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省土族人口多少
❶ 青海人口2021总人数多少
青海人口2021总人数5923957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青海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为5923957人,其中男性比例为51.21%,女性比例为48.79%,年龄结构中0-14岁比例为20.81%,15-59岁比例为67.04%,60岁以上为12.14%,65岁以上为8.68%。
民族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个回族自治县(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此外全省还有28个民族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青海
❷ 青海省的民族分布
青海的民族主要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自治州、自治县。
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2个回族自治县(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此外全省还有28个民族乡。
(2)青海全省土族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青海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4大水系。
❸ 土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土族又是怎样发展的
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 “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
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土司先后率部归附于清朝,清承明制,发给其号纸印敕,准其照旧承袭,是为土司。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授予东李土司李化龙之弟李化鳌世袭百户之职,是为小李土司。据清代部分史志记载,清代甘、青土族地区的土司共有十八家之多,其中青海土族地区十六家,即:东祁土司、西祁土司、东李土司、西李土司、吉土司、纳土司、陈土司、赵土司、辛土司、阿土司、冶土司、甘土司、朱土司、喇土司、汪土司、小李土司(李南哥后代)。甘肃卓尼勺哇土族原共有三大部落,藏文史籍中称为勺哇三族。明、清至解放前夕,勺哇土族属杨土司管辖,为上治三旗的勺哇旗,由力吾、拉代、的力、汇十那、萨迪、拉叭等七族组成。
清代自雍正、干隆以后,土司权威有所削弱。到了清末,土司已处在名存实亡的境地。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族地区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出现了一种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的土官制度,这是 *** 地方政教合一制度在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族的经济、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土族已从一个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民族,发展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一带原有的农业基础较好,加之中原先进耕作技术的不断传入,促进了该地区土族农业经济及与之相伴随的手工业(如酿酒、纺织等)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土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以后土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甘、青地区马家军阀势力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除一少部分土族仍归封建土司统治外,大部分土族则由马家军阀所控制。
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1930年,青海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相继设县,该地区的土族始归由县府管理。1931年8月,南京国民 *** 下令废除土司制度(互助土族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制度已于1930年废除)。这样,延续300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族各村编组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充任区长、保长、甲长者,仍以旧时的土司、土官或具有权势的上层分子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由于马家军阀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迫使土族人民或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或流落他乡,土族人口因此锐减。此外,自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土族群众笃信佛教,多送子弟入寺为僧,这也影响了土族人口的正常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1930年以前,青海土族地区各土司所辖人口仅38,000余人。1933年,青海土族仅有30,000余人,其中互助县约1,000余户、近7,000人,民和县约2,000余户、10,000余人,乐都县312户、6,300人,大通县约5,000余人,共和县24户、89人(丘向鲁《青海各民族移入的溯源及其分布之现状》,载《新亚细亚》1933年5卷3期)。到1949年,互助、民和、天祝、大通等地的土族共有4万人左右。
为摆脱马家军阀统治,土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5年,一些土族士兵参加了反抗马步芳统治的乐家湾兵变。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 *** 解放了西宁市,统治青海各族人民近40年的马家军阀政权彻底覆灭。
1954年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根据青海土族人民的居住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青海省民和县建制,设立了民和 *** 土族自治县;撤销了青海省大通县建制,设立了大通 *** 土族自治县。至此,实现区域自治的土族人民约占总人口的71%左右。另外,在一些土族居住比较集中,但人口少的地区也设立了土族乡
❹ 青海海东土族人高吗
高。青海海东土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土族的平均身高达到1.75cm在全国人民的平均身高中属于很高的行列。土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9万人。
❺ 青海有多少汉族人
七普的结果是青海省目前人口592万。
青海省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有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汉族人口约300万。
❻ 青海有多少种少数民族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
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1、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
2、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3、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
4、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5、2个回族自治县: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
6、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7、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6)青海全省土族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一、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9565人
二、撒拉族
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总人口数为130607人。
❼ 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
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青海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截至2020年,青海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分别是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人民政府驻西宁市城中区西大街12号。
科学技术
2019年,青海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45项,比上年增加2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24项,应用技术成果401项,软科学成果20项。专利申请5010件,比上年增加57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28件。专利授权3043件,比上年增加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1件。
签订技术合同836项,比上年减少235项;成交金额9.1亿元,比上年下降88.5%。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2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6个,地震台站132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❽ 青海以什么族为主
汉族。
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2002年底,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2405130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藏族1157105人、21.89%;回族839945人、15.89%;土族203511人、3.85%;撒拉族97791人、1.85%;蒙古族90391人、1.71%;其它少数民族16915人、0.32%。
❾ 青海是少数民族吗是回族吗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
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个回.族自.治县(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❿ 青海省总人口2022
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5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常住人口362.5万人,增加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02%,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22‰,比上年低0.2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91‰,比上年高0.26个千分点。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青海名称由来
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唐、宋属吐蕃;元朝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
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