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有多少个地级市
Ⅰ 中国地级市数量是多少
中国共计293个地级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1949年,地级市的数目为54个,专区的数目则高达170个,1982年,地级市的数目为112个,地区的数目为170个,在此期间,地区的数目均多于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将其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改设为地级市。
当前,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了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设立类型
就其产生的途径来说,1983年以后的地级市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即:
1、直接继承自原来的省辖市,或者在原基础上划入几个新的县。
2、“地市合并”。即地区行政公署和地级市政府同驻一个中心城市的情况,遂将该地级市和地区合并为一个地级市。
如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温州市、宁波市、九江市、桂林市均是将地区并入同名的地级市,大同市、哈尔滨市、十堰市分别是由大同市和雁北地区、哈尔滨市和松花江地区、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而成,则是原地级市和地区并不同名。
这种情况,一般的操作是将地区行署撤消,其所属各县全部划归相应的地级市。但也有例外,如1994年荆州地区和沙市市合并为荆沙市(后改名荆州)时,则以荆州地区为主体,因沙市市没有下属县,且荆州地区并不驻在沙市,而是驻在当时属于江陵县境内的荆州城。
3、“撤地(盟)设市”,即将原来的地区(盟)直接改设为地级市。如郴州市、怀化市、毕节市、日喀则市、吐鲁番市等均由同名地区行署改制而来,永州市由零陵地区、泉州市由晋江地区、漳州市由龙溪地区、崇左市由南宁地区、来宾市由柳州地区、黄山市由徽州地区、鄂尔多斯市由伊克昭盟分别改制而来。
4、由县级市或县升格为地级市。如三门峡市、漯河市、张家界市、随州市、中山市、东莞市、三亚市等,设地级市前均为县级市。深圳市、珠海市、揭阳市、清远市、河源市、防城港市、濮阳市、中卫市,设地级市前为县建制。这些县级市或县,并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地。
5、其他特殊情况。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这是全国第一个在办事处的基础上升格为地级市的案例。
特别说明:汕尾市,这种名字采用原来所属的下级行政单位的名字(可能是县级、也可能是乡科级),作为新地级市名字的方式,不属于由乡镇直接升格为地级市。汕尾市是由原惠阳地区海丰县析出、分离而设置,不是由一个镇直接升级而来的,地级汕尾市设立后,则反过来管辖海丰县等。
Ⅱ 中国有多少个省多少个市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含港澳)目前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两个城市),283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一共有661个城市。台湾地区有2个院辖市,5个省辖市和31个县辖市,共计38个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徽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首都北京,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Ⅲ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地级市
截至2019年1月9日,中国大陆地区共设有293个地级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地级市有五个设立标准,分别如下: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3)中国各省市有多少个地级市扩展阅读
我国地级市已全部开展数字城市建设
当前我国所有地级市已全部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并逐步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直接拉动地理信息产业产值300多亿元。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在全国全部地级市和380余个县级市开展建设。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0余个地级市、100余个县级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开发应用系统3600多个,涉及国土、规划、公安、环保、交通、卫生、旅游等众多领域,取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5年,全国地级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全面完成。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我国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外业核查工作已基本完成,2015年将进入普查工作的冲刺阶段,并于明年底全面收官。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生产、内业遥感解译及工作底图制作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外业调绘核查也完成了普查数据生产任务的92%;数据库建设和统计分析工作准备就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我国地级市已全部开展数字城市建设
Ⅳ 中国有多少地级城市
截至目前,全国一共有293个地级市。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同一级别,属于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进行管辖。
中国有多少地级城市
中国最大的地级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全市总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是由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成。
广东省是全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份,目前下辖有21个地级市,分别是广州、深圳、汕头、湛江、珠海等。
Ⅳ 全国一共有多少地级市
截止到2021年6月中国共计293个地级市。1949年,地级市的数目为54个,专区的数目则高达170个,1982年,地级市的数目为112个,地区的数目为170个,在此期间,地区的数目均多于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将其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改设为地级市。当前,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了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地级市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地级市
Ⅵ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市级城市
截至2021年11月29日,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663个市级城市。
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共有4个,武汉、广州、深圳、长春、沈阳、杭州等地级市共有296个,而河北省辛集市、河北省藁城市、河北省晋州市、山西省古交市 、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吴江市 、江苏省太仓市等县级市一共36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由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1、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2、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3、县级行政区:971个市辖区、1312个县、389个县级市、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4个。
4、乡级行政区:8562个街道、20988个镇、810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8773个。
Ⅶ 中国有多少个地级市
中国一共有293个地级市。
1949年,地级市的数目为54个,专区的数目则高达170个,1982年,地级市的数目为112个,地区的数目为170个,在此期间,地区的数目均多于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将其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改设为地级市。当前,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了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简介
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继中编委关于重庆(1997年升为直辖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共16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的通知(中编[1994]1号文件)下发后,16市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Ⅷ 中国有多少个市级城市
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全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截止目前,我们国家共有393个地级市(包括15个副省级城市,不包括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在这393个地级市当中,广东的地级市数量最多,有21个,分别是:广州市(副省级)、深圳市(副省级)、韶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
其次是四川省18个,分别是:成都市(副省级)、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
河南省17个: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山东省16个,分别是:济南市(副省级)、青岛市(副省级)、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安徽省16个,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端口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Ⅸ 全国多少个地级城市
中国一共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全国地级市级加一起共333个。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地级市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