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
Ⅰ 混凝土浇筑时 环境气温在多少度范围内
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是5到28度,就是混凝土温度,同时要求外部气温和混凝土温度不超过5度。
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5°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C时, 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1)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区,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Ⅱ 混凝土温度低于多少不能施工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气温最低不得低于5℃度,入模温度低于5度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的水化热将停止反应,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会增加。
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当冰凌融化后,还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空隙。
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N/mm2。
(2)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
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
Ⅲ 混凝土浇注时室外温度应不低于多少度
5度。低于5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混凝土浇筑。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5°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C时, 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3)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冬季混凝土浇筑要求:
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区,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5.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分别为60℃、4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冬季施工
Ⅳ 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温度不得低于多少度
冬季混凝土要求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入模温度低于5度,水泥的水化热将停止反应,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会增加。
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加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度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 变为固相(冰) ,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变慢。
温度继续降低,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成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会再增长。
(4)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原因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冬季施工的混凝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受冻混凝土中水泥发生水化作用停止之前,使混凝土达到一个最小临界强度(我国规定为不低于设计强度的30 %且不低于3.5MPa) ,可以使混凝土不遭受冻害,最终强度不受到损失。
所以延长混凝土中水的液体形态,使之有充裕的时间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达到混凝土的最小临界强度及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防止混凝土冻害的关键。在实际的工程中,针对具体情况,通常采用蓄热法和掺加防冻剂两种方法来保证水的液态。
防冻剂的作用在于降低拌和物冰点,细化冰晶,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保持一定数量的液相水,使水泥缓慢水化,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从而使凝土达到一个最小临界强。
Ⅳ 混凝土的最低凝结温度
混凝土的最低凝结温度是25度。
混凝土可以在一天之内完全凝固,但是在它的内部,水泥的水化反应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断产生新的水合物,并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然而,即使有足量的水和水泥,水合作用也总有停止的一刻,不可能永远进行下去。
这是因为,水合反应最初是发生在水泥微粒的外层的,水合物会逐渐地包裹住这些颗粒,最终,当外层的水合产物的密度大到无法使水分穿透,去与中心的水泥发生反应时,水合作用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这一刻,在理论上,混凝土也就达到了它的极限强度,还有最低渗透性。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混凝土都会在拌合后的第28天达到大约80%到99%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养护:
一个水泥与水结合,将混凝土中的所有物质粘合在一起的过程。由于内部的水分并没有离开,而是成为了混凝土自身的一部分,使其强度和不渗透性反而有所提高,因此成型的混凝土在淋雨之后,并不会像浸水的方便面那样,变得潮湿和柔软,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坚硬。
正是由于水化反应的种种有趣的特性,才使得混凝土的应用如此得长久和广泛。从古罗马的万神殿,到现代的三峡大坝,这种可以自由塑形,塑形后还可以迅速固化,并获得可观的承重能力的神奇的建筑材料,注定还有无穷的潜力值得开发。
Ⅵ 打混凝土的最低温度为多少
一般不低于5度,5度以下按照冬季施工方案,要求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温,搅拌机,构造物进行保温。也可以添加防冻剂。
Ⅶ 混凝土浇筑温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温度,即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在覆盖上层混凝土前,测量在距离混凝土面下10cm深处的温度,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在覆盖上层混凝土前,测量在距离混凝土面下10cm深处的温度。
按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5℃,且不应高于35℃,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度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标准施工温度是5℃~35℃~如果加入防冻剂的话冬季施工温度在-15℃以上。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7)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时有出现。因此只有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进行较好的温度控制,才能够有效地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士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水量的添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我们要将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减少,这样更方便于混凝土能够很好的散热。在特殊的情况下,要在混凝土的内部增设降温的办法,这样就能确保混凝士的抗裂性。
压力灌浆混凝土裂缝整治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裂缝及表面裂缝,适用于更深、更宽的混凝土裂缝整治,该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原构件的外观质量及使用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凝土温度控制
Ⅷ 混凝土浇注时室外温度应不低于多少度
5度。低于5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混凝土浇筑。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5°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C时, 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8)浇筑混凝土在最低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冬季混凝土浇筑要求:
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区,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5.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分别为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