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辖几个县多少人口
❶ 洛阳市各个县都有多少人口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洛阳市各个县人口,面积如下图:
截至2016年底,洛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09平方公里。
(1)洛阳市辖几个县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❷ 洛阳市各个县都有多少人口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洛阳市 面积15492平方千米,人口639万
西工区 面积 56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
老城区 面积 5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
瀍河回族区 面积 29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
涧西区 面积 89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
吉利区 面积 80平方千米,人口 7万人。
洛龙区 面积 243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
偃师市 面积 948平方千米,人口83万人。
孟津县 面积 759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
新安县 面积116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
栾川县 面积247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
嵩县 面积3009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
汝阳县 面积1325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
宜阳县 面积1666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
洛宁县 面积2350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
伊川县 面积1243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
❸ 洛阳市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洛阳市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705万人。
根据((中国)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第2页-红黑统计公报库 数据显示洛阳市常住人口为7056699人,男性占比50.3%,女性占比49.7%,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0.85%,15-59岁占比60.84%,60岁以上占比18.31%,65岁以上占比12.97%。
洛阳市人口分析
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洛阳市常住人口总数为6549941,其中男性有3306567人,女性有3243374人,男女比例达到101.95,可以统计到的户籍人口数量为6803931人,少数民族在人口中占比为1.02%,非农业户口比重为25.46%。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2888355,乡村人口为3661586,整个地区家庭总户数为1806277。普查数据是比较精准的数据,但是因为年限已久,只能起参考作用,各地区统计公报中透露的数据更加准确一点。2018年末总人口713.6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3.5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2.9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88.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24.93万人。
年末城镇常住人口396.57万人,城镇化率为57.57%,比上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97万人,出生率11.19‰;死亡人口4.44万人,死亡率6.2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53万人,自然增长率4.96‰。
❹ 洛阳面积及人口啊
洛阳市(Luo Yang Shi)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地图
西工区 老城区 瀍河 *** 区 涧西区 吉利区 洛龙区 偃师市
孟津县 新安县 栾川县 嵩 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洛宁县 伊川县
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
总面积1520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544平方千米。
总人口632万人(2002年)。
邮编:471000 代码:410300 区号:0379 拼音:Luoyang Shi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颂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行政区划
洛阳市辖6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 *** 驻西工区。
洛阳市 面积15492平方千米,人口639万(2003年)。
西工区 面积 56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
邮政编码471000。
老城区 面积 5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
邮政编码471002。
瀍河 *** 区 面积 29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
邮政编码471002。
涧西区 面积 89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
邮政编码471003。
吉利区 面积 80平方千米,人口 7万人。
邮政编码471012。
洛龙区 面积 243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
邮政编码471000。
区人民 *** 驻关林镇。
偃师市 面积 948平方千米,人口83万人。
邮政编码471900。
孟津县 面积 759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
邮政编码4711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新安县 面积116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
邮政编码4718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栾川县 面积247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
邮政编码4715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嵩 县 面积3009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
邮政编码4714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汝阳县 面积1325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
邮政编码4712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宜阳县 面积1666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
邮政编码4716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洛宁县 面积2350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
邮政编码4717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伊川县 面积1243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
邮政编码471300。
县人民 *** 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45号)同意河南省调整洛阳市市辖区行政区划:一、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区人民 *** 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
二、对洛阳市市辖区行政区域作如下调整:将原郊区的工农乡、孙旗屯乡划归涧西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东下池村、西下池村、瞿家屯村、东涧沟村、五冢女村、金谷园村、西小屯村、西工村划归西工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邙山镇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管辖; 将原郊区的瀍河 *** 乡划归瀍河 *** 区管辖;将西工区的安乐街道划归洛龙区管辖。
调整后,洛龙区辖李楼乡、古城乡、石人乡、辛店镇、安乐镇、龙门镇、关林镇、白马寺镇和安乐街道。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洛阳市总人口6227665人; 老城区 141571 西工区 333461 瀍河 *** 区 167069 涧西区 455611 吉利区 70593 洛龙区 323375 孟津县 418065 新安县 481740 栾川县 312838 嵩县 527768 汝阳县 397833 宜阳县 650356 洛宁县 422972 伊川县 708387 偃师市 816026
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洛阳市撤销合并16个乡镇。
偃师市:撤销佛光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府店镇管辖,府店镇 *** 驻地不变。
孟津县:撤销黄鹿山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小浪底镇管辖,小浪底镇 *** 驻地不变;撤销王良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白鹤镇管辖,白鹤镇 *** 驻地不变。
新安县:撤销峪里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石井乡管辖,石井乡 *** 驻地不变;撤销西沃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北冶乡管辖,北冶乡 *** 驻地不变;撤销庙头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铁门镇管辖,铁门镇 *** 驻地不变。
伊川县:撤销常川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鸦岭乡管辖,鸦岭乡 *** 驻地不变。
宜阳县:撤销西石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高村乡管辖,高村乡 *** 驻地不变;撤销石陵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盐镇乡管辖,盐镇乡 *** 驻地不变。
汝阳县:撤销大安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内端口乡管辖,内端口乡 *** 驻地不变;撤销竹园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十八盘乡管辖,十八盘乡 *** 驻地不变。
洛宁县:撤销中河乡,其行政区域划归东宋乡管辖,东宋乡 *** 驻地不变;撤销王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小界乡管辖,小界乡 *** 驻地不变;撤销杨坡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河底乡管辖,河底乡 *** 驻地不变。
栾川县:撤销大清沟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庙子乡管辖,庙子乡 *** 驻地不变。
洛龙区:撤销石人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李楼乡管辖,李楼乡 *** 驻地不变。
虽然文件中涉及的乡镇有16个,但据了解,省民政厅虽曾批准新安县设立庙头乡、洛龙区设立石人乡,然而这两个乡并未正式成立。
所以,这次实际撤并的乡镇应为14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洛阳市辖6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4个街道、61个镇、82个乡。
❺ 洛阳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截止2020年8月,洛阳市下辖6个区、8个县、1个县级市,分别为:
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偃师市。
洛阳市: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
(5)洛阳市辖几个县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民国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
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❻ 洛阳市有多少个县区
截至2019年8月,洛阳市有8个县6个区。
洛阳现辖1市8县6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洛阳市少数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特征,全市有1个城市民族区、2各民族乡(镇)、24个民族聚居村。
1、涧西区是洛阳市辖区,于1955年7月成立。因位于涧河以西,故名涧西区。东以涧河为界,与西工区隔河相望,西与洛龙区接壤,北临涧河,南傍秦岭。
涧西具有明显的新兴城市区的特点,辖区无明显边界,城乡接合部犬牙交错,辖区边界不断扩大。涧西区是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城市工业区。
2、“西工区"简称“西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心,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也是洛阳市的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西工区辖洛阳工业园区、洛阳车站地区管理处、10个街道,总面积55.95平方公里。
3、老城区位于洛阳市城市区中东部和北部,是洛阳最早的建成区,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也是全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域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经济相对不足,属典型的生活消费区和现代商贸区。
4、瀍河回族区是河南省洛阳市下辖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112°30′,北纬34°40′-34°42′,东与洛龙区接壤,西与老城毗邻,北依邙山,南濒洛河,东西长6.55千米,南北宽7.75千米,总面积41.7平方千米。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城市区之一。
5、洛龙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对伊阙,东望嵩岳,西倚周山,东与偃师市相连,西与宜阳县毗邻,南接伊川县,北与孟津县及瀍河、老城、西工、涧西诸区接壤。2012年,总面积211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面积90.19平方公里。
6、吉利区位于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总面积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2公顷。
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区现辖4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
7、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洛阳市下辖县,东距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洛阳市区毗邻,北临黄河。
8、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处北纬34°36′至北纬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9、宜阳战国时置县,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宜阳东依千年帝都洛阳市区,南临嵩县,西望洛宁,北接新安,东南与伊川为邻,西北与义马市、渑池县接壤,是洛阳“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链条城市,距离洛阳中心城区17公里。
10、伊川县北依洛阳城区,北依十五朝古都洛阳,南与嵩县一衣带水,西与宜阳县接壤。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35个扩权县之一。
11、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全县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辖12镇6乡。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洛宁古称崤地,是中国古代沟通东(洛阳)西(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崤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称永宁,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更名洛宁至今。
12、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
嵩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常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环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一县跨三域。
13、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14、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北汝河上游,距洛阳市区74公里,是中国历史名酒——杜康酒的发祥地,史称“酒祖之乡”。汝阳县4A级旅游景区有西泰山、恐龙谷漂流,3A级旅游景区有龙隐、恐龙国家地址公园。
(6)洛阳市辖几个县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洛阳的建制沿革: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
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
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
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
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民国九年(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民国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适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
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亦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❼ 洛阳市有多少个县多少乡镇分别名字是
截至2020年,洛阳市下辖1个县级市(偃师市)、8个县(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6个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
1、涧西区
截至2020年,涧西区辖12个街道、1个产业集聚区:长春路街道、珠江路街道、南昌路街道、湖北路街道、重庆路街道、长安路街道、天津路街道、周山路街道、郑州路街道、武汉路街道、徐家营街道、工农街道、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2、西工区
截至2020年,西工区下辖10个街道:王城路街道、金谷园街道、西工街道、邙岭路街道、唐宫路街道、汉屯路街道、凯旋东路街道、洛北街道、红山街道。西工区人民政府驻王城路街道行署路3号。
3、老城区
截至2020年,老城区下辖9个街道:西关街道办事处、东南隅街道办事处、西南隅街道办事处、南关街道办事处、东北隅街道办事处、西北隅街道办事处、洛浦街道办事处、邙山街道办事处、道北路街道办事处。
4、瀍河回族区
截至2020年,瀍河回族区辖1个回族乡(瀍河回族乡)、7个街道(东关街道、北窑街道、瀍西街道、五股路街道、塔湾街道、杨文街道、华林街道),共30个社区(含12个村改居社区)。
5、洛龙区
截至2020年,洛龙区辖11个街道、7个镇:安乐路街道办事处、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龙门街道办事处、关林街道办事处、太康东路街道办事处、辛店街道办事处、古城街道办事处、科技园街道办事处、镇北路街道办事处、翠云路街道办事处、学府街道办事处、丰李镇、诸葛镇、李村镇、白马寺镇、安乐镇、李楼镇、寇店镇。
6、吉利区
截至2020年,设4个街道,按区域划分为西霞院、康乐、吉利、河阳街道办事处。
7、偃师市
截至2020年,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商城街道、槐新街道、伊洛街道、首阳山街道、山化镇、邙岭镇、岳滩镇、翟镇镇、顾县镇、缑氏镇、府店镇、大口镇、高龙镇。
8、孟津县
截至2020年,孟津县设城关、会盟、平乐、白鹤、送庄、朝阳、麻屯、常袋、横水、小浪底10镇,共228个村民委员会,2212个村民小组。
9、新安县
截至2020年,新安县辖11个镇、2个产业集聚区:城关镇、石寺镇、铁门镇、磁涧镇、五头镇、北冶镇、南李村镇、石井镇、仓头镇、正村镇、青要山镇和新安县产业集聚区、洛新产业集聚区。
10、宜阳县
截至2020年,宜阳下辖城关镇、锦屏镇、白杨 镇、香鹿山镇、柳泉镇、韩城镇、三乡镇、张坞镇、莲庄镇、樊村镇、赵保镇等11镇和董王庄乡、上观乡、花果山乡、盐镇乡、高村乡5乡和1个工矿区办事 处,353个行政村。
11、伊川县
截至2020年,伊川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河滨街道办事处;12个镇:水寨镇、鸣皋镇、彭婆镇、白沙镇、江左镇、高山镇、吕店镇、半坡镇、酒后镇、鸦岭镇、葛寨镇、白元镇;唯一的一个乡为平等乡。
12、洛宁县
截至2020年,全县辖12镇6乡,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下峪镇、河底镇、兴华镇、东宋镇、马店镇、故县镇、赵村镇、长水镇、景阳镇、城郊乡、小界乡、罗岭乡、底张乡、陈吴乡、涧口乡。
13、嵩县
截至2020年,嵩县辖10个镇,分别为城关镇、田湖镇、车村镇、旧县镇、闫庄镇、德亭镇、大章镇、白河镇、纸房镇、九皋镇;6个乡分别为大坪乡、库区乡、何村乡、饭坡乡、黄庄乡、木植街乡。
14、栾川县
截至2020年,辖1个管委会、12个镇、2个乡:城关镇、栾川乡、赤土店镇、庙子镇、合峪镇、潭头镇、秋扒乡、狮子庙镇、白土镇、三川镇、冷水镇、陶湾镇、叫河镇、石庙镇、重渡沟管理委员会。
15、汝阳县
截至2020年,汝阳县辖7个镇、6个乡、1区:城关镇、上店镇、付店镇、小店镇、刘店镇、柏树乡、十八盘乡、靳村乡、王坪乡、三屯镇、陶营乡、内端口镇、蔡店乡;大安工业园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