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岁慢阻肺呈现上升
‘壹’ 我国的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哪些原因会导致其患这种病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有近1亿人。简单来讲可以说当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患者出现气流受限时可以确诊为慢阻肺。
总之,慢阻肺发病率的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抽烟等是造成发病的重要因素。
‘贰’ “健康饮食”给慢阻肺患者的一份饮食指南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已有接近一亿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在我国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经济负担率以及低知晓率的“五高一低”的现状,已成为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竟然占比8.6%,而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至13.7 %。也就是说,40岁以上的人群,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慢阻肺患者。
基层医疗机构是疾病防治体系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病相比明显落后,已不能满足防治的需要,亟须政府、卫生界及公众提高对慢阻肺防控的重视。
同时老百姓需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积极主动预防,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尽早采取综合性防控策略,以降低慢阻肺对人群 健康 的影响。
慢阻肺患者除长期治疗,也要注重饮食方面。今天就由成都中医哮喘病医院呼吸科李勇主任给出一份慢阻肺患者的饮食指南,以下饮食步骤有利于慢阻肺患者,请收藏!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慢阻肺患者能量消耗都很大,中老年人体质又相对较弱。因此,宜选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猪瘦肉、牛羊肉、鸡肉、牛奶以及豆制品等补充机体所消耗的蛋白质,以利机体修复病变组织。
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食一些具有扶正固本,补脾益肺和纳气作用的中药。如:黄精、大枣、北芪、党参、茯苓、淮山、莲子、桑葚、核桃仁、白果仁甜杏仁以及黑芝麻等。
摄取足够的食物纤维素
中老年人胃肠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导致便秘,从而导致慢性阻塞性疾病症状加重。所以,中老年人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粗茎大叶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菜心、芹菜以及水果等。
每日饮食摄入的热能应在2500千卡以上,可一日多餐,避免每餐吃得过饱,提高总热量。且饭后再吃一些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
饮食清淡为主
钠摄入过多会增加血压,并使得慢阻肺患者呼吸更短促,过多的钠也可引起身体潴留更多的液体,这个问题常见于慢阻肺患者。因此,每日盐量小于6克,限制酱油、味精等化学调味品。
忌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
这类食物包括含糖零食,白面包,面食和许多几乎没有纤维和营养的加工食物。此类食物可在体内迅速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慢阻肺本身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去除多余的二氧化碳,如果再摄入多余的二氧化碳,只会加重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食用全谷物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慢阻肺患者应尝试摄入全谷物面食和面包,豆类,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较低。少食产气多的食物:油炸食品、豆类、汽水、啤酒、牛奶、洋葱、圆白菜、玉米、马铃薯和胡萝卜等。
摄入足够的水分
维持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和疏松肺和气道内的粘液。水、无咖啡因的茶、牛奶和水果汁通常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食欲低,应在饭前30分钟内尽可能避免液体,以保证胃空感。
少食多餐
慢阻肺患者吸收能力比较差,加上吃一顿大餐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氧气,也意味着身体其他能够用氧减少,也可能会导致腹胀和消化不良,使得患者呼吸急促感更差。所以,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餐法,以避免过多食用食物,导致患者疲乏或消化不好。
食物软糯可口
很多慢阻肺患者胃口不是很好,如果没有什么食欲,可以把食物做得精美一些,增加患者食欲。其次,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有进食困难的情况出现。所以,患者的食物尽量软糯一些,这样更方便入口,也能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以上就是慢阻肺患者需要记住的饮食指南哦,希望各位患者朋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注意饮食疗法。
‘叁’ 如何确准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高发、严重且经济负担重的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而我省由于冬季漫长、气候寒冷,成为全国慢阻肺的高发区。哈医大四院呼吸内科朱俐俐主任建议,具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和慢阻肺患者要遵循三字诀:肯戒烟、早诊治、能坚持,从而远离慢阻肺带来的死亡威胁。
据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肺部疾病,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属于此病范畴。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8.2%,目前约有超过4000万慢阻肺患者。
朱俐俐主任介绍,在导致慢阻肺的诸多诱因中,吸烟是最大的危险因素。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几乎所有的调查都显示吸烟者慢阻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因此,戒烟是防止患上慢阻肺和减轻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此外,慢阻肺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在较早期常无呼吸困难,或只在运动后才有轻度呼吸困难的症状,这常常没有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延误了确诊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慢阻肺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朱俐俐主任指出,目前最有效的诊断手段就是肺功能检测,建议慢阻肺高危人群——长期吸烟人士、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者、有家族病史者,应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肺功能测试。尤其是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尤为必要。
据悉,哈医大四院已将肺功能监测纳入常规体检。朱俐俐主任表示,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坚持长期维持治疗,避免急性加重的发生,因为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加速下降,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
慢阻肺”患者多数为40岁以上,有危险因素接触史。有长期咳嗽、咳痰、呼吸费力、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的症状常在活动时加重。寒冷季节或感冒后,咳嗽、咳痰核呼吸困难等症状常会明显加重,痰的性状由白色黏液状变为黄绿色脓性痰。这种情形叫做“慢阻肺”急性加重。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症状常逐渐恶化。急性加重的次数越多,病情恶化越快。病人一般先有咳嗽、咳痰,以后渐渐出现呼吸困难。但也可仅表现为呼吸困难,没有明显咳嗽、咳痰。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胸片和肺功能测试可做出诊断。肺功能测试结果不仅是诊断的依据,还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预防方案和评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
‘肆’ 中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6%,我们该如何预防此种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结构变化引起,如气道狭窄或吸烟引起的肺气肿等。,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觉呼吸费力或喘不过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人们常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就属于这一类。
慢阻肺的预防和治疗,(1)医生不能完全治愈慢性阻塞肺,没有特效药,要重视预防。避免吸烟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总理(2)但医生可以缓解呼吸,减少咳嗽缓解肺功能的退化,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使你的活动和生活比以前轻松愉快。总理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戒烟、加强营养、康复训练、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坚持稳定期药物治疗。
‘伍’ 我国慢阻肺患病现状如何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为9990万人,约1亿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研究发现,吸烟者慢阻肺患病风险显着高于不吸烟者,60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40%,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风险越高。此外,低教育程度、高PM2.5浓度、幼年期慢性咳嗽、低体重、呼吸疾病家族史与慢阻肺患病率相关。在不吸烟者中,高PM2.5浓度与慢阻肺发病相关性更为显着。吸烟与高PM2.5浓度两因素叠加更会增高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