土家族:8353912人
9、藏族:6282187人
10、蒙古族:5981840人
11、侗族:2879974人
12、布依族:2870034人
13、瑶族:2796003人
14、白族:1933510人
15、朝鲜族:1830929人
16、哈尼族:1660932人
17、黎族:1463064人
18、哈萨克族:1462588人
19、傣族:1261311人
20、畲族:708651人
21、傈僳族:702839人
22、东乡族:621500人
23、仡佬族:550746人
24、拉祜族:485966人
25、佤族:429709人
26、水族:411847人
27、纳西族:326295人
28、羌族:309576人
29、土族:289565人
30、仫佬族:216257人
31、锡伯族:190481人
32、柯尔克孜族:186708人
33、景颇族:147828人
34、达斡尔族:131992人
35、撒拉族:130607人
36、布朗族:119639人
37、毛南族:101192人
38、塔吉克斯坦族:51069人
39、普米族:42861人
40、阿昌族:39555人
41、怒族:37523人
42、鄂温克族:30875人
43、京族:28199人
44、基诺族:23143人
45、德昂族:20556人
46、保安族:20074人
47、俄罗斯族:15393人
48、裕固族:14378人
49、乌孜别克族:10569人
50、门巴族:10561人
51、鄂伦春族:8659人
52、独龙族:6930人
53、赫哲族:5354人
54、高山族:4009人
55、珞巴族:3682人
56、塔塔尔族:3556人
6. 汉朝有多少人口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后期因繁重徭役导致户口锐减,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以致 ,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 。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 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 ,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 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 ,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
7. 汉朝时期有多少人口
西汉时期有大约6300万,东汉时期大约有6500万。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 。
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 ,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
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 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
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 ,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7)汉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 ,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8. 汉族有多少人口
汉族约13亿人口。
汉族:
汉族(华夏,诸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无论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9. 汉族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截止2021年,汉族人口为12.8631亿人。汉族人口的历年数据如下:
1953年 第一次普查 汉族 5.47亿,占98.94%, 各少数民族0.35亿。
1964年 第二次普查 汉族 6.51亿 占98.22%, 各少数民族0.40亿。
1982年 第三次普查 汉族 9.37亿 占 97.3%, 各少数民族0.67亿。
1990年 第四次普查 汉族10.42亿 占91.96%,各少数民族0.91亿。
2000年 第五次普查 汉族11.59亿,占91.59%, 各少数民族1.06亿。
2010年 第六次普查 汉族12.26亿人,占91.51%, 各少数民族1.14亿。
2021年第七次普查 汉族人口为12.86亿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1.25亿人,占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