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周围有多少人口
⑴ 黄河的介绍
黄河简介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 464公里,总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人口978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耕地1.7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2.5%。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0万人,占全国的6.8%,耕地1.1亿 亩,占全国的7.5%(以上均为1990年资料)。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97%的流域面积集中在上中游地区。
�
据地学家研究,距今 100多万年的早更新世,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古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水系。后来,经过长期溯源侵蚀、夺袭,各湖盆逐渐连通,终于形成了横亘于我国北方的万里巨川。据综合分析推断,古老黄河的孕育和诞生,约有150万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逐级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 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水少沙多”是黄河的突出特点。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 17,仅占全国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内人均水量仅占全国的25%,耕地亩均 水量仅为全国的17%,水资源贫乏已成为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黄河上中 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黄河水量近60%来自兰州以上, 近90%的泥沙和粒径大于0.05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来自河口镇至潼关区间,60%的水量 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黄河水、沙在地区和时间分布上的集中性特别明显。�
进入黄河下游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多年平均值)淤积在下游河道内,其中50%左右是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形成“地上悬河”;约有8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下的河口三角洲及滨海地区,平均每年填海造陆约23平方公里;其余4亿吨 被输入深海。泥沙问题是黄河的症结,是黄河复杂、难治的主要原因。�
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严重,一直是国家的心腹之患。调查历史最大洪水发生在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河南陕县站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实测最大洪水发生在1958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每年冬末春初,内蒙古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凌汛灾害时有发生。
�
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建了三门峡、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先后三次全面加高培厚1400公里大堤,开展了河道整治,现有险工及护滩控导工程320余处,坝岸9000多道,完成土石方14亿立方米,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东平湖水库等分滞洪工程,建成了水文测报、通信系统等,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取得了人民治理黄河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并战胜多次严重凌汛。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洪灾所造成的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政治影响等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黄河流域农田灌溉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建有大型灌溉工程,但全面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目前流域内共建有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引水、提水工程2.9万处,流域内及下游沿黄两岸引黄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200万亩发展到1.1亿亩,每年还向沿河大中城市和工矿企业提供水源,耗用河川径流量已达300亿立方米,水利用率达53%,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⑵ 黄河介绍(不要历史)现养育了多少田地,人口 十万火急,30分钟回答
1、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其中城镇人口2506万人,占全国的6.8%,城市化率23.45%,低于全国城市化率的30%.2、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
⑶ 黄河简介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被亲切的称为‘母亲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由于黄河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十分有利于种植,产生了大量的食物。
(3)黄河周围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黄河的水力资源
1979年全国水力资源普查结果:黄河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054.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552亿千瓦时,占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9221.8亿千瓦时的6%。73.3%的水力资源分布在黄河干流上。支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共1078.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944.5亿千瓦时。
全流域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大于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共100座,总装机容量2727.7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137.2亿千瓦时,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6.1%,在全国7大江河中居第二位。
参考资料
网络-黄河
⑷ 黄河流域现状人口有多少
目前,黄河流域总人口为11368.2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
受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条件的影响,流域内人口分布不均,全流域70%
左右的人口集中在龙门以下地区,该区域面积仅占全流域的32%左右。其
中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最少的是青海省。
⑸ 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
黄河 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长度 5464 km
源头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积 752443 km²
源头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黄河水利资源丰富,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关于黄河的源头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说法。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但没有被公认。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实和1704年清朝的拉锡,为探求河源曾到达星宿海。因此,星宿海为河源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源考察队,又把约古宗列曲作为黄河正源。20多年来,虽然以错就错,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组织河源考察队,伸入河源地区实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区西部,有3条河流汇入星宿海,它们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约古宗列曲的一条支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较约古宗列曲长近30公里,流域面积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的依据较为充分。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脚下几个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最初水流。
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是人们熟知的歌曲《黄河颂》的歌词。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浸沉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子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⑹ 黄河流域人口
: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约13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全国耕地面积约是多少万公顷? 1300÷13%=10000(万公顷) 黄河流域人口约1.07亿,其中少数民族...
⑺ 黄河流域人口
据黄河流域的有关数据统计
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
,占全国的8.6%,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其中城镇人口2506万人,占全国的6.8%,城市化率23.45,低于全国城市化率的30%
⑻ 黄河边上的城市有哪些
黄河边上的城市有: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东营。
(1)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
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2)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自治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位于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
(3)郑州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2017年末,郑州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30.97平方公里,总人口988.1万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130.2亿元。
(4)济南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
(5)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º5′,北纬38º15′之间。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截至2016年底,东营市下辖3区2县,总人口213.21万人。