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中国平均阅读量在世界排名多少

中国平均阅读量在世界排名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1-15 04:47:10

‘壹’ 到2012年我国出版图书品种稳居世界第几

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超越了美国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库存量也冠绝全球。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图书库存量最大的国家,以售价计算,目前有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在仓库之中。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今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2年,中国18岁至70周岁的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从数量上看,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从种类上看,中国的畅销书大部分都是食谱、养生指南、教辅、育儿手册、惊悚及言情小说。

‘贰’ 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你达标了吗

达标,因为即使生活忙碌,我仍然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书籍,并且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阅读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而且具有极高的地位。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当放弃阅读,而且也不能忽略阅读的重要性。

全民阅读不应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应当成为现实。因为阅读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也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不仅能够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而且也能满足精神需求。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这意味着我们仍需加大于阅读量。

最后,阅读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和必经之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落实具体的文化发展举措,而且也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进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阅读才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发挥阅读的作用,才能加快文明建设的步伐。

‘叁’ 世界人均读书量国家是怎么排名的

第一:

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文盲的国家。以色列这个国家。犹太人聪明、会做生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他们的聪明也离不开他们爱阅读的习惯。

第四:

韩国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11本,排在世界第四位。韩国人也同样爱读书,韩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儿童看书的习惯,老师会千方百计的吸引儿童参与阅读,很多韩国人的家里书房就真的是放满书的房间,最重要的是这些书他们都会去看。

‘肆’ 世界上阅读最多的国家有那前十名`

目前,我国图书阅读者人均读书仅4.5本;而法国人均读书14本;2004年韩国成年人阅读率为76.3%,人均阅读一般图书11本;读书数量最多的是犹太民族,每年人均读书64本.
2011的数据
以色列人为 64 本;
俄国人为 55 本;
美国计划达到每年每人读书50 本的.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韩国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国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 5 本
希望能帮助到你,请采纳,谢谢!!!

‘伍’ 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在世界排名上排第几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
没有具体的排名~

‘陆’ 中国国民一年的阅读量仅多少本

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比2017年的3.12本增加了0.2本。

2018年,包括纸质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有所提升,其中以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76.2%,比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

从人们对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6)中国平均阅读量在世界排名多少扩展阅读:

全国阅读指数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阅读指数为68.67点,较2017年的68.14点提高了0.53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1.67点,略高于2017年的71.65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5.91点,较2017年的64.90点提高了1.01点。

通过对50个采样城市的阅读指数进行测算,得到2018年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深圳、苏州、北京、青岛和杭州等城市位居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前列。在2018年城市公共阅读服务指数前十名排行榜中,广州位列第七。

四成以上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人们对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8年有67.3%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柒’ 我国人均年阅读量不超过五本书,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先看看世界各国的人均阅读量,再对比我们自己。

嗯,现在知道为何我们的阅读量能排在世界的尾端水平了。

‘捌’ 中国人均读书量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符,因何当前中国国人陷入阅读危机?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
其次,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
再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心变得浮躁。生活压力大,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再去思考书中的要义,也很难有兴致去探索哲学的命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阅读当成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
最后,部分国人阅读量少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忙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不久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国内掀起了一股“莫言热”,但要拉动国民阅读水平,仅靠莫言一人,那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莫言“阅读热”的契机,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为“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说它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并不为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国当真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

“4.3本”是怎么得出来的?

“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这是我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结果。”徐升国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隶属新闻出版总署,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去年年底进行,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调查结果。

徐升国介绍,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开始于1999年,现在每年进行一次,是一项对国民文化消费的长期跟踪调查,有央视市场研究和零点调查公司等专业公司参与,采用国际上社会调查的标准体系,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0个左右城市对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获得2万个左右的样本,调查问卷的设置涵盖图书、期刊、音像、网络、手机等载体和途径以及公共阅读服务、读书节、农家书屋等项目,已经被视为我国国民阅读的风向标。

与这个数字在各类媒体上被用来“警醒世人”不同,专业人士眼里,“4.35本”的结果无惊无喜,“去年的调查结果是4.25本,前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所以总的趋势是在徘徊波动中趋稳,但也不值得乐观。”徐升国说。他表示,阅读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趋势,对此的担忧并非国人所独有。但是,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我们确实偏低,跟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相符。当下的读书风气和氛围还不如上世纪80年代,“知识无用论”似乎愈演愈烈,阅读少尤其年轻人不读书是我们切实的所见、所感。

我国何时能有全国性的阅读工程?

在国外,阅读被当做“总统工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由元首、王室出面倡导阅读。英国政府拨款数千万英镑资助“阅读起跑线”项目,给每一位妈妈和低幼儿童发放内含绘本、笔、贴纸等的大礼包,这一项目已经被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借鉴,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已引进。英国还有“1英镑购书计划”,每个孩子都可以领到1英镑,去书店购买指定的、定价为1英镑的图书。

而我国内地目前还没有政府支持的全国性此类活动,往往仅限于某一地区。比如北京阅读季、上海读书月、深圳读书月、杭州西湖读书节、苏州读书节、陕西三秦读书月、湖南三湘读书节、广州岭南读书节、新疆天山读书月、内蒙古草原读书节等。也有部分社会资金开始以慈善的方式进入阅读领域,如段永平的“心平基金”在学校建的书屋等。“三叶草读书会”等民间读书组织也纷纷成立。还有一些商业机构以产业方式进入阅读领域,如“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亲近母语阅读中心”的成立等。此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和21世纪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也纷纷以新的业态和方式促进阅读,比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创办的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等。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上至政府官员、领导、出版社、文化部门,下至妈妈、宝宝、儿童、学生,都应该重塑对阅读的认知,而国家应该把阅读当做一项国家战略,早日设立国家读书节和国家阅读基金”。徐升国透露,聂振宁、冯骥才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经多次提议,希望尽快得到批准。

数字阅读势如猛虎,为什么却不被计算在内?

近年来,数字阅读的迅猛发展令专业人士也始料未及。1999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国人的上网率才3%,数字阅读无从考察;2011年,上网率增加到54.9%,数字阅读率达到40%,手机阅读率达27.6%。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国民数字阅读人均读书仅1.42本。

徐升国说,数字阅读之所以没有与传统阅读合并计算,首先因为数字阅读的统计是不能以“本”为单位的,很可能只是部分章节、段落;此外,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这两种形式有较大差异,比如,手机阅读的可能是书,更大的可能是报纸、刊物。也不能以传统纸质阅读的监测手段,监测数字阅读的阅读量。

“数字阅读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和检测,但是目前全世界对数字阅读的关注结果都认为,还不能简单地说数字阅读好或者坏;数字阅读目前也不能取代传统阅读,因为其还有明显缺憾,比如可能损害儿童的视力;往往因超链接的存在,不断分散读者注意力,使其无法专注于阅读本身;数字阅读也容易导致碎片化和浅阅读。”徐升国的观点是谨慎的。几年前,iPad刚刚出现时,有人曾经说:iPad是阅读的杀手。在某种意义上,也许这并非危言耸听。

莫言获诺奖对全民阅读会有多大的拉动作用?

据悉,出版机构“精典博维”获得了莫言作品3年的版权,将在3年内出版约包括20本书的《莫言文集》,定价七八百元人民币,希望卖出100万套。徐升国算了一笔账:“虽然文集主要用于收藏,但假定每套书都有两个人阅读了其中一本,最终可以拉动当年全民图书阅读率上升0.001,就是说,如果要将人均读书数量从4.35本提升至4.36本,约需要10个莫言。”当然,此结果没有把重读旧书、购买单行本以及通过数字方式阅读的莫言小说计算在内。

从世界出版界来看,一个新的超级巨星的产生,对阅读的拉动作用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共7部,已被译成7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销售数亿册,其中每一部的出版,都会让全球出版界震动一下,而这一年如果没有一部新书诞生,全球出版界的产值都要下降一点。

徐升国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策划如何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和起点,推动国民阅读潮流和阅读时尚。“不管在什么程度上,这毕竟是一个机遇。”

不久前,徐升国所在单位与中央文明委联合开展了向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1万人赠送一本书的活动,这1万人最想得到什么书的统计结果令人吃惊:《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和《红楼梦》位列前三。徐升国认为,国民对文学阅读有这样深刻而广泛的偏好且阅读水准和品位如此之高,使人对文学阅读拉动国民整体阅读水准、对国民阅读的前景有了信心。

‘玖’ 世界各国平均 读书状况

仅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的阅读量就很难让人高兴起来,不妨与周边国家以及法国、以色列国民年阅读量的数据做一对比: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还有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再就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

‘拾’ 世界上哪个民族最喜欢读书,我们的人均年阅读量是多少

    上期的深圳印象,我们说到了深圳的近九百家书店。说到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读书月活动——“打开一个新视界。”读书,已然成为了这里的一张靓丽名片。

    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民族是哪个?犹太族。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六十四本,居世界第一。六十四本是什么概念?每个月至少读五本,每周至少读一本,几乎天天都在读书。其次是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人均每年读书量分别是五十五本、五十本、四十七本、四十五本。我国目前每年的人均读书量是多少呢?四点五本,不足五本。

    当然,这是现代社会中的粗略统计。我相信在以前,最喜欢读书的民族一定是华夏民族。一是浩如烟海的典籍和连绵不断的文明可以佐证;二是当时的社会体制决定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是当时文人的唯一出路。三是诸如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间的诗词情意、古玩之缘;沈复《浮生六记》中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都体现了读书在当时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要地位。

    那时候没有微信、陌陌、探探、抖音、淘宝等这些具有娱乐性质的社交和购物软件,读书是一件高雅的、可以娱乐、可以社交的活动。

    读书既然有上面这些特性,不能直接赚钱,那么在如今快节奏、大压力的社会背景下,它就自然会让位给生存。谁不想多一点时间读书?但我要加班、要赶项目、要赴应酬,得为老婆的面膜、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忙碌、奔波。读书,是个什么玩意儿?

    因此,读书少是许多客观因素造成的。少,并不代表没有,更不代表不想。

    我现在习惯性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都带着一本书。这次来深圳带着一本阿尔贝-加缪的《修女安魂曲》。这本书总共写了六个戏剧:深刻揭示了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其中的一则戏剧《奥尔梅多骑士》描绘了一个经典、多难、永恒的话题——爱情。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88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35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44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24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486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0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590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571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