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镇人口多少
‘壹’ 铜官区的介绍
铜官区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下辖区,位于铜陵市西南部,以境内铜官山得名。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地势。截至2015年底,辖区面积92.7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下辖1镇、1个街道、23个区直管社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铜陵狮子山高新区)。1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23亿元,外资5500万美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1个,十亿元以上项目2个,五亿元以上项目7个。
‘贰’ 安徽铜陵铜官区有啥典故
铜官区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小尺
铜官区,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铜陵市西南部、长江下游,以境内铜官山得名。东、东南连郊区,西与枞阳县隔江相望,北接铜陵县,总面积135平方千米。[1][2]
铜官区是“两山一湖”,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的北大门,境内汇聚了铜陵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等科教资源,是铜陵实施城市发展“北扩东进”战略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人文和自然景观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天井湖与铜官山、乌木山。[3]
2019年,铜官区辖2个街道、1个镇[4]。2018年,铜官区常住人口40.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3.9469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3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5.53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2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1:43.1:56.8。[5]
中文名称
铜官区
外文名称
Tongguan District
别名
铜官山、铜都、陵阳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安徽省铜陵市
快速
导航
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治经济交通运输社会事业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地方特产着名人物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1952年,铜陵县城关区设立铜兴乡建制。
1953年9月,设立铜官山办事处,属铜陵县城关区。
1954年3月,撤销铜官山办事处,设立铜官山区。
1956年4月,铜官山区第一办事处和第二办事处一部分合并为第一办事处,第三办事处和第二办事处的一部分合并为第二办事处,第四、第五办事处合并为第三办事处(扫把沟办事处)。
1956年7月,以铜官山区为基础设立铜官山市人民委员会筹备处。划入铜陵县横港乡和谢龚乡的部分区域;分设为山上第一办事处、山上第二办事处和扫把沟办事处。
1956年10月,设立省辖铜官山市。第一办事处、第二办事处合并成铜兴办事处、第三(扫把沟)办事处改称兴隆办事处。
共3张
铜官区风光
1957年2月,铜兴乡、横港乡合并为铜港乡。
1958年4月,分铜兴办事处杨家山一带设立杨家山办事处。5月,分兴隆办事处横港一带,设立横港办事处。至此,铜官山市辖4个办事处1个乡,即铜兴、兴隆、杨家山、横港和铜港乡。
1958年6月,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9月,铜陵市设立铜官山区。铜官山区辖兴隆、横港、铜兴、杨家山4个办事处和铜港超英公社(原铜港乡)及铜陵县划入的城关火箭公社、老洲上游公社、西湖公社、胥坝卫星公社。
1959年4月,恢复铜陵县,铜陵市撤销铜官山区建制。
1960年5月,撤销铜兴镇、兴隆镇,成立铜陵城市人民公社。7月,更名为铜官山人民公社。
1969年,设立红星区,下设狮子山、凤凰山、新庙3个街道。铜陵市撤销红旗镇、红光镇,设立向阳区。
1980年7月,红星区改称狮子山区。向阳区改称铜官山区。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官区。[6]
铜官区境域(图中黄色部分)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将义安区五松镇齐潭村、双桥村、查壬村、建立村、马冲村、董冲村、新江村、湖边社区、石桥社区、近市社区、近城社区、联盟村、江滨村等13个村(社区)划归铜官区管辖。[7]
区划现状
2019年,铜官区下辖2个街道、1个镇[4]。铜官区人民政府驻乌木山社区木鱼山大道666号。[8][3]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40705005000
东郊街道
340705006000
新城街道
340705100000
西湖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官区东接沪杭,西临安庆,北依长江,南连黄山和九华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毗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处东经117°42′00″—118°10′6″、北纬30°45′12″ —31°07′56″之间,总面积135平方千米。距省会合肥市130千米。
地形地貌
铜官区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地势。
气候特征
铜官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累年年均降水量为1384.7毫米,蒸发量1280毫米。春夏多雨,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9℃,无霜期年平均为230天,全年日照为2000—2050小时。常年风向规律鲜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风速一般为1.9—2.8米/秒。年均降水量为1384.7毫米,蒸发量1280毫米。
水系水文
铜官山区境内水系均属长江水系,长江由西南而北再折东,流经境内长达55千米,年平均流量2.9万立方米/秒,最大可达
‘叁’ 铜官古镇的“铜官古镇”名词阐述
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铜官古镇地理条件优越。铜官位于长沙市北郊30公里处的湘江东岸,依山傍水,峰峦起伏,沿湘江绵亘十余里,山、水、洲、城,田园、公路交织成景,有“山城”之称。辖4个村、5个社区,人口约2.6万,镇域面积达29.44平方公里。 文化底蕴深厚。铜官镇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镇聚陶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酝酿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铜官文化。她是湖湘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肆’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的车牌号是什么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的车牌号是:皖G,行政级别是:市辖区,人口约:约30万人,人口密度为:8333人/km,面积约:36平方公里,邮政编码是:244000
简介: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陵市铜官区,以原铜官山区、狮子山区的行政区域为铜官区的行政区域,铜官区人民政府驻乌木山社区木鱼山大道666号。铜官山区的建置几经变迁。1950年设立铜官山办事处,1953年成立铜官山区,均隶属铜陵县。以后经过多次变迁,直至1969年成立向阳区,1980年改称铜官山区至今。全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辖6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区0位于铜陵市淮河大道北段129号。
‘伍’ 铜官镇的概况
铜官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沿湘江下游东岸,距离长沙市城区约3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为长沙市一个综合性工业集镇,主要工业有陶瓷、建材和机械。地理上,铜官镇西隔湘江与靖港镇、新康乡相望,北临东城镇,东临茶亭镇,南与书堂山街道接壤;辖境面积29.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2002年),其中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口9600人。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录。2012年7月被确定为长沙市五个小城市建设试点镇之一。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2014年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联合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建村[2014]107号);2015年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通过省级评审。作为长沙地区唯一候选乡镇上报国家部委。 华城村地处铜官镇北端,毗邻铜官镇政府和长沙电厂,占地面积3.57平方公里,耕地1540亩,辖22个村民小组,511户,1774人,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干助理、大学生村官及后备干部有8人,现任书记为赖平贵,主任为邓罗辉。设有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9名,区位优势明显,党支部战斗力强,村民自治机制健全。
近年来,华城村村支两委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湖南省五好党支部”、“湖南省民主法制示范村”、“长沙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沙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长沙市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长沙市文明村”、“长沙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望城县先进党支部”、“望城县和谐村庄”“望城县五好村妇代会”、“望城县学雷锋优秀集体”、“望城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等荣誉,赖平贵支部书记荣获“望城区十佳书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影响望城十大杰出人物”。 花实村地处铜官镇西北,北与东城镇毗邻,南与铜官老集镇相连,西临湘江,东与华城村相通。面积约5平方公里,于2005年因区划调整,由原花果村、石龙村合并而成。花实村下辖27个村民小组,900余村民户,总人口3500余人。全村共有有党员107名,分设党小组7个,支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现任书记为易学文、主任为董威。
花实村原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养殖生猪为主。2003年华电长沙电厂落户花实村以来,改变了我村传统农业地位,我村正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
长沙电厂的落户,带动了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加快了我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在我村成立了管委会,在未来几年将引进和落户一批以电厂为中心的循环产业。我村范围已全部进入园区土地规划。规划在我村建设以依托电厂优势资源的精细化工、环保建材、物流运输等产业基地。
我村交通便利,电厂大道连接长湘公路和京珠西线高速,还有宽敞的入园公路、花果路、石龙路、花实路、黄龙路等,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华电长沙电厂、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湖南三环颜料有限公司、望城区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中石油长沙油库等的相继落户,为我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支村两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将抢抓机遇,不断优化环境,为园区建设及铜官镇经济发展贡献力量。2012年2月我村获“望城区年度征拆安置工作先进基层组织一等奖”。 万星村地处铜官镇中心。东面为茶亭镇郭亮村,南面为社区,西面为湘江,北面为东城镇泉丰村。村域总占地面积为6.73km2,全村辖25 个组,党小组4个,支村两委、后备干部及大学生村官领导队伍共计8人,现任书记为侯天泽,主任为胡荣贵。全村公路境内总长度28.5公里,道路硬化10.8公里。2008年村内总产值为4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0万元,第三服务业200万元,其它9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08元,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500人,第二产业人员0人,第三产业1186人,外出务工434人。
万星企业有迎华砖厂,万星陶瓷厂,岳文生态养殖鸡场,规模养殖猪场2家,红宇生态农庄等。主要经济收入以生态养殖和种殖为主,自2005年合村起,通过7年的努力,我村完成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生殖健康检测室,会议室,户外活动场所等阵地建设。我村自2005年起,多次荣获“铜官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工作绩效考核二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铜官街社区位于铜官镇西南端,以古老闻名的铜官老街命名,是千年古镇的南大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1048户,3084人,有远扬食品有限公司、铜官工商所、铜陶七厂、郭亮小学等四家驻社区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张雅颂,主任为胡旭佳,居民小组12个,党小组 5个,党员53名,志愿者队伍5支。按标准化要求完善了六室二站一校一场一中心的服务阵地及设施配置建设项目,设置党员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计生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服务、城市管理和爱国卫生服务、综合服务等优质服务窗口。
随着古街旅游资源的大力挖掘,古街的亮化、文化元素的不断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随着铜官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古街重点以陶瓷产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休闲、娱乐以及轻工服装、建材、日杂等发展,大力引进陶瓷艺人、企业家入驻铜官老街返乡创业,目前已进入铜官古街的陶瓷作坊有5家,陶艺吧10家,文化会展中心1家,接待中心2家,陶艺培训中心3家,超市2家,餐饮3家,服装店12家,基本形成集研发、生产、展示、经营、培训、体验于一体的陶瓷艺术市场。
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我社区先后获得了区级和谐社区、区级文明示范街、区级创业富民示范社区、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级劳动保障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CCTV1、新浪网、中国网、湖南在线等新闻媒体也相继对铜官古街进行了专题报道。2012年获得“区级文明示范街”、“区级精品示范社区”、“区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级和谐示范社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誓港社区位于铜官镇西北角,西临湘江,与靖港古镇隔江相望,北面与万星村交界,南接袁家湖社区,东临高岭社区。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数2742人,下设18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绿洲生物制药、地区医院、铜靖渡口所等企事业单位5个。社区支居两委班子成员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人,35岁以下年青干部4人,现任书记为曾文宪,主任为黄芩。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有会议室、计生服务室、综治调解室、农家书屋、文化室、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
社区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计划生育、重点工程建设、综治维稳、社会求助、环境卫生、文明创建、社区建设等方面为居民群众做好服务工作。近年来,通过支居两委成员及社区群众的一致努力,我们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残疾人工作明星社区”、“农村社区示范点”、“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区级“五个好社区党支部”、“妇联先进单位”、“和谐社区”等荣誉。 高岭社区位于望城区铜官镇,面积1.6平方公里,1289户,3057人,有国家电网铜官供电所、铜官镇派出所、电排站、自来水厂、陶城医院、陶城幼稚园、铜红工艺、湘楚情食品、华科特种材料等九家驻社区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5名,现任书记邓勇,主任邹红辉,2个党小组,成立了社会救助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治安调解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群众工作站、党员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纪检小组等各项职能部门,完成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会议室等阵地建设,组织了308人的志愿者队伍。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优质服务带动社区环境的改变、就业率的提高、治安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近几年,社区先后获得了省级“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市级“群众文化艺术先进团体”、“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点”、“节能环保社区”;区级“和谐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科普示范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优质服务窗口”、“五四红旗团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两型创建示范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洪家洲社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党建、妇联、精神文明、民政、残联、综治司法、卫生绿化、计划生育、社区服务等都有专人负责,并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洪家洲社区位于湘江河中,四面环水,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人,辖三个居民小组。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胡辉,主任为彭胜。社区环境绿树成荫,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社区民政工作:低保户188户,残疾人26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辖区已婚妇女188人,流出70人,结扎35人,上环120人。
社区设有综治、普法调节宣传员,帮教员。社区于2010年成立了农家书屋,里面包含了各种类别的书籍丰富居民文体生活。社区设有服务站:周义为诊所所长长年免费为社区居民量血压、上门看病,
社区的服务承诺:热情为居民服务,范围内工作及时做,范围外的工作协调做,确保辖区邻里和睦秩序稳定;确保绿化覆盖率达98%;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社区工作原则:以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区”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构建洪家洲社区的和谐与美好。 袁家湖社区位于湘江之滨,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590户,3780人,30个企事业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谈春华,主任为刘赛兰,社区设有3个党小组、27个居民小组,是古镇经济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段。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社区现建有政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室、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康复室、群众工作站、综治工作站、计生服务站、生殖健康检查室、人口学校、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文娱健身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为目标,获得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市残疾人三星级明星社区等荣誉称号,创建了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 现铜官镇辖境于1991年由原望城县铜官区铜官镇和铜官乡合并。铜官是一个古镇,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铜官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铜官窑”(又名“长沙窑”)为唐朝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其对釉下彩绘发展直接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铜官”之名的由来:据传三国时期,铜官为吴国和蜀国的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由于铜棺不雅,今人改称“铜官”。
铜官于2004年被定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
‘陆’ 望城县在湖南的什么地方
还是望城县 概况 望城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总面积1361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高塘岭镇,邮编:00。代码:430122。区号:0731。拼音:Wangcheng Xian。 行政区划 望城县辖16个镇、3个乡:高塘岭镇、桥驿镇、丁字镇、茶亭镇、东城镇、铜官镇、靖港镇、乔口镇、乌山镇、星城镇、雷锋镇、雨敞坪镇、莲花镇、坪塘镇、含浦镇、白箬铺镇、格塘乡、新康乡、黄金乡。 历史沿革 1951年析长沙县部分地区置望城县,因县治设于岳麓山北的望城坡,故名望城县。 1996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29号)将望城县的霞凝乡划归长沙市开福区管辖。 2000年,望城县辖15个镇、4个乡。总人口686349人,各乡镇人口: 高塘岭镇 65403 桥驿镇 37138 丁字镇 39124 茶亭镇 29805 东城镇 16324 铜官镇 23835 靖港镇 32249 乔口镇 30106 乌山镇 37631 星城镇 39603 雷锋镇 29784 雨敞坪镇 28981 莲花镇 42106 坪塘镇 55520 含浦镇 38847 格塘乡 29084 新康乡 31495 黄金乡 40396 白箬铺乡 3891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4年,望城县辖16个镇、3个乡。(2004年行政区划一览)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望城县辖16个镇、3个乡。 你可以上GOOGLE地图了解详细情况: http://ditu.google.com
‘柒’ 铜官二社什么意思
假冒的名号,可能是赝品,因为好像没有二社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